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壓縮機儲液器。
背景技術:
儲液器是壓縮機的重要部件,起到貯藏、氣液分離、過濾、消音和制冷劑緩沖的作用。如圖1所示,它是由上端蓋、中筒體、下端蓋組成的殼體1、進氣管2、出氣管3、濾網件4、擋板5’等零部件組成。儲液器在使用運轉中,擋板5’設于中筒體靠近下端蓋的位置,擋板5’的邊緣下翻,與中筒體的固定一般采用以下兩種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是需要在上翻或下翻的擋板5’邊緣上設置凹槽51’,填入焊料6,然后安裝入儲液殼體1整體進行過爐焊,雖然解決了噪聲問題,但其不僅耗能,而且生產效率低下,因此生產成本較高。如圖2所示,另一種是屬于松配,上翻或下翻的擋板5’邊緣直徑比殼體1的內徑至少小0.1mm,殼體1對應擋板5’邊緣的上方和下方位置設有向內凸起的上定位部11和下定位部12,從而將擋板5’固定于上定位部11和下定位部12之間,該種結構不需要焊接,但由于擋板5’邊緣直徑比殼體1內徑小,而上、下定位部11、12又只能從上下方向定位,因此當處于工作狀態時擋板5’會發生震動造成噪音。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縮機儲液器,其制造簡單,組裝容易,同時解決了噪音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壓縮機儲液器,包括殼體以及安裝于殼體內的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板具有翻邊,翻邊外壁與殼體內壁為過盈配合,殼體內壁對應翻邊的上邊緣和下邊緣的位置設有向內凸起可限制擋板上下移動的上定位部和下定位部。
所述擋板的翻邊外壁與殼體內壁為過盈配合,翻邊外徑大于殼體內徑0.05-1.0mm mm。
所述擋板的翻邊外壁與殼體內壁為過盈配合,翻邊外徑大于殼體內徑0.15-0.50mm。
所述擋板的翻邊為向上的翻邊或向下的翻邊。
所述的上定位部、下定位部分別為按圓周分布的兩個以上的點,或者按圓周分布的弧段,或者整個圓周構成。
所述的上定位部、下定位部是由殼體外壁向內壓刻槽形成的向內凸起,刻槽深度為0.3~0.8mm。
所述的刻槽深度為0.5~0.6mm。
所述的上定位部對應的刻槽中心與下定位部對應的刻槽中心之間的間距比翻邊寬度大0.5~2.0mm。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容易,無需焊接,大大節省了成本,同時又解決了噪音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儲液器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技術的儲液器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例子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壓縮機儲液器,包括殼體1以及安裝于殼體1內的擋板5。
擋板5具有翻邊51,可以為向上的翻邊或是向下的翻邊。翻邊51外壁與殼體1內壁為過盈配合,從而避免了在壓縮機工作時擋板5產生的震動噪音;殼體1內壁對應翻邊51的上邊緣和下邊緣的位置設有向內凸起可限制擋板5上下移動的上定位部11和下定位部12,從而確保擋板5被定位在適當的位置,不會因受到內部氣壓而移位。優選的,翻邊51外徑大于殼體1內徑0.05-1.0mm mm,兩者形成過盈配合。最優選的,翻邊51外徑大于殼體1內徑0.15-0.50mm,兩者形成過盈配合。
上定位部11、下定位部12可以分別為按圓周分布的兩個以上的點,或者是按圓周分布的弧段,或者是整個圓周構成。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整個圓周構成的上定位部11、下定位部12。上定位部11、下定位部12是由殼體1外壁向內壓刻槽形成的向內凸起,刻槽深度為0.3~0.8mm,從而令向內凸起能夠起到較好的限位作用。較優選的,所述的上定位部11、下定位部12的刻槽深度為0.5~0.6mm。上定位部11對應的刻槽中心與下定位部12對應的刻槽中心之間的間距L1比翻邊51寬度L2大0.5~2.0mm,從而能夠很好的防止擋板5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