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進行固液分離和油水分離的廢水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外現有的廢水處理裝置一般采用單格柵除渣器和油水分離區的沉淀排渣功能;除渣通過液壓將廢水中的雜物排出,不能徹底地清除雜物。采用普通的油水進入方式,污物分離區和油水分離區進水方式采用下端自然連通;通氣效果不好,只有油水分離區有通氣孔;單格柵除渣器在處理雜物時會有部分雜物進入油水分離區,并且存留在雜物分離區底部,而雜物過多導致沉淀使得廢水無法排出;采用普通的油水進入方式會造成格柵欄下面水箱的浮油無法進入油水分離區,導致大量積壓在第一道格柵欄處下面,廢油過多,必須定期清掏廢油,否則設備無法正常運行;通氣效果差設備內部容易導致真空現象的發生,運行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 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隔油效率高的一體化隔油裝置。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包括固液分離倉和油水分離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離倉上設有廢水進口,所述固液分離倉內設有廢水進水管、格柵欄、沉沙漏斗裝置和溢流板;所述廢水進水管一端與廢水進口連通,另一端位于格柵欄上方;所述溢流板的底邊和兩個側邊與固液分離倉內壁密封連接并且溢流板的上端與固液分離倉的頂面不接觸,將固液分離倉分成相連通的左倉和右倉;所述左倉與油水分離倉相連通;所述沉沙漏斗裝置密封安裝在右倉內并且將右倉分成不連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沉沙漏斗裝置位于格柵欄下方;廢水從廢水進口和廢水進水管流進固液分離倉后首先從格柵欄漏出并流進沉沙漏斗裝置內,廢水中的較大的固體雜物被隔離在格柵欄上;所述固液分離倉上對應于沉沙漏斗裝置的最低處的位置還設有用于將沉沙漏斗裝置內沉淀的較小的固體雜物排出的第一污物排出閥;所述油水分離倉的頂面為倒錐形頂面,所述倒錐形頂面內為浮油收集區;還包括浮油暫存倉;所述浮油暫存倉的頂端封閉,下端與倒錐形頂面的頂點處連接并且與浮油收集區連通;所述浮油暫存倉的下端還設有用于將浮游暫存倉內的浮油排除的浮油排出閥;還包括上端設有污水出口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下端伸入油水分離倉內并且靠近油水分離倉的底面,虹吸管的上端封閉;浮油暫存倉的上端通過第一管道與固液分離倉連通,浮油暫存倉的上端還通過第二管道與虹吸管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第一管道高于第二管道,第二管道高于污水出口 ;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通氣口。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還包括設置在左倉內的污水連通管,所述右倉與油水分離倉之間通過污水連通管相連通;所述污水連通管的下端與固液分離倉相連通,污水連通管的上端為開口并且所述開口的高度低于溢流板的上邊沿的高度。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左倉的底部設有第二污物排出閥。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控制器、設置在浮油收集區內的溫度傳感器和電加熱器;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啟動電加熱器使浮油加熱,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高于設定值時,控制器控制電加熱器停止加熱。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還包括與污物排出閥連通的污物收集桶。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還包括與浮油排出閥連通的浮油收集桶。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油水分離倉底部還設有泄空閥。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格柵,即隔柵欄和沉沙漏斗裝置來除渣和排渣,首先采用隔柵欄排除較大雜物,其次利用沉沙漏斗裝置的沉淀作用收集較小的固體雜物,污水通過溢流板流進油水分離倉,一方面沉淀充分,固液分離效果好,溢流板的通過性好,水流順暢,另一方面能夠清除雜物,防止雜物進入到油水分離區,而且左倉內還可以二次沉淀,固液分離效果更好;固液分離區、油水分離區以及污水排放管區均通過通氣孔與外界連通,通氣效果好,運行安全;總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固液分離效果好、隔油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 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見圖1、圖2和圖3,本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包括固液分離倉I和油水分離倉2,所述固液分離倉I上設有廢水進口 3,所述固液分離倉I內設有廢水進水管4、格柵欄5、沉沙漏斗裝置6和溢流板7 ;所述廢水進水管4 一端與廢水進口 3連通,另一端位于格柵欄5上方;所述溢流板7的底邊和兩個側邊與固液分離倉I內壁密封連接并且溢流板7的上端與固液分離倉I的頂面不接觸,將固液分離倉I分成相連通的左倉1-1和右倉1-2 ;所述左倉1-1與油水分離倉I相連通;所述沉沙漏斗裝置6密封安裝在右1-2倉內并且將右倉1-2分成不連通的上腔1-3和下腔1-4 ;所述沉沙漏斗裝置6位于格柵欄5下方;廢水從廢水進口 3和廢水進水管4流進固液分離倉I后首先從格柵欄5漏出并流進沉沙漏斗裝置6內,廢水中的較大的固體雜物被隔離在格柵欄5上;所述固液分離倉I上對應于沉沙漏斗裝置6的最低處的位置還設有用于將沉沙漏斗裝置6內沉淀的較小的固體雜物排出的第一污物排出閥9 ;所述油水分離倉2的頂面為倒錐形頂面12,所述倒錐形頂面內為浮油收集區11 ;還包括浮油暫存倉10 ;所述浮油暫存倉10的頂端封閉,下端與倒錐形頂面12的頂點處連接并且與浮油收集區11連通;所述浮油暫存倉10的下端還設有用于將浮游暫存倉10內的浮油排除的浮油排出閥22 ;還包括上端設有污水出口 16的虹吸管13,所述虹吸管13下端伸入油水分離倉2內并且靠近油水分離倉2的底面,虹吸管13的上端封閉;浮油暫存倉10的上端通過第一管道14與固液分離倉I連通,浮油暫存倉的上端還通過第二管道15與虹吸管13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第一管道14高于第二管道15,第二管道15高于污水出口 16 ;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通氣口 23。還包括設置在左倉1-1內的污水連通管8,所述右倉1-2與油水分離倉2之間通過污水連通管8相連通;所述污水連通管8的下端與固液分離倉I相連通,污水連通管8的上端為開口并且所述開口的高度低于溢流板7的上邊沿的高度。所述左倉1-1的底部設有第二污物排出閥21。還包括控制器、設置在浮油收集區11內的溫度傳感器和電加熱器17 ;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啟動電加熱器17使浮油加熱,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高于設定值時,控制器控制電加熱器17停止加熱。還包括與污物排出閥9連通的污物收集桶18。還包括與浮油排出閥22連通的浮油收集桶19。所述油水分離倉2底部還設有泄空閥20。本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工作時,外部廢水經廢水進口進入固液分離倉內,廢水首先經過格柵欄,本實施例中采用無間斷不銹鋼格柵欄,廢水中的較大的固體雜物被分離并暫存在格柵欄上,然后廢水漏入沉沙漏斗裝置中,塵沙漏斗裝置將廢水中細小的固體雜物沉淀,并通過第一污物排放閥將沉淀物排放至污物收集桶,然后廢水通過左倉進入到油水分離倉內;油水分離倉利用油水密度差原理,采用錐形結構使浮油自動累積到浮油暫存倉,當油水分離倉中的液位達到預設高度時,通過放油閥將浮油收集區的油脂排放至浮油收集桶;浮油收集區配有專用電加熱恒溫裝置,即電加熱器,使油脂在較低溫度環境下不會發生板結,在有效地提高了隔油效率的同時也方便廢油的收集;油水分離倉內液位達到一定高度時,分離后的污水在壓力作用下排至市政管網。本一體化·隔油裝置一體化設計,占地面積小,安裝方便;整體設備采用不銹鋼材質(304)厚度2mm ;電器設備元件采用施耐德品牌;閥門等管道配件均采用不銹鋼(304)材質,壽命長;本一體化隔油裝置油污處理系統有加熱裝置,可自動設定溫度,當系統溫度低于設定溫度時,自動啟動,電加熱功率為IKW ;設備油水分離區需采用錐形結構,便于集油、集泥;設備隔油率滿足彡100mg/L。
權利要求1.一種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包括固液分離倉(I)和油水分離倉(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離倉(I)上設有廢水進口( 3 ),所述固液分離倉(I)內設有廢水進水管(4 )、格柵欄(5)、沉沙漏斗裝置(6)和溢流板(7);所述廢水進水管(4)一端與廢水進口(3)連通,另一端位于格柵欄(5)上方;所述溢流板(7)的底邊和兩個側邊與固液分離倉(I)內壁密封連接并且溢流板(7)的上端與固液分離倉(I)的頂面不接觸,將固液分離倉(I)分成相連通的左倉(1-1)和右倉(1-2);所述左倉(1-1)與油水分離倉(I)相連通;所述沉沙漏斗裝置(6)密封安裝在右(1-2)倉內并且將右倉(1-2)分成不連通的上腔(1-3)和下腔(1-4);所述沉沙漏斗裝置(6)位于格柵欄(5)下方;廢水從廢水進口(3)和廢水進水管(4)流進固液分離倉(I)后首先從格柵欄(5)漏出并流進沉沙漏斗裝置(6)內,廢水中的較大的固體雜物被隔離在格柵欄(5)上;所述固液分離倉(I)上對應于沉沙漏斗裝置(6)的最低處的位置還設有用于將沉沙漏斗裝置¢)內沉淀的較小的固體雜物排出的第一污物排出閥(9); 所述油水分離倉(2)的頂面為倒錐形頂面(12),所述倒錐形頂面內為浮油收集區(11);還包括浮油暫存倉(10);所述浮油暫存倉(10)的頂端封閉,下端與倒錐形頂面(12)的頂點處連接并且與浮油收集區(11)連通;所述浮油暫存倉(10)的下端還設有用于將浮游暫存倉(10)內的浮油排除的浮油排出閥(22); 還包括上端設有污水出口(16)的虹吸管(13),所述虹吸管(13)下端伸入油水分離倉(2)內并且靠近油水分離倉(2)的底面,虹吸管(13)的上端封閉; 浮油暫存倉(10)的上端通過第一管道(14)與固液分離倉(I)連通,浮油暫存倉的上端還通過第二管道(15)與虹吸管(13) 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第一管道(14)高于第二管道(15),第二管道(15)高于污水出口(16);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通氣口(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在左倉(1-1)內的污水連通管(8),所述右倉(1-2)與油水分離倉(2)之間通過污水連通管(8)相連通;所述污水連通管(8)的下端與固液分離倉(I)相連通,污水連通管(8)的上端為開口并且所述開口的高度低于溢流板(7)的上邊沿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倉(1-1)的底部設有第二污物排出閥(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控制器、設置在浮油收集區(11)內的溫度傳感器和電加熱器(17);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低于設定值時,控制器啟動電加熱器(17)使浮油加熱,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的浮油溫度高于設定值時,控制器控制電加熱器(17)停止加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污物排出閥(9)連通的污物收集桶(1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浮油排出閥(22)連通的浮油收集桶(1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分離倉(2)底部還設有泄空閥(2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一體化沉淀隔油裝置,包括固液分離倉和油水分離倉,固液分離倉內設有廢水進水管、格柵欄、沉沙漏斗裝置和溢流板;沉沙漏斗裝置位于格柵欄下方;廢水流進固液分離倉后首先從格柵欄漏出并流進沉沙漏斗裝置內;固液分離倉上對應于沉沙漏斗裝置的最低處的位置還設有用于將沉沙漏斗裝置內沉淀的較小的固體雜物排出的第一污物排出閥;還包括上端設有污水出口的虹吸管,所述虹吸管下端伸入油水分離倉內并且靠近油水分離倉的底面,虹吸管的上端封閉;浮油暫存倉的上端通過第一管道與固液分離倉連通,還通過第二管道與虹吸管的上端相連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設有通氣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固液分離效果好、隔油效率高。
文檔編號C02F1/40GK203128320SQ20132013727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鐘日琴 申請人:南京奧脈工程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