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人工濕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人工濕地是模擬自然濕地的人工生態系統,是人為建造和控制運行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表水體,類似自然沼澤地。由基質、水體、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是一種集物理、化學、生化反應于一體的廢水處理技術,是一個獨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綜合生態系統。
模塊化的人工濕地系統以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為技術基礎,采用人工濕地池作為整個系統的承載載體,根據目標污水選擇適當的填料填充,并在頂端種植相應植物,利用填料過濾截留,微生物吸附分解,植物系統吸收轉化等技術措施,確保對水中污染物質的分解和去除。可根據不同的處理水量及現場場地條件,選擇相應的模塊進行安裝,簡便快捷。適用于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鄉鎮污水處理、房地產小區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具有系統結構簡單、維護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等優勢。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模塊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和進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維修不方便及污水處理能力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人工濕地系統所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尤其是一種維修方便的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污水預處理模塊及人工濕地模塊,所述的人工濕地模塊包括模塊箱體、進水管及出水管,模塊箱體的底部設置有集清水槽,模塊箱體內位于集清水槽的上方設置有一排相同的呈盒狀且無蓋的外框,所述的外框由底板、前后兩側板及左右兩側板組成,底板、前后兩側板及左右兩側板可拆卸地連接在一起,各外框內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防滲層、填料層、濾料層及土壤層,上述進水管的一端與污水預處理模塊的出水口連通,另一端分別通過模塊箱體的箱壁及各外框的土壤層將各外框串聯起來,進水管位于各外框土壤層的部分均設置有出水孔,各外框的底部設置有滲水孔,外框內的水能通過滲水孔到達集清水槽,所述集清水槽的底面傾斜設置,上述出水管設置在模塊箱體靠近集清水槽底面低位端的一側壁上且與集清水槽連通。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前后兩側板的兩側部及底部上均設置有卡條,底板及左右兩側板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凹槽,上述卡條對應地卡在卡槽內。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污水預處理模塊包括依次設置的格柵池和水解酸化池,該格柵池的底部設置有排泥斗,格柵池的池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泥的排泥管道,所述的水解酸化池通過第一管道與柵格池連通,通過第二管道與設置在模塊箱體上的進水管連通。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外框上設置有提手。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防滲層為復合土工膜防滲層。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填料層由沸石和煤渣組成,沸石和煤渣的體積比為1:1。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濾料層由若干層不同尺寸的石子構成,各層石子尺寸從上至下依次減小。
在上述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中,所述的土壤層上種植有濕地植物,該濕地植物為蘆薈、香蒲、水鱉一種及多種。上述各植物為能富集重金屬的水生植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人工濕地模塊由若干獨立的外框組成,各外框又由底板、左右兩側板及前后兩側板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這樣在維護管理時,當設備出現問題需要檢修時,可以單獨對出現問題的區域進行修理,從而大大減少了維修成本;而污水預處理模塊及設置在外框內的防滲層、填料層、濾料層及土壤層能很好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物、有機物及磷等,污水處理能力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模塊箱體;2、進水管;3、出水管;4、集清水槽;5、外框;6、提手;7、防滲層;8、填料層;9、濾料層;10、土壤層;11、格柵池;12、水解酸化池;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模塊化人工濕地系統,包括污水預處理模塊及人工濕地模塊,人工濕地模塊包括模塊箱體1、進水管2及出水管3,模塊箱體1的底部設置有集清水槽4,模塊箱體1內位于集清水槽4的上方設置有一排相同的呈盒狀且無蓋的外框5,外框5上設置有提手6。
本實用新型的外框5由底板、前后兩側板及左右兩側板組成,底板、前后兩側板及左右兩側板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前后兩側板的兩側部及底部上均設置有卡條,底板及左右兩側板上對應位置處設置有凹槽,上述卡條對應地卡在卡槽內。
各外框5內從下至上依次設置有防滲層7、填料層8、濾料層9及土壤層10,防滲層7為復合土工膜防滲層7。填料層8由沸石和煤渣組成,沸石和煤渣的體積比為1:1。濾料層9由若干層不同尺寸的石子構成,各層石子尺寸從上至下依次減小。土壤層10上種植有濕地植物,該濕地植物為蘆薈、香蒲、水鱉一種及多種。各植物為能富集重金屬的水生植物。
進水管2的一端與污水預處理模塊的出水口連通,另一端分別通過模塊箱體1的箱壁及各外框5的土壤層10將各外框5串聯起來,進水管2位于各外框5土壤層10的部分均設置有出水孔,各外框5的底部設置有滲水孔,外框5內的水能通過滲水孔到達集清水槽4,所述集清水槽4的底面傾斜設置,上述出水管3設置在模塊箱體1靠近集清水槽底面低位端的一側壁上且與集清水槽4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污水預處理模塊包括依次設置的格柵池11和水解酸化池12,該格柵池11的底部設置有排泥斗,格柵池11的池壁上設置有用于排泥的排泥管道,所述的水解酸化池12通過第一管道13與柵格池連通,通過第二管道14與設置在模塊箱體1上的進水管2連通。
應該理解,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說明書中,所有“包括……”均應理解為開放式的含義,也就是其含義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應理解為封閉式的含義,即其含義不應該理解為“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