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和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人口大國,農村地域遼闊,每天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且大多村莊缺乏專門的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僅部分住戶建有化糞池或沼氣池處理系統對生活污水進行簡單的沉淀和發酵處理,大部分居民對生活污水沒有進行處理就直接排放,農村生活污水已成為水體污染的又一嚴重污染源。農村生活污水污染源具有分布分散、面廣、量少和不易收集等特點,不適宜大范圍鋪設污水收集管網將農村生活污水納入大型集中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因此,為加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覆蓋面,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研究開發投資少、工藝設備簡單靈活、能耗低、效率高、運行維護方便的適用于農村的污水處理方法和設備意義重大。
經檢索,目前也有一些關于農村污水處理的技術方案公開,如:中國專利cn104176880a提供一種多級串聯模塊化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及生活污水處理方法,該多級串聯模塊化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串聯的格柵池、沉淀池、厭氧池、兼氧過濾池、水平潛流人工濕地、垂直潛流人工濕地和出水池,污水處理效果好,適用于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村地區,但對于沒有沼澤地、廢舊河道、牧草地、林地等自然資源的地方,該發明中的污水處理系統將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克服農村污水處理成本高和缺少維護管理的不足,利用農村地區的現有條件,結合成本低的多孔海綿填料,提供一種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和方法。
該裝置包括進水系統、三個o/a處理池、曝氣系統、生物膜過濾和處理系統、出水系統;進水系統包括進水管、水泵,三個o/a處理池分別為一階o/a處理池、二階o/a處理池和三階o/a處理池,曝氣系統包括鼓風機、曝氣閥、進氣管、微孔曝氣管,生物膜過濾和處理系統包括穿孔排泥管、不銹鋼細網格支架和生物膜海綿填料;出水系統包括總出水口和出水堰;
進水管中污水經過水泵進入一階o/a處理池的好氧區,鼓風機通過進氣管將空氣送入三個o/a處理池,進氣管上設置曝氣閥,三個o/a處理池中均由生物膜海綿填料分隔成好氧區和缺氧區,微孔曝氣管和穿孔排泥管位于好氧區,生物膜海綿填料采用不銹鋼細網格支架固定,總出水口位于三階o/a處理池末端上部,總出水口內部設置出水堰。
其中,生物膜海綿填料為板狀海綿填料,采用不銹鋼細網格支架進行固定,防止因水流沖擊造成填料變形,生物膜海綿填料以與地面為45°~60°夾角分別固定于三個o/a處理池中。生物膜海綿填料一方面截留和沉淀污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有機物,另一方面,在海綿填料上形成的生物膜起到進一步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的作用。為保證出水水質,定期取出污染海綿,清洗干凈,可重復使用,清洗廢水采用該裝置進行處理。
三個o/a處理池中的微孔曝氣管使好氧區的溶解氧保持在0.5-2.0mg/l濃度水平。
應用該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待處理的污水經由水泵提升進入一階o/a處理池,對污水進行沉淀、生物膜過濾、好氧和缺氧生物處理;
s2:經過s1處理的污水以自流方式進入二階o/a處理池,對污水進行二次沉淀、生物膜過濾、好氧和缺氧生物處理;
s3:經過s2處理的污水進入三階o/a處理池,重復s1和s2的處理過程,最后滿足排放標準的水由總出水口排出。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在o/a反應池中設置板狀多孔海綿填料,起到截留顆粒物和懸浮物的作用,同時還能在同一處理池中創造好氧和缺氧兩種環境,實現同步硝化反硝化過程;
(2)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在板狀多孔海綿填料上培養生成生物膜,可進一步降解有機物、氮磷等污染物,使其具有生物濾池的效果;
(3)本發明的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無需設置回流系統,設備操作簡單,運行維護需要量少,運行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其中:1-一階o/a處理池;2-二階o/a處理池;3-三階o/a處理池;4-進水管;5-水泵;6-鼓風機;7-曝氣閥;8-進氣管;9-微孔曝氣管;10-好氧區;11-缺氧區;12-穿孔排泥管;13-不銹鋼細網格支架;14-生物膜海綿填料;15-總出水口;16-出水堰。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為克服農村污水處理成本高和缺少維護管理的不足等問題,提供一種三階o/a分散式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和方法。
如圖1所示,該裝置中進水管4中污水經過水泵5進入一階o/a處理池1的好氧區10,鼓風機6通過進氣管8將空氣送入三個o/a(好氧/缺氧)處理池,進氣管8上設置曝氣閥7,三個o/a處理池中均由生物膜海綿填料14分隔成好氧區10和缺氧區11,微孔曝氣管9和穿孔排泥管12位于好氧區10,生物膜海綿填料14采用不銹鋼細網格支架13固定,總出水口15位于三階o/a處理池末端上部,總出水口15內部設置出水堰16。
其中,生物膜海綿填料14為板狀海綿填料,生物膜海綿填料14以與地面為45°~60°夾角分別固定于三個o/a處理池中。
如圖2所示,該裝置進行污水處理的具體過程如下:
s1:待處理的污水經由水泵5提升進入一階o/a處理池1,對污水進行沉淀、生物膜過濾、好氧和缺氧生物處理;
s2:經過s1處理的污水以自流方式進入二階o/a處理池2,對污水進行二次沉淀、生物膜過濾、好氧和缺氧生物處理;
s3:經過s2處理的污水進入三階o/a處理池3,重復s1和s2的處理過程,最后滿足排放標準的水由總出水口15排出。
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三個o/a處理池串聯組成三階好氧/缺氧(o/a)組合處理模塊,o/a處理池內均設置有由不銹鋼細網格支架13支撐的掛有生物膜的海綿填料。進水由一階o/a處理池1的池體下部進水,首先進入好氧區10,好氧區10采用微孔曝氣方式對污水進行一次好氧生物處理;然后經過生物膜海綿填料14,在填料上依次進行好氧生物處理和缺氧生物處理,污水經過生物膜海綿填料14后再進入缺氧區11;在上述缺氧區11污水進行進一步的生化反應,處理后經過出水管進入后續的o/a處理池,經過二階、三階處理后,最終經總出水口15流出裝置。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