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制造熱交換用換熱元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板式換熱器的熱板片。
背景技術:
換熱器是通過換熱板片將冷流體加熱到一定溫度、將熱流體冷卻到一定溫度,用于提高熱交換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現有的板式換熱器用換熱元件,多為矩形或正方形,兩側介質的流動形式均為交錯流形式,對于存在溫度交叉的工藝場合,單臺設備無法滿足要求,需采用多臺串聯或介質在板片中反復折程來實現,多臺串聯造成設備占地面積增加,介質在板片中折程造成阻力損失加大及設備外形尺寸的增加。
也有矩形的逆流板型,但一側由端頭導入導出,另一側由側面導入導出。壓降大,結構布局受限。有一種六邊形的逆流板型,對于較寬的板片壓降大、分布不均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減少導入端阻力損失,無死區及均勻度好的板式換熱器用換熱板片。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板式換熱器的熱板片,包括疏流區和換熱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上下兩端為梯形狀疏流區,中間部分為矩形狀換熱區,所述板片整體外形呈八邊形,所述板片兩端分別為不同介質的進出通道,兩側介質流動方向相反;所述板片內介質的流通通道為一條由上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下梯形的兩側斜邊,另一條由下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上梯形的兩側斜邊;所述板片內介質的流通通道為一條由上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下梯形的外側頂邊,另一條由下梯形的兩側斜邊至上梯形的兩側斜邊。
由于設置了呈八邊形的板式換熱器用換熱板片,其板片上下兩端為梯形狀疏流區,中間部分為矩形狀換熱區,其兩端分別為不同介質的進出通道,兩側介質流動方向相反,此種方式使得流體分布均勻,整體無死區且導入端阻力較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外形圖。
圖2為本發明的y-y型流動模式原理圖。
圖3為本發明的倒i-x型流動模式原理圖。
圖中:1.換熱區,2.疏流區,a、b為不同介質流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發明包括疏流區和換熱區,所述板片上下兩端為梯形狀疏流區,中間部分為矩形狀換熱區,所述板片整體外形呈八邊形,所述板片兩端分別為不同介質的進出通道,兩側介質流動方向相反。其中所述板片內介質的流通通道為一條由上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下梯形的兩側斜邊,另一條由下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上梯形的兩側斜邊。呈倒y-y型流動模式。即一種介質可從上梯形的外側頂邊進入,從下梯形的兩側斜邊同時流出,另一種介質從下梯形的外頂側邊進入,從上梯形的兩側斜邊同時流出,當然兩者流動方向也可以倒置;另一種所述板片內介質的流通通道為一條由上梯形的外側頂邊至下梯形的外側頂邊,另一條由下梯形的兩側斜邊至上梯形的兩側斜邊。呈i-x型流動模式。即一種介質可從上梯形的外側頂邊進入,從下梯形的外側頂邊流出,另一種介質從下梯形的兩側斜邊同時進入,從上梯形的兩側斜邊同時流出,當然兩者流動方向也可以倒置;本發明加工時,板片經冷壓成型為不同的波紋形式,上下兩端為梯形狀疏流區,中間為矩形狀換熱區,板片兩兩形成板片對。板片組對后,板片兩端分別為不同介質的進出通道,兩側介質流動方向相反。板片上下端梯形狀分布疏流區的外側底邊長度、腰高及兩側斜邊長度及比例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由于設置了呈八邊形的板式換熱器用換熱板片,其板片上下兩端為梯形狀疏流區,中間部分為矩形狀換熱區,其兩端分別為不同介質的進出通道,兩側介質流動方向相反,此種方式使得流體分布均勻,整體無死區且導入端阻力較小。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