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反滲透系統,用于對污水進行反滲透處理,并排放至產水回用管道,以回收利用,所述反滲透系統包括用于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的預處理組件、至少兩段反滲透膜組及循環泵,所述預處理組件與所述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相鄰所述反滲透膜組的前一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通過所述循環泵與后一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連通.所述至少兩段反滲透膜組的產水管道均與所述產水回用管道連通。上述反滲透系統,預處理組件對污水進行預處理,降低了污水中的硅含量、鎂含量及固體顆粒的含量。能有效減少反滲透膜組的結垢和污染,使反滲透膜組的產水出水率高,提高了反滲透系統的廢水回收利用率。
【專利說明】反滲透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反滲透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科技的進步,反滲透(Reverse Osmosis, R0)技術因具有高脫鹽率、環保、適應 水質范圍廣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地表水回用、廢水回用及海水淡化領域。
[0003] -般地,反滲透系統由反滲透膜組串聯而成,在運行過程中,反滲透膜組的產水投 入到生產中正常使用,而產生的濃水則排放至廢水站,進行深度處理后達標排放。但是,反 滲透膜組處理后廢水水質較差,廢水回用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廢水回用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提高廢水回收利用率的反滲 透系統。
[0005] -種反滲透系統,用于對污水進行反滲透處理,并排放至產水回用管道,以回收利 用,所述反滲透系統包括用于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的預處理組件、至少兩段反滲透膜組及循 環泵,所述預處理組件與所述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相鄰所述反滲透膜組的前一反 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通過所述循環泵與后一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連通.所述至少 兩段反滲透膜組的產水管道均與所述產水回用管道連通。
[0006]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滲透系統包括第一段反滲透膜組及第二段反滲透膜 組,所述預處理組件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 濃水出水管道連通所述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所述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 管道通過循環泵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與第二 段反滲透膜組的產水管道均與所述產水回用管道連接。
[0007]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預處理組件包括與污水排放管連通的反應池、沉淀池及 碳化池,所述沉淀池與所述反應池連通,所述碳化池與所述沉淀池連通,所述沉淀池的輸出 端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
[0008]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應池、沉淀池及碳化池自重力方向依次呈階梯排布。
[0009]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預處理系統還包括污泥泵及污泥處理設備,所述污泥泵 的進水管分別與所述沉淀池及碳化池連接,所述污泥泵的出水管與所述污泥處理設備連 接。
[0010]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污泥處理設備為板框壓濾機。
[0011]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廢水深度處理站,所述第二段反滲透 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與所述廢水深度處理站連通。
[0012]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用于在線加投保護液保護裝置,所述 保護裝置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并與所述反滲透系統的開啟與停運相 連鎖。
[0013]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增壓泵,所述增壓泵連通所述第一段 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
[0014] 上述反滲透系統,預處理組件對污水進行預處理,降低了污水中的硅含量、鎂含量 及固體顆粒的含量。能有效減少反滲透膜組的結垢和污染,使反滲透膜組的產水出水率高, 提高了反滲透系統的廢水回收利用率。循環泵將相鄰反滲透膜組的后一反滲透膜組排出的 濃水重新輸入前一反滲透膜組進行反滲透處理,增加了反滲透膜組的反滲透膜表面的水量 和流速,降低了污染物沉積于反滲透膜表面,使反滲透膜不易受到污堵,提高了反滲透系統 的廢水回收利用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反滲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 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 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0017]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兩者之間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 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兩者之間的元件。
[0018]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 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 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 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19]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的一種反滲透系統10,包括預處理組件12、 至少兩段反滲透膜組14及循環泵16。預處理組件12與所述反滲透膜組14的進水管道連 通,相鄰所述反滲透膜組14的前一反滲透膜組14的進水管道通過所述循環泵16與后一反 滲透膜組14的濃水出水管道連通。
[0020] 需要說明的是,相鄰反滲透膜組14的前一反滲透膜組14與后一反滲透膜組14的 定義是按照污水的流向而定。前一反滲透膜組14指污水首先經過的反滲透膜組14,后一反 滲透膜組14指污水后經過的反滲透膜組14。
[0021] 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反滲透膜組14包括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及第二段反滲透膜 組144,預處理組件12與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的進水管道連通,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的 濃水出水管道連通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進水管道。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濃水出水 管道通過循環泵16與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的進水管道連通。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與 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產水管道均與產水回用管道18連接。
[0022] 循環泵16連通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濃水出水管道與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 的進水管道。循環泵16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排出的濃水重新輸入第一段反滲透膜組 142進行反滲透處理,增加了反滲透膜組14的反滲透膜表面的水量和流速,降低了污染物 沉積于反滲透膜表面,使反滲透膜不易受到污堵,進而降低了反滲透膜的化學清洗頻率,提 高了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循環泵16還配以變頻的調節方式,循環泵 16的循環流量根據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低而調節。當污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時,提高循 環的流量,從而升高了水量和流速,防止有機物沉積于反滲透膜,反之,則降低循環泵16的 循環流量。
[0023] 通常,污水中會在運行過程中,反滲透膜組14會形成結垢和污染,影響反滲透膜 組14的運行性能,導致反滲透膜組14的廢水回收率降低。在運行過程中,預處理組件12 首先對污水進行預處理,降低了污水中的硅含量、鎂含量及固體顆粒的含量。能有效減少反 滲透膜組14的結垢和污染,使反滲透膜組14的產水出水率高,提高了反滲透系統10的濃 水的回收利用率。
[0024] 請一并參閱圖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預處理組件12包括反應池122、沉淀池124 及碳化池126。反應池122與工廠的污水排水管道(圖未示)連接,沉淀池124與反應池 122連通,碳化池126與沉淀池124連通,沉淀池124的輸出端與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2的 進水管道連通。
[0025] 具體到本較佳實施例中,反應池122、沉淀池124及碳化池126自重力方向依次呈 階梯排布。反應池122與沉淀池124的連接處,以及沉淀池124與碳化池126的連接處設 有閥門,打開相對應的閥門,則污水即在重力作用下注入下個池中。可以理解,在其他實施 例中,也可通過動力泵或其他方式將反應池122、沉淀池124及碳化池126中的污水注入到 下個池中。
[0026] 運行過程中,首先在反應池122中加入適當劑量的石灰或氧化鎂對污水進行軟 化,發生反應并形成懸濁液。待反應一段時間后,打開連接反應池122與沉淀池124的閥門, 將反應池122中懸濁液注入沉淀池124中,其中,上層為清液,下層為污泥。然后打開連通 沉淀池124與碳化池126的閥門,將上層清液注入到碳化池126中,待碳化池126中的清液 達到一定量,注入適量的二氧化碳,調節污水的酸堿值,從而對污水進行二次軟化。經過碳 化池126的二次軟化后,將污水輸入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進行反滲透處理。
[0027] 本較佳實施例中,預處理組件12還包括污泥泵128及污泥處理設備129,污泥泵 128的進水管分別與沉淀池124及碳化池126連接,以將沉淀池124與碳化池126下層的污 泥排除。污泥泵128的出水管與污泥處理設備129連接,污泥泵128輸入的污泥漿經污泥 處理設備129脫水處理,得到污泥固體,并運送到垃圾填埋場處理。具體到本實施例中,污 泥處理設備129為板框壓濾機。
[0028] 可以理解,板框壓濾機為機械領域的成熟技術,故不再贅述其結構與原理。
[0029] 請一并參閱圖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反滲透系統10還包括在線加保護液的 保護裝置13,所述保護裝置13與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連通,并與所述反滲透系統10的開 啟與停運相連鎖。在反滲透系統10停運后,保護裝置13進入工作狀態,投加保護液進入第 一段反滲透膜組142,從而使保護液進入整個反滲透系統10,將整個反滲透膜進行保護。如 此,避免了微生物在反滲透膜表面上的二次滋生,提高了反滲透膜組14的使用壽命。具體 到本較佳實施例中,保護裝置13包括溶解箱、計量箱、計量泵及配套的閥門及管道,反滲透 系統10停用,保護裝置13與反滲透系統10連鎖控制,進入工作狀態,無須人工干預,提高 了勞動生產效率。
[0030] 請一并參閱圖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反滲透系統10還包括增壓泵15,增壓泵15 連通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的濃水出水管道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進水管道。如此, 增壓泵15使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之間增壓而改變其之間的污 水通量分布,提高了經過反滲透膜的水量和水流速率,降低了污染物沉積于反滲透膜表面, 提高了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此外,改變了第一段反滲透膜組142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144 間的水通量分布,使得通量平衡,提高了反滲透系統10的廢水回收率,從而節約了用水,降 低了運行成本。
[0031] 請再次參閱圖1,在本較佳實施例中,反滲透系統10還包括廢水深度處理站17,第 二段反滲透膜組144的濃水出水管道與廢水深度處理站17連通。當污水流量較大且反滲 透膜組14處理后的污水仍不符合條件,輸入廢水深度處理站17,進行廢水深度處理后達標 排放。如此,實現了廢水的循環利用,且防止環境受到污染。
[0032]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 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 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 一種反滲透系統,用于對污水進行反滲透處理,并排放至產水回用管道,以回收利 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系統包括用于對污水進行預處理的預處理組件、至少兩段反滲 透膜組及循環泵,所述預處理組件與所述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相鄰所述反滲透膜 組的前一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通過所述循環泵與后一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連通, 所述至少兩段反滲透膜組的產水管道均與所述產水回用管道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系統包括第一段反滲 透膜組及第二段反滲透膜組,所述預處理組件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 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連通所述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所述第二 段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通過循環泵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所述 第一段反滲透膜組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產水管道均與所述產水回用管道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組件包括與污水排放 管連通的反應池、沉淀池及碳化池,所述沉淀池與所述反應池連通,所述碳化池與所述沉淀 池連通,所述沉淀池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沉淀池及碳化池自重 力方向依次呈階梯排布。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系統還包括污泥泵及 污泥處理設備,所述污泥泵的進水管分別與所述沉淀池及碳化池連接,所述污泥泵的出水 管與所述污泥處理設備連接。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處理設備為板框壓濾機。
7.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廢水深度處 理站,所述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與所述廢水深度處理站連通。
8.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用于在線 加投保護液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與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連通,并與所述 反滲透系統的開啟與停運相連鎖。
9.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反滲透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系統還包括增壓泵,所述 增壓泵連通所述第一段反滲透膜組的濃水出水管道與第二段反滲透膜組的進水管道。
【文檔編號】C02F9/04GK203878000SQ201420266223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2日
【發明者】蔣傳江, 姚國慶, 劉振峰 申請人:深圳市翰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