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凈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工業等領域也在快速進步,但是隨之帶來的是工業污水量的急劇增多,因此實現污水的凈化對環境的保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工業的廢水中往往殘留大量的有害化學物質,如果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至自然環境中,會造成自然環境被破壞,且不能夠恢復,且會給人類的身體健康帶來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它包括本體,所述本體包括變頻電機、輸料軸、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所述本體上方設置有輸料軸;所述輸料軸頂部設置有多個加藥口;所述輸料軸一側設置有變頻電機;所述變頻電機輸出部分連接的輸料軸延伸至輸料倉內部;所述輸料倉和本體之間設置有多個出料管;所述本體側壁對稱設置有進水口;所述本體內部設置一層第一過濾層;所述第一過濾層下方設置有第二過濾層;所述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之間設置有多個氧化池;所述氧化池側邊設置有多個吸附層;所述第二過濾層通過導流板和本體底部設置的內筒相連接;所述本體下方設置有儲液池;所述儲液池和本體之間設置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輸出部分連接的攪拌軸延伸至內筒內部;所述內筒和本體之間對稱設置有催化反應室。
上述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所述第一過濾層和第二過濾層通過卡件固定于本體內部,且為可拆卸結構。
上述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所述本體和儲液池之間設置有多個導管。
上述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所述內筒表面設置有多個通孔。
上述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所述攪拌軸表面設置有螺旋攪拌軸。
上述的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所述第二過濾層為顆粒狀活性炭填充而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設計合理、凈化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等優點,所述催化反應室可以和液體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進行反應,從而有效的消除有害化學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內筒結構示意圖;
其中:1、本體;2、加藥口;3、變頻電機;4、輸料軸;5、輸料倉;6、出料管;7、進水口;8、第一過濾層;9、第二過濾層;10、卡件;11、導流板;12、氧化池;13、吸附層;14、內筒;15、通孔;16、旋轉電機;17、攪拌軸;18、螺旋攪拌軸;19、催化反應室;20、導管;21、儲液池。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自動加藥式工業污水凈化裝置,它包括本體1,所述本體1包括變頻電機3、輸料軸4、第一過濾層8和第二過濾層9,所述本體1上方設置有輸料軸4;所述輸料軸4頂部設置有多個加藥口2;所述輸料軸4一側設置有變頻電機3;所述變頻電機3輸出部分連接的輸料軸4延伸至輸料倉5內部;所述輸料倉5和本體1之間設置有多個出料管6;所述本體1側壁對稱設置有進水口7;所述本體1內部設置一層第一過濾層8;所述第一過濾層8下方設置有第二過濾層9;所述第一過濾層8和第二過濾層9之間設置有多個氧化池12;所述氧化池12側邊設置有多個吸附層13;所述第二過濾層9通過導流板11和本體1底部設置的內筒14相連接;所述本體1下方設置有儲液池21;所述儲液池21和本體1之間設置有旋轉電機16;所述旋轉電機16輸出部分連接的攪拌軸17延伸至內筒14內部;所述內筒14和本體1之間對稱設置有催化反應室19。
將廢水通過進水口7加入,使液體通過進水口7進入本體1內部,將所需要的化學藥品通過加藥口2加入,啟動變頻電機3,所述變頻電機3帶動輸料軸4旋轉,從而可以對化學藥品進行攪拌處理,使物料通過出料管6進入本體1內部,廢水通過第一過濾層8過濾,去除廢水中較大顆粒的雜質,使廢水得到初步凈化,且所述第一過濾層8和第二過濾層9之間設置的多個氧化池12以及吸附層13,不僅可以和廢水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進行反應,而且所產生的雜質可以通過吸附層13吸附,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化學藥品通過第一過濾層8過濾,可以再次和廢水進行反應,配合氧化池12和吸附層13,使水質的凈化更加有效率;所述第二過濾層9為顆粒狀活性炭填充而成,有著較好的吸附作用,且所述第一過濾層8和第二過濾層9通過卡件10固定于本體1內部,且為可拆卸結構,從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拆卸和安裝,節約了成本;廢水通過導流板11進入內筒14中,啟動變頻電機3,所述變頻電機3帶動攪拌軸17旋轉,且所述攪拌軸17表面設置有螺旋攪拌軸18,從而對物料廢水進行攪拌處理,使干凈的液體通過內筒14表面設置的通孔15排出進入催化反應室19,所述催化反應室19可以和液體中的有害化學物質進行反應,從而有效的消除有害化學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完成反應后的廢水通過導管20進入儲液池21中。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