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它包括爐蓋、上爐體和下爐體,所述爐蓋蓋裝在上爐體上,爐蓋上開設有出油口,所述上爐體坐裝在下爐體上,上爐體包括上爐壁、隔板和爐腔,所述上爐壁壁上分別開設有出煙口、進油口和進氣口,所述隔板吊裝在爐腔內,所述爐腔內裝置有爐管和三次燃燒室,所述爐管兩端分別與進油口和出油口連通,所述三次燃燒室的室壁為四周開設有散熱孔的罩體的內壁,罩體、爐管、隔板在爐腔內形成與出煙口連通的蛇形煙道,所述下爐體內開設二次燃燒室,二次燃燒室分別通過進火通道、出火通道與一次燃燒設備和三次燃燒室連通。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有:灰渣少,燃料燃燒充分,節能,適用性廣。
【專利說明】
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的普通導熱油爐都只進行了一次燃燒,燃燒不充分,且碳排放量高,污染環境,而常用的蒸汽鍋爐以柴油或天然氣為主要燃料,成本高、耗能高,資源相對匱乏,若采用的加熱介質為水,通水管道在寒冷地區容易凍壞,需要維修,會損失一定的設備成本和人工成本,市場上常見的生物質燃燒鍋爐都是一次性燃燒,由于生物質燃料易著火、揮發份高、燃燼時間短,且僅在高溫燃燒區需要大量的氧氣,如果通風不能滿足燃燒要求的話,會在鍋爐運行過程中產生過量空氣或形成黑煙,同樣還造成環境污染,隨著國家對煙氣排放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研制出一種采用生物質燃料且碳排放少的導熱油爐顯得相當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易于安裝,并能使生物質燃燒鍋爐中的燃料充分燃燒,最大化的利用生物質燃燒所釋放的能量,減少生物質燃燒的碳排放,用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爐蓋、上爐體、下爐體和一次燃燒設備,所述爐蓋蓋裝在上爐體上,爐蓋上開設有出油口,所述上爐體坐裝在下爐體上,上爐體包括上爐壁、隔板和爐腔,所述上爐壁壁上分別開設有出煙口、進油口和進氣口,所述隔板吊裝在爐腔內,所述爐腔內裝置有爐管和三次燃燒室,所述爐管的兩端分別與進油口和出油口連通,所述三次燃燒室的室壁為罩體的內壁,所述罩體為四周開設有散熱孔的圓柱體,罩體、爐管、隔板在爐腔內形成與出煙口連通的蛇形煙道,所述下爐體內開設二次燃燒室,所述二次燃燒室的室壁為下爐體的內壁,二次燃燒室分別通過進火通道、出火通道與一次燃燒設備和三次燃燒室連通。
[0005]進一步的,所述上爐體內設有底盤,所述底盤上開設有與三次燃燒室及二次燃燒室連通的通孔和與進氣口連通的進氣通道。
[0006]進一步的,所述下爐體上開設有煙道除塵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下爐體上設有下爐壁,所述下爐壁上設有進火孔。
[0008]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孔與三次燃燒室軸向方向的夾角為30°-60°。
[0009]進一步的,所述爐管包括內盤管和外盤管,所述內盤管和外盤管之間裝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保溫材料澆鑄而成。
[0010]進一步的,它還包括除塵設備,所述除塵設備裝置在出煙口上。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爐管兩端通過管道、循環栗連接形成循環回路。
[00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有:本實用新型將生物燃料進行三次燃燒,渣塵、碳黑都被作為燃料燒掉,出煙口處基本看不到煙塵,灰渣少,可有效保護環境,高效利用生物燃料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有效節省煤、油、氣等資源,比普通的導熱油爐節能10%且碳排量更低,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升溫快、熱效率高,其所使用的導熱介質油在寒冷地區仍可正常工作,不會出現設備凍壞需要經常維修的問題,應用范圍廣。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出煙口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罩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底盤結構不意圖;
[0017]附圖標記列表:
[0018]1、爐蓋;11、出油口;2、上爐體;21、上爐壁;211、出煙口;212、進油口;213、進氣口 ;22、隔板;23、爐管;231、內盤管;232、外盤管;24、罩體;241、散熱孔;25、底盤;251、通孔;252、進風通道;26、爐腔;27、固定板;28、三次燃燒室;3、下爐體;31、二次燃燒室;311、進火通道;312、出火通道;32、下爐壁;321、進火孔;33、煙道除塵孔;4、除塵設備;5、一次燃燒設備。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它包括爐蓋1、上爐體2、下爐體3和一次燃燒設備5,爐蓋I螺接在上爐體2上,爐蓋I上開設有出油口 11,上爐體2坐裝在下爐體3上,上爐體2包括上爐壁21、隔板22、底盤25和爐腔26,底盤25位于上爐壁21內,底盤25中心位置上開設有通孔251,底盤25沿徑向開設有進氣通道252,上爐壁21壁上開設有出煙口 211、進油口 212和進氣口 213,出煙口 211與外部的除塵設備4連接,用于吸收出煙口 211處排出的氣體,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進氣口 213與進氣通道252相通,上爐壁21頂部內側設有鋼板,隔板22吊裝在上爐壁21頂部的鋼板上,隔板22底部與底盤25之間留有縫隙作為煙氣通道,爐腔26內裝置有爐管23和三次燃燒室28,爐管23呈盤旋狀垂直坐裝在底盤25上,其兩端分別與進油口 212和出油口 11連通,三次燃燒室28的室壁為罩體24的內壁,所述罩體24為開口朝下的四周開設有散熱孔241的圓柱體,罩體24坐裝在底盤25上,散熱孔241的中心線與三次燃燒室28軸向方向的夾角為30°-60°,三次燃燒室28內部空間與通孔251相通,罩體24、爐管23、隔板22在爐腔26內形成與出煙口 211連通的蛇形煙道;下爐體3上設有下爐壁32,下爐壁32上設有進火孔321,進火孔321與外部的一次燃燒設備5的爐口連通,下爐體3內開設二次燃燒室31,二次燃燒室31的室壁為下爐體3的內壁,二次燃燒室31分別通過出火通道312、進火通道311與通孔251、進火孔321連通,下爐體3上設有4個與二次燃燒室31連通的煙道除塵孔33,下爐體3底部設有鋼板,起支撐作作用。一次燃燒設備5可作為燃料的第一次燃燒場所,一次燃燒設備5可采用市場上常見的燃料鍋爐,下爐體3的二次燃燒室31可認為是燃料的第二次燃燒場所,三次燃燒室28可認為是燃料的第三次燃燒場所。
[0021 ] 爐蓋I與上爐壁21螺接,上爐壁21與下爐壁32通過螺栓螺接在一體,爐蓋I由鋼板及保溫棉制成,上爐壁21、下爐壁32均由保溫棉和鐵皮制成,上爐壁21周邊設有瓦楞,下爐體3由磚、水泥等耐火材料砌成,底盤25由耐火水泥制成。
[0022]爐管23包括內盤管231和外盤管232,內盤管231和外盤管232向上盤旋形成大直徑的多圈盤管,內盤管231和外盤管232的兩端焊接在一個連接管上,分別裝置在進油口212和出油口 11處,并通過外界管道、循環栗連通,內盤管231與外盤管232之間設有固定板27,固定板27由水泥澆鑄,起到保溫的作用。
[0023]在啟動本新型前,先用碳、無煙煤等燃料預熱加溫下爐體3約20分鐘,然后再點燃一次燃燒設備5正常工作,當導熱油爐顯示60°C時啟動循環栗。
[0024]—次燃燒設備5采用市場常見的燃料鍋爐,生物質燃料可采用鋸末、粉塵、稻殼、麥糠、藥渣、玉米芯、秸桿等顆粒燃料,該鍋爐也可使用天然氣、煤為原料,一次燃燒設備5可當成是生物燃料的第一次燃燒,其產生的高溫煙氣通入到二次燃燒室31內,進行第二次燃燒,燃燒溫度可達1000°C,經過二次燃燒的高溫煙氣進入到三次燃燒室28內進行第三次燃燒,燃燒溫度可達800 0C,燃燒更充分,灰燼更少,三次燃燒室28中的熱量通過散熱孔241輻射傳遞到爐管23上,從而加熱爐管內的導熱油,爐管外部安裝有循環栗,可將爐管內的導熱油循環利用。
[0025]本實用新型整體高度約為1.95m,直徑為1.4m,下爐體3的高度約為0.6 m,二次燃燒室31寬為420mm、高為300mm,進火通道311高250mm,底盤25高120mm,隔板8厚30mm,鋼板厚5mm,保溫棉厚2.5mm,內盤管231和外盤管32之間的距離為200mm,本實用新型體積小、質量輕、升溫快,容易燒熱,工作效率高。
[0026]本實用新型中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0027]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有:本實用新型將生物燃料進行三次燃燒,渣塵、碳黑都被作為燃料燒掉,出煙口處基本看不到煙塵,灰渣少,可有效保護環境,高效利用生物燃料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有效節省煤、油、氣等資源,比普通的導熱油爐節能10%且碳排量更低,本實用新型體積小,升溫快、熱效率高,其所使用的導熱介質油在寒冷地區仍可正常工作,不會出現設備凍壞需要經常維修的問題,應用范圍廣。
[0028]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爐蓋(1)、上爐體(2)、下爐體(3)和一次燃燒設備(5),所述爐蓋(I)蓋裝在上爐體(2)上,爐蓋(I)上開設有出油口(11),所述上爐體(2)坐裝在下爐體(3)上,上爐體(2)包括上爐壁(21)、隔板(22)和爐腔(26),所述上爐壁(21)上開設有出煙口(211)、進油口(212)和進氣口(213),所述隔板(22)吊裝在爐腔(26)內,所述爐腔(26)內還裝置有爐管(23)和三次燃燒室(28),所述爐管(23)呈盤旋狀,其兩端分別與進油口( 212)和出油口( 11)連通,所述三次燃燒室(28)的室壁為罩體(24)的內壁,所述罩體(24)為四周開設有散熱孔(241)的圓柱體,罩體(24)、爐管(23)、隔板(22)在爐腔(26 )內形成與出煙口( 211)連通的蛇形煙道,所述下爐體(3 )內設有二次燃燒室(31),所述二次燃燒室(31)的室壁為下爐體(3)的內壁,二次燃燒室(31)分別通過進火通道(311)、出火通道(312 )與一次燃燒設備(5 )和三次燃燒室(28 )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爐體(2)內設有底盤(25),所述底盤(25)上開設有與三次燃燒室(28)及二次燃燒室(31)連通的通孔(251)和與進氣口(213)連通的進氣通道(25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爐體(3)上開設有煙道除塵孔(3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爐體(3)上設有下爐壁(32),所述下爐壁(32)設有進火孔(32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孔(241)與三次燃燒室(28)軸向方向的夾角為30°-6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管(23)包括內盤管(231)和外盤管(232),所述內盤管(231)和外盤管(232)之間裝置有固定板(27),所述固定板(27)由保溫材料澆鑄而成。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除塵設備(4),所述除塵設備(4)裝置在出煙口(211)上。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燃燒生物燃料導熱油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管(23)兩端通過管道、循環栗連接形成循環回路。
【文檔編號】F24H7/00GK205481754SQ20162026152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劉福生
【申請人】劉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