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領域,特別涉及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建筑垃圾主要是指城市建設過程中,拆遷房屋等所產生的鋼筋混凝土塊、磚瓦塊等物料。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絕大多數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被運送至郊區或者山區,露天放置或者填埋。這些建筑垃圾部分占用土地,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建筑垃圾運輸、堆置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空氣、重金屬污染地下水,造成環境污染;同時建筑垃圾填埋后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我國目前已經擁有一定的技術,把建筑垃圾處理后,作為再生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現有技術把建筑垃圾進行人工分揀,把塑料、木頭、鐵質物揀出回收再利用;剩余的混凝土及磚瓦塊進行破碎、篩分、清洗后做建筑骨料和砂,可用來做混凝土或者免燒磚等。·建筑垃圾處理項目是一個新興的項目,由于是建筑垃圾的循環再利用,是環保項目,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項目中。現有技術中經常使用礦石破碎篩分設備,設計建筑垃圾處理流程,而建筑垃圾不同于普通礦石,建筑垃圾中含有很多雜物,需要進行分離,而且建筑垃圾中含有鋼筋混凝土,需要把鋼筋與混凝土分離,所以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建筑垃圾中雜物處理不徹底,鋼筋與混凝土分離不徹底造成輸送設備損耗嚴重,塑料、木頭等雜物需要人工分揀等等許多問題。現有的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多采用多段破碎,整條生產線占地面積大,建設及運營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除雜效果好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塑料、木頭等雜質需要人工分揀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在建筑垃圾加工流程上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自卸式除鐵器、第一振動篩、干式輕質物分離機、第二振動篩,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與自卸式除鐵器之間設有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自卸式除鐵器與第一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細料出口與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之間設有第三出料皮帶輸送機,干式輕質物分離機與第二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四出料皮帶輸送機,所述給料裝置包括原料倉、振動給料機,原料倉的出料口連接振動給料機的進料口,振動給料機的出料口連接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的進料口,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的進料端設置于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一振動篩的粗料出口與原料倉之間設有返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雜物出口與雜物皮帶輸送機相連。所述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自卸式除鐵器從后至前依次分布在同一水平方位上,所述第一振動篩位于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的側方,所述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位于第一振動篩的后方,所述第二振動篩位于第一振動篩的側前方。[0008]所述給料裝置和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安裝于地平面以下。所述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上設有輕質物通道,所述輕質物通道與除塵器相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僅采用一臺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就可以把鋼筋與混凝土有效分離,并 把鋼筋打成彎曲狀,避免破碎后物料中鐵質物對皮帶輸送機的輸送帶破壞,同時減少了生產線主設備,簡化了建筑垃圾處理生產線流程,降低了建設及運營費用;采用自卸式除鐵器,可以將處理建筑垃圾中的鐵質物除去,此鐵質物可回收再利用;使用第一振動篩篩除建筑垃圾中不可破碎的雜物,配合后續的干式輕質物分離機,可去除建筑垃圾中的輕質雜物,而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進行分揀,處理建筑垃圾過程中分離的部分雜物可回收再利用。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振動篩位于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的側方,干式輕質物分離機、第二振動篩分別位于第一振動篩的后方、側前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大大減少了系統的占地面積。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給料裝置和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安裝于地平面以下,降低了設備之間的距離及上料高度,降低了設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對周圍環境的污染。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除塵器與干式輕質物分離機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除去生產現場的粉塵,而且還能除去成品物料中的輕質物和粉塵,環保效果好。經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處理后的建筑垃圾成了沙石骨料,可以用來制作混凝土或者免燒磚、市政用磚等,也可就近處置,作為公路路基墊層、小區路面硬化等原材料使用,實現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處理建筑垃圾過程中分離出的鐵質物及部分雜物可回收再利用。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I中,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自卸式除鐵器5、第一振動篩7、干式輕質物分離機11、第二振動篩13,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與自卸式除鐵器5之間設有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4,自卸式除鐵器5與第一振動篩7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6,第一振動篩7的細料出口與干式輕質物分尚機11之間設有第三出料皮帶輸送機10,干式輕質物分尚機11與第二振動篩13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四出料皮帶輸送機12,所述給料裝置包括原料倉I、振動給料機2,原料倉I的出料口連接振動給料機2的進料口,振動給料機2的出料口連接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的進料口,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6的進料端設置于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4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一振動篩7的粗料出口與原料倉I之間設有返料皮帶輸送機8,第一振動篩7的雜物出口與雜物皮帶輸送機9相連,給料裝置和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安裝于地平面以下,干式輕質物分離機11上設有輕質物通道,所述輕質物通道與除塵器17相連,第二振動篩13上設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第三出料口,第一出料口通過第一成品出料皮帶機16連接第一成品倉庫、第二出料口通過第二成品出料皮帶機15連接第二成品倉庫、第三出料口通過第三成品出料皮帶機14連接第三成品倉庫。所述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自卸式除鐵器5從后至前依次分布在同一水平方位上,所述第一振動篩7位于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的側方,所述干式輕質物分離機11位于第一振動篩7的后方,所述第二振動篩13位于第一振動篩7的側前方。上述實施例I在使用過程中,建筑垃圾通過原料倉I進入振動給料機2,經振動給料機2使建筑垃圾均勻進入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3進行分離、破碎處理,鋼筋與混凝土有效分離,鋼筋被打斷成為彎曲狀,處理后的物料經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4送達自卸式除鐵器5,經自卸式除鐵器5除鐵后,物料進入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6,物料通過第二出料皮 帶輸送機6進入第一振動篩7進行篩分、分離,第一振動篩7篩除建筑垃圾中不可破碎的雜物,不可破碎的雜物通過第一振動篩7的雜物出口經雜物皮帶輸送機9進入雜物堆等待后續處理,顆粒粒度不合格的物料經過第一振動篩7的粗料出口進入返料皮帶輸送機8然后進入原料倉I進行循環破碎,顆粒粒度合格的半成品物料經第一振動篩7的細料出口進入第三出料皮帶輸送機10然后進入干式輕質物分離機11,除塵器17通過輕質物通道向干式輕質物分離機11提供風能,把半成品中的輕質雜物及粉塵除去,然后物料經過第四出料皮帶輸送機12進入第二振動篩13進行最終篩分,篩分出的不同粒度的成品料分別經過第一成品出料皮帶機16、第二成品出料皮帶機15、第三成品出料皮帶機14進入第一成品倉庫、第二成品倉庫、第三成品倉庫。
權利要求1.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垃圾加工流程上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自卸式除鐵器、第一振動篩、干式輕質物分離機、第二振動篩,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與自卸式除鐵器之間設有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自卸式除鐵器與第一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細料出口與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之間設有第三出料皮帶輸送機,干式輕質物分離機與第二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四出料皮帶輸送機,所述給料裝置包括原料倉、振動給料機,原料倉的出料口連接振動給料機的進料口,振動給料機的出料口連接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的進料口,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的進料端設置于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的出料端的下方,第一振動篩的粗料出口與原料倉之間設有返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雜物出口與雜物皮帶輸送機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自卸式除鐵器從后至前依次分布在同一水平方位上,所述第一振動篩位于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的側方,所述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位于第一振動篩的后方,所述第二振動篩位于第一振動篩的側前方。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給料裝置和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安裝于地平面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上設有輕質物通道,所述輕質物通道與除塵器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循環再利用領域,特別涉及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理系統。該系統在建筑垃圾加工流程上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給料裝置、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自卸式除鐵器、第一振動篩、干式輕質物分離機、第二振動篩,建筑垃圾專用分離破碎設備與自卸式除鐵器之間設有第一出料皮帶輸送機,自卸式除鐵器與第一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二出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細料出口與干式輕質物分離機之間設有第三出料皮帶輸送機,干式輕質物分離機與第二振動篩的進料口之間設有第四出料皮帶輸送機,第一振動篩的粗料出口與原料倉之間設有返料皮帶輸送機。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除雜效果好,塑料、木頭等雜質不需要人工分揀。
文檔編號B09B3/00GK202779142SQ2012204602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劉永強, 劉綱領, 楊得欣, 李寶龍 申請人:鄭州中意礦山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