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包括燃燒裝置、助燃風機和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為設置有密封隔底,在所述隔底開有排煙口;所述燃燒裝置套于所述密封罩內,所述密封罩的上端設有由內壁至外壁呈上升弧度的斜坡。本實用新型通過向下排氣,可以使熱量在燃氣燃燒系統內停留更長時間,燃燒更加充分,且熱量損失少;使得烹飪時所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
【專利說明】
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燃氣燃燒設備,具體為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燃氣設備通常是由與內進氣管和外進氣管分別相連的內爐盤和外爐盤構成,但兩個進氣管由一個開關控制;內爐盤和外爐盤的火焰不能獨立調節,而內爐盤和外爐盤的火焰只能同時增大或同時縮小,例如,只需要外爐盤燃燒時,就無法實現。因為不能獨立調節內爐盤、外爐盤的火焰,使燃氣利用率低,造成浪費。另外,現有爐具煙氣燃燒后馬上從上部散發到空氣中,熱量損失大,且因燃料燃燒不充分,會造成黑色的污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包括燃燒裝置、助燃風機和密封罩,所述燃燒裝置包括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所述中圈燃燒器套于所述外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之間,所述助燃風機安裝在所述燃燒裝置下方,所述助燃風機的入口側并聯安裝有數根低壓流體管道,所述助燃風機的出口側并聯安裝有3根高壓流體管道;數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的另一端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外圈燃燒器底端和所述助燃風機之間的間隙處;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連接相通;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為設置有密封隔底,在所述隔底開有排煙口 ;所述燃燒裝置套于所述密封罩內,所述密封罩的上端設有由內壁至外壁呈上升弧度的斜坡。在燃燒裝置燃氣燃燒時,助燃風機通過出口側的高壓流體管道向燃燒裝置的各個燃燒器補充新鮮空氣,使得燃燒更加充分,達到節能目的。其中,所述低壓流體管道41的數量為6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均勻間隔布置,直徑為20 — 60mm;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上均安裝有調節閥門。
[0005]進一步的,所述外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外圈燃燒管、外圈引射器、外圈燃氣噴嘴和外圈助燃空氣管,外圈燃燒管通過外圈引射器與外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外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外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中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中圈燃燒管、中圈引射器、中圈燃氣噴嘴和中圈助燃空氣管,中圈燃燒管通過中圈引射器與中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中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中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內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內圈燃燒管、內圈引射器、內圈燃氣噴嘴和內圈助燃空氣管,內圈燃燒管通過內圈引射器與內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內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內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分別連通所述外圈助燃空氣管、中圈助燃空氣管和內圈助燃空氣管。其中,所述外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外火孔,所述外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mm,短軸直徑為3mm ;所述中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中火孔,所述中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3.5mm,短軸直徑為2.5mm;所述內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內火孔,所述內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_,短軸直徑為3_。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外圈燃氣噴嘴、中圈燃氣噴嘴和內圈燃氣噴嘴的直徑比為3:2:1o
[0007]進一步的,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相連的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的直徑比為3:2:1。
[0008]所述外、中、內三圈環形吸熱片組的頂部直徑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管、中圈燃燒管和內圈燃燒管的直徑相同。
[0009]其中,所述外環形吸熱片組、中環形吸熱片組和內環形吸熱片組均由兩片翅狀吸熱片組成,所述翅狀吸熱片呈倒三角形焊接于所述平底鍋底部外側;所述翅狀吸熱片頂角為50-90度,高度為60-80mm;所述外環形吸熱片組靠近平底鍋中心一側的翅狀吸熱片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中環形吸熱片組的兩片翅狀吸熱片都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內環形吸熱片組的兩片翅狀吸熱片都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的外、中、內三圈環形吸熱片組的頂部直徑比為3:2:1;所述翅狀吸熱片材料可以是鋁、銅或不銹鋼。
[0010]進一步的,所述平底鍋的底端與所述外圈燃燒裝置上端的距離為12— 20mm,所述平底鍋的外徑是所述外圈燃燒裝置外徑的1.2 — 1.4倍。
[0011]所述密封罩的側壁設有隔層,所述隔層內填充有隔熱材料,傳統隔熱材料如玻璃纖維、石棉、巖棉、硅酸鹽等,新型絕熱材料,如氣凝膠氈、真空板等;所述密封罩側壁的中部間隔開有數個與所述低壓流體管道一一對應的空氣進口;所述密封罩的高度與直徑之比為2:3;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焊有數個支腿。其中,所述支腿長度為60 — 170mm;所述排煙口的數量為3_5個,直徑為60mm。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燃氣燃燒系統通過向下排氣,可以使熱量在燃氣燃燒系統內停留更長時間,燃燒更加充分,且熱量損失少;燃氣燃燒系統通過設置三組圓環形的燃燒器,可分別控制不同燃燒器的燃燒量,而且設有配套的助燃風機,使得燃燒器的燃燒更加充分,提供的密封罩可有效防止煙氣泄露,達到節能環保的目的,且可以做到良好隔熱效果,避免發生燙傷事故;本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還提供一種與之配套的平底鍋,該平底鍋底部安裝有吸熱片,使得烹飪時所需要的時間大大減少。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立體不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缺省平底鍋結構);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切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立體示意圖(缺省平底鍋及密封罩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0018]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如圖1-圖3所示,包括燃燒裝置和助燃風機4,所述燃燒裝置包括外圈燃燒器1、中圈燃燒器2和內圈燃燒器3,所述中圈燃燒器2套于所述外圈燃燒器I和內圈燃燒器3之間,所述助燃風機4安裝在所述燃燒裝置下方,所述助燃風機4的入口側并聯安裝有數根低壓流體管道41,所述助燃風機4的出口側并聯安裝有3根高壓流體管道42;數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41的另一端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外圈燃燒器I底端和所述助燃風機4之間的間隙處;3根所述高壓流體管道42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器1、中圈燃燒器2和內圈燃燒器3連接相通;在燃燒裝置燃氣燃燒時,助燃風機4通過出口側的3根高壓流體管道42向燃燒裝置的各個燃燒器補充新鮮空氣,使得燃燒更加充分,達到節能目的。其中,所述低壓流體管道的數量為6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41均勻間隔布置,直徑為20 — 60mm;3根所述高壓流體管道上均安裝有調節閥門,可以分別進行進風量的調節。
[0019]進一步的,所述外圈燃燒器I包括圓環形的外圈燃燒管11、外圈引射器12、外圈燃氣噴嘴13和外圈助燃空氣管,外圈燃燒管11通過外圈引射器12與外圈燃氣噴嘴13連接相通,外圈引射器12側面中部與外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中圈燃燒器2包括圓環形的中圈燃燒管21、中圈引射器22、中圈燃氣噴嘴23和中圈助燃空氣管24,中圈燃燒管21通過中圈引射器22與中圈燃氣噴嘴23連接相通,中圈引射器22側面中部與中圈助燃空氣管24連接相通。所述內圈燃燒器3包括圓環形的內圈燃燒管31、內圈引射器32、內圈燃氣噴嘴33和內圈助燃空氣管34,內圈燃燒管31通過內圈引射器32與內圈燃氣噴嘴33連接相通,內圈引射器32側面中部與內圈助燃空氣管34連接相通。3根所述高壓流體管道42分別連通所述外圈助燃空氣管、中圈助燃空氣管24和內圈助燃空氣管34。其中,所述外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外火孔,所述外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mm,短軸直徑為3mm;所述中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中火孔,所述中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3.5mm,短軸直徑為2.5mm;所述內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內火孔,所述內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_,短軸直徑為3_。
[0020]進一步的,所述外圈燃氣噴嘴、中圈燃氣噴嘴和內圈燃氣噴嘴的直徑比為3:2:1。[0021 ]進一步的,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相連的3根所述高壓流體管道的直徑比為3:2:1。
[0022]上述外圈燃燒器1、中圈燃燒器2和內圈燃燒器3的構造可以極高限度的提高上部加熱容器的受熱效率,有效的提高燃料利用率和加熱速度。
[0023]進一步的,還包括有平底鍋,所述平底鍋呈圓柱形或則半球形,所述平底鍋底部外側間隔裝有外、中、內三圈呈圓周陣列布置的環形吸熱片組;所述外、中、內三圈環形吸熱片組的位置分別對應所述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所述外、中、內三圈環形吸熱片組的頂部直徑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管、中圈燃燒管和內圈燃燒管的直徑相同。
[0024]其中,所述外環形吸熱片組、中環形吸熱片組和內環形吸熱片組均由兩片翅狀吸熱片組成,所述翅狀吸熱片呈倒三角形焊接于所述平底鍋底部外側;所述翅狀吸熱片頂角為50-90度,高度為60-80mm;所述外環形吸熱片組靠近平底鍋中心一側的翅狀吸熱片上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中環形吸熱片組的兩片翅狀吸熱片都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內環形吸熱片組的兩片翅狀吸熱片都均勻布置有若干個3mm的小孔;所述的外、中、內三圈環形吸熱片組的頂部直徑比為3:2:1;所述翅狀吸熱片材料可以是鋁、銅或不銹鋼。進一步的,所述平底鍋的底端與所述外圈燃燒裝置上端的距離為12 — 20mm,所述平底鍋的外徑是所述外圈燃燒裝置外徑的1.2 — 1.4倍。設置環形吸熱片組,可以有效的進行傳熱,加熱速度快,且節能40 %以上,且溫度控制更為精確。
[0025]進一步的,還包括有密封罩5,所述密封罩5呈中空的圓柱形,所述密封罩5下端封閉,上端開口,用于放置平底鍋等廚具。所述燃燒裝置套于所述密封罩內,所述密封罩5的上端設有由內壁至外壁呈上升弧度的斜坡,使得所述密封罩的內側邊緣緊密貼合所述平底鍋的外側邊緣,以防煙氣泄露的密封結構,所述密封罩5的下端為設置有密封隔底,在所述隔底開有排煙口51;所述密封罩5的側壁設有隔層,所述隔層內填充有隔熱材料53,以避免密封罩過熱而發生燙傷事故,傳統隔熱材料如玻璃纖維、石棉、巖棉、硅酸鹽等,新型絕熱材料,如氣凝膠氈、真空板等;所述密封罩側壁的中部間隔開有數個與所述低壓流體管道一一對應的空氣進口 52;所述密封罩5的高度與直徑之比為2:3;所述密封罩5的下端焊有數個支腿6。其中,所述支腿6長度為60 -170mm;所述排煙口 51的數量為3_5個,直徑為60_。所述排煙口 51設置在密封罩5底部,煙氣在密封罩5內滯留一段時間后才從排煙口 51排出,可以使熱量在密封罩5得到較長時間保持,可以有效的提高利用效率,節約能源。且所述助燃風機4設置在所述密封罩5內的密閉空間內,助燃空氣經滯留煙氣進行余熱,助燃效果更加明顯。6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41均布與所述密封罩5的圓周外側,用于導入新空氣。
[0026]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實用新型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燒裝置、助燃風機和密封罩,所述燃燒裝置包括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所述中圈燃燒器套于所述外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之間,所述助燃風機安裝在所述燃燒裝置下方,所述助燃風機的入口側并聯安裝有數根低壓流體管道,所述助燃風機的出口側并聯安裝有3根高壓流體管道;數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的另一端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外圈燃燒器底端和所述助燃風機之間的間隙處;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的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連接相通;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為設置有密封隔底,在所述隔底開有排煙口 ;所述燃燒裝置套于所述密封罩內,所述密封罩的上端設有由內壁至外壁呈上升弧度的斜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外圈燃燒管、外圈引射器、外圈燃氣噴嘴和外圈助燃空氣管,外圈燃燒管通過外圈引射器與外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外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外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中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中圈燃燒管、中圈引射器、中圈燃氣噴嘴和中圈助燃空氣管,中圈燃燒管通過中圈引射器與中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中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中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所述內圈燃燒器包括圓環形的內圈燃燒管、內圈引射器、內圈燃氣噴嘴和內圈助燃空氣管,內圈燃燒管通過內圈引射器與內圈燃氣噴嘴連接相通,內圈引射器側面中部與內圈助燃空氣管連接相通;3根所述高壓流體管道分別連通所述外圈助燃空氣管、中圈助燃空氣管和內圈助燃空氣管。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外火孔,所述外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mm,短軸直徑為3_ ;所述中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中火孔,所述中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3.5mm,短軸直徑為2.5mm;所述內圈燃燒管的管體的頂部布置有一圈橢圓形的內火孔,所述內火孔的方向垂直向上,長軸直徑為4mm,短軸直徑為3mm。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圈燃氣噴嘴、中圈燃氣噴嘴和內圈燃氣噴嘴的直徑比為3:2:1;分別與所述外圈燃燒器、中圈燃燒器和內圈燃燒器相連的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的直徑比為3: 2:1;所述低壓流體管道的數量為6根,所述低壓流體管道均勻間隔布置,直徑為20 — 60mm;所述3根高壓流體管道上均安裝有調節閥門。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的側壁設有隔層,所述隔層內填充有隔熱材料,所述密封罩側壁的中部間隔開有數個與所述低壓流體管道——對應的空氣進口。6.根據權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一種小型節能燃氣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的下端焊有數個支腿,所述支腿長度60 — 17 Omm。
【文檔編號】F24C3/08GK205447861SQ20162022442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劉文星
【申請人】劉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