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通過調節水中營養元素比例控制水中生物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盡管在淡水污水除氮磷的方法很多而有效,但海水中的物化特性及生物類群與淡水系統有非常大的差異,不能把淡水污水處理技術照搬到海水系統中去。目前,快速有效且成本低的海水處理方法比較少,且適用于氮、磷含量高的養殖廢棄海水的方法就更缺乏,且大都對去除可溶性無機氮的效果不理想。
目前所采用的去除海水中氮、磷方法有物理化學處理技術(包括沉淀、過濾、吸附、曝氣等)、投加生物的方法(包括利用貝類濾食、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投加微生物制劑等)。
已有的用于改善海水水質的技術有幾類,包括物理法除懸浮物、理化因素去除可溶性氮磷,以及利用生物除氮磷等。依靠物理性質去除養殖廢棄海水懸浮物的技術較成熟,可把大部分懸浮物去除,但不能去除可溶性氮磷。用理化方法去除可溶性氮磷的難度大,并且在實驗室中所用的條件及處理費用暫時還不適用于實際的生產。生物除氮磷所用到的生物包括水生動物、維管植物、藻類、細菌等,這些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不同程度地吸收養殖廢水中的氮磷,其中大型海藻及微生物的作用最顯著。大型海藻作為海水生物濾器在國外有較長的歷史,在國內主要有江蘺、石莼和麒麟菜這三類大型海藻用于養殖海水去氮磷的研究或用于實際生產中,然而單一用大型海藻不能去除顆粒態的氮磷,同時由于大型海藻有較多的生長條件限制,處理速度較慢。利用細菌在海水中除氮磷的技術在國內外應用越來越多,所用的微生物多數是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亞硝化細菌與氨同化細菌這幾類,這些微生物能否在海水存活是其發揮凈化功能的前提,但海水中經常缺乏這些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及部分微量元素;在伴隨投入微生物的同時有時會加入甲醇作為碳源,但甲醇對有毒,易形成二次污染;目前用微生物凈化海水的效果總體上對磷有較好去除作用,而對無機氮的效果不穩定,往往會出現硝化作用與反硝化作用難以在空間與時間上協調一致,最后出現可溶性無機氮積累。
在這些海水去氮磷方法中,物理及化學方法的成本較高,并對可溶性的氮磷的去除效果欠佳;相對而言,生物方法較為理想,尤其是大型海藻及微生物制劑,但大型海藻不能有效去除顆粒態氮磷,而外加的微生物可把顆粒態氮磷轉化為無機氮磷卻不能有效清除無機氮,并且有時加入的微生物的營養需求在所處理的海水中得不到滿足。所以,目前已有的方法難以快速高效且低成本地處理富含氮磷養殖廢棄海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通過調節海水中的有關成分,控制水中生物,使氮、磷的去除過程更順利進行,同時結合部分物理化學過程,除氮、磷的作用將達到更理想的效果。
本發明所述方法的原理是根據海水中生物尤其是微生物的對碳的需求,利用淀粉作為外加碳源,并補充部分微量元素,促進水體中生物的除氮、磷作用,同時利用淀粉溶液膠體易破壞的性質將部分有機物絮凝吸附,最后再結合沉淀、過濾技術,將海水氮、磷去除。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在處理的海水中加入含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25∶1的淀粉溶液和/或濃度為0.05~1mg/L的可溶態的微量元素,靜置至少一天,然后沉淀、過濾。
所述需處理的海水是未經滅菌處理的海水。
所述淀粉溶液是將淀粉與水加熱配制而成的澄清的淀粉溶液。
所述微量元素選自鐵、銅、鈷、錳、釩、鋅、鉬中的一種或幾種,并采用可溶態的形式。
所述靜置、沉淀和過濾是將非溶解態氮磷與海水分離的過程。
應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來處理海水,處理6天后,氨氮降低60~99%,亞硝酸鹽降低50%以上,可溶性無機氮降低70~98%,磷酸鹽降低53~85%;處理11天后,總氮降低20~98%,可溶態總氮降低38~88%,總磷降低15~25%,可溶態總磷降低10~25%。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去除海水中的氮磷,相關指標均高于相似條件下投加生物的方法(投加生物的方法是現有技術中效果較理想的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成本低廉的優點。
圖1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氨含量的變化圖;圖2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圖;圖3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圖;圖4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可溶性無機氮(DIN,包括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含量的變化圖;圖5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總氮含量的變化圖;圖6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可溶性總氮含量的變化圖;圖7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磷酸鹽含量的變化圖;圖8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總磷含量的變化圖;圖9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可溶性總磷含量的變化圖;圖10為投加淀粉溶液對魚靈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圖;圖11為投加淀粉溶液對金鐘牌海水晶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圖;圖12為投加淀粉溶液對家健利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圖;圖13投加0.2mg/L單種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圖14投加1mg/L單種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圖15投加0.2mg/L混合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圖16投加1mg/L混合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在本實施例中,需處理的海水為取自深圳葵涌南美白對蝦集約化養殖場的養殖廢棄海水,淀粉選用分析純的可溶性淀粉。在試驗前,首先計算養殖廢棄海水的總氮量,按照碳氮比為0∶1(對照組),5∶1,15∶1,25∶1四個濃度處理養殖廢棄海水,所測指標包括氨、硝酸鹽、亞硝酸鹽、可溶性無機氮(DIN,包括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總氮(TN)、磷酸鹽、總磷以及微量元素變化。
在養殖廢棄海水中加入淀粉12小時后,海水中出現混濁,有絮凝狀物產生,經沉淀后,海水透明度增加,過濾后測定氮磷含量。
圖1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氨含量的變化。由圖1可知,加入淀粉1天后,各組的變化并不明顯;隨著時間的增長,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海水中的氨含量明顯降低,而且加入的淀粉越多,降低的幅度越大。加入淀粉6天后,處理組一(C/N為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60%,處理組二(C/N為1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95%,處理組三(C/N為2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98%;加入淀粉11天后,對照組在自凈作用下氨含量有所降低,在此情況下,投加淀粉的處理組仍顯現出明顯的效果,在處理組一(C/N為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30%,處理組二(C/N為1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60%,處理組三(C/N為25∶1)中的氨含量降低了近100%。
圖2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由圖2可知,在投加淀粉后第1天處理一與處理二的亞硝酸鹽有降低,但處理三的亞硝酸鹽含量反而升高;到第6天,投加淀粉的三個處理組海水中的亞硝酸鹽都比對照組不降55%;第11天,對照組的亞硝酸鹽含量上升,相比之下,投加淀粉的三個處理組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穩定,比對照組少80%以上。
圖3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硝酸鹽含量的變化。由圖3可知,從實驗開始到第6天,投加淀粉的各處理組與對照組中的硝酸鹽的濃度變化相似,都是先在第1天升高,在第6天降低。但到了第11天,對照組的硝酸鹽含量又開始上升,投加淀粉的各組則檢測不出有硝酸鹽了。
圖4為可溶性無機氮(DIN)包括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氨含量的變化。由圖4可知,加入淀粉1天后,各組的變化并不明顯;隨著時間的增長,與對照組相比,處理組海水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明顯降低,而且加入的淀粉越多,降低的幅度越大。加入淀粉6天后,處理組一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了63%,處理組二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了94%,處理組三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了97%;加入淀粉11天后,對照組在自凈作用下可溶性無機氮含量有所降低,在此情況下,投加淀粉的處理組仍顯現出明顯的效果,在處理組一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了31%,處理組二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了70%,處理組三中的可溶性無機氮含量降低幾乎100%。
圖5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海水中總氮含量的變化。由圖5可知,在投加淀粉11天后,與對照組相比,處理一的總氮含量降低20%,處理二的降低78%,而處理三則下降了98%。
圖6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可溶性總氮含量的變化。由圖6可知,在投加淀粉11天后,與對照組相比,處理一的可溶性總氮含量降低38%,處理二的降低85%,而處理三則下降了88%。
圖7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磷酸鹽含量的變化。由圖7可知,投加淀粉后,養殖廢棄海水中的磷酸鹽含量明顯下降,而對照組的磷酸鹽含量比較穩定。加入淀粉1天后,三個處理組的磷酸鹽含量比對照組少15%左右。加入淀粉6天后,處理組一中的磷酸鹽含量降低了53%,處理組二中的磷酸鹽含量降低了63%,處理組三中的磷酸鹽含量降低了81%;加入淀粉11天后,在處理組一和處理組二中的磷酸鹽含量降低了64%,而處理組三中的氨含量降低了85%。
圖8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海水中總磷含量的變化。由圖8可知,在投加淀粉11天后,與對照組相比,處理一的總磷含量降低15%,處理二的降低21%,而處理三則下降了25%。
圖9為養殖廢棄海水中投加不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后水中可溶性總磷含量的變化。由圖9可知,在投加淀粉11天后,與對照組相比,處理一的可溶性總磷含量降低13%,處理二的降低24%,而處理三則下降了25%。
投加淀粉去除養殖廢棄海水氮磷過程中可溶態微量元素的含量變化見表1。
表1投加淀粉后海水中可溶態微量元素的含量變化 (單位mg/L)
注1+表示增加,-表示減少。
注2對照組——沒加淀粉;處理一——按C/N為5∶1加入淀粉;處理二——按C/N為15∶1加入淀粉;處理三——按C/N為25∶1加入淀粉由表1可知,在處理過程中,養蝦廢棄海水中的可溶態微量元素含量發生變化。與對照組相比,投加淀粉后,鐵和鋅的含量相對減少,其中鐵減少幅度最大,下降了0~0.5mg/L;與對照組相比,投加淀粉后,鈷、錳、釩的含量相對增加,錳的增加幅度最大;與對照組相比,處理一和處理二鉬的含量相對增加,而處理三則相對減少;投加淀粉后,銅的含量變化各處理組與對照組的變化一致。
實施例2在本實施例中,需處理的海水為人工海水,采用三種市售海水鹽配制魚靈牌海水素(中國汕頭南澳海水素廠);金鐘牌海水晶(廣東省多種鹽公司,廣東省科委海洋資源開發中心);家健利牌海水素(廣東省多種鹽公司,廣東省科委海洋資源開發中心)。用上述鹽配制30‰的人工海水。在測定各種人工海水無機氮的本底值后,分別添加硫酸銨(分析純)、亞硝酸鈉(分析純)、硝酸鈉(分析純),使海水中的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濃度分別為2.5mg/L、2mg/L和7mg/L。淀粉選用分析純的可溶性淀粉。
本實施例首先測試投加淀粉溶液對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按人工海水中的C∶N比值為2.5∶1的量投加淀粉溶液,對照組不加淀粉溶液,實驗持續5天,每天從瓶中取出海水測定其氨、亞硝酸鹽及硝酸鹽的濃度。在人工海水中加入淀粉24小時后,海水中出現混濁,有絮凝狀物產生,經沉淀后,海水透明度增加,過濾后測定氮含量。
圖10為投加淀粉溶液對魚靈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在亞硝酸鹽中,魚靈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對照組的亞硝酸鹽濃度隨時間變化不大,而投加淀粉組的亞硝酸鹽濃度在整體上小于對照組。在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28.4%;第3天和第4天,兩組的差異變小,投加淀粉組的下降率不到10%;到第5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下降了57.6%。對氨而言,對照組的濃度曲線隨時間變化較為平緩,而投加淀粉組的氨濃度則表現出一種連續下降的趨勢。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12.8%,第3天少54.1%,第4天少73.8%,第5天下降了差不多100%。對照組的硝酸鹽濃度是先升后降再升,而投加淀粉組則是先升后降。第2天到第4天,投加淀粉組的硝酸鹽比對照組減少了10~20%,到第5天則下降了40.8%。總無機氮濃度的變化是綜合了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數據得出的總體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投加淀粉組的總無機氮濃度比對照組減小的程度在依次增大,從第2天到第5天的下降率分別是18.3%,18.4%,29.3%和53.7%。
圖11為投加淀粉溶液對金鐘牌海水晶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實驗過程中,金鐘牌海水晶配制的人工海水對照組的亞硝酸鹽濃度基本沒變化,而投加淀粉組的亞硝酸鹽濃度在整體上小于對照組且第3天下降較快。在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1.3%;第3天下降最快,比對照組減少了97.1%;第4天和第5天分別比對照組少98.1%和99.4%。對氨而言,對照組的濃度曲線隨時間變化有平緩的下降,而投加淀粉組的氨濃度則表現出較大的下降趨勢。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61.8%,第3天少58.1%,第3天和第4天下降了差不多100%。對照組的硝酸鹽濃度變化較平緩,而投加淀粉組則是連續下降。第2天,投加淀粉組的硝酸鹽比對照組減少了5.01%,第3天則下降了20.6%,第4天下降了69.4%,到第5天下降了85.2%。總無機氮濃度的變化是綜合了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數據得出的總體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投加淀粉組的總無機氮濃度比對照組減小的程度在依次增大,從第2天到第5天的下降率分別是16.4%,41.1%,80.0%和90.3%。
圖12為投加淀粉溶液對家健利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的去除效果。實驗過程中,家健利牌海水素配制的人工海水對照組的亞硝酸鹽濃度基本沒變化,而投加淀粉組的亞硝酸鹽濃度在整體上小于對照組且第3天下降較快。在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24.5%;第3天下降最快,比對照組減少了95.2%;第4天和第5天分別比對照組少99.1%和99.9%。對氨而言,對照組的濃度曲線隨時間變化有平緩的起伏,而投加淀粉組的氨濃度則表現出較大的下降趨勢。第2天,投加淀粉組比對照組少15.2%,第3天少85.4%,第3天和第4天下降了差不多100%。對照組的硝酸鹽濃度曲線隨時間變化有平緩的起伏,而投加淀粉組則是先降后升再降。第2天,投加淀粉組的硝酸鹽比對照組減少了2.8%,第3天則下降了46.0%,第4天下降了0.1%,到第5天下降了98.2%。總無機氮濃度的變化是綜合了氨、亞硝酸鹽、硝酸鹽的數據得出的總體趨勢。隨著時間的變化,投加淀粉組的總無機氮濃度比對照組減小的程度在依次增大,從第2天到第5天的下降率分別是8.9%,62.4%,36.7%和98.8%。
接著測試了淀粉溶液的效果與海水中生物之間的關系。為初步確定溶解態無機氮的動態變化是否與生物有關,將海水進行了不同的滅菌處理。取金種牌人工海水裝入錐形瓶中,分別進行三種處理第一種處理(以下稱該組為滅菌組)是將海水進行高壓滅菌處理,再通過無菌操作加入已滅菌的淀粉溶液,再蓋上棉塞扎嚴;第二種處理(以下稱非滅菌組)沒有將海水進行滅菌處理,直接通過無菌操作加入已滅菌的淀粉溶液,再蓋上棉塞扎嚴;第三種處理(以下稱滅菌暴露組)將海水進行高壓滅菌處理,不蓋棉塞,讓其暴露于空氣中。5天后測定水中的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濃度。投加淀粉溶液5天后不同滅菌條件下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含量的變化見表2。
表2投加淀粉溶液5天后不同滅菌條件下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的含量
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在這三組中,滅菌組的氨、亞硝酸鹽、硝酸鹽和總無機氮的濃度是最大的,而非滅菌組的這些測定值是最小的。其結果的差異是源于投加淀粉的海水在人為處理后海水中生物的差異。滅菌組因經過滅菌處理其中沒有微生物存在;滅菌暴露組因經滅菌后暴露在空氣中,所以這組中含有空氣中的微生物,但沒有海水鹽中的微生物;非滅菌組中因沒有特殊的滅菌處理,所以其中既含有海水鹽中的微生物,又含有空氣中的微生物。
實施例3人工海水采用市售的魚靈牌海水素(中國汕頭南澳海水素廠)配制,鹽度為30‰。在測定各種人工海水無機氮的本底值后,分別添加硫酸銨(分析純)、亞硝酸鈉(分析純)、硝酸鈉(分析純),使海水中的氨氮、亞硝酸氮、硝酸氮濃度分別為4mg/L、3mg/L和8mg/L。淀粉選用分析純的可溶性淀粉。
微量元素采用鐵、錳、鋅、銅、鈷、鉬、釩七種,添加的化合物分別是三氯化鐵(分析純)、氯化錳(分析純)、氯化鋅(分析純)、氯化銅(分析純)、氯化鈷(分析純)、鉬華(分析純)、釩酸鈉(分析純)。
測定向人工海水中投加0、0.2mg/L、1mg/L的單種微量元素對淀粉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實驗分16組空白組不投加淀粉溶液也不投加微量元素;對照組投加淀粉溶液及投加0mg/L微量元素;其中7組分別投加0.2mg/L的鐵、錳、鋅、銅、鈷、鉬、釩;剩下7種分別投加1mg/L的鐵、錳、鋅、銅、鈷、鉬、釩。每組設4個平行。實驗持續4天,最后從瓶中取出海水測定其氨、亞硝酸鹽及硝酸鹽的濃度,三者之和為溶解態無機氮。
測定向人工海水中投加0、0.2mg/L、1mg/L的混合微量元素對淀粉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實驗分8組空白組不投加淀粉溶液也不投加微量元素;對照組投加淀粉溶液及投加0mg/L微量元素;其中2組分別投加0.2mg/L與1mg/L的鐵、錳、鋅、銅、鈷、鉬、釩混合微量元素(以下稱七種混合),每種元素的濃度相同;另有2組分別投加0.2mg/L與1mg/L的鐵、釩、鋅混合微量元素(以下稱鐵釩鋅),每種元素的濃度相同;剩下2組分別投加0.2mg/L與1mg/L的鉬、銅、錳、鈷混合微量元素(以下稱鉬銅錳鈷),每種元素的濃度相同。每組設4個平行。實驗持續4天,最后從瓶中取出海水測定其氨、亞硝酸鹽及硝酸鹽的濃度,三者之和為溶解態無機氮。
投加單種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見圖13和圖14。投加淀粉溶液能明顯去除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而在投加淀粉溶液再投加單種微量元素能促進去除效果。
投加0.2mg/L鐵、鋅、釩、鉬、銅、錳、鈷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47%、24%、3%、6%、17%、0%、6%。在此濃度下,添加鐵、鋅、銅的效果較好。
投加1mg/L鐵、鋅、釩、鉬、銅、錳、鈷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56%、19%、17%、0%、0%、3%、1%。在此濃度下,添加鐵、鋅、釩的效果較好。
隨著添加濃度的上升,加鐵、釩、錳的效果加強,而添加鋅、鉬、銅、鈷的效果減弱。
投加混合微量元素對利用淀粉溶液去除人工海水中溶解態無機氮效果的影響見圖15和圖16。投加淀粉溶液能明顯去除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而在投加淀粉溶液再投加混合微量元素能促進去除效果。
投加0.2mg/L的七種混合(鐵、鋅、釩、鉬、銅、錳、鈷7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鐵鋅釩(鐵、鋅、釩3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鉬銅錳鈷(鉬、銅、錳、鈷4種元素的等量混合)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65%、47%、11%。在此濃度下,添加七種混合的效果最好。
投加1mg/L的七種混合(鐵、鋅、釩、鉬、銅、錳、鈷7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鐵鋅釩(鐵、鋅、釩3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鉬銅錳鈷(鉬、銅、錳、鈷4種元素的等量混合)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26%、61%、-15%。在此濃度下,添加鐵鋅釩混合元素的效果最好,而投加鉬銅錳鈷混合元素反而使去除效果低于對照組。
隨著添加濃度的上升,加鐵鋅釩混合元素的效果加強,而添加七種混合、鉬銅錳鈷的效果減弱。
實施例4為進一步確定不同濃度下投加淀粉及微量元素對海水的凈化能力,分別做了投加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的淀粉溶液和濃度為0.05mg/L、0.5mg/L的可溶態的微量元素對海水中總無機氮的去除效果的研究。
結果表明,在海水中投加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的淀粉溶液和濃度為0.05mg/L、0.5mg/L的可溶態的微量元素能有效去除海水中總無機氮。
在海水中投加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的淀粉溶液的第4天,投加淀粉組的總無機氮濃度比對照組減小13%。投加0.05mg/L鐵、鋅、釩、鉬、銅、錳、鈷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12%、6%、0.75%、1.5%、4.25%、0%、1.5%。投加0.5mg/L鐵、鋅、釩、鉬、銅、錳、鈷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28%、9.5%、8.5%、0%、0%、1.5%、0.5%。投加0.05mg/L的七種混合(鐵、鋅、釩、鉬、銅、錳、鈷7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鐵鋅釩(鐵、鋅、釩3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鉬銅錳鈷(鉬、銅、錳、鈷4種元素的等量混合)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16%、12%、3%。投加0.5mg/L的七種混合(鐵、鋅、釩、鉬、銅、錳、鈷7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鐵鋅釩(鐵、鋅、釩3種元素的等量混合)、鉬銅錳鈷(鉬、銅、錳、鈷4種元素的等量混合)后,人工海水中的溶解態無機氮分別比只投加淀粉的對照組降低3%、31%、15%。
權利要求
1.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處理的海水中加入含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25∶1的淀粉溶液和/或濃度為0.5~1mg/L的可溶態的微量元素,靜置至少一天,然后沉淀、過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處理的海水是未經滅菌處理的海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溶液是將淀粉與水加熱配制而成的澄清的淀粉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選自鐵、銅、鈷、錳、釩、鋅、鉬中的一種或幾種,并采用可溶態的形式。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去除海水中氮、磷的方法。本發明所述的方法是在處理的海水中加入含碳質量與需處理海水中總氮質量的比值為0.05∶1~25∶1的淀粉溶液和/或濃度為0.05~1mg/L的可溶態的微量元素,靜置至少一天,然后沉淀、過濾。采用本發明所述的方法去除海水中的氮磷,相關指標均高于相似條件下投加生物的方法,并且高效快速、成本低廉。
文檔編號C02F1/52GK1789163SQ200410077320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5日
發明者許忠能, 王惠婷, 楊文娟, 梁海含, 林小濤, 于赫男 申請人: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