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
一般傳統使用的污水處理裝置大都是通過進水、沉淀、去除懸浮物、加藥劑調和、曝氣、沉淀、去污泥、澄清、等程序后排放出去。處理該程序的裝置需要占據較大的空間,并建成數個較大的開放式水池,這樣使得在曝氣過程中的臭氣隨風瓢散,不僅影響環境,而且馬達和泵裝設于戶外而產生的噪音較大。另外,此種設備只有在處理大量污水時才能維持成本,所以較小的工廠、農場、社區、學校、餐廳,甚至令人爭義的養豬場等場所都沒有資金和專業人員來操作及維修,從而帶來諸多不便。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噪音、無臭味、占地小、操作容易以及成本較高的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建筑物附近安裝,并可以無限擴充的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中的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主要包括有一由玻璃纖維制成并呈中空膠囊狀的機體,該機體在其頂部設有兩個可供人進出裝配用的孔,在其內部通過兩個耐腐蝕濾網分隔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內設有一入水孔,在第二部分內設有第一泵和第二泵;其中,在第一泵上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在第二泵上也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所述吸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部分內;同時,在第三部分內設有第三泵和第四泵,所述第三泵連設有一延伸至第二部分頂端的L形吸管,所述第四泵連接有一延伸至機體外側的吸管。
其中,所述第二泵可以是沉水式泵。
本實用新型中的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通過進水、過濾、曝氣、除氮、沉淀和排水程序來完成污水處理,使得該整個機體的體積小,占地面積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一較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的外觀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的剖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于第一程序時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于第二程序時的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于第三程序時的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于第四程序時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于第五程序時的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的擴充方式圖。
如
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主要包括有一由玻璃纖維制成、呈中空膠囊狀的機體1,該機體1在其頂部設有兩個可供人進出裝配用的孔11,在其內部通過二個耐腐蝕濾網2分隔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調和池3,在該調和池3的上方設有一入水孔12;第二部分為連續式曝氣池4,在該連續式曝氣池4內設有第一泵41和第二泵42,其中,在第一泵41上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43,在第二泵42上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44,該吸管44的一端延伸至第三部分沉淀池5內。在第三部分沉淀池5內設有第三泵51和第四泵52,其中,第三泵51上連設有一L型吸管53,該吸管53延伸至連續式曝氣池4的頂端,第四泵52上連設有一L型吸管54,該吸管54延伸出機體1的外側。
本實用新型中循序批次反應污水處理裝置的動作過程分為五個程序,即進水、曝氣、除氮、沉淀/澄清和排放等程序。
如圖3所示,第一進水程序是將污水輸入調和池3內,通過耐腐蝕濾網2濾除無機固態物,同時,通過強力沉水式第一泵41利用強大水力沖碎有機固態物。
如圖4所示,第二曝氣程序是將通過過濾和強大水力沖擊后的污水輸入到曝氣池4后,通過沉水式第二泵42和冂字形吸管44將空氣注入到污水內,并與污水充分攪拌混合,進行生物氧化分解。
如圖5所示,第三除氮程序是在污水中的氮化物過高時,選用除氮設各或借助于第二曝氣程序中的攪拌過程,并通過電動開關關閉曝氣管44,使曝氣程序停止,但繼續攪拌過程,從而能夠消化污水中的氮化物,實現不另裝設昂貴的外加設備或添加化學藥品就可有效地消化氮化物。
如圖6所示,第四沉淀/澄清程序是將充分處理過的污水轉送至沉淀池5內,當污水在完全靜止的狀況下進行沉淀。此時,沉淀池5可以與曝氣池4進行獨立分隔,使得污水能夠在完全靜止的狀況下進行沉淀,從而獲得最佳的沉淀效果。
如圖7所示,第五排放程序是將經過沉淀池5澄清后分成兩層的污水排出,其中上方的清水通過第四泵52排出機體1的外側,而沉淀于沉淀池5底部的污泥從沉淀池5底通過第三泵51抽回到曝氣池4內進行循環再處理。利用上述裝置處理后的污水不僅沒有臭味,而且生化需氧量和懸浮固態的去除率也高達96%以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每一批的正常操作時間為180分鐘,由于其設計完美,即使在流量高峰時仍可以維持其排放的水質。
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由堅固耐用的FRP(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制成,不會被腐蝕,并且在安裝后,若需運送到別處使用時,由于其體積小,而便于安裝和運輸。
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可根據社區的人口成長速度進行逐步增加,或根據地形及建筑的配置安裝在不同地點,利用大小不同的機形處理各定點的污水,而不需要像傳統式污水處理裝置那樣進行集中處理,使得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不僅可節省土地的浪費,而且在增加土地利用能力的同時還可省支過多的設置費用。
經過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所排放的水可作為循環再利用來灌溉花草蔬菜,沖洗廁所或作景觀用。
本實用新型中的污水處理裝置可采用可程式自動裝置進行控制,從而省去不必要的人力資源。
以上只對本實用新型中污水處理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加以說明,凡是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設計精神在其結構上作出簡單或等效的變化,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有一由玻璃纖維制成并呈中空膠囊狀的機體(1),該機體(1)在其頂部設有兩個可供人進出裝配用的孔(11),在其內部通過兩個耐腐蝕濾網(2)分隔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3)內設有一入水孔(12),在第二部分(4)內設有第一泵(41)和第二泵(42);其中,在第一泵(41)上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43),在第二泵(42)上也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44),所述吸管(4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三部分(5)內;同時,在第三部分(5)內設有第三泵(51)和第四泵(52),所述第三泵(51)連設有一延伸至第二部分頂端的L形吸管(53),所述第四泵(52)連接有一延伸至機體外側的吸管(54)。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42)為沉水式泵。
專利摘要一種循序批次反應式污水處理裝置包括有一機體。該機體在其頂部設有兩個可供人進出的孔,在其內部通過兩個耐腐蝕濾網分隔成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內設有一入水孔,在第二部分內設有兩個泵,其中,在第一泵上連設有一冂字形吸管,在第二泵上連設有一延伸至第三部分的冂字形吸管。在第三部分內也設有兩個泵,第三泵連設有一延伸至第二部分頂端的L形吸管,第四泵連設有一延伸至機體外側的吸管。
文檔編號C02F3/00GK2492550SQ0122931
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27日
發明者洪慈禧 申請人:洪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