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體除藻凈化系統,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活動對水域生態系統的影響日益加劇,引發水體中藻類的大量繁殖代謝,導致水質惡化,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遭到破壞。同時,藻類能產生毒素,對人類和水生動物帶來極大的危害,尤其是作為飲用水水源的湖泊、水庫水體藻類爆發嚴重威脅著居民的飲用水安全。目前常用水體除藻凈化系統僅僅是對藻類進行簡單去除,并不能實現水質的在線監測,無法保證水質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水體除藻凈化系統,采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對水質實現在線監測,保證出水質量。
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水除藻凈化系統,該系統包括依次通過管路連接的除藻單元、混凝上浮單元、消毒單元,活性炭過濾單元和排放單元;
排放單元與活性炭過濾單元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檢測單元且檢測單元與控制單元相連;控制單元與排放單元相連;
所述的排放單元出水口I與消毒單元進水口相連。
所述的混凝上浮單元內底部設有超細氣泡發生裝置,超細氣泡發生裝置與加藥泵相連。
具體運行時,含藻原水經過除藻單元后將大部分的藻類去除,然后進入混凝上浮單元,同時藥劑通過超細氣泡發生裝置被加入到水體中。由于采用了超細氣泡發生裝置,增加了藥劑與水體的接觸面積,能夠顯著提高除藻效率,從而降低出水中的藻類物質含量,同時,部分藻類物質隨原水中的膠體粒子以及懸浮顆粒物形成大顆粒絮體上浮,經排污口排出,實現了藻類物質與水體的徹底分離。
與藻類分離后的水體進一步經消毒和活性炭過濾,到達排放單元。排放之前,水體首先被檢測單元進行檢測,若水質合格,檢測單元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單元,控制排放單元將水排放;若經檢測單元檢測后水質不達標,則由排放單元返回消毒單元重新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實現水體中藻類的徹底去除并且對水質實現在線監測,保證了出水質量,非常有利于推廣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除藻單元,2、混凝上浮單元,3、消毒單元,4、活性炭過濾單元,5、排放單元,6、檢測單元,7、控制單元,8、排放單元出水口I,9、超細氣泡發生裝置,10、加藥泵,11、排污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水體除藻凈化系統,該系統包括依次通過管路連接的除藻單元1、混凝上浮單元2、消毒單元3、活性炭過濾單元4和排放單元5;
排放單元5與活性炭過濾單元4之間的管路上設有檢測單元6且檢測單元6與控制單元7相連;控制單元7與排放單元5相連;
所述的排放單元出水口I8與消毒單元3進水口相連。
所述的混凝上浮單元2內底部設有超細氣泡發生裝置9,超細氣泡發生裝置9與加藥泵10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