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
背景技術:
冷藏庫/箱是指庫/箱體帶有制冷系統,經過壓縮機壓縮的高溫高壓氣態制冷劑,冷凝成低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通過節流裝置(如熱力膨脹閥)節流后,進入與冷藏(箱)庫相通的換熱器換熱管內蒸發,通過空氣對流方式吸收庫/箱體外圍和庫/箱體內存放的貨物等發熱物體釋放熱量,保證所儲存的貨物中心溫度不高于原始溫度,從而影響貨物質量,達到冷藏儲存的目的,此時吸收熱量的制冷劑,變成低溫低壓的汽態制冷劑,進入壓縮機循環壓縮。冷藏庫/箱庫體溫度一般在10 -25°c之間,根據儲存的貨物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儲存溫度,具體可分為1、氣調庫/箱溫度在10 _25°C之間,用于儲存水果蔬菜;2、保鮮庫/箱溫度在0 -10°C之間,用于肉類等食物保鮮;3、冷藏庫/箱溫度在-10°C _25°C之間,用于肉類等食物冷藏。而目前冷藏庫/箱的運行,一般都是通過預設于冷藏庫/箱控制板里面的固定控制程序對機器進行控制,使用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陷I、不能對運行數據進行遠程實時查詢;2、冷藏庫/箱不能單獨使用,需要配套相關的制冷設備一塊綜合使用,系統技術復雜,需要專業人員現場進行維護使用,因此,維護使用成本較高;3、由于儲存的貨物種類不同,冷藏庫/箱的換熱器存在結霜條件不一致,除霜不干凈現象,嚴重影響換熱效率的問題;4、儲存的貨物溫度波動太大,影響儲存質量;5、儲存的貨物時間過長,貨物水份損耗(即俗干耗)嚴重;6、不能滿足用戶個性、使用需求;7、不能儲存數據,并對數據定期進行統計、分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可靠、控制方便、功能強大、人性化、智能化的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它包括有冷藏庫/箱本體,它還包括有冷藏庫/箱通訊模塊、冷藏庫/箱主控板、云服務器、路由器、移動終端,其中,所述冷藏庫/箱通訊模塊上設置有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和冷藏庫/箱數據端口,同時,云服務器上對應設置有云服務器數據端口和與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相匹配的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所述冷藏庫/箱主控板分別與冷藏庫/箱本體和冷藏庫/箱通訊模塊一一對應相接,同時,路由器通過數據線分別與冷藏庫/箱數據端口和云服務器數據端口一一對應相接;所述移動終端內設置有與上述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相匹配的無線通訊模塊或通過數據線與路由器對應相接;所述冷藏庫/箱本體包括有庫/箱體、置于該庫/箱體外的制冷系統以及分別置于該庫/箱體內的冷藏間冷風機、冷藏間貨物框架、周轉間冷風機、周轉間貨物框架,其中,所述庫/箱體通過第一隔板將其分為冷藏間和周轉間兩部分,冷藏間冷風機和冷藏間貨物框架對應設在冷藏間內,周轉間冷風機和周轉間貨物框架對應設在周轉間內,同時,該冷藏間通過第一隔板上的冷藏間門密封,該周轉間通過其一側的周轉間門密封;所述冷藏間冷風機的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的出氣口與周轉間冷風機的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該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的進氣口和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的出氣口分別與制冷系統一一對應相接。所述制冷系統包括有冷卻塔、冷凝器、壓縮機、四通換向閥、節流裝置,其中,所述冷卻塔通過管道與冷凝器內的冷凝器換熱管相連接構成循環回路,同時,在該循環回路上對應安裝有循環水泵;所述四通換向閥的兩管口分別連接壓縮機的高壓排氣口和低壓吸氣口,其另外兩管口分別連接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的出氣口和冷凝器的進氣口 ;所述冷凝器通過管道與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節流裝置對應安裝在該段連接管道上。所述移動終端為電腦或手機。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其最大優點在于通過云服務器強大的計算、月艮 務能力,實現對冷藏庫/箱的云查詢、云控制和云保護這三大特色智能服務功能,具體介紹如下I、云查詢冷藏庫/箱實時運行參數,通過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傳輸到云服務器,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或者無線通信等設備,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通過云服務器接收冷藏庫/箱實時運行數據。2、云控制用戶根據個性、差異化需要,將需求信息通過電腦或者無線通信等設備,傳輸給云服務器,經過云服務器分析、處理,將控制信號以有線或者無線傳輸的方式發送給冷藏庫/箱,冷藏庫/箱按照用戶的需求進行運行,以實現用戶個性、差異化的需求。3、云保護通過云計算中心提供的服務,一方面能對冷藏庫/箱歷史運行數據自動儲存,定期的統計、分析,以實現科學指導冷藏庫/箱的合理保養和使用的目的;另外一方面,能自動診斷,通過提供冷藏庫/箱的在線(云)和非在線兩種運行模式自動切換功能的服務,以保護冷藏庫/箱即使在云服務器處于癱瘓狀態下也能正常運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控制工作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冷藏庫/箱本體的控制工作原理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冷藏庫/箱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I和附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它包括有冷藏庫/箱本體I、冷藏庫/箱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冷藏庫/箱主控板3、云服務器4、路由器5、移動終端6,其中,本實施例所述冷藏庫/箱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上設置有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和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同時,云服務器4上對應設置有云服務器數據端口9和與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相匹配的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 ;所述冷藏庫/箱主控板3分別與冷藏庫/箱本體I和冷藏庫/箱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 —一對應相接,同時,路由器5通過數據線分別與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和云服務器數據端口 9 一一對應相接;所述移動終端6可以為無線通訊設備(如手機),其內設置有與上述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相匹配的無線通訊模塊,實現無線控制;此外,所述移動終端6也可以為電腦,其通過數據線與路由器5對應相接,實現有線控制。以下為本實施例上述冷藏庫/箱的具體控制工作原理當需要對冷藏庫/箱本體I進行運行控制時,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通過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 (如帶手機SIM卡的收發器)以無線方式收到控制指令,或者通過連接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的數據線,以有線的方式收到控制指令后,將控制指令傳輸給冷藏庫/箱主控板3,通過冷藏庫/箱主控板3控制冷藏庫/箱本體1,按照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收到的控制指令進行。當需要對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參數進行遠程查詢時,冷藏庫/箱本體I的運行參數通過冷藏庫/箱主控板3,反饋給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將運行參數通過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 (如帶手機SIM卡的收發器)以無線方式將運行參數向外傳輸,或者通過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以有線的方式將運行參數向外傳輸,傳輸的數據最終通過相關設備接收和顯示,以實現查詢的目的。·用戶根據需要,通過電腦或者無線通訊設備(如手機)等手段將需求信息傳輸給一個存儲和運算能力超強的的云服務器4的后臺處理,最終將操作指令以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傳輸給冷藏庫/箱本體1,查詢并控制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從而實現對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管理的云查詢、云控制和云保護這三大智能服務功能,具體說明如下一、云查詢冷藏庫/箱本體I通電運行,相關機器運行數據通過有線或者無線的方式,發送到云服務器4,經過云服務器4處理,再以無線的方式將數據發送到無線通訊設備,或者通過電腦,以有線的方式登錄云服務器4,供用戶查詢使用,具體工作方式如下I)無線方式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后,設置在冷藏庫/箱本體I上面的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 (如帶手機SIM卡的收發器),將機器運行的數據以無線的方式(如手機短信)發送到云服務器4,通過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接收,進入云服務器4,通過云服務器4處理后,將數據通過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以無線的方式(如手機短信)發送到無線通訊設備(如手機)上,用戶可以通過無線通訊設備查看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狀態數據,或者,通過電腦無線上網,以密碼方式登錄云服務器4,用戶也可以在云服務器數據庫中查詢到相關的運行數據。)有線方式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后,將運行的數據以有線傳輸的方式(互聯網網絡數據線傳輸數據),從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輸出進入路由器5,將數據通過互聯網傳輸,傳輸的數據通過路由器5、云服務器數據端口 9,進入云服務器4進行處理,用戶通過電腦、路由器5、云服務器數據端口 9,以密碼方式登錄云服務器4,并在云服務器數據庫中查詢到相關運行數據。)無線+有線方式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數據以上述無線或者有線的方式,將數據傳輸到云服務器4,經過云服務器4處理,再以無線方式將數據發給無線通訊設備(如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無線通訊設備查看數據,或者通過電腦,用戶以無線或者有線方式登錄云服務器4,并在云服務器數據庫中查詢相關數據。二、云控制用戶為了實現個性化控制,可以通過無線通訊設備或者電腦,以無線或有線方式,將需求控制指令傳輸到云服務器4內,通過云服務器4處理,將相關指令以無線或者有線方式傳輸到冷藏庫/箱本體I,控制冷藏庫/箱本體I按照用戶要求進行運行,同時,相關運行數據以云查詢方式供用戶進行查詢,具體工作方式如下I)無線方式用戶根據個性化需求,將需求指令通過無線通訊設備(如手機),以無線方式(如手機短信)將無線信號發送,經過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接收,進入云服務器4內,或者通過電腦(帶無線上網功能),以無線方式,以密碼形式登錄云服務器4進行個性化設置,通過云服務器4將需求信息進行處理后,云服務器4將相關控制指令以無線方式(如手機短信)通過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接收,控制冷藏庫/箱本體1,按照用戶要求進行 運行。)有線方式用戶根據個性化需求,通過電腦、數據線、路由器5、云服務器數據端口 9,在有線網絡(互聯網)上連接云服務器4,以密碼方式登錄后,將相關個性需求信息予以設置,通過云服務器4將需求信息進行處理后,云服務器4再將控制指令通過云服務器數據端口 9、數據線、路由器5、冷藏庫/箱數據端口 8,以有線網絡(互聯網)的方式傳輸到冷藏庫/箱本體I上,控制冷藏庫/箱本體1,按照用戶要求進行運行。)無線+有線方式用戶根據個性化需求,將需求信息分別按照上述描述的無線或者有線的方式,傳輸給云服務器4,通過云服務器4處理,將控制指令以上述描述的無線或者有線的方式傳輸給冷藏庫/箱本體I上,控制冷藏庫/箱本體1,按照用戶要求進行運行。云控制功能強大,能根據客戶要求,提供并實現以下八大類型的控制服務,具體為I)根據客戶需求,能交由云服務器4對冷藏庫/箱實現遠程智能化集中控制管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的冷藏庫/箱操作運行服務,為用戶節省現場聘請專業人員操作所需要的一大筆費用;2)能實現開關機預設功能;3)能提供差異化的除霜服務,保證冷藏不同貨物時的最佳儲存效果;4)能實時對冷藏庫/箱運行進行監控服務,根據儲存的不同貨物種類和儲存狀態,實時調節相關運行控制參數,保證冷藏庫/箱最佳運行效率和貨物最佳的儲存質量;5)能定期對儲存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確定冷藏庫/箱的最佳保養周期和相關保養內容,并反饋相關保養信息給用戶或者售后,及時對冷藏庫/箱進行保養,保證冷藏庫/箱零部件始終處于最佳的使用狀態;6)能實時對冷藏庫/箱運行故障進行監控、分析和故障信息反饋,及時進行維修,保證機器正常運行;7)能自動提供軟件升級服務,保證機器最佳運行效率;8)能提供定位等個性化服務,方便廠家和用戶安全使用,具體為a)定位服務b)報警服務c)報時服務d)短信服務除上述八大類型控制功能外,還可以根據需要擴展其它功能,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0044]三、云保護云服務器4能提供數據和運行控制兩大類型保護,具體為I、數據保護冷藏庫/箱本體I運行控制的歷史數據,由云服務器4數據庫予以自動進行長期保護性儲存,相關數據自動定期進行統計、分析,以實現科學指導冷藏庫/箱本體I的合理保養和使用的目的。2、運行控制保護冷藏庫/箱本體I設置有在線(云)和非在線兩種運行模式,當云服務器4由于中毒等原因處于崩潰狀態,不能使用或者失去控制時,為了保證冷藏庫/箱本體I的正常運·[0050]I)當冷藏庫/箱本體I處于在線(云)模式狀態運行,如果冷藏庫/箱本體I自檢從云計算中心的云服務器4發出的網絡控制信號中斷時間超過設定時間(如10分鐘),作為I次故障記錄,當連續故障記錄達到設定的次數(如3次)時,即自動轉換為非在線模式運行,此時機器按照出廠時預設的原始控制參數和控制方案進行運行,在運行過程中,機器不再接受云服務器4發出的控制指令,運行參數的調節只能由用戶自己在冷藏庫/箱本體I控制面板上進行人工調節,一直運行到網絡恢復,且連續達到設定的恢復時間(如60分鐘)為止,此時自動轉換為在線(云)模式運行;如果在運行過程中,云服務器4通過自檢發現出現病毒,且由于病毒的原因,出現設置的數據被非正常篡改,短時間不能恢復,此時,云服務器4將自動切斷控制信號,冷藏庫/箱本體I根據上面描述的邏輯判斷自動轉換為非在線模式運行,一直到云服務器4恢復正常,重新收到控制指令為止。2)當冷藏庫/箱本體I處于非在線模式狀態運行下,如需要轉入在線(云)模式狀態運行,只需連通網絡,通過云服務器4給予相關控制指令即可。四、其它上述實施例只以控制單個冷藏庫/箱運行為例,實際使用時,可以通過網絡連接或者無線方式控制多臺(或者模塊化)的冷藏庫/箱,控制臺數不限。參見附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冷藏庫/箱本體I包括有庫/箱體11、置于該庫/箱體11外的制冷系統12以及分別置于該庫/箱體11內的冷藏間冷風機13、冷藏間貨物框架14、周轉間冷風機15、周轉間貨物框架16,其中,所述庫/箱體11通過隔板17將其分為冷藏間18和周轉間19兩部分,冷藏間冷風機13和冷藏間貨物框架14對應設在冷藏間18內,周轉間冷風機15和周轉間貨物框架16對應設在周轉間19內,同時,該冷藏間18通過隔板17上的冷藏間門20密封,該周轉間19通過其一側的周轉間門21密封;所述冷藏間冷風機13的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出氣口與周轉間冷風機15的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該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進氣口和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出氣口分別與制冷系統12——對應相接。此外,本實施例所述制冷系統12包括有冷卻塔24、冷凝器25、壓縮機26、四通換向閥27、節流裝置28,其中,所述冷卻塔24通過管道與冷凝器25內的冷凝器換熱管29相連接構成循環回路,同時,在該循環回路上對應安裝有循環水泵30 ;所述四通換向閥的兩管口分別連接壓縮機26的高壓排氣口和低壓吸氣口,其另外兩管口分別連接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出氣口和冷凝器25的進氣口 ;所述冷凝器25通過管道與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節流裝置28對應安裝在該段連接管道上。以下為本實施例上述冷藏庫/箱本體I的實際工作情況I)進貨時,打開周轉間門21,將需要冷藏的貨物放到周轉間19里面,堆放到周轉間貨物框架16上,然后關閉周轉間門21,此時打開冷藏間門20,將堆放在周轉間貨物框架16上的貨物轉移到冷藏間18,均勻堆放到冷藏間貨物框架14上,然后關閉冷藏間門20。2)出貨時,要求同上進貨,操作次序相反即可。3)當冷藏庫/箱溫度過高時,啟動制冷系統12進行降溫,此時啟動冷藏間冷風機13 (蒸發器)、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冷卻塔24、循環水泵30、壓縮機26,從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出來的低溫低壓汽態制冷劑經過四通換向閥27,進入壓縮機26,經過壓縮后變成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進入冷凝器換熱管29內,和流經冷凝器25內的冷卻水進行換熱,釋放熱量后冷凝成液態制冷劑,流出冷凝器換熱管29后,經過節流裝置28(如雙向熱力膨脹閥)節流,變為低溫低壓的液態制冷劑,進入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I內蒸發,和強制流 過冷藏間冷風機13外表面空氣換熱,一方面吸收強制流過冷藏間冷風機13外表面空氣熱量,被吸收熱量的低溫空氣強制流過放到冷藏間貨物框架14上的貨物,與貨物接觸吸收貨物熱量,同時吸收庫/箱體外圍和其它發熱物體的熱量,達到穩定或者降低貨物溫度目的,另外一方面,制冷劑吸收空氣中大量熱量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汽態制冷劑,然后進入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內,繼續和強制流過周轉間冷風機15外表面空氣換熱,一方面吸收強制流過周轉間冷風機15外表面空氣熱量,被吸收熱量的低溫空氣強制流過放到周轉間貨物框架16上的貨物,與貨物接觸吸收貨物熱量,同時吸收庫/箱體外圍和其它發熱物體的熱量,達到穩定貨物溫度目的,另外一方面,繼續蒸發吸收熱量的低溫低壓汽態制冷劑,變成過熱氣體后進入四通換向閥27,最后進入壓縮機26內循環壓縮,最終達到制冷目的。4)在冷凝器25內和冷凝器換熱管29內高溫氣態制冷劑冷凝換熱的冷卻水,吸收熱量后變成高溫水,經過循環水泵30循環泵入冷卻塔24進行冷卻,冷卻后的低溫水經過管道循環進入冷凝器25內,最終達到循環冷凝制冷劑目的。5)當放到庫/箱體11溫度達到要求的溫度后,此時停止冷藏間冷風機13 (蒸發器)、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冷卻塔24、循環水泵30、壓縮機26,完成冷藏工作。6)除霜當冷藏間冷風機13或周轉間冷風機15結霜過多時,制冷系統進入除霜狀態,停止冷藏間冷風機13 (蒸發器)、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風機運轉,啟動冷卻塔24、循環水泵30、壓縮機26,四通換向閥27通電,壓縮機26壓縮的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進入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和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分別釋放熱量給周轉間冷風機15和冷藏間冷風機13,融化其上的霜層,完成冷凝換熱,冷凝后的液態制冷劑反向流進節流裝置28 (如雙向熱力膨脹閥),經過節流裝置28 (如雙向熱力膨脹閥)節流后,進入冷凝器換熱管29內,在冷凝器換熱管29內蒸發,和流經冷凝器25的水進行換熱,吸收循環水的熱量后蒸發成低溫低壓的汽態制冷劑,然后通過四通換向閥27,進入壓縮機26進行循環壓縮,最終達到除霜目的,完成除霜I 3分鐘后,再延時啟動冷藏間冷風機13 (蒸發器)、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風機運轉,四通換向閥27斷電,制冷系統恢復正常運行。為了保證除霜效果,除霜過程中,根據冷藏的貨物種類,可以選擇同時配套采用冷藏間冷風機13 (蒸發器)、周轉間冷風機15 (蒸發器)商加裝電熱絲通電加熱和給用高溫水直接沖刷方式進行除霜。備注1、制冷系統12除了上述采取水冷方式進行對制冷劑冷卻外,也可以采取風冷方式進行冷卻;2、進入冷藏間冷風機13和周轉間冷風機15的制冷劑,除了上述的直接蒸發吸收熱量的制冷劑制冷外,還可以采用低溫鹽水進行制冷,利用低溫鹽水在冷風機換熱管中和流過冷風機外表面的空氣進行換熱,達到制冷目的;3、常用低溫鹽水有低溫食用鹽水、已二醇鹽水等,低溫鹽水溫度一般在-15 0°C之間。目前,本實用新型已經應用在冷藏能力為100T的大型冷藏庫/箱綜合系統上。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子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它包括有冷藏庫/箱本體(1),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有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冷藏庫/箱主控板(3)、云服務器(4)、路由器(5)、移動終端(6),其中,所述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上設置有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和冷藏庫/箱數據端口(8),同時,云服務器(4)上對應設置有云服務器數據端口(9)和與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7)相匹配的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所述冷藏庫/箱主控板(3)分別與冷藏庫/箱本體(I)和冷藏庫/箱通訊模塊(2) —一對應相接,同時,路由器(5)通過數據線分別與冷藏庫/箱數據端口(8)和云服務器數據端口(9)一一對應相接;所述移動終端(6)內設置有與上述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10)相匹配的無線通訊模塊或通過數據線與路由器(5)對應相接;所述冷藏庫/箱本體(I)包括有庫/箱體(11)、置于該庫/箱體(11)外的制冷系統(12)以及分別置于該庫/箱體(11)內的冷藏間冷風機(13)、冷藏間貨物框架(14)、周轉間冷風機(15)、周轉間貨物框架(16),其中,所述庫/箱體(11)通過隔板(17)將其分為冷藏間(18)和周轉間(19)兩部分,冷藏間冷風機(13)和冷藏間貨物框架(14)對應設在冷藏間(18)內,周轉間冷風機(15)和周轉間貨物框架(16)對應設在周轉間(19)內,同時,該冷藏間(18)通過隔板(17)上的冷藏間門(20)密封,該周轉間(19)通過其一側的周轉間門(21)密封;所述冷藏間冷風機(13)的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出氣口與周轉間冷風機(15)的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該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進氣口和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出氣口分別與制冷系統(12) —一對應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統(12)包括有冷卻塔(24)、冷凝器(25)、壓縮機(26)、四通換向閥(27)、節流裝置(28),其中,所述冷卻塔(24)通過管道與冷凝器(25)內的冷凝器換熱管(29)相連接構成循環回路,同時,在該循環回路上對應安裝有循環水泵(30);所述四通換向閥的兩管口分別連接壓縮機(26)的高壓排氣口和低壓吸氣口,其另外兩管口分別連接周轉間冷風機換熱管(23)的出氣口和冷凝器(25)的進氣口 ;所述冷凝器(25)通過管道與冷藏間冷風機換熱管(22)的進氣口相連接,同時,節流裝置(28 )對應安裝在該段連接管道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6)為電腦或手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云功能的冷藏庫/箱,包括冷藏庫/箱本體、冷藏庫/箱通訊模塊、冷藏庫/箱主控板、云服務器、路由器、移動終端,冷藏庫/箱通訊模塊上設有冷藏庫/箱無線收發器和冷藏庫/箱數據端口,云服務器上設有云服務器數據端口和云服務器無線收發器;冷藏庫/箱主控板分別與冷藏庫/箱本體和冷藏庫/箱通訊模塊相接,路由器分別與冷藏庫/箱數據端口和云服務器數據端口相接;移動終端內設有無線通訊模塊或通過數據線與路由器相接;冷藏庫/箱本體包括庫/箱體、置于庫/箱體外的制冷系統及分別置于庫/箱體內的冷藏間冷風機、冷藏間貨物框架、周轉間冷風機、周轉間貨物框架。本實用新型通過云服務器實現對冷藏庫/箱的云查詢、云控制和云保護這三大功能。
文檔編號F25D29/00GK202770108SQ2012203478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
發明者鄭祖義, 金聽祥, 楊濱濱, 陳育鋒, 萬忠民, 洪德欣 申請人:廣東志高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