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交換器,旨在解決熱量傳導效率低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交換器,包括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連通有熱管,所述熱管設有熱端和冷端,所述第一室連通有熱氣管,所述第二室連通有冷水管,所述熱端和熱氣管滑動連接,所述冷端和冷水管滑動連接,所述熱管固定連接有連桿機構。本實用新型的一種交換器的熱量傳導效率高,傳導量大。
【專利說明】
一種交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交換器。
【背景技術】
[0002]鍋爐中煙氣排放時的溫度一般為170°C左右,可以利用熱交換器吸收煙氣的熱能。當前鍋爐中一般的熱交換器為煙道中的箱式部件,內有若干通水的管道,煙氣在管道外表流過,將熱量傳遞給管道中的水。由于熱量只通過傳導形式由煙氣經管道傳到水等原因,所以效率很低。如要強化效果,則要延長煙氣在熱交換器中的流程,但管道的加長會增大熱交換器,從而增加煙氣流動的阻力,并且增加成本。所以當前的熱交換器的煙氣進口與出口溫差一般為20-30度,熱交換不充分。
[0003]針對上述問題,公開號為CN203116574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熱管為內核的氣水熱交換器,其技術要點是:熱管為內核的氣水熱交換器采用新型的熱管作為傳熱元件,整個裝置由相互隔開的兩部分組成,高溫氣體與熱管的熱端接觸,傳熱給熱管,熱管的介質流向其冷端,在另一室內把熱量傳遞給冷卻水,由于熱管對焓的高傳導作用,可以高效率地把氣體的熱量傳遞給水。冷卻水不污染可以反復使用。該方案可以用于鍋爐煙氣降溫和熱量回收,作針對性的防腐處理后,可用于一般化工的熱交換過程。
[0004]該方案解決了鍋爐中排放的熱量轉化效率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交換器,通過滑動在熱氣管和冷水管的上的熱管來傳遞熱量,將熱氣管上的熱量傳遞到冷水管上,從而將熱量快速傳導,提高傳遞效率。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交換器,包括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連通有熱管,所述熱管設有熱端和冷端,所述第一室連通有熱氣管,所述第二室連通有冷水管,所述熱端和熱氣管滑動連接,所述冷端和冷水管滑動連接,所述熱管固定連接有連桿機構。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第一室內安裝了熱氣管,在第二室安裝了冷水管,熱氣管和冷水管之間連接有熱管,并且熱端和熱氣管滑動連接,冷端和冷水管滑動連接,通過熱端吸收熱氣管放出的熱量,使得熱管中的介質蒸發,迅速吸收熱量使得熱氣降溫,而冷端滑動連接在冷水管上,熱管中汽化的介質在冷端釋放出汽化熱給冷水,從而大大提高了熱交換效率,熱管成為傳遞熱量的核心,熱管還固定連接連桿機構,連桿機構控制熱管上下移動,使得熱端均勻吸收熱氣管上的熱量,然后均勻釋放熱量到冷水管上,通過熱管分別滑動連接在熱氣管和冷水管上,可以比較穩定均勻的進行熱量傳遞,同時還能提高熱量的轉化量。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室和第二室呈相互獨立設置。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避免水管漏水影響設備正常的運行和損壞熱氣管的現象,所以將第一室和第二室呈相互獨立設置。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桿機構包括連桿和滑塊,所述滑塊和熱管轉動連接。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桿機構包括連桿和滑塊,其中滑塊和熱管轉動連接,通過滑塊和熱管的轉動連接,實現熱管的往復運動,從而使得熱管均勻的傳導熱量。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連桿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第一室和第二室。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第一室和第二室都設置了連桿機構,為了使得熱管在移動的時候能保持冷端和熱端移動的同時性。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熱管呈傾斜設置,所述熱端在冷端的下方。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有利于熱管內介質的流動,將熱管呈傾斜設置,并且熱端在冷端的下方,便于已經吸收熱量的介質汽化后向上移動到冷端,從而快速釋放熱量,而冷端的介質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動到熱端來吸收熱氣管的熱量。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熱管上抵觸連接有翅片。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轉化效率,在熱管上還抵觸連接有翅片,通過翅片來加快熱量的吸收速度和釋放速度。
[00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熱端和熱氣管以及冷端和冷水管的連接處均涂有導熱潤滑層。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熱端滑動連接在熱氣管上,冷端滑動連接在冷水管上,為了方便熱端和冷端的移動,在熱端和熱氣管以及冷端和冷水管的連接處均涂有導熱潤滑層,并且導熱潤滑層還能減少熱量的損失。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其一,通過熱管來傳遞熱量,有效提高了熱量的轉化效率;
[0022]其二,通過熱端和熱氣管以及冷端和冷水管滑動連接,能均勻的進行熱量的傳遞,有效提高了熱量的轉化量。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1、第一室;2、第二室;3、熱管;4、熱端;5、冷端;6、熱氣管;7、冷水管;8、滑塊;
9、連桿;10、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6]—種交換器,如圖1所示,在第一室I內安裝了熱氣管6,在第二室2安裝了冷水管7,第一室I和第二室2呈相互獨立設置,避免水管漏水影響設備正常的運行和損壞熱氣管6的現象,熱氣管6和冷水管7之間連接有熱管3,并且熱端4和熱氣管6滑動連接,冷端5和冷水管7滑動連接,在熱端4和熱氣管6以及冷端5和冷水管7的滑動處涂有導熱潤滑層,采用導熱潤滑硅脂,可以由佛山凱頓潤滑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導熱潤滑層起到潤滑和導熱的作用,在第一室I內和第二室2內均鉸接有連桿9,在熱管3上鉸接滑塊8,滑塊8和連桿9構成連桿9機構,通過連桿9機構實現熱管3的往復運動,連桿9機構控制熱管3上下移動,使得熱端4均勻吸收熱氣管6上的熱量,然后均勻釋放熱量到冷水管7上,通過熱管3分別滑動連接在熱氣管6和冷水管7上,可以比較穩定均勻的進行熱量傳遞,同時還能提高熱量的轉化量;在安裝的時候,將熱管3呈傾斜設置,并且熱端4設置在冷端5下方,方便介質的流動,通過熱端4吸收熱氣管6放出的熱量,使得熱管3中的介質蒸發,迅速吸收熱量使得熱氣降溫,而冷端5滑動連接在冷水管7上,熱管3中汽化的介質在冷端5釋放出汽化熱給冷水,從而大大提高了熱交換效率,熱管3成為傳遞熱量的核心,為了增強熱量的傳導效率,在熱管3上抵觸連接了翅片10,通過翅片10增大熱量的傳導量。
[002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室(I)和第二室(2),所述第一室(I)和第二室(2)連通有熱管(3),所述熱管(3)設有熱端(4)和冷端(5),所述第一室(I)連通有熱氣管(6),所述第二室(2)連通有冷水管(7),所述熱端(4)和熱氣管(6)滑動連接,所述冷端(5)和冷水管(7)滑動連接,所述熱管(3)固定連接有連桿(9)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I)和第二室(2)呈相互獨立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9)機構包括連桿(9)和滑塊(8),所述滑塊(8)和熱管(3)轉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桿(9)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位于第一室(I)和第二室(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3)呈傾斜設置,所述熱端(4)在冷端(5)的下方。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管(3)上抵觸連接有翅片(1)0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熱端(4)和熱氣管(6)以及冷端(5)和冷水管(7)的連接處均涂有導熱潤滑層。
【文檔編號】F28D15/02GK205580268SQ201620409056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明人】劉凱旋
【申請人】北京大正永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