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攪拌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冶金電磁攪拌器。
背景技術:
:
在鋼熔煉過程中,為了加快熔化速度以及添加合金后使其合金成分均勻,需要對熔爐內的鋼液進行定期攪拌。而現在的攪拌裝置通常又分為兩種,一種為永磁攪拌裝置,一種為電磁攪裝置。但永磁攪拌器只適用于圓形爐,而且永磁塊長期在高溫下工作,極易退磁。特別是永磁塊本身帶有磁場,在安裝和使用過程中要求極為嚴格,否則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現有電磁攪拌器的工作原理與直線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相似,采用電磁線圈對鋼熔液進行攪拌,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電磁線圈采用的為扁線,而且一般還采用漆包線,但是在高溫狀態先,現有技術中的線圈使用壽命比較短。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冶金電磁攪拌器,它的使用壽命更加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冶金電磁攪拌器,所述電磁攪拌器包括鐵芯,所述鐵芯上設置有線圈,所述線圈包括銅線芯,所述銅線芯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改性塑料層。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鐵芯設置在轉動軸上,所述轉動軸安裝在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轉軸鎖緊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轉軸鎖緊機構包括固定在轉動軸上的圓盤,所述圓盤上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弧形缺口,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可活動地設置有環形套,所述環形套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弧形缺口相配合的插柱。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環形套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套設在所述立柱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壽命更加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線圈的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轉軸鎖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體現本實用新型原理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冶金電磁攪拌器的實施例,所述電磁攪拌器包括鐵芯67,所述鐵芯67上設置有線圈60,所述線圈60包括銅線芯601,所述銅線芯601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改性塑料層602。
鐵芯67設置在轉動軸1上,所述轉動軸1安裝在機架4上,所 述機架4上設置有轉軸鎖緊機構100。
轉軸鎖緊機構100包括固定在轉動軸1上的圓盤103,所述圓盤103上均勻地設置有若干弧形缺口105,所述機架4上設置有立柱106,所述立柱106上可活動地設置有環形套102,所述環形套102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弧形缺口105相配合的插柱101。
環形套102的外側設置有導向套104,所述導向套104套設在所述立柱106上。本實施例中,線圈60的橫截面為扁矩形。
本實施例中,線圈60包括銅線芯601,所述銅線芯601的外側均勻地設置有改性塑料層602,該線圈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在現有技術中,普通的線圈一般使用壽命在一年左右就需要更換線圈,而本實施例中的線圈使用壽命可達兩年以上。
另外,本實施例中,由于鐵芯67比較重,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頻繁的搬動機架4,而鐵芯67設置在轉動軸1上,因此其在搬運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轉動,其搬運不穩定,而本實施例中,環形套102可以上下移動,在不工作的時候,將環形套往上移動,使得插柱101套入到弧形缺口105進行鎖緊,使得在搬運過程中更加穩定。
更具體地說,本實施例中,機架4底部的車輪3,車輪3通過行走驅動裝置驅動行駛,機架4的中部豎直向上安裝有轉動軸1,轉動軸1的下部通過軸承2安裝在機架上,轉動軸1的中部連接驅動其旋轉的動力裝置7,轉動軸1的上部設有電磁攪拌器6,電磁攪拌器6包括套裝在轉動軸1上并與其固定連接的支架61,以及套裝在轉動軸1上并與其活動連接的磁軛63,
磁軛63具有向外傾斜的上平面,上平面上安裝有至少兩個與其垂直的線圈60,線圈60呈環狀間隔均布,每個線圈60內安裝有鐵芯67,相鄰的兩個鐵芯67的同向端極性相反,線圈60之間安裝有與各鐵芯67上端極性相斥的耐高溫永磁體68;支架61上方還安裝有無磁外罩65,磁軛63、線圈60、鐵芯67和耐高溫永磁體68均位于無磁外罩65的內腔中。
為了加快直流線圈和鐵芯的冷卻速度,機架4與支架61之間還設有風機5,風機5出口向上,并通過風管向線圈60吹風。
動力裝置7包括調頻電機73,所述調頻電機73通過皮帶帶動轉動軸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施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