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控盒和空調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控制盒和空調器,其中,該控制盒包括盒體、安裝于所述盒體內的電路板、以及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導線,所述盒體上開設有供所述導線伸出的過線孔,所述電控盒還包括設于所述盒體內且與所述電路板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所述束線結構用以限位所述導線。如此設置,使得導線通過束線結構而有序排布并且與電路板間隔,從而,避免了導線影響電路板的正常工作。
【專利說明】
電控盒和空調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控盒和空調器。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空調器的電控盒包括盒體、安裝于盒體內的電路板、以及與電路板連接的導 線,該電路板通過導線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導線與電路板插接后仍會有余量,從而,使得 導線會散落于盒體內并附著于電路板上,進而影響電路板的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控盒,旨在使電控盒內的導線有序地排布且 與電路板間隔,而不會影響電路板的正常工作。
[0004]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電控盒,該電控盒包括盒體、安裝于所述 盒體內的電路板、以及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導線,所述盒體上開設有供所述導線伸出的過 線孔,所述電控盒還包括設于所述盒體內且與所述電路板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所述束 線結構用以限位所述導線。
[0005] 優選地,所述盒體包括呈上下設置的頂壁和底壁、呈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 側壁、以及兩第三側壁,所述電路板安裝于所述第一側壁的內表面,所述過線孔開設于一所 述第三側壁上,所述第二側壁的內表面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與所述第 二側壁相對且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支撐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側壁共 同圍設形成過線通道,所述過線通道用以容置且限位所述導線,以形成所述束線結構。
[0006]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端設有至少一個壓線扣,所述壓線扣用以限位容置 于所述過線通道中的導線。
[0007]優選地,所述支撐板遠離所述過線孔的一端設有讓位孔,所述導線依次穿過所述 讓位孔、所述過線通道而從所述過線孔伸出。
[0008]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的背對所述第二側壁的一側,設有連通所述讓位孔的第一缺 □ 〇
[0009]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延伸且與所述第三側壁相對設置的第二限 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讓位孔的周緣設置,所述第二限位板開設有供所述導線穿 過的通孔。
[0010] 優選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側設有連通所述通孔的第二缺口。
[0011]優選地,所述第二側壁的內表面凸設有安裝臺,所述支撐板設有向所述第二側壁 延伸的第一插接部,以及向所述安裝臺延伸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側壁設有與所述第一 插接部插接的第一插孔,所述安裝臺設有與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的第二插孔。
[0012] 優選地,所述支撐板設有向一所述第三側壁延伸的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側壁對 應設有與所述第三插接部配合的第三插孔。
[0013]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所述空調器包括盒體、安裝于所述盒體內的電路 板、以及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導線,所述盒體上開設有供所述導線伸出的過線孔,所述電控 盒還包括設于所述盒體內且與所述電路板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所述束線結構用以限位 所述導線。
[0014]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在盒體內設置與電路板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以將與 電路板連接的導線定位于盒體內,從而使得該導線與電路板隔開,進而避免了導線散落于 電路板上而影響電路板正常工作的問題發生。
【附圖說明】
[0015]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 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 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控盒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盒體與支撐板和擋板的分解示意圖;
[0018] 圖3為圖1中支撐板和擋板的組裝示意圖。
[0019] 附圖標號說明:
[0020]
[0021]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 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 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4]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 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 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 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5]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電控盒。
[0026] 參照圖1至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控盒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盒體與支持板 和擋板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圖1中支撐板和擋板的組裝示意圖。
[0027]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該電控盒100包括盒體110、安裝于盒體110內 的電路板120、以及與電路板120連接的導線130,盒體110上開設有供導線130伸出的過線孔 111,電控盒100還包括設于盒體110內且與電路板120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束線結構用 以限位導線130。
[0028]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該電路板120可采用插接、卡扣連接、螺釘連接或者其 他連接方式固定安裝于盒體110內;該束線結構可以為呈線性排列于盒體110內的多個線束 夾、多個定位環、或者多個線束卡勾等等,顯然,該束線結構亦可由多塊板圍設形成的限位 通道,或者有多個板形成的導線夾,在此,不做具體的限定,該導線130通過線束結構而限位 于盒體110內,以與電路板120隔開設置,從而,避免了導線130因余量過長而散落于盒體110 內并附著于電路板120上,進而影響電路板120正常工作的問題發生。應當說的是,該電控盒 100還設有與導線130適配的護線套140,該護線套140容置且限位于過線孔111中,以對導線 130進行保護,避免導線130的外層被磨損而出現漏電的問題發生。
[0029]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在盒體110內設置與電路板120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 以將導線130定位于盒體110內,從而使得導線130與電路板120隔開,進而避免了導線130散 落于電路板120上,如此設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導線130的絕緣層被電路板120上的發熱的 電子元器件燙傷,進而導致出現漏電的問題發生,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地避免電路板120 上的電子元器件受通電導線130產生的磁場的影響,此外,將導線130與電路板120間隔設于 盒體110內,有助于增大電路板120的散熱面積,進而有利于電路板120的散熱。
[0030]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請參照圖1和圖2,以0Z的正向為上,以0Z的負向為下, 該盒體110包括呈上下設置的頂壁(未圖示)和底壁112,呈相對設置于頂壁和底壁112之間 的第一側壁113和第二側壁114、以及兩個第三側壁115,電路板120安裝于第一側壁113的內 表面,過線孔111開設于第三側壁115上,第二側壁114的內表面安裝有支撐板150,該支撐板 150的上表面設有與第二側壁114相對且呈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板160,支撐板150、第一限 位板160以及第二側壁114共同圍設形成過線通道170,該過線通道170用以容置且限位導線 130,以形成束線結構。優選地,該支撐板150自一第三側壁115向另一第三側壁115的方向延 伸設置,導線130限位于由支撐板150、第一限位板160和第二側壁114圍設形成的過線通道 170中,如此,有效的避免導線130散落于盒體110內并附著于電路板120上的問題發生。應當 說的是,支撐板150和第一限位板160均采用具有良好的耐熱性能的ABS樹脂(丙烯腈-丁二 烯-苯乙烯)制成,如此,避免了支撐板150和第一限位板160因電路板120散發的熱量過高而 出現變形。
[0031]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請參照圖2或圖3,為了進一步限位容置于過線通道170 中的導線130,第一限位板160的上端設有至少一個壓線扣161。具體的,該壓線扣161自第一 限位板160向第二側壁114延伸并且與第二側壁114呈間隔設置,以供導線130放入該過線通 道170中或從該過線通道170中取出。可以理解的是,該壓線扣161也可設于支撐板150的上 表面,在此,不再贅述。應當說的是,該壓線扣161可與第一限位板160-體成型設置,或者該 壓線扣161通過插接、扣接、螺釘連接或者其他連接方式固定安裝于第一限位板160的上端, 在此,不做具體的限定。顯然,在本實施例中,能夠進一步將導線130限位于過線通道170中 的結構有很多,例如,通過設置一與該過線通道170蓋合的蓋板,對容置于過線通道170內的 導線130進行限位。
[0032] 進一步地,該壓線扣161采用彈性材料制成。該彈性材料可以為金屬、塑料、橡膠或 者其他彈性材料,在此不做具體的限定。壓線扣161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如此,使得該壓線扣 161能夠根據導線130直徑的大小調整其形變的量,從而,使得導線130更穩固的限位于該過 線通道1701中。
[0033]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請參照圖2,支撐板150遠離過線孔111的一端設有讓位 孔151,導線130依次穿過讓位孔151、通道而從過線孔111伸出。如此,方便了電控盒100的導 線130的布置,進而有利于節省導線130的耗用。應當說的是,支撐板150的一端亦可與第三 側壁115之間呈間隔設置,導線130可于支撐板150與該第三側壁115之間的空隙處插入過線 通道170中。
[0034] 進一步地,請參照圖2,支撐板150的背對第二側壁114的一側,設有連通讓位孔151 的第一缺口 152。如此設置,方便了將該導線130從第一缺口 152滑入讓位孔151中。應當說的 是,該第一缺口 152自讓位孔151向靠近第一側壁113的方向呈漸開設置,如此,方便將導線 130導引滑入該讓位孔151中。
[0035] 進一步地,請參照圖2和圖3,為了避免穿過讓位孔151的導線130突出于過線通道 170,該支撐板150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延伸且與第三側壁115呈相對設置的第二限位板153, 第二限位板153靠近讓位孔151的周緣設置,第二限位板153開設有供導線130穿過的通孔 1531。導線130穿過讓位孔151后折彎再插入過線通道170中,該通孔1531能夠有效的限位導 線130的折彎處,如此,有效的避免導線130突出該過線通道170,進而使得導線130更穩固的 限位于過線通道170中。
[0036] 更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將導線130穿過該通孔1531,第二限位板153的上側設有連 通通孔1531的第二缺口 1532。如此,方便了將該導線130從第二缺口 1532滑入通孔1531中。 應當說的是,該第二缺口 1532自下而上呈漸開設置,以方便將導線130導引滑入該通孔1531 中。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將支撐板150固定安裝于第二側壁114上的安裝方式有 很多,例如采用卡扣連接,插接、粘接或者螺釘連接等等,在此不做具體的限定,以下以插接 為例進行具體的說明,請參照圖2,第二側壁114的內表面凸設有安裝臺1141,支撐板150設 有向第二側壁114延伸的第一插接部154,以及向安裝臺1141延伸的第二插接部155,第二側 壁114設有與第一插接部154插接的第一插孔1142,安裝臺1141設有與第二插接部155插接 的第二插孔1141a,支撐板150通過第一插接部154與第一插孔1142插接、第二插接部155與 第二插孔1141a插接而固定安裝于第二側壁114上。應當說的是,該支撐板150上可設置一個 或者多個第一插接部154、第二插接部155,在此,對第一插接部154和第二插接部155的數量 不做具體的限定。
[0038]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請參照圖2,為了使支撐板150能夠更穩固的安裝于盒 體110內,支撐板150設有向一第三側壁115延伸的第三插接部156,第三側壁115對應設有與 第三插孔1151配合的第三插孔1151。
[0039] 進一步的,請參照圖2和圖3,為了進一步使支撐板150更穩固的安裝于盒體110內, 該支撐板150的一端設有向上延伸并與第三側壁115抵接的抵接板157,第三插接部155設于 該抵接板157上。具體的,在安裝支撐板150時,向將支撐板150沿上下向先呈傾斜放置,并使 第三插接部155與第三插孔1151扣接,再將支撐板150繞第三卡扣向下轉動,以使抵接板157 完全與第三側壁115抵接,此時,第一插接部153和第二插接部154均裝配到位,設置抵接板 157有效的增大了支撐板150與第三側壁115的接觸面積,從而使得該支撐板150更穩固的安 裝于盒體110內。
[0040]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空調器(未圖示),該空調器包括電控盒100,該電控盒100 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由于本空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 至少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004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 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 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 一種電控盒,包括盒體、安裝于所述盒體內的電路板、以及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導 線,所述盒體上開設有供所述導線伸出的過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盒還包括設于所述 盒體內且與所述電路板呈間隔設置的束線結構,所述束線結構用以限位所述導線。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體包括呈上下設置的頂壁和底壁、 呈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以及兩第三側壁,所述電路板安裝于所述第一側壁的 內表面,所述過線孔開設于一所述第三側壁上,所述第二側壁的內表面安裝有支撐板,所述 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與所述第二側壁相對且間隔設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支撐板、所述第 一限位板以及所述第二側壁共同圍設形成過線通道,所述過線通道用以容置且限位所述導 線,以形成所述束線結構。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上端設有至少一個壓線 扣,所述壓線扣用以限位容置于所述過線通道中的導線。4.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遠離所述過線孔的一端設有讓 位孔,所述導線依次穿過所述讓位孔、所述過線通道而從所述過線孔伸出。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的背對所述第二側壁的一側, 設有連通所述讓位孔的第一缺口。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向上延伸且與所 述第三側壁相對設置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讓位孔的周緣設置,所述第 二限位板開設有供所述導線穿過的通孔。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側設有連通所述通孔 的第二缺口。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側壁的內表面凸設有安裝臺,所 述支撐板設有向所述第二側壁延伸的第一插接部,以及向所述安裝臺延伸的第二插接部, 所述第二側壁設有與所述第一插接部插接的第一插孔,所述安裝臺設有與所述第二插接部 插接的第二插孔。9.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控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設有向一所述第三側壁延伸的 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側壁對應設有與所述第三插接部配合的第三插孔。10. -種空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控盒。
【文檔編號】F24F11/00GK205481562SQ20162004491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5日
【發明人】郭振標
【申請人】美的集團武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