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原水的處理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原水的污染與日俱增,工廠污水的排放,化肥農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這些都使得原水污染嚴重,原水的濁度和氨氮含量均增加。
我國對飲用水的實施標準為《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其中要求水的濁度小于等于1NTU,在水源與凈水技術條件限制時為3 NTU。
由于氨的硝化作用,自來水中高濃度的氨氮可能產生致癌的亞硝酸硝酸鹽威脅健康,且高氨氮原水會大量消耗消毒劑的投加量。因此,我國最新的飲用水衛生標準對氨氮的規定限值為0.5mg/L。
水中的超標現象頻頻發生,生活飲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單位直接供給居民作為飲水和生活用水,該水的水質必須確保居民終生飲用安全。
然后,常規的水處理方法對氨氮的去除相當有限,且高氨氮的原水經常伴隨著微污染有機物問題。因此,在水源條件暫時無法改善的情況下,亟需引進更加具有針對性且高效的水質凈化裝置,改善原水的濁度和氨氮的含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該裝置能夠降低原水的濁度和氨氮的含量,能改善原水的水質,提高原水的安全性,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該裝置連接原水單元,包含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生物濾池系統、斜管沉淀系統、超濾膜系統和清水池。
其中,所述的超濾膜系統設有微孔過濾單元。
所述的生物濾池系統設有曝氣處理單元。
所述的生物濾池系統和斜管沉淀系統之間設有混凝劑投加單元。
所述的斜管沉淀系統設有折板。
所述的超濾膜系統和清水池之間設有消毒劑投加單元。
所述的清水池疊置于斜管沉淀系統的下方。
所述的裝置還包含二級泵房和配水管網,所述的二級泵房設置在清水池和配水管網之間,通過管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解決了問題,能夠,具有以下優點:
該裝置通過設有生物濾池系統,進行曝氣處理,能夠通過生物氧化、物理過濾和空氣氧化來硝化氨氮、降解有機物等;通過設有斜管沉淀系統,進行沉淀處理,能夠將原水中大量的污染物沉淀去除,降低原水的濁度;通過加入混凝劑有利于小顆粒的污染物顆粒碰撞結大,進行沉淀;通過設有超濾膜系統,進行微孔過濾,使得原水中的細菌、藻類和孢囊等被濾除,提高了原水的安全性,減少消毒劑的使用量,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原水的濁度;通過在清水池中的原水中加入消毒劑,殺除病原微生物,提高了水質的安全性;該裝置能夠有效的降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濁度,還能將該原水中的氨氮去除,提高原水的水質和安全性,滿足國家標準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該裝置連接原水單元10,包含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生物濾池系統20、斜管沉淀系統30、超濾膜系統40和清水池50。
超濾膜系統40設有微孔過濾單元。
生物濾池系統20設有曝氣處理單元。
生物濾池系統20和斜管沉淀系統30之間設有混凝劑投加單元31。
斜管沉淀系統30設有折板。
超濾膜系統40和清水池50之間設有消毒劑投加單元51。
清水池50疊置于斜管沉淀系統30的下方。
裝置還包含二級泵房60和配水管網70,所述的二級泵房60設置在清水池50和配水管網70之間,通過管道連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的一種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該裝置處理原水的工藝和原理為:
首先,原水從原水單元10到生物濾池系統20進行曝氣處理。將原水與空氣在物濾池系統20中大面積接觸,對原水進行曝氣處理,使原水中溶解的氣態物質和揮發性物質被除去,去除原水中的氣味。曝氣處理能夠通過生物氧化、物理過濾和空氣氧化來硝化氨氮、降解有機物等,還可以通過水中的有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同時,生物濾池系統20能去除25~30%的濁度,降低后續處理系統的負荷。生物濾池系統20反沖洗廢水的少量生物膜還能夠通過“生物作用”促進后續沉淀池系統30的絮凝過程。
其次,原水從生物濾池系統20出來,混凝劑投加單元31在原水中加入混凝劑,然后進入斜管沉淀池系統30進行沉淀處理。混凝劑能夠使原水中的微小顆粒碰撞結大,有利于顆粒的絮凝。斜管沉淀系統30中設置的折板也能夠促進顆粒的絮凝,使原水濁度降低。本裝置中的絮體顆粒形成優于常規處理裝置,可有效降低20~30%的藥耗。
然后,原水從斜管沉淀池系統30進入超濾膜系統40進行微孔過濾。超濾膜系統40通過微孔過濾將原水中體積較大的雜質濾出除去,能夠對原水中細菌、藻類和孢囊等進行高效去除,進一步降低原水的濁度,并且可大大降低消毒劑的投加量,從而降低產生大量消毒副產物的風險。該超濾膜系統40的應用,使得本裝置出水的濁度均小于0.2NTU,優于常規裝置的0.5 NTU控制值。
接著,原水從超濾膜系統40出來,消毒劑投加單元51在原水中加入消毒劑,然后進入到清水池50進行調蓄。加入的消毒劑能夠去除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提高原水的安全性。
最后,將處理后的原水從清水池50通過二級泵房60輸送到配水管網70。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用于提供用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高效組合處理裝置,該裝置能夠有效降低低有機物含量的原水的濁度和氨氮含量,提高原水的安全性,高效的改善了水質,處理后的原水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已經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了上述內容后,對于本實用新型的多種修改和替代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