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常用的貯罐夾層冷卻水的安裝方法多數采用在罐夾層內直接通入冰水。隨著食品企業對產品檔次的提升及產能的提高,傳統貯罐夾層冷卻水的安裝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冰水直接與高溫物料進行換熱,導致冰水回口溫度過高,增加了冰水機組的能耗及工作負荷。如冰水溫度不可控,在各種工況下都會產生問題:
1、在未安裝泄放口的情況下,罐夾層內的冰水不能及時排出,會造成物料過度冷卻,影響最終產品品質;
2、在生產結束后對物料罐進行清洗操作時,物料罐夾層內的冰水會造成清洗液溫度降低,延長了清洗時間,增加了CIP清洗系統的能耗及工作負荷;
3、在安裝了泄放口的情況下,罐夾層內的低溫冰水排出,造成了水資源及冰水機組能源的浪費;另一方面,罐夾層內冷卻水無法回收,增加了食品工廠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內的冷卻水溫度可控、避免冰水與高溫物料直接換熱,同時使罐夾層內冷卻水可及時排出并可回收循環利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應用于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有夾層,用于通冷卻水對罐內物料進行降溫的物料罐;
設有保溫層,用于儲存冷卻水的冷卻水罐;
用于當冷卻水溫度高于設定值時通入冰水介質對冷卻水進行降溫的換熱器;
冷卻水罐出口通過水泵連接換熱器工質進口,換熱器工質出口通過冷卻水進管連接物料罐夾層進口,物料罐夾層出口通過冷卻水回管連接冷卻水罐進口。
優選地,冰水進口通過第一可控二通閥連接所述換熱器介質進口,冰水回口連接所述換熱器介質出口。
優選地,補充水進口通過第二可控二通閥連接所述冷卻水罐進口。
優選地,所述物料罐的夾層進口通過第三可控二通閥連接所述冷卻水進管。
優選地,所述物料罐的夾層進口還通過第四可控二通閥連接所述冷卻水回管。
優選地,所述冷卻水罐溢流口連通泄放口。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工質進、出口設有用于檢測冷卻水溫度的溫度探頭。
優選地,所述換熱器為板式熱交換器或管式熱交換器。
優選地,所述水泵為離心泵。
優選地,所述冷卻水回管以冷卻水罐進口側為低點,呈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傾斜。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僅能提供滿足食品工藝要求的冷卻水,而且還實現了溫度可控;
2、避免了冰水直接與高溫物料進行換熱,冰水通過換熱器與冷卻水進行換熱,由于換熱器流量大,冰水回口溫度低,減小了冰水機組的工作負荷;
3、夾層內冷卻水可及時回收,避免了產品過度冷卻的風險及清洗物料罐時的清洗液被動降溫造成的清洗時間延長與能源損耗;
4、實現了冷卻水的回收循環利用,降低了食品企業的生產成本;
5、可以實現全自動化切換,避免誤操作,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操作維護方便,過程連續、簡便,應用廣泛靈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應用于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示意圖,所述的應用于食品工廠的貯罐夾層冷卻水排放回收系統由冷卻水罐1、物料罐2、換熱器3、水泵4等組成。
冰水進口通過第一可控二通閥5連通換熱器3介質進口,冰水回口連通換熱器3介質出口,補充水進口通過第二可控二通閥6連通冷卻水罐1進口,水泵4進口連通冷卻水罐1出口,水泵4出口連通換熱器3工質進口,換熱器3工質出口連通冷卻水進管I,冷卻水回管O連通冷卻水罐1進口。物料罐2的夾層(此夾層用于降溫)進口一方面經由第三可控二通閥7連通冷卻水進管I,另一面經由第四可控二通閥8連通冷卻水回管O,物料罐2夾層出口連通冷卻水回管O。冷卻水罐1溢流口連通泄放口。
以下以發酵物料降溫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生產狀態:
發酵物料經由物料進口進入物料罐2,補充水經由第二可控二通閥6進入冷卻水罐1。冷卻水罐1充滿水后,第二可控二通閥6關閉。開啟水泵4,冷卻水經由第三可控二通閥7進入物料罐2夾層對物料進行降溫,隨后經由夾層出口從冷卻水回管回到冷卻水罐1。通過安裝在換熱器3進出口的溫度探頭檢測冷卻水溫度,如溫度達不到要求,冰水經由第一可控二通閥5進入換熱器3,對冷卻水進行降溫,隨后經由換熱器3介質出口進入冰水回口。當發酵物料溫度達到工藝要求時,關閉水泵4,關閉冰水進口第一可控二通閥5。物料罐2夾層內的冷卻水經由第四可控二通閥8從冷卻水回管回收到冷卻水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