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及化學藥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及化學藥劑,屬于油脂化工類廢水處理【技術領域】。技術方案是: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0.2-0.5%,沸石(AmBpO2p·nH2O)0.5-0.7%,碳酸鈉(Na2CO3)10-15.5%,氫氧化鈣(Ca(OH)2)5-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4-9.5%,纖維素酶1-2.5%,過碳酸鈉(2Na2CO3·3H2O2)1-3%,堿式氯化鋁(Al2(OH)nCl6-n)23-36.7%,硫酸亞鐵(FeSO4·7H2O)18-24.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徹底打破水體中“油包水”、“水包油”的存在形式,快速去除大量SS、色度、油脂、COD,效率高,性能可靠,對溫度變化要求低,無板結,無腐蝕性,對后期污水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專利說明】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及化學藥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及化學藥劑,特別是油脂類廢水中快速去除大量SS、色度、油脂、COD的水處理化學藥劑及其使用方法,屬于油脂化工類廢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油脂廢水具有水量大、水質波動很大、含油量高(乳化油、溶解性油、磷脂、皂腳)、COD高、懸浮物含量大、酸性強、成分復雜等特點。目前的處理方法以生物處理法為主,同時需輔以必要的預處理和物理化學深度處理。物化處理方法主要是依靠添加絮凝劑,使水體中油脂、懸浮物聚合,通過沉淀或上浮的方式,實現油脂、懸浮物與水體分離。【背景技術】的絮凝劑主要為聚合鋁鹽和鐵鹽,但實際水體中,油與水的存在形式只有“水包油”或“油包水”兩種情況,依靠目前【背景技術】的絮凝劑很難徹底分離,水體顏色未有明顯淡化;而且其水溶液為酸性,對管道等設備有一定的腐蝕性,并且會增加后續的處理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及化學藥劑,能夠徹底打破水體中“油包水”、“水包油”的存在形式,快速去除大量SS、色度、油脂、C0D,效率高,性能可靠,對溫度變化要求低,無板結,無腐蝕性,對后期污水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包含如下組分(質量百分比):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 0.2-0.5%,沸石(AmBp02p.ηΗ20) 0.5-0.7%,碳酸鈉(Na2CO3) 10-15.5%,氫氧化鈣(Ca(OH)2) 5-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4-9.5%,纖維素酶1-2.5%,過碳酸鈉(2Na2C03.3H202) 1-3%,堿式氯化鋁(Al2 (OH) nCl6_n) 23-36.7%,硫酸亞鐵(FeSO4.7H20)18-24.3%ο
[0005]本發明最佳實施例是: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 0.5%,沸石(AmBp02p.ηΗ20)
0.7%,碳酸鈉(Na2CO3) 15.5%,氫氧化鈣(Ca (OH) 2) 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9.5%,纖維素酶2.5%,過碳酸鈉(2Na2C03.3H202) 3%,堿式氯化鋁(Al2 (OH) nCl6_n) 36.7%,硫酸亞鐵(FeSO4.7H20) 24.3%。
[0006]配置時,分別從不同組分(藥品倉)按配比取量后,進入混槽進行均勻混合后裝袋貯存;注意不能與水接觸,保持干燥;混合后產品外觀為黃、白色相間細小顆粒狀固體,不板結,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稱為凈化劑水溶液,凈化劑水溶液顏色為淡黃色半透明,凈化劑水溶液有微小泡沫,PH為7,顯中性,對溫度變化要求低。
[0007]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 具體步驟如下:
①配置上述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然后進行小試;②根據含油污水的不同種類,取水樣進行小試,方法如下:將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取3克溶解成1% (體積比)的凈化劑水溶液,然后取含油水樣50ml,放入混凝器,將配好的凈化劑水溶液逐漸向含油水樣中計量投加,并觀察投加結果;開始混凝器內有絮狀絮體,并集結成團,當看到水體內絮體與水逐漸分離,水質透明時停止投放,此時計算確定不同含油污水需要加入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用量比例;
③再根據需要處理含油污水的水量,結合上述比例,確定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用量和凈化劑水溶液用量;確定匹配的混合絮凝設備;
④將需要處理的含油污水用泵或自流進入混合絮凝設備,通過管道混合器將配好的凈化劑水溶液按小試計量比例同時加入,分離和絮凝在混合絮凝設備內發生,完成對含油污水的凈化。
[0008]根據本發明組合調配出的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能夠徹底打破水體中“油包水”、“水包油”的存在形式,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6X105以上,能提供大量的多核絡合離子,在活性、提活成分的共同作用下,通過強烈的吸附、橋架、交聯,從而使膠體快速凝聚?’聚集后懸浮物表面的電荷,降低了 δ電位,使膠體微粒由原來同性相斥變為異性相吸,在脫離成分的作用下R基團與聚合膠團結合,使膠團穩定性遭到破壞,從而形成緊湊、牢固的絮狀體,絮狀體的表面積可達3000m2/g以上。
[0009]通過實驗、實際運行中本發明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在各類油脂廢水中懸浮物(油脂)去除率達99%以上,脫色率達到85%以上,COD去除率達45-60%,出水PH基本為中性。
[0010]本發明技術特點:
(1)應用范圍廣,適用于任何油脂化工廢水,包括食用油廢水、地溝油的提煉、油田開采、油類化工產品制造廢水、生物柴油等廢水;
(2)產品性能可靠,對溫度變化要求低,無板結,無腐蝕性,對后期污水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3)在使用過程中,噸水處理用量低。分子含量高,是普通絮凝劑的2-3倍(常規(I X 105,此產品為2.6X105以上)。絮狀體表面積大是普通的3倍以上;
(4)可打破水體分子表面張力,快速實現聚合的懸浮物下沉或上浮。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徹底打破水體中“油包水”、“水包油”的存在形式,快速去除大量SS、色度、油脂、C0D,效率高,性能可靠,對溫度變化要求低,無板結,無腐蝕性,對后期污水并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以下通過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3]本發明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實施例的組分配比是: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0.5%,沸石(AmBp02p.ηΗ20)0.7%,碳酸鈉(Na2CO3) 15.5%,氫氧化鈣(Ca (OH)2)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9.5%,纖維素酶2.5%,過碳酸鈉(2Na2C03.3Η202) 3%,堿式氯化鋁(Al2(0H)nCl6-n) 36.7%,硫酸亞鐵(FeSO4.7H20) 24.3%。
[0014]實施例一,本發明用于處理某生物柴油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廢水,小試的時候,以25ml廢水實驗為例,藥劑配比濃度為1%,生產廢水投加凈化劑水溶液0.9ml ;最后處理結果:油脂去除率可達99.5%,COD去除率55%。
[0015]實施例二,本發明用于處理某油脂化工公司生產廢水,小試的時候,以25ml廢水實驗為例,藥劑配比濃度為1%,油脂投加凈化劑水溶液1.2ml,最后處理結果:油脂去除率可達99.3%, COD去除率50%ο
[0016]實施例三,本發明用于處理某裘皮有限公司生產廢水,小試的時候,以25ml廢水實驗為例,藥劑配比濃度為1%,皮革廢水投加凈化劑水溶液0.7ml,最后處理結果:油脂去除率可達99.5%, COD 去除率60%。
【權利要求】
1.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質量百分比組分: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 0.2-0.5%,沸石(AmBp02p.ηΗ20) 0.5-0.7%,碳酸鈉(Na2CO3) 10-15.5%,氫氧化鈣(Ca(OH)2) 5-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4-9.5%,纖維素酶1-2.5%,過碳酸鈉(2Na2C03.3H202) 1-3%,堿式氯化鋁(Al2 (OH) nCl6_n) 23-36.7%,硫酸亞鐵(FeSO4.7H20)18-24.3%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其特征在于更具體的質量百分比組分:烷基苯磺酸鈉(R-C6H4-SO3Na)0.5%,沸石(AmBp02p.ηΗ20)0.7%,碳酸鈉(Na2CO3)15.5%,氫氧化鈣(Ca(OH)2) 7.3%,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9.5%,纖維素酶2.5%,過碳酸鈉(2Na2C03.3H202) 3%,堿式氯化鋁(Al2 (OH) nCl6_n) 36.7%,硫酸亞鐵(FeSO4.7H20) 24.3%。
3.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①配置權利要求1限定的一種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然后進行小試; ②根據含油污水的不同種類,取水樣進行小試,方法如下:將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取3克溶解成體積比1%的凈化劑水溶液,然后取含油水樣50ml,放入混凝器,將配好的凈化劑水溶液逐漸向含油水樣中計量投加,并觀察投加結果;開始混凝器內有絮狀絮體,并集結成團,當看到水體內絮體與水逐漸分離,水質透明時停止投放,此時計算確定不同含油污水需要加 入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用量比例; ③再根據需要處理含油污水的水量,結合上述比例,確定油脂類污水處理的化學藥劑用量和凈化劑水溶液用量;確定匹配的混合絮凝設備; ④將需要處理的含油污水用泵或自流進入混合絮凝設備,通過管道混合器將配好的凈化劑水溶液按小試計量比例同時加入,分離和絮凝在混合絮凝設備內發生,完成對含油污水的凈化。
【文檔編號】C02F1/52GK104003495SQ201410264673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艷芳, 張鳳龍 申請人:唐山亨通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