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交換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臥式冷凝熱水鍋爐。
背景技術:
鍋爐的排煙溫度一般為150~250℃,直接將高溫煙氣排放出去則會造成熱能浪費。一般通過煙氣冷凝余熱回收裝置處理,利用溫度較低的水或空氣冷卻煙氣,實現煙氣溫度降低,靠近換熱面區域, 煙氣中水蒸汽冷凝,同時實現煙氣顯熱釋放和水蒸汽凝結潛熱釋放,而換熱器內的水或空氣被加熱,實現熱能回收利用,提高鍋爐熱效率。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分體型式對冷凝余熱回收裝置與鍋爐連接,即將冷凝余熱回收裝置設置在鍋爐尾部排煙煙道通路中,但這樣的裝置占地面積大,結構復雜,使制造成本增加,同時煙道也容易增加煙氣的流動阻力,加大了散熱損失,熱能利用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熱能利用效率高的臥式冷凝熱水鍋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臥式冷凝熱水鍋爐,包括支架、安裝箱、緩沖水箱、外筒體和內筒體,安裝箱設置在支架上,安裝箱頂部敞口,外筒體和內筒體具有同一中心線且該中心線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外筒體位于內筒體外部,外筒體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外弧面板,內筒體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內弧面板,外筒體下部與安裝箱頂部固定連接,外筒體、外弧面板、內筒體和內弧面板之間形成的水加熱腔,外筒體頂部左側連接有緩沖管接頭,外筒體頂部右側連接有熱水管接頭,緩沖水箱底部與緩沖管接頭上端連接,內筒體內部空間為爐膛,左側的外弧面板和內弧面板上設置有與爐膛貫通的燃燒器安裝管,外筒體和內筒體的底部設有至少兩個排氣孔,每個排氣孔內均設置有將安裝箱和爐膛內部連通的排氣管;
安裝箱內上部設置有位于排氣管下方的冷凝器,安裝箱右側中部設置有與冷凝器下部連接的冷水進管,安裝箱左側上部設置有彎曲型結構的導流管,導流管一端與冷凝器的左側上部連接,導流管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外筒體底部并與水加熱腔連通;
安裝箱右側下部設置有位于冷凝器下方的廢氣出口。
安裝箱底部呈左高右低傾斜設置。
冷凝器包括往復折彎的換熱管,換熱管的外部設置有若干塊換熱板,換熱管和換熱板均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為:燃燒器安裝在燃燒器安裝管內燃燒器噴出的火焰在爐膛內對水加熱腔內的水進行加熱,高溫煙氣由排氣管下端進入到安裝箱內,冷水由冷水進管進入到冷凝器內,高溫煙氣將通過冷凝器內的冷水進行預熱,高溫煙氣與冷凝器的換熱管和換熱板進行熱交換后的煙氣溫度下降到常溫后由安裝箱下部右側的廢氣出口排到大氣中;預熱后的水經導流管進入到水加熱腔內,水在水加熱腔內被安裝在燃燒器安裝管內的燃燒器噴出的火焰加熱,熱水經過熱水管接頭排出,可為采暖、工業、洗浴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可靠的熱水。緩沖水箱內盛裝有一定量的水,當熱水腔內的水壓較大時,熱水就通過緩沖管接頭進入到緩沖水箱內,避免外筒體和內筒體承壓造成漏水。
本實用新型將冷凝器和鍋爐本體設置為一體,結構緊湊,體積小;根據熱氣體向上聚的原理,將冷凝器設置在爐膛下方,這樣可充分提升高溫煙氣的熱交換效率。由于高溫煙氣與冷凝器內的冷水熱交換后溫度降低會產生凝結水,因此,將安裝箱底部設置為左高右低的傾斜結構,這樣便于排出凝結水。另外,為了避免水加熱腔內的熱水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可在外筒體和外弧面板的外壁設置保溫層。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臥式冷凝熱水鍋爐,包括支架1、安裝箱2、緩沖水箱3、外筒體4和內筒體5,安裝箱2設置在支架1上,安裝箱2頂部敞口,外筒體4和內筒體5具有同一中心線且該中心線沿左右水平方向設置,外筒體4位于內筒體5外部,外筒體4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外弧面板6,內筒體5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置有內弧面板7,外筒體4下部與安裝箱2頂部固定連接,外筒體4、外弧面板6、內筒體5和內弧面板7之間形成的水加熱腔8,外筒體4頂部左側連接有緩沖管接頭9,外筒體4頂部右側連接有熱水管接頭10,緩沖水箱3底部與緩沖管接頭9上端連接,內筒體5內部空間為爐膛11,左側的外弧面板6和內弧面板7上設置有與爐膛11貫通的燃燒器安裝管12,外筒體4和內筒體5的底部設有至少兩個排氣孔,每個排氣孔內均設置有將安裝箱2和爐膛11內部連通的排氣管13。排氣管13和燃燒器安裝管12也起到將內筒體5與外筒體4連接為一體的作用。
安裝箱2內上部設置有位于排氣管13下方的冷凝器14,安裝箱2右側中部設置有與冷凝器14下部連接的冷水進管15,安裝箱2左側上部設置有彎曲型結構的導流管16,導流管16一端與冷凝器14的左側上部連接,導流管16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外筒體4底部并與水加熱腔8連通。
安裝箱2右側下部設置有位于冷凝器14下方的廢氣出口17。
安裝箱2底部呈左高右低傾斜設置。
冷凝器14包括往復折彎的換熱管,換熱管的外部設置有若干塊換熱板,換熱管和換熱板均由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為:燃燒器安裝在燃燒器安裝管12內燃燒器噴出的火焰在爐膛11內對水加熱腔8內的水進行加熱,高溫煙氣由排氣管13下端進入到安裝箱2內,冷水由冷水進管15進入到冷凝器14內,高溫煙氣將通過冷凝器14內的冷水進行預熱,高溫煙氣與冷凝器14的換熱管和換熱板進行熱交換后的煙氣溫度下降到常溫后由安裝箱2下部右側的廢氣出口17排到大氣中;預熱后的水經導流管16進入到水加熱腔8內,水在水加熱腔8內被安裝在燃燒器安裝管12內的燃燒器噴出的火焰加熱,熱水經過熱水管接頭10排出,可為采暖、工業、洗浴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可靠的熱水。緩沖水箱3內盛裝有一定量的水,當熱水腔內的水壓較大時,熱水就通過緩沖管接頭9進入到緩沖水箱3內,避免外筒體4和內筒體5承壓造成漏水。
本實用新型將冷凝器14和鍋爐本體設置為一體,結構緊湊,體積小;根據熱氣體向上聚的原理,將冷凝器14設置在爐膛11下方,這樣可充分提升高溫煙氣的熱交換效率。由于高溫煙氣與冷凝器14內的冷水熱交換后溫度降低會產生凝結水,因此,將安裝箱2底部設置為左高右低的傾斜結構,這樣便于排出凝結水。另外,為了避免水加熱腔8內的熱水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可在外筒體4和外弧面板6的外壁設置保溫層。
本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