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應用于水華 暴發期間打撈后堆積在溝塘內的陳藻原位無害化處置,屬利用超聲空化和臭氧高級氧化技 術安全、經濟的環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漁牧水的排入,使大部分水體遭受不同 程度的污染,對城市供水造成嚴重影響。據調查,我國430個城市中有90%以上的飲用水源 受到污染,導致水體的富營養化,造成經濟損失達377億元,而富營養化最明顯的特征就是 藻類的過度繁殖,給供水工程帶來很大影響。
在水華暴發期間打撈后堆積在溝塘內的陳藻具有超高的藻濃度,通常呈藻漿或藻 泥狀,不過相關資料表明這種構成藻漿或藻泥的藍藻藻細胞其含水量仍超過80% ;相關研 究已證明低頻功率超聲具有強大的藻/水分離作用,其對陳藻凝絮濃聚后剩余的藻固態干 物質總量極少;這部分極少量的藻固態干物質和分離出的上清液(水)經超聲協同臭氧的 強去污、脫色、減量、除味作用后可達標排放,即可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及 方法,應用于水華暴發期間打撈后堆積在溝塘內的陳藻原位無害化處置,利用超聲空化和 臭氧高級氧化技術安全、經濟的環保技術,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包括超聲 輻射器陣列、臭氧發生器和處理反應器擋水板;由處理反應器擋水板將該裝置分隔成并排 排列的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藻泥藻漿泵入區域,第二個區域是藻水分離區域,第三個區域 是臭氧發生器,第四個是排水區域;在藻泥藻漿泵入區域與藻水分離區域之間設有泥漿污 水泵,將藻泥藻漿泵入區域中的藻泥藻漿泵入藻水分離區域;在藻水分離區域內設有超聲 輻射器陣列,將流過藻水分離區域流入第二個區域的藻泥藻漿通過超聲輻射器陣列進行輻 射處理;將進行過輻射處理的藻泥藻漿流入第三個區域,在第三個區域中同時設置超聲輻 射器陣列和臭氧發生器;第四個是排水區域,在排水區域的上部設有出水口。
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采用噴射流體產生超聲的液哨、壓電型超聲換能器、磁致伸 縮型超聲換能器或超聲發生裝置。
所述的臭氧發生器帶μ 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構成。
本發明的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的無害化處置方法, 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分別位于藻水分離區域的中層和帶μ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的臭氧發 生器的上部;經超聲輻射器陣列輻射出的超聲波對其中的藍藻作用實現藻/水分離,上清 液經超聲協同臭氧發生器處理后流入排水區域,達到去污、脫色、減量、除味效果后達標排 放,即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清除陳藻及藻類殘體的目的。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應 用于水華暴發期間打撈后的陳藻及藻類堆積在溝塘內原位無害化處置,該發明屬利用超聲 空化和臭氧高級氧化技術領域,具有安全、經濟、快速、環保等優點。
圖1為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的示意圖。圖中有超 聲輻射器陣列1、藻/水分離區域2、排水區域3、藻泥/藻漿泵入區域4、水底5、處理反應器 擋水板6、上清液7、出水口 8、水面9、藍藻10、藍藻沉降11、超聲波12、帶μ m級臭氧噴頭的 臭氧發生器13、泥漿泵/污水泵1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其對陳藻 及藻類處理方法在于利用超聲輻射器陣列1發出的低頻功率超聲具有強絮凝作用和帶μπι 級臭氧噴頭的臭氧發生器13產生的臭氧協同超聲具有強去污去臭的作用,經過藻泥/藻漿 泵入區域4將陳藻輸入到處理區域7使得陳藻藻漿固/液分離、減量、去污、脫色、除味,從 而大到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
本發明的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包括超聲輻射器陣 列1、臭氧發生器13和處理反應器擋水板6 ;由處理反應器擋水板6將該裝置分隔成并排排 列的4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藻泥藻漿泵入區域4,第二個區域是藻水分離區域2,第三個區 域是臭氧發生器13,第四個是排水區域3 ;在藻泥藻漿泵入區域4與藻水分離區域2之間設 有泥漿污水泵14,將藻泥藻漿泵入區域4中的藻泥藻漿泵入藻水分離區域2 ;在藻水分離區 域2內設有超聲輻射器陣列1,將流過藻水分離區域2流入第二個區域的藻泥藻漿通過超聲 輻射器陣列1進行輻射處理;將進行過輻射處理的藻泥藻漿流入第三個區域,在第三個區 域中同時設置超聲輻射器陣列1和臭氧發生器13 ;第四個是排水區域3,在排水區域3的上 部設有出水口(8)。
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1采用噴射流體產生超聲的液哨、壓電型超聲換能器、磁致 伸縮型超聲換能器或超聲發生裝置。
所述的臭氧發生器13帶μ 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構成。
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的無害化處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1分別位于藻水分離區域2的中層和帶μ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的臭 氧發生器13的上部;經超聲輻射器陣列1輻射出的超聲波12對其中的藍藻作用實現藻/水 分離,上清液7經超聲協同臭氧發生器13處理后流入排水區域3,達到去污、脫色、減量、除 味效果后達標排放,即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清除陳藻及藻類殘體的目的。
權利要求
1.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超 聲輻射器陣列(1)、臭氧發生器(13)和處理反應器擋水板(6);由處理反應器擋水板(6)將 該裝置分隔成并排排列的4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藻泥藻漿泵入區域,第二個區域是藻 水分離區域O),第三個區域是臭氧發生器(13),第四個是排水區域(3);在藻泥藻漿泵入 區域(4)與藻水分離區域( 之間設有泥漿污水泵(14),將藻泥藻漿泵入區域中的藻 泥藻漿泵入藻水分離區域O);在藻水分離區域O)內設有超聲輻射器陣列(1),將流過藻 水分離區域( 流入第二個區域的藻泥藻漿通過超聲輻射器陣列(1)進行輻射處理;將進 行過輻射處理的藻泥藻漿流入第三個區域,在第三個區域中同時設置超聲輻射器陣列(1) 和臭氧發生器(1 ;第四個是排水區域(3),在排水區域(3)的上部設有出水口(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1)采用噴射流體產生超聲的液哨、壓電型超聲換能器、磁 致伸縮型超聲換能器或超聲發生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發生器(1 帶μ 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構成。
4.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的無 害化處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1)分別位于藻水分離區域O)的中層和 帶μ m級噴孔的臭氧噴頭的臭氧發生器(1 的上部;經超聲輻射器陣列(1)輻射出的超聲 波(12)對其中的藍藻作用實現藻/水分離,上清液(7)經超聲協同臭氧發生器(13)處理 后流入排水區域(3),達到去污、脫色、減量、除味效果后達標排放,即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 原位無害化處置清除陳藻及藻類殘體的目的。
全文摘要
一種超聲協同臭氧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裝置及方法,應用超聲與臭氧的協同作用清除陳藻及藻類殘體,凈化水環境。該裝置由超聲輻射器陣列(1)、帶μm級臭氧噴頭的臭氧發生器(13)和處理反應器(擋水板)(6)組成。工作流程概述為所述超聲輻射器陣列(1)位于藻泥/藻漿泵入區域(2),經超聲輻射器陣列(1)輻射出的超聲波(12)對其中的藍藻作用實現藻/水分離,上清液經超聲協同臭氧(13)處理,達到去污、脫色、減量、除味效果后可達標排放,即實現陳藻及藻類殘體原位無害化處置清除陳藻及藻類殘體的目的。
文檔編號C02F11/06GK102030451SQ20101051769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吳巍, 尹立紅, 浦躍樸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