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19482閱讀:300來源:國知局
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行熱交換的筒,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行熱交換的筒,可引導烘干裝置內的熱風有規則的均勻流動,從而使濕廢物受熱均勻,提高了烘干效率,縮短了烘干時間;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能促進熱交換,方便熱風將熱量傳遞給放射性濕廢物同時將放射性濕廢物中的水分傳遞到熱風中被熱風氣流帶出烘干裝置,進一步提高烘干效率,貫通孔還減輕了本實用新型的重量。
【專利說明】
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廢物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根據GB14569.3的要求,廢物的含水量必須小于1 %才能滿足處理或貯存的條件, 所以需要對含水量超過1 %濕廢物進行烘干處理。
[0003]現有技術中,采用直接將濕廢物裝入烘干桶內后向烘干桶內吹熱風進行烘干的技術方案。這種技術方案存在的缺點包括:烘干桶內熱風流動無規則,從而導致濕廢物受熱不均勻,導致部分濕廢物已經被烘干達標還在繼續受熱烘干浪費能源,而同時有部分濕廢物受熱較少還達不到烘干標準卻得不到足夠的熱量被烘干;另外無規則流動的熱風也不利于帶走放射性濕廢物中的水分,從而導致整個烘干桶內的烘干效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濕廢物烘干裝置,能引導烘干桶內熱風氣流有規則的流動, 從而保證烘干桶內的濕廢物受熱均勻以提高烘干效率,縮短烘干時間。【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行熱交換的筒,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
[0006]進一步,所述筒上貫通孔的開孔率為50-70%。
[0007]進一步,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罩設于筒外并與筒外壁形成氣流通道的密封桶。
[0008]進一步,所述筒包括由內到外設置形成的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外壁和外筒內壁之間裝填濕廢物。
[0009]進一步,所述內筒、外筒和密封桶之間形成熱氣流環形通道,所述內筒連通熱氣流進氣通道,所述外筒和密封桶連通氣流排氣通道。
[0010]進一步,所述內筒的上部不設置貫通孔。
[0011]進一步,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可拆卸式連接在一起。
[0012]進一步,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外筒底部用于支撐所述內筒和外筒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允許氣流通過的通氣孔。
[0013]進一步,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筒頂部并用于引導熱風進入所述內筒的導流件。
[0014]進一步,所述密封桶與所述外筒之間設置有用于對所述外筒定位的定位件。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行熱交換的筒,可引導烘干裝置內的熱風有規則的均勻流動,從而使濕廢物受熱均勻,提高了烘干效率,縮短了烘干時間;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能促進熱交換,方便熱風將熱量傳遞給放射性濕廢物同時將放射性濕廢物中的水分傳遞到熱風中被熱風氣流帶出烘干裝置,進一步提高烘干效率,貫通孔還減輕了本實用新型的重量。【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代表氣流的流動方向;
[0018]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筒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內筒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流件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內筒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導流件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行熱交換的筒,可引導烘干裝置內的熱風有規則的均勻流動,從而使濕廢物受熱均勻;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方便熱風將熱量傳遞給放射性濕廢物同時將放射性濕廢物中的水分傳遞到熱風中被熱風氣流帶出烘干裝置,進一步提高烘干效率,貫通孔還減輕了本實用新型的重量。 [〇〇22] 本實施例中,所述筒上貫通孔的開孔率為50-70% ;所述開孔率是指貫通孔的總面積與開孔區面積的比值;開孔率過大會導致濕廢物通過貫通孔從筒中散落,開孔率過小影響濕廢物和熱風氣流的熱交換速度并增加整個烘干裝置的重量,以50-70 %為適宜。
[0023]本實施例中,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罩設于筒外并與筒外壁形成氣流通道的密封桶 4;進一步引導烘干裝置內的熱風規則流動。
[0024]本實施例中,所述筒包括由內到外設置形成的內筒2和外筒1,所述內筒2外壁和外筒1內壁之間裝填濕廢物,也可以在內筒2內部裝填濕廢物;內筒2外壁和外筒1內壁之間裝填濕廢物,濕廢物在水平方向可同時與兩個風道中熱風進行熱交換,烘干效率更高。
[0025]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2、外筒1和密封桶4之間形成熱氣流環形通道,所述內筒2連通熱氣流進氣通道,所述外筒1和密封桶4連通氣流排氣通道,也可以外筒1和密封桶4連通氣流進氣通道,內筒2連通熱氣流排氣通道。內筒2連通熱氣流進氣通道,外筒1和密封桶4連通氣流排氣通道,通氣方便操作。
[0026]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2的上部不設置貫通孔,其中上部分的高度占整個內筒高度的35-50%;可以防止頂部氣體短流導致熱風氣流吹不到底部影響不同高度之間濕廢物的均勻受熱。
[0027]本實施例中,所述內筒2與所述外筒1可拆卸式連接在一起,可以通過螺栓連接,可以在內筒的底部設置固定螺孔,并在外筒的底部設置與固定螺孔相配合的螺柱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卡塊實現可拆卸式連接;可拆卸連接方便對擱架裝置進行清洗。
[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外筒1底部用于支撐所述內筒2和外筒1的支撐件6,支撐件6包括設置在外筒1底部外圍的環形支撐板和內圍長方形支撐板,環形支撐板和方形支撐板上都設置有允許氣流通過的通氣孔。方便熱風氣流從內筒2底部向四周散射進入外筒1外壁與密封桶4內壁之間形成的氣流通道,從而保證了底部濕廢物的充分受熱;支撐件還方便烘干結束后內筒和外筒裝置從密封桶4內取出。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烘干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筒頂部并用于引導熱風進入所述內筒的導流件3,導流件3可以設置為倒喇叭狀;通過導流件3導流進入內筒的熱風氣流,防止熱風氣流的流失,提尚對熱風氣流的利用率。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密封桶4與所述外筒1之間設置有用于對所述外筒定位的定位件,定位件可以是設置所述外筒1外壁的向密封桶4內壁方向向凸出的凸出件5,也可以是設置在密封桶4內壁上向外筒1外壁方向凸出的凸出件;通過定位件定位筒在密封桶內水平方向合適的位置,防止外筒1與密封桶4之間形成的氣流通道在水平方向寬度不同從而影響水平方向放射性濕廢物的受熱均勻。
[0031]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嵌套形成氣流通道和進 行熱交換的筒,所述筒上設置有用于熱交換的貫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上貫通孔 的開孔率為50-7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罩設于筒 外并與筒外壁形成氣流通道的密封桶。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包括由內 到外設置形成的內筒和外筒,所述內筒外壁和外筒內壁之間裝填濕廢物。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外筒 和密封桶之間形成熱氣流環形通道,所述內筒連通熱氣流進氣通道,所述外筒和密封桶連 通氣流排氣通道。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的上部 不設置貫通孔。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與所述 外筒可拆卸式連接在一起。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裝置還 包括設置在所述外筒底部用于支撐所述內筒和外筒的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上設置有允許氣 流通過的通氣孔。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裝置還 包括設置在所述內筒頂部并用于引導熱風進入所述內筒的導流件。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熱交換處理濕廢物的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桶與 所述外筒之間設置有用于對所述外筒定位的定位件。
【文檔編號】F26B23/10GK205690866SQ201620648519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7日 公開號201620648519.5, CN 201620648519, CN 205690866 U, CN 205690866U, CN-U-205690866, CN201620648519, CN201620648519.5, CN205690866 U, CN205690866U
【發明人】廖能斌, 李顯鋒, 張金波, 李斌, 邵新生
【申請人】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