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總結
一種煤礦塌陷區鉻污染土壤修復方法,首先采用網格多點法進行土壤樣品采集,然后對所采集的土壤樣品的鉻含量進行測定,并依據土壤鉻含量測定結果將土壤劃分等級,然后翻耕鉻污染土壤表層厚10~18cm的土壤,再根據所劃分的土壤等級施撒對應用量的微生物菌劑和土壤改良顆粒,最后對鉻污染土地進行灌溉,灌水深度為20cm以上,土壤相對濕度達85%以上,并保持該相對濕度10~20天即可,所述微生物菌劑是由吸附載體和吸附于所述載體上的有效活菌組成。本方法修復效率高、成本低,無二次污染,因地制宜,能更加精準快速的修復煤礦塌陷區鉻污染土壤,有效阻止鉻在土壤中遷移,并且在土壤修復過程中長期為土壤提供營養元素,提高土壤的可利用價值。
技術研發人員:耿鵬旭;王卓理;李鵬;王磊;劉金錘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平頂山學院
文檔號碼:201611183862
技術研發日:2016.12.20
技術公布日: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