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48967閱讀:331來源:國知局
一種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處理室內污染空氣的電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新風機,即將室內空氣排出室外的同時,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或者僅將室外空氣引入室內;另一種是空氣凈化器,將室內污染空氣循環過濾凈化。兩者各有所長,但都不能圓滿解決室內空氣質量問題,不能滿足既凈化室內污染空氣,又提供室外新鮮空氣的質量要求。

市場上也少有新風機和凈化器一體機,因為,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在使用安裝方式和性能要求及節能方面有各自獨特的要求,工作性能不能融合。這些不同的要求主要體現在:

1)、使用安裝方式 新風機一般將主體機和復雜的通風管道墻頂吊式安裝在吊頂內,要求裝修前安裝,且體積龐大。新風從吊頂上出風口排出;空氣凈化器一般買來即可直接使用,無需安裝。

2)、性能要求 新風機和空氣凈化器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要求不同。新風機的新風量一般為80立方米/每小時~350立方米/每小時之間,而空氣凈化器其處理風量為400立方米/每小時~800立方米/每小時之間。

3)、節能要求 在供暖或制冷時段,新風機要求室內外冷熱空氣交換節能,即要求配置熱交換模塊;而空氣凈化器無此要求,僅要求電機節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同時滿足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性能和節能要求,且使用方便的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從而能圓滿解決室內空氣質量問題。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導風機、第二導風機、熱交換器芯、空氣凈化模塊;

所述一體機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個腔體;第一腔體又有并列的兩個子腔體,第三腔體也有并列的兩個子腔體;

第一腔體的一個子腔體為新風出風子腔體,所述第一導風機設置在新風出風子腔體中,第一腔體的另一個子腔體為換氣進風子腔體;所述第二導風機設置在第三腔體一個子腔體中,另一個子腔體設置為新風進風子腔體;

第一導風機具有第一進風口、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第一排風口;第二導風機具有第二進風口、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均設置有排風裝置和風向切換機構,以使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打開而第一進風口、第一排風口被關閉,或者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被關閉而第一進風口、第一排風口打開,以及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打開而第二進風口、第二排風口被關閉,或者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被關閉而第二進風口、第二排風口打開;

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熱交換器芯及其支撐固定結構;所述熱交換器芯及其支撐固定結構將第二腔體分隔為四個子腔體,所述四個子腔體為換氣進腔、換氣出腔、新風進腔、新風出腔;所述熱交換器芯具有能互相換熱的第一流通路徑和第二流通路徑;所述換氣進腔和換氣出腔由第一流通路徑接通,所述新風進腔和新風出腔由第二流通路徑接通;

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新風出風口,所述新風出風口與所述新風出腔相通,且與第一導風機第一進風口對接相通;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換氣進風口,換氣進風口與換氣進腔相通,且與第一腔體的所述換氣進風子腔體相通;

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換氣出風口,換氣出風口與所述換氣出腔相通,且與第二導風機的第二進風口對接相通;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新風進風口;新風進風口與新風進腔相通,且與第三腔體的所述新風進風子腔體相通;

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第三進風口和整機第三排風口,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用于引入新風,所述整機第三排風口用于排出室內污染空氣;所述整機第三排風口與第二導風機第二排風口連通,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與第三腔體的所述新風進風子腔體相通;

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新風出風口,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與第一導風機第一排風口相通;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換氣進風口,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與第一腔體的換氣進風子腔體相通,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用于吸入室內污濁空氣,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與第二腔體內換氣進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一體機的機體為落地式或壁掛式整體機體。更進一步地,所述機體內被分隔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個腔體,第一、第二和第三腔體為橫向排列或豎向排列,所述第一腔體又被分隔有左、右或前、后或上、下并列的兩個所述子腔體,第三腔體也被分隔有左、右或前、后或上、下并列的兩個所述子腔體。

上述的換氣進風子腔體以及新風進風子腔體可以是管道結構,也可為腔體式結構,供風經過,也可以是在一個空間內設置了部分管道結構等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機體設置有可拆卸前蓋板和后蓋板。

所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可設置在第一腔體和第三腔體的同一側也可異側設置,如第一導風機設置在第一腔體的左側子腔體,則第二導風機也設置在第三腔體的同左側子腔體,或者,也可以第一導風機設置在第一腔體的前側子腔體,第二導風機設置在第三腔體的后側子腔體。

進一步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豎置。

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與新風出風子腔體相通,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上設有風柵。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與換氣進風子腔體相通,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設有風柵。

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和第三排風口上設置風管連接件,用于外接通風管;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用于引入室外新風,所述整機第三排風口用于向室外排出室內污染空氣。

所述第一腔體的換氣進風子腔體設置有空氣凈化模塊,所述第三腔體的新風進風子腔體也設置有空氣凈化模塊,或者,新風進腔設置空氣凈化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第一進風口、整機第一排風口,所述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和整機第一進風口相通,第一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和整機第一排風口相通;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第二進風口、整機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和整機第二進風口相通,第二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和整機第二排風口相通。更進一步地,所述整機第一進風口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一導風機中部進風口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所述整機第二進風口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

整機第一進風口、整機第一排風口設置在第一腔體壁上;所述整機第二進風口、整機第二排風口設置在第三腔體壁上;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整機換氣進風口設置在第一腔體壁上。

所述新風出風口、換氣進風口、換氣出風口、新風進風口處在第二腔的頂壁或底壁上。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導風機、第二導風機、熱交換器芯、空氣凈化模塊;

所述一體機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個腔體;第一腔體又有并列的兩個子腔體,第二腔體也有并列的兩個子腔體;

第一腔體的一個子腔體為新風出風子腔體,第一腔體的另一個子腔體為換氣出風子腔體;所述第一導風機設置在第二腔體的一個子腔體中,所述第二導風機設置在第二腔體的另一個子腔體中;

第一導風機具有第一排風口、第一進風口、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第二導風機也具有第二排風口、第二進風口、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所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均設置有排風裝置和風向切換機構,以使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打開而第一進風口、第一排風口被關閉,或者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被關閉而第一進風口、第一排風口打開,以及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打開而第二進風口、第二排風口被關閉,或者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中部排風口被關閉而第二進風口、第二排風口打開;

所述第一導風機的第一排風口與新風出風子腔體相通,所述第二導風機的第二排風口與換氣出風子腔體相通;

所述第三腔體內設有熱交換器芯及其支撐固定結構;所述熱交換器芯及其支撐固定結構將第二腔體分隔為四個子腔體,所述四個子腔體為換氣進腔、換氣出腔、新風進腔、新風出腔;所述熱交換器芯具有能互相換熱的第一流通路徑和第二流通路徑;所述換氣進腔和換氣出腔由第一流通路徑接通,所述新風進腔和新風出腔由第二流通路徑接通;

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新風出風口,新風出風口與新風出腔相通,且與第一導風機第一進風口對接相通;所述一體機內設有換氣出風口,換氣出風口與換氣出腔相通,且與第二導風機第二進風口對接相通;

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新風進風口,所述整機新風進風口與新風進腔相通;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換氣進風口,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與換氣進腔相通;

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新風出風口,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與新風出風子腔體相通,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換氣出風口,所述整機換氣出風口與換氣出風子腔體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一體機的機體為落地式或壁掛式整體機體。更進一步地,所述一體機的機體為落地式或壁掛式整體機體;所述機體內被分隔有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個腔體,第一、第二和第三腔體為橫向排列或豎向排列,所述第一腔體又被分隔有左、右或前、后或上、下并列的兩個所述子腔體,第二腔體也被分隔有左、右或前、后或上、下并列的兩個所述子腔體。

上述的換氣出風子腔體以及新風出風子腔體可以是管道結構,也可為腔體式結構,供風經過,也可以是在一個空間內設置了管道結構等方式。

進一步地,所述機體設置有可拆卸前蓋板和后蓋板。

進一步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豎置。

進一步地,所述換氣進腔內和新風進腔內均設有空氣凈化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第一進風口、整機第一排風口,所述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和整機第一進風口相通,第一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和整機第一排風口相通;所述一體機設有整機第二進風口、整機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和整機第二進風口相通,第二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和整機第二排風口相通。更進一步度,所述整機第一進風口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一導風機中部進風口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所述整機第二進風口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

進一步地,所述整機新風進風口設有風管連接件,用于外接通風管;所述整機換氣出風口設有風管連接件,用于外接通風管。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整機新風出風口設有風柵或風槽。

進一步地,兩個導風機背靠背相對設置,且所述第一導風機的風輪及第二導風機的風輪共軸設置,由處在它們之間的同一個電機驅動轉動。

上述各方案中,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可采用以下結構:包括外殼和排風裝置及旋轉風門,所述排風裝置包括風輪和風輪驅動電機及可旋轉風輪外殼;每個導風機外殼上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處于不同方向的流通口。所述流通口既可作排風口用,也可作進風口用。為所述排風裝置向不同方向排風提供排風出口及提供不同進風來源,所述導風機在可旋轉風輪外殼的側面外圍設置所述旋轉風門,所述旋轉風門具有與排風裝置排風口對應的通風口和與排風裝置進風口對應的通風口。所述排風裝置進風口對應的通風口的數量可以是一個或一個以上,所述旋轉風門上與排風裝置進風口對應的通風口的位置的不同可改變進風氣流路徑。所述旋轉風門具有的與排風裝置進風口對應的通風口也可以同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即排風裝置工作時可以同時有兩個進風風源。所述排風裝置進風口和導風機外殼的頂板和/或底板間存在進風間隙,所述進風間隙和旋轉風門的與排風裝置的進風口對應的通風口相通。進一步,所述每個導風機殼體上,各設有四個流通口。當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是豎置時,所述每個導風機設置的四個流通口位置分為兩個垂直方向流通口,兩個水平方向流通口。當垂直方向兩個流通口工作時,水平方向的兩個流通口關閉,反之亦然。當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是橫置時,導風機的四個流通口位置分同樣為兩個垂直方向流通口,兩個水平方向流通口。

通過每個導風機可以各自獨立的旋轉風輪外殼和旋轉風門各自獨立的轉動,配合完成兩個工作狀態。即當兩個導風機垂直方向的流通口進出風工作時,水平方向流通口關閉不工作,處于新風機工作模式;反之,導風機水平方向兩個流通口進出風工作時,垂直方向兩個流通口關閉不工作,處于空氣凈化機工作模式。即新風機工作模式或空氣凈化機工作模式可以通過轉動旋轉風輪外殼和旋轉風門切換。從而將新風機和空氣凈化器合為一體,分時工作。當然,如果不考慮熱交換,引入新風和室內空氣凈化可同時進行。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性能指標也得到滿足。即在同等轉速情況下空氣凈化機模式的凈化風量是新風機模式新風量的近一倍。

所述旋轉風輪外殼和旋轉風門可以固定在一起,可以減少一個電機(同步電機或步進電機),同樣可以完成上述要求。每個導風機的旋轉風輪外殼設有獨立的驅動電機(同步電機或步進電機)。旋轉旋轉風輪外殼的定位可以采用微動開關或霍爾元件和磁鐵配合定位等方法。

進一步,本實用新型還可選用下述方案。所述第一導風機或第二導風機其中之一或全部可置換成單向流導風機。如選用3個單向流導風機。所述單向流導風機具有二個流通口;即一個流通口作進風口用。另一個流通口作排風口用。氣流只能從進風口進入從排風口出,相應取消整機第一進風口和第一排風口或取消整機第二排風口和第二進風口,本實用新型同樣具有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兩種工作模式。總體說該方案空氣凈化風量比前述方案要小,新風風量和凈化風量差別可通過調節風輪驅動電機轉速來滿足各自的要求。

所述第一導風機、第二導風機也可由外殼,排風裝置、導風風門和進風口閥門組成。所述排風裝置由電機和風輪及蝸殼組成。所述排風裝置設有垂直和水平兩個不同方向進出風風道,可由導風風門將風可導向其中一個方向進出風口,或者排風裝置可轉動向垂直或水平方向排風口(即流通口)排風,所述垂直或水平方向進出風口設有進出風口閥門,所述進出風口閥門可關閉或打開垂直或水平方向的進出風口。

所述凈化模塊可以包括初級過濾網、靜電除塵殺菌模塊、除臭氧網、活性碳除異味網、HEPA網等。可以全部包括,也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組合使用,視具體使用場合確定。

所述熱交換器芯,其特點是冷熱通風道交叉重疊,但不互通。如一層通熱空氣,下層通冷空氣,再下一層又通熱空氣。如此一層一層疊加至一定厚度,以達到節能70%以上。上述過程,冷熱氣流在熱交換器芯中交叉相對流動,流量相等或近似相等但不相通,從而能量可以傳遞。

所述換氣進腔是指換氣時室內空氣進入設置換熱器芯的腔體,但未進入熱交換器芯前所處的子腔體。換氣出腔是指換氣時室內空氣經過熱交換器芯后,但在離開設置換熱器芯的腔體前所處的子腔體。新風進腔是指引入室外新風時新風進入設置換熱器芯的腔體,但未進入熱交換器芯前所處的子腔體。新風出腔是指引入室外新風時新風經過熱交換器芯后,但在離開設置換熱器芯的腔體前所處的子腔體。

所述全熱交換器芯中第一、第二流通路徑中流動氣流的驅動可采用負壓驅動,即所述導風機的下部和/或上部的進風口與全熱交換器的新風出腔和換氣出腔對接相通。也可采用正壓驅動,即所述導風機的下部和/或上部的排風口與全熱交換器的新風進腔和換氣進腔對接相通。還可采用一個正壓、一個負壓驅動,即一個導風機的進風口與新風出腔或換氣出腔對接相通,另一個導風機的排風口與換氣進腔或新風進腔對接相通。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同時具備了新風機、空氣凈化機的功能,且解決了兩者之間難以匹配的問題,而且,在第一腔體、第二腔體和第三腔體的流通路徑中,在進行熱交換新風換氣的新風機模式時,是雙向全吸氣工作,采用負壓驅動,風阻小,且氣流均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外觀前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外觀后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爆炸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內部結構前視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內部結構后視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主視簡圖。

圖6a是圖6的A-A剖視圖,圖6b是圖6a的B-B剖視圖,顯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新風機工作模式時,機體內第一、第二導風機工作位置。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主視簡圖。

圖7a是圖7的C-C剖視圖,圖7b是圖7a的D-D剖視圖,顯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在空氣凈化機工作模式時,機體內第一、第二導風機工作位置。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導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外觀前視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外觀后視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爆炸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主視圖。

圖12a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后視圖。

圖12b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F-F剖視圖。

圖13、14分別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新風機工作模式時,機體內第一、第二導風機工作位置示意圖。

圖15、16分別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在空氣凈化機工作模式時,機體內第一、第二導風機工作位置示意圖。

圖1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第一、第二導風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附圖1~8。

本實施例提供的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一體機包括第一導風機2,第二導風機3,熱交換器芯41、空氣凈化模塊。

所述一體機的機體1被橫向隔板分隔有上下排列的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分別為上部腔體11、中部腔體12、下部腔體13。上部腔體又被豎向隔板分隔有前后并列的兩個子腔體,即前側新風出風子腔體111和后側換氣進風風道子腔體112,所述第一導風機2設置在前側子腔體111中。下部腔體也被豎向隔板分隔有前后并列的兩個子腔體即前側子腔體131和后側新風進風風道子腔體132,所述第二導風機3設置在前側子腔體131中。所述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設置在上下腔體的同一側,即都設置在上下腔體的前側子腔體中。

所述一體機的機體1為落地式整體機體,其設置有腳輪或被結合到室內的家具中,機體1也可以是壁掛式整體機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夠將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結合在一個機體中,同時匹配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的要求并節能和縮小體積。或者,根據場合需要,機體可以是分體的,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中有些是獨立而分開的,通過管道連接,進一步地,其中的子腔體也可以是獨立分開的,并也可分別壁掛、落地、吊頂安裝。

所述機體1也可以是臥式的,所述一體機的機體1被豎向隔板分隔有橫向排列的所述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

所述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豎置。第一導風機具有導風機下部進風口21(即前述第一進風口)、中部進風口22、中部排風口23、上部排風口24(即前述第一排風口)。第二導風機具有上部進風口31(即前述第二進風口),中部進風口32,中部排風口33,下部排風口34(即前述第二排風口)。所述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設置有風向切換機構,以使中部進風口22、32、排風口23、33打開而上部、下部排風口24、34、進風口21、31被關閉;以及上部、下部進風口21、31、排風口24、34被打開而中部進風口22、32、排風口23、33被關閉。根據設計,如第一導風機在下而第二導風機在上,則第一進風口為上部進風口而第一排風口為下部排風口,第二進風口為下部進風口而第二排風口為上部排風口。

所述機體1設有可拆卸的前蓋板14和后蓋板15。

所述機體1上部腔體11左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一排風口113,上部腔體11對應的右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一進風口114。所述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22和整機第一進風口114相通,第一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23和整機第一排風口113相通。也可將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22、中部排風口23直接作為整機第一排風口、整機第一進風口。

所述機體1下部腔體13右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二排風口133,下部腔體11對應的左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二進風口134;所述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32和整機第二進風口134相通,第二導風機的中部排風口33和整機第二排風口133相通。也可將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32、中部排風口33直接作為整機第二排風口、整機第二進風口。

所述機體的中部腔體12內設有熱交換器芯41,所述熱交換器芯41及其支架固定結構42將中部腔體12分隔為四個子腔體:換氣進腔121,換氣出腔122,新風進腔123,新風出腔124,所述熱交換器芯41具有能互相換熱的第一流通路徑和第二流通路徑。所述換氣進腔121和換氣出腔122由第一流通路徑接通;所述新風進腔123和新風出腔124由第二流通路徑接通。

所述機體1設有熱交換器芯41的中部腔體12的頂壁前半部設有新風出風口125,新風出風口125與新風出腔124相通,且與第一導風機下部進風口21對接相通。頂壁后半部設有換氣進風口126,換氣進風口126與換氣進腔121相通。且與上部腔體的換氣進風風道子腔體112相通。

所述機體1設有熱交換器芯41的中部腔體12的底壁前半部設有換氣出風口127,換氣出風口127與換氣出腔122相通,且與第二導風機的上部進風口31對接相通。底壁后半部設有新風進風口128,新風進風口128與新風進腔123相通,且與下部腔體的新風進風風道子腔體132相通。

所述機體下部腔體后蓋板15上還設有整機第三進風口151、整機第三排風口152,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151和整機第三排風口152上設有風管連接件153,用于外接風管。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151用于引入室外新風,所述整機第三排風口152用于排出室內污染空氣。所述整機第三排風口152與第二導風機下部排風口34連通,所述整機第三進風口151與下部腔體的新風風道子腔體132相通。

所述機體1上部腔體頂面設有整機新風出風口115及風柵,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115與第一導風機上部排風口24相通。

所述機體1上部腔體后蓋板15上設有整機換氣進風口116及風柵,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116與機體1上部腔體換氣進風風道子腔體112相通。

所述上部腔體的換氣進風風道子腔體112內設置有空氣過濾模塊51,用于初過濾污濁空氣,保護熱交換器芯及機體內部的清潔。

所述下部腔體的新風進風風道子腔體132內設置空氣凈化模塊52。所述上部腔體整機第一進風口114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53,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一導風機中部進風口22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117,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所述整機第二進風口134后設有空氣凈化模塊53,該空氣凈化模塊與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32相對,它們之間形成密閉的負壓腔117,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

所述第一、第二導風機結構相同,以第二導風機為例,所述導風機包括導風機殼體30,其上設置流通口31、32、33、34,導風機殼體30內設置有排風裝置和可旋轉風門36,排風裝置包括風輪驅動電機351、風輪352、可旋轉風輪外殼353及其驅動電機354(同步電機或步進電機)。可旋轉風門36與可旋轉風輪外殼353固定在一起,共用驅動電機354,旋轉風輪外殼353用微動開關355或霍爾元件和磁鐵組合定位。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所述空氣凈化模塊在本實施例中共設置4處,保障了空氣凈化處理、管道潔凈。

所述空氣凈化模塊可包括初效過濾網、靜電除塵殺菌模塊、除臭氧網、活性炭除異味網、HEPA網等。可以全部包括,也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組合使用。視具體使用場合確定。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新風機工作模式參見附圖6

通過轉動可旋轉風輪外殼和可旋轉風門,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水平方向的四個流通口關閉,垂直方向的四個流通口進出風工作。

設置在機體1下部腔體13的前側子腔體131的第二導風機3將室內污染空氣經上部腔體11的后蓋板15上的整機換氣進風口116吸入,從上向下通過初效過濾網51和機體上部腔體后側的換氣進風子腔體112,通過中部腔體頂壁后半部設有換氣進風口126進入熱交換器的換氣進腔121。再通過熱交換器芯41中的第一流通路徑到達換氣出腔122和換氣出風口127,又進入第二導風機3上部進風口31后從第二導風機3下部排風口34出,經整機第三排風口152排出室外。與此同時,設置在機體1上部腔體11同前側子腔體111中的第一導風機2將室外新風經下部腔體13的后蓋板15上的整機第三進風口151吸入,從下向上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2和機體1下部腔體13后側的新風進風子腔體132,通過中部腔體底壁后半部設有的新風進風口128,進入熱交換器的新風進腔123,通過熱交換器芯41的第二流通路徑到達新風出腔124和新風出風口125,又進入第一導風機2下部進風口21后,從第一導風機2的上部排風口24出,經整機新風出風口115將凈化后的新風引入室內。

上述兩股冷熱空氣流同時在熱交換器芯41中流動并交換了能量,既達到節能的目的,又引入凈化過的新風的同時排出了室內污濁空氣。所述全熱交換器芯中流動的氣流采用負壓驅動。

二、凈化機工作模式參見附圖7

通過轉動可旋轉風輪外殼和可旋轉風門,兩導風機水平方向的四個流通口進出風工作;兩導風機垂直方向的四個流通口關閉。即第一導風機2的中部進風口22、中部排風口23打開,第一導風機2的上部排風口24、下部進風口21關閉;第二導風機3中部進風口32、中部排風口33打開;第二導風機3上部進風口31、下部排風口34關閉。

設置在上部腔體前側子腔體111中的第一導風機2將室內污濁空氣經整機第一進風口114吸入,水平方向向左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3和負壓腔117進入第一導風機2的中部進風口22后,從第一導風機2的中部排風口23出,再經整機第一排風口113排入室內。設置在下部腔體13同前側子腔體131中的第二導風機3將室內污濁空氣經整機第二進風口134吸入,水平方向向右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3和負壓腔133,進入第二導風機3的中部進風口32后,從第二導風機3的中部排風口33出,再經整機第二排風口133排入室內。本實施例實現左右全方位凈化室內空氣。

本實施例凈化風量是新風風量的近一倍,同時滿足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對風量不同的要求。進一步,本實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風機機殼及熱交換器殼體與本實用新型機體可一體化設計,可以使結構更加合理,同時也可降低成本。

本實施例機體1上除外接通風管的所有進出風口均設置了風柵。本實施例的所有可打開或可拆卸和轉動部分可造成漏風的部位均設有可防漏風的海綿,為降低噪音還部分設有消音材料。

進一步,本實施例設有智能控制器,可遠程控制,也可與其他家用電器如空調聯動。

當然,兩個導風機可以選擇一個導風機工作,另一個導風機不工作。如晚間睡眠時或室內空氣達標后,一個導風機凈化空氣,另一個不工作;或一個導風機引入新風,另一個導風機不工作;或者一個導風機凈化空氣,另一個導風機引入新風等等。

實施例2,參見附圖9~17。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風、凈化一體機。包括第一導風機2、第二導風機3、熱交換器芯41、空氣凈化模塊。

一體機的機體1被分隔有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分別為上部腔體11、中部腔體12、下部腔體13;上部腔體11又被分隔為前后兩個子腔體111、112,子腔體111為新風出風子腔體,另一子腔體112為換氣出風子腔體;中部腔體12也被分隔為前后兩個子腔體12a、12b。所述第一導風機2設置在中部腔體的一個子腔體12a中;所述第二導風機3設置在中部腔體12的另一子腔體12b中。

所述一體機的機體1為落地式整體機體,其設置有腳輪或被結合到室內的家具中,機體1也可以是壁掛式整體機體,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能夠將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結合在一個機體中,同時匹配新風機和空氣凈化機的要求并節能和縮小體積。或者,根據場合需要,機體可以是分體的,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中有些是獨立而分開的,通過管道連接,進一步地,其中的子腔體也可以是獨立分開的,并也可分別壁掛、落地、吊頂安裝。

所述機體1也可以是臥式的,所述一體機的機體1被豎向隔板分隔有橫向排列的所述第一腔體、第二腔體、第三腔體。

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背靠背豎置,第一導風機2具有導風機上部排風口21、下部進風口22、中部排風口23、中部進風口24。第二導風機3具有導風機上部排風口31、下部進風口32、中部排風口33、中部進風口34。

所述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設有風向切換機構,以使中部進風口24、34和中部排風口23、33打開,而上部排風口21、31和下部進風口22、32關閉;以及使中部進風口24、34和中部排風口23、33關閉,而上部排風口21、31和下部進風口22、32打開。

所述第一導風機2 的上部排風口21與上部腔體11中的新風出風子腔體111相通。所述第二導風機3的上部排風口31與上部腔體11中的換氣出風子腔體112相通。

所述機體1具有可拆卸的前蓋板14和后蓋板15。所述機體1的中部腔體12左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一排風口121和整機第二進風口123。右側壁上設有整機第二排風口124和整機第一進風口122。第一導風機2中部進風口24和整機第一進風口122相通,第一導風機2中部排風口23和整機第一排風口121相通。第二導風機3中部排風口33和整機第二排風口124相通,第一導風機3中部進風口34和整機第二進風口123相通。也可將第一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24、中部排風口23直接作為整機第一排風口、整機第一進風口。也可將第二導風機的中部進風口34、中部排風口33直接作為整機第二排風口、整機第二進風口。

所述機體1的下部腔體內設有全熱交換器芯41。所述熱交換器芯41及其支撐固定結構42將下部腔體13分隔為四個子腔體:換氣進腔131、換氣出腔132、新風進腔133、新風出腔134。所述全熱交換器芯41具有能相互換熱的第一流通路徑和第二流通路徑。所述換氣進腔131和換氣出腔132由第一流通路徑接通;所述新風進腔133和新風出腔134由第二流通路徑接通。

所述新風從新風進腔進入,從新風出腔流出,室內污濁空氣從換氣進腔進入,從換氣出腔流出。

所述機體1設有熱交換器芯41的下部腔體13的頂壁前半部設有新風出風口135。新風出風口135與新風出腔134相通,且與第一導風機2的下部進風口22對接相通。頂壁后半部設有換氣出風口136,換氣出風口136與換氣出腔132相通,且與第二導風機3的下部進風口32對接相通。

所述機體1下部腔體13的后蓋15上設有整機新風進風口151;所述整機新風進風口151設有風管連接件152,用于外接通風管將室外新風引入室內。所述整機新風進風口151與新風進腔133相通;所述機體1下部腔體13的前蓋板14上設有整機換氣進風口141及其風柵。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141用于吸入室內污濁空氣。所述整機換氣進風口與換氣進腔131相通。

所述機體1上部腔體11的前蓋板14上,還設有整機新風出風口142及其導風風柵。所述整機新風出風口142與上部腔體11中的新風出風子腔體111相通。

所述機體1上部腔體11的后蓋板15上,還設有整機換氣出風口153;所述整機換氣出風口153上設有風管連接件152,用于外接通風管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室外。所述整機換氣出風口153與上部腔體11中的換氣出風子腔體112相通。

所述下部腔體13中的換氣進腔內設有空氣過濾模塊51,新風進腔內設有空氣過濾模塊52;所述中部腔體12側壁上設有的整機第一進風口122和整機第二進風口123后各設有空氣凈化模塊53。所述空氣凈化模塊53與第一導風機2中部進風口24和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34相對。它們之間形成有一密閉的負壓腔125、126,以利均勻吸入室內空氣。

所述第一、第二導風機2和3,背靠背設置,且第一導風機的風輪和第二導風機風輪共軸設置,由處在它們之間的雙出軸電機238驅動轉動。所述雙出軸電機238固定在中部腔體12的中間隔板128上。

本實施例導風機結構參見圖17。

綜上所述,本實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1、新風機工作模式,參見圖13、14

通過轉動可旋轉風輪外殼和旋轉風門,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水平方向的流通口23、24、33、34關閉,垂直方向的流通口21、22、31、32進出風工作;設置在機體1中部腔體12的一個子腔體12a中的第一導風機2,將室外新風通過通風管經下部腔體13的后蓋板15上的整機新風進風口151吸入,進入新風進腔133,并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2和熱交換器芯41,到達新風出腔134;又經新風出風口135進入第一導風機下部進風口22,再從第一導風機上部排風口21排出,進入上部腔體11中的新風出風子腔體111,經整機新風出風口142將凈化后的新風引入室內。與此同時,設置在機體1中部腔體12的另一個子腔體12b中的第二導風機3,將室內污濁空氣經下部腔體13的前蓋板14上的整機換氣進風口141吸入,進入換氣進腔131,并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1和熱交換器芯41,到達換氣出腔132;又經換氣出風口136進入第二導風機下部進風口32,再從第二導風機上部排風口31排出,進入上部腔體11中的換氣出風子腔體112,經整機換氣出風口153,通過通風管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室外。

上述兩股冷熱氣流同時在全熱交換器芯中流動,并交換了能量。既達到節能目的,又引入凈化后的室外新風,同時排出室內污濁空氣。

2、空氣凈化機工作模式,參見圖15、16

通過轉動可旋轉風輪外殼和旋轉風門,第一導風機2和第二導風機3水平方向的流通口23、24、33、34進出風工作;垂直方向的流通口21、22、31、32關閉。即第一導風機中部進風口24和中部排風口23打開,第一導風機上部排風口21和下部進風口22關閉。同樣,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34和中部排風口33打開;第二導風機上部排風口31和下部進風口32關閉。

第一導風機2將室內污濁空氣經整機第一進風口122吸入,水平方向向左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3和負壓腔125,進入第一導風機中部進風口24后,從第一導風機中部排風口23出,再經整機第一排風口121將凈化后的室內空氣排入室內。

第二導風機3將室內污濁空氣經整機第二進風口123吸入,水平方向向右通過空氣凈化模塊53和負壓腔126,進入第二導風機中部進風口34后,從第二導風機中部排風口33出,再經整機第二排風口124將凈化后的室內空氣排入室內,實現了左右全方位凈化室內空氣,

空氣凈化風量是新風量的近一倍,同時,滿足了新風機節能和空氣凈化機大風量的性能要求。

進一步,第一導風機和第二導風機的殼體可以和本實用新型機體一體化設計,可以使結構更加合理,同時也降低成本。同樣,熱交換器的殼體也可以和本實用新型機體一體化設計。實施例1的中部腔體即作為熱交換器的殼體用,本施例2的下部腔體也作為熱交換器的殼體用。

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所有可打開或可拆卸和轉動部分可造成漏風的部位,均設有可防漏風的海綿,為降低噪音還部分設有消音材料。

本實用新型設有智能控制器,可遠程控制,也可與其它家電(如空調)聯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