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蒸發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7596閱讀:591來源:國知局
一種蒸發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熱量交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蒸發器。



背景技術:

換熱器為空調的主要組成部件之一,換熱器主要包括集流管組件、散熱翅片、扁管,扁管的兩端分別連通位于兩側的集流管組件的集流管內腔,散熱翅片設置于相鄰扁管之間,散熱翅片一般為設置有波紋狀的或帶有百葉窗形式結構,主要作用為強化換熱器與空氣側的換熱效率。

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一種典型蒸發器的進口集流管組件的局部剖視圖。

集流管組件具體又分為進口集流管組件和出口集流管組件,進口集流管組件包括集流管1’、隔板、分配管2’、第一端蓋4’、第二端蓋5’,隔板設置于集流管1’的內腔中,用于將所有的扁管分成若干流程,合理分配每個流程扁管的數量,已得到最佳的平行流換熱器換熱效率。沿軸向分配管2’設置有若干介質分配孔,分配管2’安裝時,分配孔朝向扁管。

分配管2’一般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分配管2’的一端露置于集流管1’外部,另一端置于集流管1’的內部,置于集流管1’內部的端部通常設置有堵頭3’,堵頭3’封堵分配管2’的另一端部。

分配管2’通常為圓管,即圓管的內表面和外表面的截面為圓形,堵頭3’一般安裝于圓管的內部,堵頭3’與圓管通過釬焊工藝固定,為了實現堵頭3’與圓管焊接焊料的放置,堵頭3’與圓管兩者間隙配合,如圖1所示,堵頭3’與圓管之間具有間隙a。這樣,當堵頭3’與圓管裝配好與換熱器其他部件一起放入焊接爐內部時,堵頭3’與圓管容易發生變化,導致焊后二者的位置誤差較大。

因此,如何改進現有技術中堵頭的結構,提高小堵頭與分配管裝 配可靠性,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蒸發器,包括以下部件:

集流管;

分配管,介質進口端部露置于所述集流管的外部,末端部設置于所述集流管的內部;

堵頭結構,設置于所述分配管的末端部,用于封堵分配管的末端;所述堵頭結構包括本體,所述本體設置有與所述分配管配合的定位結構,所述定位結構與所述分配管配合,以將所述本體定位于所述分配管的相應位置。

與現有技術中使用輔助夾具實現堵頭與分配管焊接時定位相比,本文所提供的堵頭結構在裝配于分配管之前,可以在堵頭結構本體的相應位置涂上焊料,然后將涂有焊料的堵頭結構裝配至分配管的相應位置,在定位結構的作用下,本體被定位于分配管上。這樣無需額外夾具對堵頭結構和分配管進行焊接定位,簡化裝配工藝,并且通過堵頭結構自身設置的定位結構配合分配管定位可靠性比較高,有利于獲得質量較高的換熱器。

可選的,所述本體的中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凸臺,所述定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凸臺的外表面,裝配時,所述本體的邊緣抵靠所述分配管端面,所述凸臺通過所述定位結構與所述分配管周向限位。

可選的,所述定位結構為設置于所述凸臺的外表面的多邊形柱狀結構,所述多邊形柱狀結構與所述分配管的內表面過盈配合。

可選的,所述集流管的端部還設有端蓋,所述本體的邊緣周向還設置有向內延伸的環形折彎段,與所述堵頭結構對應的端蓋設置有通孔,通孔外外緣設置有向外的凸體,裝配時,所述環形折彎段的內表面與所述凸體的外表面配合。

可選的,所述本體的內側還設置有至少一條突起,所述突起位于所述凸臺的外圍且沿徑向延伸,所述凸體的外端面設置有徑向延伸的 凹槽,所述凸臺穿過端蓋的通孔與所述分配管配合,所述突起同時與端蓋的凹槽和所述分配管端面設置的相應凹槽配合。

可選的,所述本體為至少一端封閉的柱體,所述柱體的外輪廓為多邊形柱體結構,所述多邊形柱體結構與所述分配管的內表面過盈配合。

可選的,所述本體為至少一端封閉的柱體,所述定位結構為設置于所述柱體外表面的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

可選的,所述柱體一端為封閉結構且另一端為開口結構,所述柱體開口端的周壁向內凹陷形成所述環形凹槽,分配管的配合端部邊緣向內凹陷形成與所述環形凹槽配合卡緊的凸起。

可選的,所述本體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柱體,所述定位結構為設置于所述空心柱體內表面的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所述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與所述分配管的外表面配合卡緊。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一種典型蒸發器的進口集流管組件的局部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蒸發器的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爆炸示意圖;

圖3為進口集流管組件另一方向的爆炸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進口集流管組件的裝配圖;

圖5為圖4的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堵頭結構的示意圖;

圖7為圖6所示堵頭結構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第一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的a處放大圖;

圖11為本發明第三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的b處放大圖。

其中,圖1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如下所示:

集流管1’、分配管2’、堵頭3’、第一端蓋4’、第二端蓋5’;

其中,圖2至圖12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如下所示:。

堵頭結構1、本體1-1、凸臺1-2、突起1-3、環形折彎段1-4、右端蓋2、通孔2a、凹槽2b、凸體2-1、分配管3、分配孔3a、凹槽3-1、集流管4、扁管安裝口4-1。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文以分配管為圓管為例介紹技術方案,即分配管的內外表面的橫截面均為圓形;當然,本領域內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文中的分配管的形狀包括但不局限于圓形,還可以為其他形狀。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左、右等方位詞的定義均是以圖2中各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為參照而定義,僅是為了表述簡潔,便于本領域內技術人員理解本文技術方案。本領域內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本文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文的保護范圍。

請參考圖2、圖3、圖6,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蒸發器的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爆炸示意圖;圖3為進口集流管組件另一方向的爆炸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一種實施例中堵頭結構的示意圖。

本發明所提供的蒸發器主要包括集流管4、端蓋、分配管3、堵頭結構,集流管4的兩端可以均設置有端蓋,即集流管4為兩端均為開口結構的中空管體,集流管4上的兩端蓋分別定義為左端蓋(圖2中未示出,可參考圖8、圖9)和右端蓋2,左端蓋和右端蓋2分別扣合于集流管4的兩端部。本文中的分配管3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管,沿 軸向分配管3設置有分配孔3a,分配管3的介質進口端部露置于集流管4的左端蓋的外部,末端部設置于集流管4的內部。集流管4的管壁上還設置有扁管安裝口4-1。堵頭結構1設置于分配管3的末端部,用于封堵分配管3的末端部。當換熱器工作時,外部介質自分配管3的介質進口管部流入分配管3的內部,并從分配管3的各分配孔3a流至集流管4內腔,再從集流管4內腔流入各扁管。

本發明所提供的堵頭結構1包括本體1-1,本體1-1設置有與分配管3配合的定位結構,裝配時,定位結構與分配管3配合,以將本體1-1定位于分配管3的相應位置。即堵頭結構1可以通過自身設置的定位結構實現與分配管3的定位。與現有技術中使用輔助夾具實現堵頭與分配管3焊接時定位相比,本文所提供的堵頭結構1在裝配于分配管3之前,可以在堵頭結構本體1-1的相應位置涂上焊料,然后將涂有焊料的堵頭結構裝配至分配管3的相應位置,在定位結構的作用下,本體1-1被定位于分配管3上。這樣無需額外夾具對堵頭結構和分配管3進行焊接定位,簡化裝配工藝,并且通過堵頭結構1自身設置的定位結構配合分配管3定位可靠性比較高,有利于獲得質量較高的換熱器。

根據定位結構的不同結構,以下給出了四種具體實施方式,前三種具體實施方式為堵頭結構完全置于集流管4與端蓋圍成的內腔中,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與前三種具體實施方式不同,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為堵頭結構位于集流管4外部,具體描述如下。

請參考圖8,圖8為本發明第一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

在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體1-1為至少一端封閉的柱體,柱體可以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結構的筒體,該筒體重量比較輕,有利于降低換熱器的重量,當然柱體也可以兩端均為封閉結構。柱體的外輪廓為多邊形柱體結構,多邊形柱體結構與分配管3的內表面過盈配合,即本體1-1安裝于分配管3的管內,柱體的外表面與分配管3的內表面過盈配合,兩者通過過盈配合實現可靠定位。堵頭結構1裝 配前,可以將焊料均勻涂抹至柱體多邊形外表面,裝配時,柱體的外表面與分配管3的內表面過盈定位,該定位方式結構簡單。

請參考圖9和圖10,圖9為本發明第二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圖10為圖9中的a處放大圖。

在第二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體1-1為至少一端封閉的柱體,定位結構為設置于柱體外表面的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具體地,柱體一端可以為封閉結構且另一端為開口結構,柱體開口端的周壁向內凹陷形成環形凹槽1-1a,分配管3的配合端部邊緣向內凹陷形成與環形凹槽1-1a配合卡緊的凸起3a。環形凹槽1-1a與凸起3a配合卡緊實現柱體與分配管3的定位。

上述實施例通過環形凹槽和凸起配合卡緊定位方式,本體1-1位于分配管3內部的其他封堵部分可以與分配管3間隙配合,裝配時對本體1-1表面涂膜的焊料損傷比較小,有利于本體1-1與分配管3之間形成均勻焊縫。

請參考圖11和圖12,圖11為本發明第三種具體實施例的堵頭結構安裝于進口集流管組件的示意圖;圖12為圖11中的b處放大圖。

在第三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體1-1為一端開口的空心柱體,所述定位結構為設置于所述空心柱體內表面的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相應地,分配管3的末端部的外表面設置有與空心主體的環形凹槽或環形凸起配合卡緊的環形凸起或者環形凹槽,以圖12為例,空心柱體的內表面設置有環形凸起1-1b,分配管3的外面設置有環形凹槽3b。

請再次參考圖2、圖3、圖6,并結合圖4、圖5和圖7,圖4為圖2所示進口集流管組件的裝配圖;圖5為圖4的剖視圖;圖7為圖6所示堵頭結構的另一方向示意圖。

在第四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本體1-1的中部設置有向內延伸的凸臺1-2,定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凸臺1-2的外表面,裝配時,本體1-1的邊緣抵靠分配管3端面,凸臺1-2通過定位結構與分配管3周向限位。定位結構為設置于凸臺1-2的外表面的多邊形柱狀結構,多邊形柱狀結構與所述分配管3的內表面過盈配合。

本體1-1的邊緣周向還設置有向內延伸的環形折彎段1-4,右端蓋2設置有通孔2a,通孔2a外外緣設置有向外的凸體2-1,裝配時,環形折彎段1-4的內表面與凸體2-1的外表面配合。環形折彎段1-4扣合與右端蓋2的凸體2-1外表面可以起到包裹右端蓋2凸體和分配管3末端部的作用,也可以防止本體1-1滑入分配管3的內部,蓋帽式的堵頭可以保護端蓋2和分配管3或導流管端部及其間焊料不被腐蝕。

進一步地,本體1-1的內側還設置可以有至少一條突起1-3,各突起1-3位于凸臺1-2的外圍,優選突起1-3沿徑向延伸,凸體2-1的外端面設置有徑向延伸的凹槽2b,裝配時,凸臺1-2穿過端蓋的通孔2a與分配管3配合,各突起1-3同時與端蓋的凹槽2b和分配管3端面設置的相應凹槽3-1配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將本體1-1朝向集流管內腔的一側定義為內,相應的另一側即為外。

該實施方式中,裝配時,本體1-1上的突起1-3同時卡裝于右端蓋2上凹槽2b、分配管3末端部端面的凹槽3-1內部,這樣堵頭結構1、右端蓋2、分配管3三者可以起到協同定位的作用,可以通過設置突起1-3、端蓋凹槽2b、分配管3末端部端面的凹槽3-1的方向,實現分配管3周向定位,即確保分配管3的分配孔3a朝向扁管安裝方向。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蒸發器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