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污水回用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保節水,可處于無上下水的環境中使用,并可移動的具有自處理循環水沖洗功能的環保廁所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環保節水廁所主要有循環水沖洗型、泡沫封堵節水型、塑料袋打包式、免水生物降解型等類型。一種新型環保水循環公廁,這個公廁基于普通公廁上安裝了生物處理循環式水洗廁所系統。公廁地下埋著3個大池子,池里的微生物對糞尿進行厭氧處理、耗氧處理,處理后的水可以達到國家環保總局規定的沖廁用水標準。這些水再由電泵送回水箱,全部用于循環沖洗廁所便器。但是由于要在地面下設置處理池,不可移動且基建成本較高。 而另一類型的免水可沖式只能環保節水廁所,其核心技術是收集小便沖洗大便,實現廁所免水沖洗。在整個糞便處理過程中,沒有污染水源,但是其主要缺點是需要清掏外運,容易產生二次污染而且沖廁水質不一定能達到中水回用標準。而且非全密封性的工作環境,還是會有部分異味外溢。另一種打包形的環保型免水沖廁具,是由一次性使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機芯、座圈、外罩、糞便桶等部分組成。用廁完畢按一下按鈕,廁具的機械系統就被啟動,糞便、手紙隨塑料袋迅即下移進人廁具底部的糞便集裝桶內并被自動打包使糞便完全密閉,臭味不外泄。與此同時,封閉裝置將上下部分關閉,座便圈上人體接觸過的塑料袋下移換新,使下一個用廁者避免了廁具公用部分帶來的交叉傳染。 但是由于使用了塑料袋進行收集,則又出現了另一項需要進行塑料降解的問題。我國許多重點城市都面臨缺水危機,而傳統廁所未經處理就隨污水系統排放也會對生態造成巨大污染,即使用多少水源則同時也產生等量的排污。而在專利號為201110187458.9循環水沖洗環保態廁所及其污水處理方法其結構相對簡單處理量小,在人流量大的環境中使用,會出現處理不完全的情況,也不適應于城市發展的需求。環保節水廁所可有效避免污染,同時降低資源消耗,對于節水節能,保護環境價值巨大。為此,研制開發一種高效、節水、可移動、處理效果好的可對廢水進行循環利用的具有自處理循環水沖洗功能的環保廁所處理裝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施簡便,能耗低,處理量大且高效、節水減排的具有自處理循環水沖洗功能的環保廁所處理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便器、集污箱、厭氧裝置、氧化裝置、反應器、流化床、分離過濾器、凈化裝置與沖水箱,所述的便器下方設置集污箱,所述的集污箱內設置破碎泵并通過泵連接厭氧裝置,所述的厭氧裝置連接氧化裝置,所述的氧化裝置連接反應器,所述的反應器緊密連接流化床與分離過濾器,再連接凈化裝置,所述的凈化裝置通過出水管連接集水箱,再通過加壓泵連接沖水箱與便器,所述的反應器底部設置回污管通過回污泵連接厭氧裝置,所述的集水箱上設置溢流口。
本發明通過便器、集污箱、厭氧裝置、氧化裝置、反應器、流化床、分離過濾器、凈化裝置與沖水箱依次相連的形成多級處理結構,將廁所內排出的糞便液體通過破碎泵破碎后進行厭氧、氧化、再到硝化與反硝化同時處理的反應器與流化床內進行再次分解,再進入凈化裝置中進行過濾消毒處理,使高濃度黑水達到沖廁回用水質標準,將處理后的水又返回沖廁再利用,而在反應器底設置排污口,排污口通過回污管及回污泵連接厭氧桶上部進污水端,對處理 不完全的小部分污泥又再次送回流程進行二次處理,多次進行好氧、厭氧循環處理,充分去除污水中的磷,極大提高了處理效果,而清水箱與沖水箱的雙設置,有效提高了貯水量,提高使用量,清水箱上設置溢流口,則是當使用人數較多時,可適當將處理后的清水排出。本裝置可根據實用環境需求緊湊的設置于房體內,可進行現場組裝或組裝好后整體吊裝,方便移動運輸。本發明結構緊湊,適用于有電源,無上下水管道場所,實現循環用水,污水的零外排,處理后達到城市回用水水質的要求,實現了生物降解過濾裝置機械系統性能提升,具有極佳經濟和環保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便器,2-集污箱,3-厭氧裝置,4-氧化裝置,5-反應器,6-流化床,7-分離過濾器,8-凈化裝置,9-沖水箱,10-回污泵,11-曝氣裝置,12-臭氧噴頭,13-臭氧發生裝置,14-加壓泵,15-清水箱,16-溢流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制,基于本發明教導所作的任何變更或改進,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附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便器1、集污箱2、厭氧裝置3、氧化裝置4、反應器5、流化床6、分離過濾器7、凈化裝置8與沖水箱9,所述的便器1下方設置集污箱2,所述的集污箱2內設置破碎泵并通過泵連接厭氧裝置3,所述的厭氧裝置3連接氧化裝置4,所述的氧化裝置4連接反應器5,所述的反應器5緊密連接流化床6與分離過濾器7,再連接凈化裝置8,所述的凈化裝置8通過出水管連接集水箱15,再通過加壓泵14連接沖水箱9與便器1,所述的反應器5底部設置回污管通過回污泵10連接厭氧裝置3,所述的集水箱15上設置溢流口16。本裝置將厭氧、好氧、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處理過程在緊湊的一個整體中實現,方便生物反應的進行,處理量大減少了處理容積,糞便處理效果好,無排放,節水方便。
所述的厭氧裝置3底部設置攪拌泵,中間設置上下隔板,隔板區域內設置填料,所述的填料為多面空心球結構,攪拌泵有效的防止了污泥的沉積,且在攪拌過程中可以更好的與厭氧菌進行反應分解,將填料設置于隔板區域內,可有效防止其反應不均。
所述的厭氧裝置3通過控制閥與氧化裝置4上部相連,所述的厭氧裝置3內設置加熱調溫裝置,可通過開啟或關閉控制閥來控制污泥在厭氧區的停留時間,加熱調溫裝置的設置則可對生物的最佳生存環境溫度進行控制。
所述的氧化裝置4內交叉設置斜向導流板,底部設置臭氧噴頭12,并連接臭氧發生裝置13,在經過初處理后,污泥進入氧化過程,交叉設置斜向導流板有效控制了水流的速度,提高了溶氧量,底部設置臭氧發生裝置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
所述的氧化裝置4下部通過管道連接反應器5,所述的反應器5內設置填料與加熱調溫裝置,初處理后的水體內還是余留部分污泥,則進入硝化與反硝化的反應器中進行生物再次處理,加熱調溫裝置的設置則可對生物的最佳生存環境溫度進行控制。
所述的反應器5與流化床6上下設置兩處連接口,底部均設置曝氣頭并連接曝氣裝置11,在反應器5底部設置曝氣頭,使填料與水一起流動,充分與污泥再次進行生化反應,而反應器5與流化床6的緊密連接,增加了水流動的空間,混合更佳,提高了處理效果。
所述的流化床6內設置分離過濾器7,通過分離過濾器7之管道與控制閥連接于凈化裝置8上部,分離過濾器7優選常壓膜分離裝置,通過分離過濾器7出水,則可對水體進行初次過濾,省去了沉淀環節,保證出水質量,且無污泥膨脹,且部分處理不凈的污泥則可通過反應器5底部設置的回污管通過回污泵10返回到厭氧裝置3中進行再次循環處理。
所述的凈化裝置8內設置多層過濾填料,底部設置臭氧噴頭12,并連接臭氧發生裝置13,通過凈化裝置8對處理后的水進行再次過濾與消毒,保證處理效果。
所述的分離過濾器7為篩管結構,可對水體進行初次過濾。
所述的厭氧裝置3、氧化裝置4、反應器5、流化床6、分離過濾器7與凈化裝置8為多級串接設置,所述的分離過濾器7之篩紋密度逐漸增密。
本發明工作原理及工作過程:
本發明采用便器1、厭氧裝置3、氧化裝置4、反應器5、流化床6、分離過濾器7、凈化裝置8與沖水箱9的依次連接,使用了厭氧、氧化、硝化反硝化逐級處理的方式對廁所內的污水進行處理循環再利用,在一個緊湊的空間內實現了污水的及時處理與零外排,節約了水資源使得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達到沖廁循環用水水質的要求,提高了處理效果與處理量。
工作時,便器1的糞便與水一起沖入集污箱2內,通過集污箱2內設置的破碎泵將其破碎后由泵加壓送到厭氧裝置3,利用微生物及填料中所附著的生物膜來降解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初步處理后污水再進入到氧化裝置4,通過氧化裝置4內的斜板增中了水體的流動性,并通過底部的臭氧噴頭12,對水體時行初次消毒再次分解,后再進入到反應器5與流化床6中,而兩裝置,底部均設置曝氣頭,通過內部曝氣使水與填料一起形成流動,并使用曝氣強度來控制溶解氧濃度,在反應器內形成不同的溶解氧區,使得污水在循環中不斷流經好氧、缺氧、厭氧區,對難以處理的污水中的氮進行硝化與反硝化降解,然后通過分離過濾器7初次沉淀過濾進入凈化裝置8,再次進行過濾消毒處理,保證了出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