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用于對測試用水箱、管路和與管路連通的管路用液設備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其包括:載冷劑存儲箱;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與測試用水箱,且能回收測試用水箱內載冷劑的第一回收通道;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與管路,且能回收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內載冷劑的第二回收通道。通過第一回收通道使測試用水箱中的載冷劑流至載冷劑存儲箱中;通過第二回收通道使管路中的載冷劑流向管路回收箱再回流至載冷劑存儲箱。通過兩條回收通道實現對測試用水箱、管路中的載冷劑的集中回收,而不是單獨回收再集中處理,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專利說明】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空調在實驗室測試中需要更換其承載的載冷劑,通常該載冷劑為乙二醇溶液。
[0003]目前,在將載冷劑從空調管路內導出的方式為使用潛水泵將測試用水箱內的乙二醇溶液回收到乙二醇桶內或其他容器內。其具體為,一名操作者將潛水泵從水箱口放到水箱內,另一名操作者將潛水泵的水管放入容置有乙二醇溶液的測試用水箱內,且在回過程中操作者需要把持住潛水泵的水管,以防止其脫離測試用水箱,即兩名操作者配合操作將乙二醇溶液回收至桶內或其他容器內;而對于管路用液設備(包括:600kw水冷冷水機組、300kw水冷冷水機組、蒸汽加熱板和散熱板等管路)和與管路用液設備連通的管路與所述管路用液設備相連的管路中的乙二醇溶液則需要操作者將對應位置的測試用水管開口打開,并將盛放回收的載冷劑的容器放置在開口處,進行回收,即對不同位置進行單獨回收,然后再將回收完的載冷劑移走,集中處理。
[0004]從上述回收過程可以看出,對于乙二醇溶液的回收需要操作者不斷操作以實現回收,因此,極大的浪費了勞動力。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以降低對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以降低對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用于對測試用水箱、管路和與所述管路連通的管路用液設備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其中包括:
[0009]載冷劑存儲箱;
[0010]用于連接所述載冷劑存儲箱與所述測試用水箱,且能回收所述測試用水箱內載冷劑的第一回收通道;
[0011]用于連通所述載冷劑存儲箱與所述管路,且能回收所述管路和所述管路用液設備內載冷劑的第二回收通道;
[0012]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第一回收通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一控制閥,和用于驅動所述測試用水箱中的載冷劑回收到所述載冷劑存儲箱內的第一水栗。
[0013]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路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之間的管路回收箱,且所述管路回收箱與所述管路通過所述第二回收通道的第一分支路連通,所述管路回收箱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通過所述第二回收通道的第二分支路連通。
[0014]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第一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二控制閥,和將所述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中的載冷劑回收到所述管路回收箱中的第二水泵。
[0015]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所述第二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三控制閥,和將所述管路回收箱中的載冷劑回收至所述載冷劑存儲箱中的第三水泵;
[0016]或所述第二分支路與所述第一回收通道連接口連通,且所述第一水泵位于所述連接口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之間,所述第二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三控制閥。
[0017]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
[0018]用于檢測所述管路回收箱內液位高度的檢測裝置;
[0019]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工作的第一控制裝置,且當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一預設值時,所述第一控制裝置開啟所述第二水泵,當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液位高于第二預設值時,所述第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停止工作。
[0020]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的關閉信號,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或第三水泵工作和所述第三控制閥開啟的第二控制裝置。
[0021]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用于記錄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信號次數的計數器,且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兩次信號,所述計數器記錄一次。
[0022]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用于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中的載冷劑輸入至用液設備和所述測試用水箱中的充液通路。
[0023]優選地,上述的回收裝置中,所述充液通路上設置有第四控制閥和第四水泵。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用于對測試用水箱、管路和與管路相連的管路用液設備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其包括:載冷劑存儲箱;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與測試用水箱,且能回收測試用水箱內載冷劑的第一回收通道;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與管路,且能回收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內載冷劑的第二回收通道。在回收過程中,通過第一回收通道使測試用水箱中的載冷劑流至載冷劑存儲箱中,實現回收;通過第二回收通道使管路中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存儲箱。本實施例中通過兩條回收通道實現了對測試用水箱、管路中的載冷劑的集中回收,而不是分別單獨回收,再集中處理,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0026]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再冷即的回收裝置的自動化控制的電氣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以降低對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0028]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9]請參考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用于對測試用水箱1、管路和與管路連通的管路用液設備(包括600kw水冷冷水機組、300kw水冷冷水機組、蒸汽加熱板和散熱板等管路等)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其包括:載冷劑存儲箱4 ;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4與測試用水箱1,且能回收測試用水箱I內載冷劑的第一回收通道(圖中未標出);用于連通載冷劑存儲箱4與管路,且能回收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2內載冷劑的第二回收通道(圖中未標出)。
[0030]在回收過程中,通過第一回收通道使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流至載冷劑存儲箱4中,實現回收;通過第二回收通道使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2中的載冷劑流向管路回收箱再回流至載冷劑存儲箱4。本實施例中通過兩條回收通道實現了對測試用水箱1、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中的載冷劑的集中回收,而不是分別單獨回收,再集中處理,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0031 ] 具體的實施例中,在第一回收通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一控制閥11。在第一控制閥11打開時,可實現對測試用水箱I內載冷劑的回收,而當第一控制閥11關閉時,可實現測試用水箱I的正常測試工作。為了回收的完全,以及提高回收效率,在第一回收通道上還設置有用于將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存儲箱4內的第一水泵8,通過水泵的驅動作用,可提高回收的速率,而且可將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回收完全。本實施例中對于第一控制閥11可優選為電動閥,對于第一控制閥11的個數可根據不同的要求進行設定。
[0032]為了實現對測試用水箱I中載冷劑的自動化回收,可在測試用水箱I中設置低水位報警器,當測試用水箱I中的液位低于設定數值時,報警器發出聲音,以提醒操作者回收完成,從而關閉第一水泵8,提高了第一水泵8的使用壽命。
[0033]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管路與載冷劑存儲箱4之間的管路回收箱6,由于在實際中存在管路的設備較多,為了可保證對管路中的載冷劑單獨進行回收,并處理,因此,設置了管路回收箱6,以專門回收各個管路中的載冷劑。此外,設置管路回收箱6,縮短了設置在通路上的水泵的路徑,防止出現揚程不足的情況,以保護設置在該管路上的水泵。在實際中可通過控制管路與管路用液設備2之間的通斷,從而實現同時對管路和管路用液設備2中的載冷劑回收,也可僅回收管路中的載冷劑。為了方便描寫,下面只是描述了對管路中載冷劑的回收,但不僅限于管路的回收。
[0034]將上述第二回收通道分為第一分支路和第二分支路,并將上述管路回收箱6與管路通過第一分支路連通,而管路回收箱6與載冷劑存儲箱4通過第二分支路連通。在回收時,可首先將管路中的載冷劑通過第一分支路匯流到管路回收箱6內,實現對所有管路中載冷劑的回收,然后再將管路回收箱6中回收到的載冷劑輸送至載冷劑存儲箱4內,完成最終的回收。上述設置,可實現對管路中載冷劑和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的單獨回收處理,還可集中回收處理,增大了裝置的適用性。
[0035]為了便于使用者對管路與管路回收箱6之間的通道進行控制,本實施例中在第一分支路上設置了用于控制該通道通斷的第二控制閥13。在測試時,將第二控制閥13關閉,以使第一分支路斷開;當需要更換載冷劑時,可將第二控制閥13打開,以使第一分支路連通,即連通管路與管路回收箱6,并將管路中的載冷劑回收至管路回收箱6內。進一步地,在第一分支路上還設置有用于將管路中的載冷劑回收至管路回收箱6中的第二水泵9,以提高管路中的載冷劑回收的速率以及回收的完全性。對于第二水泵9優選為自吸水泵,而其他的參數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選擇,在此不做限定。此外,通過上述設置的管路回收箱6,縮短了設置在通路上的第二水泵9的路徑,防止出現揚程不足的情況,以保護設置在該通路上的第二水泵9。優選地,加工第二控制閥13設置為手動閥。[0036]同理,在第二分支路上設置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三控制閥12,以實現對第二分支路的控制,同時設置用于驅動管路回收箱6中的載冷劑回流至載冷劑存儲箱4的第三水泵(圖中未示出),以完成對管路回收箱6中的載冷劑的收集作用,通過管道設置,可避免操作者人工將管路回收箱6中的載冷劑運輸到載冷劑存儲箱4的過程,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對于第三控制閥12優選為電動閥。
[0037]在另一實施例中,將第二分支路與第一回收通道通過連接口連通,即兩者通過連接口匯流,并將上述第一水泵8設置在連接口與載冷劑存儲箱4之間,即通過第一水泵8可同時對第一回收通道和第二分支路同時控制,節省了生產成本,簡化了線路布局。
[0038]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提供的回收裝置還包括:用于檢測管路回收箱6內液位高度的檢測裝置,和第一控制裝置。其中,檢測裝置位于管路回收箱6內,檢測管路回收箱6內液位的高度,并發出信號,而第一控制裝置則接受檢測裝置發出的信號,并控制第一控制閥11和第二控制閥13的狀態和第二水泵9工作與否。優選地,該檢測裝置為液位傳感器,而第一預設高度和第二預設高度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定,且均在保護范圍內。在實際中,對于第二控制閥13為電動閥時,可通過第一控制裝置進行控制,而當其為手動閥時,操作者可對其進行人工控制,以降低生產成本。
[0039]具體地,根據實際需要,對需要回收載冷劑的管路,首先手動開啟第二控制閥13,當檢測裝置檢測到管路回收箱6內的液位低于第一預設值時,發出信號給第一控制裝置,而第一控制裝置接收到信號后,第一控制裝置控制第二水泵9開啟,使第二水泵9開始工作,從而將管路中的載冷劑收集至管路回收箱6中。當檢測裝置檢測到管路回收箱6中的液位高度高于第二預設值時,再次發出信號給第一控制器,且該第一控制器接收到信號后,第一控制閥11關閉而第三控制閥12開啟,第一控制裝置還控制第二水泵9停止工作,從而實現了對整個管路中載冷劑的自動化回收。上述過程不需要人工操作,極大的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0040]進一步的實施例中,還包括用于接收第一控制裝置發出的關閉信號,并控制第一水泵8或第三水泵是否工作,同時控制第三控制閥12開啟的第二控制裝置。其具體的控制過程為:當檢測裝置檢測到液位高度高于第二預設值時,發出關閉信號,第一控制裝置接收到關閉信號后,停止第二水泵9的工作,從而切斷管路與管路回收箱6之間的通道,與此同時,第一控制裝置還發送信號給第二控制裝置,該第二控制裝置接收到信號后,開啟第三控制閥12,即第二分支路連通,并開啟第一水泵8或第三水泵,根據時間繼電器設定延時時間,延時IOS后使第一水泵8開始工作將管路回收裝置6中匯集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存儲箱4中,以進行集中處理。通過上述設置極大的實現了裝置的自動化處理。
[0041]更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該回收裝置還包括用于記錄第一控制裝置發出信號次數的計數器,且第一控制裝置發出兩次信號,該計數器記錄一次。在使用時,可根據回收要求對計數器設定回收次數,操作者可提前設定回收次數,也可根據技術器顯示進行人工控制。
[0042]為了更進一步的優化上述技術方案,本實施例中提供的回收裝置中還包括充注通道,即在載冷劑存儲箱4與用液設備(包括加熱盤管箱5和測試間膨脹箱3)之間設置第四控制閥14,并在該充注通道上設置用于將載冷劑存儲箱4內的載冷劑輸入至用液設備中的第四水泵7。通過上述設置,在對測試裝置進行注液時,只需打開第四控制閥14,再根據具體的用液設備分別打開第一分控制器17、第二分控制器16,并開啟第四水泵7,從而將存儲在載冷劑存儲箱4中的載冷劑充注至用液設備中。此外,該載冷劑存儲箱4加注通道可與測試用水箱I連通,而測試用水箱I與管路也可連通,因此,可實現對整個測試裝置的注液要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在實際生產中,可設置任意的連通方式,只要能實現對整個測試裝置的連通即可。
[0043]為了實現對整個回收裝置的自動化控制,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自動控制的電氣原理圖,如圖2所示,其具體的控制過程為:
[0044]對于測試用水箱I中載冷劑的回收:將圖2中的第一水泵8 (計做Ml)對應的K8_l水泵開關旋至開啟位置,使得與Κ8-1水泵開關串聯的Kl線圈通電,而與Kl線圈對應的Kl-1常開觸點閉合,從而使得Κ6線圈得電,進而與Κ6線圈對應的Κ6-2、Κ6-1常開觸點閉合,即Ml開始工作,與Κ6-1常開觸點串聯的L8-3指示燈得電工作,將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存儲箱4中。待測試用水箱I中的載冷劑的液位低于報警液位時,控制室的報警器就會響起,操作者將圖2中的Κ8-1水泵開關旋至關閉位置,第一控制閥11斷電關閉,從而完成對測試用水箱2中載冷劑的回收。
[0045]對于管路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將第二控制閥13打開,并將Κ8-2水泵開關和Κ9-1水泵開關旋至開啟位置;
[0046]①、當管路回收箱6內的液位控制器的檢測到液位低于第一預設值時閉合,其對應的Κ14液位控制觸點閉合,使得與其串聯的Κ4線圈得電,與Κ4線圈對應的Κ4-1常開觸點閉合,與Κ4-1常開觸點串聯的Κ3線圈得電,與Κ3線圈對應的Κ3-1常開觸點閉合,進而使得Κ7線圈得電,而與Κ7線圈對應的Κ7-1主觸點閉合,進而與Κ7-1常開觸點串聯的L9-2指示燈得電工作,同時,Κ7-2常開觸點閉合,使得第二水泵9 (計做M2)得電開始工作,實現對管路2中載冷劑的回收;在Κ14液位控制觸點閉合時,KlO線圈得電,與其串聯的Κ10-1計數器觸點得電計數。
[0047]②、當管路回收箱6中的液位高度高于第二預設值時,Κ14液位控制觸點斷開,使得與其串聯的Κ4線圈失電,Κ4-1常開觸點斷開,Κ3線圈失電,使得Κ3-1常開觸點斷開,Κ7線圈失電,Κ7-2主觸點斷開,使得第二水泵9失電而停止工作;Κ7線圈失電時,Κ7-1常開觸點斷開,L9-2指示燈失電而熄滅;Κ4線圈失電時,Κ4-2常閉開關閉合,與其串聯的Κ2線圈得電,進而K10-2計數器觸點得電,一次計數完成;而與Κ2線圈對應的Κ2-1常開觸點閉合,Κ5線圈得電,與Κ5線圈對應的Κ5-1常開觸點閉合,進而使Κ12-1第一控制器開啟觸點閉合,從而使得第一控制器開啟,連通第一回收通道,同時,Κ11-2第二控制閥關閉觸點閉合,第二控制閥11關閉;Κ2線圈得電時,使得Κ13時間繼電器線圈得電,與其對應的Κ13-1延時閉合的按鈕根據設定延時時間閉合,使得與Κ13-1延時閉合的按鈕串聯的Κ6線圈得電,與Κ6線圈對應的Κ6-1常開觸點閉合,L8-3指示燈得電工作,與Κ6線圈對應的Κ6-2主觸點閉合,Ml得電啟動,即第一水泵8工作,將管路回收箱6中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存儲箱I中。
[0048]計數器在完成上述①和②后,技術次數為一次,根據設定次數自動重復以上①和②,以將管路2中的載冷劑回收至載冷劑回收箱6中,當回收次數達到設定值時,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停止工作,操作者將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9的開關均旋至關閉位置。
[0049]對于加注載冷劑過程:將連通管路用液設備和載冷劑存儲箱I的第五控制閥14打開,并根據需要通過加注到測試用水箱1、測試間膨脹閥3和加熱盤管箱5中的載冷劑量,分別打開第一分控制器17、第二分控制器16和第三分控制器15,并通過第四水泵7進行驅動,直至達到要求。
[0050]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裝置使用于所有載冷劑的回收以及再利用,也適用于其他領域液體的回收再利用。而空調測試系統中通常采用乙二醇溶液。
[0051]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52]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載冷劑的回收裝置,用于對測試用水箱(1)、管路和與所述管路連通的管路用液設備(2)中的載冷劑進行回收,其特征在于,包括: 載冷劑存儲箱(4); 用于連接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與所述測試用水箱(1),且能回收所述測試用水箱(1)內載冷劑的第一回收通道; 用于連通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與所述管路,且能回收所述管路和所述管路用液設備內載冷劑的第二回收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通道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一控制閥(11),和用于驅動所述測試用水箱(1)中的載冷劑回收到所述載冷劑存儲箱內(4)的第一水泵(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管路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之間的管路回收箱(6),且所述管路回收箱(6)與所述管路通過所述第二回收通道的第一分支路 連通,所述管路回收箱(6)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通過所述第二回收通道的第二分支路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二控制閥(13),和將所述管路和所述管路用液設備(2)中的載冷劑回收到所述管路回收箱(6)中的第二水泵(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三控制閥(12),和將所述管路回收箱(6)中的載冷劑回收至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中的第三水泵; 或所述第二分支路與所述第一回收通道連接口連通,且所述第一水泵(8)位于所述連接口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之間,所述第二分支路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通道通斷的第三控制閥(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用于檢測所述管路回收箱(6)內液位高度的檢測裝置; 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水泵(9)工作的第一控制裝置,且當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液位高度低于第一預設值時,所述第一控制裝置開啟所述第二水泵(9),當所述檢測裝置檢測到的液位高于第二預設值時,所述第一控制裝置控制所述第二水泵(9)停止工作。
7.根據權要求6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的關閉信號,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8)或第三水泵工作和第三控制閥(12)開啟的第二控制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記錄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信號次數的計數器,且所述第一控制裝置發出兩次信號,所述計數器記錄一次。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將所述載冷劑存儲箱(4)中的載冷劑輸入至用液設備和所述測試用水箱(1)中的充液通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通路上設置有第四控制閥(14)和第四水泵(7)。
【文檔編號】F25B45/00GK203771833SQ201320467843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日
【發明者】劉榮偉, 陳華澤, 羅維杰, 徐年鋒, 黃志強 申請人:深圳麥克維爾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