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太陽能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邊框。
背景技術:
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技術已經更趨成熟和完善,并具備了其它類型太陽能所不具備的優勢特點。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具有良好的承壓性能和較高的熱效率,特別適合與建筑一體化要求。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由于其平面結構特性,在太陽能的建筑一體化應用中,形態結構靈活隨意,設計時不受形態或尺寸的約束,易于實現與建筑構件的結合。再加上它的集熱板為金屬材質,可方便采用絲結、焊接等連接方式,為安裝、維護和使用提供了便利。
目前,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用于家庭的技術很成熟了,但是也有諸多不足之處。現有太陽能集熱器邊框因設計上的不合理,造成用于密封的密封條的結構復雜,密封膠易脫落,浪費密封材料且密封效果很不好,很容易發生漏水現象,縮短其使用壽命;此外,現有的太陽能集熱器通常是串聯設置,相鄰的太陽能集熱器之間使用共同的工質管道,僅僅靠太陽能集熱器的支撐架使其保持相互平行,使其工質總管順利相接較為困難,而每個太陽能集熱器都單獨設置工質總管則較為繁瑣,且會增加成本。
此外,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于太陽能邊框組件中,傳統的太陽能邊框組件包括邊框和角碼,通過螺釘或者一些固定件將邊框安裝于太陽能支架上的導軌上,安裝時需要有一人先把太陽能邊框組件壓在導軌上,另一人同時安裝壓塊來固定好太陽能邊框組件,安裝費時費力,太陽能邊框組件的角碼僅僅起到連接邊框的作用,對于太陽能邊框組件的安裝沒有起到便利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邊框,該集熱器邊框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且密封性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邊框,包括長邊框和短邊框,所述長邊框和短邊框均包括邊框主體和設置在邊框主體上方并與邊框主體卡接的壓條;
所述壓條包括與邊框主體卡接的鉤狀豎邊,設置在鉤狀豎邊頂端的橫邊,設置在橫邊活動端并斜向下的限位凸條,以及設置在限位凸條活動端設有向上翹起端條;所述端條與太陽能集熱器頂板之間形成一個用于粘貼粘性密封條帶的v形槽;
所述邊框主體包括豎邊框,分別設置在豎邊框上下兩端并與橫邊同向的第一橫邊框和第三橫邊框,設置在第三橫邊框上方的豎邊框上、用于與第三橫邊框配合以夾緊集熱器底板的第二橫邊框;所述第一橫邊框上設有用于卡住壓條的倒l形卡口;
所述長邊框上的豎邊框中部設有一個長方形通孔,且該長方形通孔內卡接有一塊與長方體形通孔相匹配的卡條,所述卡條與長方體形通孔之間設有一圈密封膠;
所述長邊框的豎邊框兩端均設有延伸段,每個延伸段均是順著長邊框長度方向延伸5~10cm;所述每個延伸段上各設有一個矩形通孔;所述短邊框的豎邊框兩端、與矩形通孔相配合的位置各設有一塊凸起,且每塊凸起的活動端均設有可與凸起活動端90°轉動的長方體形卡條;所述卡條的長度大于矩形通孔寬度、小于矩形通孔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橫邊框和第三橫邊框上方各設有一個直徑相同的圓弧形凹槽,所述兩個圓弧形凹槽內各卡接有直徑與圓弧形凹槽內徑相同的圓柱體形玻璃膠;所述圓弧形凹槽上端面的長度小于圓弧形凹槽的圓弧內徑;所述豎邊框上、長方形通孔兩側各設有至少一個加強筋,豎邊框上端設有一個閉合型插孔。
優選的,所述第一橫邊框活動端設有向下的鉤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三橫邊框上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結構。
優選的,所述延伸段的活動端端面與短邊框外表面齊平。
優選的,所述卡條的厚度為1~3c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在第一橫邊框和第三橫邊框上各設有結構相同的圓弧形凹槽,并且其上端面的長度小于其內徑,可將圓柱體形玻璃膠卡緊在凹槽內,不易脫落;此外,還設置了帶有限位凸條的壓條,可進一步保證集熱器上表面的透明材料能夠緊壓在第一橫邊框上,保證其密封效果,使其內部不易進水,并且,還可避免邊框與集熱器上表面的透明材料發生剛性接觸,避免熱脹冷縮造成的剛性磨損,延長太陽能集熱器的使用壽命。
(2)本發明在第三橫邊框上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結構,可增強第三橫邊框的韌性,在其內部的保溫材料因熱脹冷縮而體積脹大時有效避免造成第三橫邊框損壞的問題;此外,還在豎邊框上設置了加強筋,可有效防止邊框構件由于熱脹冷縮而變形,導致其發生不可逆損壞,影響光伏組件的集熱效果。
(3)本發明豎邊框中部還設置了長方形通孔,其內卡接有一塊與長方體形通孔相匹配的卡條,并且卡條與長方體形通孔之間設有一圈密封膠,既可保證其密封性能,使其內部不會滲水,又可使卡條將相鄰的太陽能組件卡住,使相鄰的太陽能組件不易移位,影響其工質的流動。
(4)本發明的玻璃膠為圓柱體形,其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可批量生產,節約制作成本。
(5)本發明第一橫邊框活動端設有向下的鉤狀結構,有利于將其內部的保溫材料緊固住。
(6)本發明壓條的限位限位凸條端部還設置了向上翹起端條,該端條與太陽能集熱器頂板之間形成一個用于粘貼粘性密封條帶的v形槽,可以解決傳統橡膠條老化所引起的平板集熱器漏水的問題,其可以在出廠前粘貼或者在使用現場直接粘貼,使用簡單,方便更換,并且簡化了生產工藝。
(7)本發明長邊框與短邊框的連接方式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長邊框與短邊框的連接更為簡單方便,且安裝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長邊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長邊框的壓條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長邊框的邊框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長邊框與短邊框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新型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邊框,如圖1~圖5所示,該集熱器邊框包括長邊框1和短邊框2,所述長邊框和短邊框均包括邊框主體3和設置在邊框主體上方并與邊框主體卡接的壓條4;
所述壓條4包括與邊框主體卡接的鉤狀豎邊41,設置在鉤狀豎邊頂端的橫邊42,設置在橫邊42活動端并斜向下的限位凸條43,以及設置在限位凸條活動端設有向上翹起端條44;所述端條44與太陽能集熱器頂板之間形成一個用于粘貼粘性密封條帶的v形槽。
所述邊框主體3包括豎邊框31,分別設置在豎邊框上下兩端并與橫邊(42)同向的第一橫邊框32和第三橫邊框34,設置在第三橫邊框34上方的豎邊框上、用于與第三橫邊框配合以夾緊集熱器底板的第二橫邊框33;所述第一橫邊框32上設有用于卡住壓條4的倒l形卡口35;
所述長邊框1上的豎邊框中部設有一個長方形通孔5,且該長方形通孔內卡接有一塊與長方體形通孔相匹配的卡條52,所述卡條與長方體形通孔之間設有一圈密封膠51;
所述長邊框1的豎邊框兩端均設有延伸段36,每個延伸段均是順著長邊框長度方向延伸5~10cm;所述每個延伸段36上各設有一個矩形通孔37;所述短邊框2的豎邊框兩端、與矩形通孔37相配合的位置各設有一塊凸起38,且每塊凸起的活動端均設有可與凸起活動端90°轉動的長方體形卡條39;所述卡條39的長度大于矩形通孔37寬度、小于矩形通孔的長度;
所述第一橫邊框32和第三橫邊框34上方各設有一個直徑相同的圓弧形凹槽321,所述兩個圓弧形凹槽內各卡接有直徑與圓弧形凹槽內徑相同的圓柱體形玻璃膠322;所述圓弧形凹槽321上端面的長度小于圓弧形凹槽的圓弧內徑;所述豎邊框31上、長方形通孔兩側各設有至少一個加強筋311,豎邊框上端設有一個閉合型插孔312。所述第一橫邊框32活動端設有向下的鉤狀結構。所述第三橫邊框34上設有開口向下的凹槽結構。所述延伸段36的活動端端面與短邊框外表面齊平。所述卡條39的厚度為1~3cm。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之一,不應當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但凡在本發明的主體設計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無實質意義的改動或潤色,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仍然與本發明一致的,均應當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