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77323閱讀:243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減速機軸承,尤其涉及一種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減速機內部的輸入軸和輸出軸需要軸承進行支撐,減速機軸承在減速機運行的過程中可以啟動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作用。減速機軸承的結構主要包括: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滾動設置在軸承外圈和軸承內圈之間的滾動體以及保持架,在生產時需要對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進行研磨去污,原來都是通過人工手動研磨來去除軸承外圈表面的雜質和降低軸承外圈表面的粗糙度,自動化程度低,研磨去污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效果好的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內設置有轉軸和支撐軸,所述轉軸的一端伸出機架與驅動裝置相連接,在所述轉軸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上凸圈,在所述上凸圈一側的轉軸上設置有上塑料擋圈,在所述上凸圈與上塑料擋圈之間設置有上限位卡槽,在所述支撐軸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下凸圈,在所述下凸圈一側的支撐軸上設置有下塑料擋圈,在所述下凸圈與下塑料擋圈之間設置有下限位卡槽,軸承外圈的臺階卡設在上凸圈與下凸圈之間,所述軸承外圈的擋圈卡設在上限位卡槽與下限位卡槽之間,在所述軸承外圈的上端設置有與臺階相互配合的棉刷和噴油管,所述棉刷通過棉刷支架和棉刷支架調節裝置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噴油管與設置在機架上的供油泵相連接,在所述機架內設置有油槽,在所述油槽的下端設置有出油管,在所述出油管上設置有第一可插式過濾網和第二可插式過濾網,在所述出油管的下端設置有油水分離槽,在所述油水分離槽內通過分隔板設置有回油槽,在所述分隔板的上端設置有溢流口,所述回油槽通過溢流口與油水分離槽相互連通,所述回油槽通過回油管與供油泵相連接,在所述油水分離槽的底部設置有斜沉淀板,在所述斜沉淀板下端一側的油水分離槽上設置有排污管,在排污管上端的油水分離槽上設置有進水管。

本發明的優點是:上述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結構新穎,裝夾方便,能夠一次性對多個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進行研磨去污,自動化程度高,同時能夠對潤滑油進行多層循環過濾,過濾網為可插式結構,可以隨時取下進行清洗,經過過濾網過濾后的潤滑油還可以通過油水分離槽將雜質沉淀在水底,將潤滑油漂浮在水面上并通過溢流口進入到回油槽內進行循環利用,保證潤滑

油循環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潔凈,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轉軸,3、支撐軸,4、驅動裝置,5、上凸圈,6、上塑料擋圈,7、上限位卡槽,8、下凸圈,9、下塑料擋圈,10、下限位卡槽,11、軸承外圈,111、臺階,112、擋圈,12、棉刷,13、噴油管,14、棉刷支架,15、棉刷支架調節裝置,16、供油泵,17、油槽,18、出油管,19、第一可插式過濾網,20、第二可插式過濾網,21、油水分離槽,22、分隔板,23、回油槽,24、溢流口,25、回油管,26、斜沉淀板,27、排污管,28、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詳細描述一下本發明的具體內容。

如圖1所示,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1內設置有轉軸2和支撐軸3,所述轉軸2的一端伸出機架1與驅動裝置4相連接,在所述轉軸2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上凸圈5,在所述上凸圈5一側的轉軸2上設置有上塑料擋圈6,在所述上凸圈5與上塑料擋圈6之間設置有上限位卡槽7,在所述支撐軸3上均勻設置有若干下凸圈8,在所述下凸圈8一側的支撐軸3上設置有下塑料擋圈9,在所述下凸圈8與下塑料擋圈9之間設置有下限位卡槽10,軸承外圈11的臺階111卡設在上凸圈5與下凸圈8之間,所述軸承外圈11的擋圈112卡設在上限位卡槽7與下限位卡槽10之間,在所述軸承外圈11的上端設置有與臺階111相互配合的棉刷12和噴油管13,所述棉刷12通過棉刷支架14和棉刷支架調節裝置15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噴油管13與設置在機架1上的供油泵16相連接,在所述機架1內設置有油槽17,在所述油槽17的下端設置有出油管18,在所述出油管18上設置有第一可插式過濾網19和第二可插式過濾網20,在所述出油管18的下端設置有油水分離槽21,在所述油水分離槽21內通過分隔板22設置有回油槽23,在所述分隔板22的上端設置有溢流口24,所述回油槽23通過溢流口24與油水分離槽21相互連通,所述回油槽23通過回油管25與供油泵16相連接,在所述油水分離槽21的底部設置有斜沉淀板26,在所述斜沉淀板26下端一側的油水分離槽21上設置有排污管27,在排污管27上端的油水分離槽21上設置有進水管28。

上述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使用時,將軸承外圈11上的臺階111卡設在上凸圈5與下凸圈8之間,將軸承外圈11上的擋圈112卡設在上限位卡槽7和下限位卡槽10之間,啟動驅動裝置4和供油泵16,驅動裝置4帶動轉軸2轉動,轉動2帶動上凸圈5和上塑料擋圈6轉動,從而帶動軸承外圈11轉動,軸承外圈11通過下凸圈8和下塑料擋圈9帶動下支撐軸3轉動,供油泵將16通過回油管23將回油槽23內的潤滑油抽入到噴油管13內,噴油管13將潤滑油噴至棉刷12上,棉刷12在軸承外圈11的上端對轉動的臺階111進行研磨去污,從噴油管13噴出的潤滑油經過棉刷12后落入油槽17內,油槽17內的潤滑油流入出油管18內,第一可插式過濾網19和第二可插式過濾網20對清洗后的潤滑油進行兩次過濾,過濾后的潤滑油進入油水分離槽21內,此時進水管28與水泵相連接,水泵將水通過進水管28送入油水分離槽21內,潤滑油漂浮在水面上,當潤滑油到達分隔板22上端的溢流口24時,潤滑油流入回油槽23內,潤滑油中的雜質沉淀在水底通過斜沉淀板輸送至排污管27處,通過排污管27可以將沉淀下來的雜質排出,進入回油槽23內的潔凈潤滑油可以循環使用。

上述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清洗裝置,結構新穎,裝夾方便,能夠一次性對多個減速機軸承外圈表面進行研磨去污,自動化程度高,同時能夠對潤滑油進行多層循環過濾,過濾網為可插式結構,可以隨時取下進行清洗,經過過濾網過濾后的潤滑油還可以通過油水分離槽將雜質沉淀在水底,將潤滑油漂浮在水面上并通過溢流口進入到回油槽內進行循環利用,保證潤滑油循環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潔凈,使用效果好。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