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紫外殺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凈水機、飲水機、熱水器、加濕器等家電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細菌等微生物的大量滋生會帶來安全健康隱患,如凈水機、飲水機的水箱或壓力桶內,空氣攜帶細菌等微生物進入并大量滋生,導致存放凈化水的水箱或壓力桶內的細菌等微生物嚴重超標,飲用后威脅健康;熱水器的水箱內細菌大量滋生,導致用水后皮膚過敏等癥狀;加濕器水箱內細菌大量滋生,噴出的霧氣攜帶細菌進入人們的呼吸系統,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統疾病,類似以上情況均是細菌等微生物滋生沒有得到抑制而帶來健康隱患。為了解決此類難題,現在市場是普遍在家電中添加紫外殺菌抑菌產品,但是現有產品的安裝方式相對復雜,需要在待殺菌器件壁的內外側同時多步驟操作才能完成,這種安裝方式存在以下缺點:操作復雜耗費工時;增加了在安裝過程中造成核心部件紫外光源不良的隱患;只能在一側操作安裝的應用場合將不能使用該產品;另外承壓密封性能不高,使用受限;增加了售后維修和更換部件的難度;增加了在安裝或更換過程中污染機器內部潔凈環境的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紫外殺菌裝置,在殺菌光源上選用紫外光源,發出的紫外線具有廣譜性,可殺滅所有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殺菌徹底;在安裝和密封方式上,只需將外殼與待殺菌器件預留的螺紋孔旋緊安裝或者外殼穿過待殺菌器件,鎖緊螺母在待殺菌器件內與外殼旋緊固定,并在連接處利用外殼密封膠圈密封即可,安裝一步到位、靈活便捷,承壓能力更高,密封性能更好,應用范圍廣,減少因繁瑣安裝部件而帶來部件不良率提升的隱患,便于后期維護更換;在安全性上,安全環保,不會對使用環境增加二次污染或有害物質殘留,安全性高;通過持續長期殺菌,解決家電等產品的細菌等微生物超標難題,使消費者在使用家電等產品的過程中更安全,更健康;其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紫外殺菌裝置,包括外殼、玻璃片、紫外光源、驅動控制板和用于固定紫外光源的固定架,所述外殼外側壁上設有螺紋,其內側壁底部形成有向內凸起的定位部;所述玻璃片搭接在定位部上,所述固定架安裝于外殼內,且位于玻璃片上方;所述紫外光源設置于固定架的底部,所述驅動控制板設置于固定架內,且位于紫外光源上方并與紫外光源電連接;所述驅動控制板與外部電源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定位部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玻璃片密封圈的凹槽。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紫外光源采用深紫外LED燈、低壓水銀燈管或冷陰極管。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驅動控制板上集成恒流驅動電路或啟輝器部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包括外殼密封膠圈,所述外殼外側壁上形成有軸肩,所述外殼密封膠圈設置于軸肩與待殺菌器件連接處。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包括用于固定外殼的鎖緊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在殺菌光源上選用紫外光源,發出的紫外線具有廣譜性,可殺滅所有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殺菌徹底;在安裝和密封方式上,只需將外殼與待殺菌器件預留的螺紋孔旋緊安裝或者外殼穿過待殺菌器件,鎖緊螺母在待殺菌器件內與外殼旋緊固定,并在連接處利用外殼密封膠圈密封即可,安裝一步到位、靈活便捷,承壓能力更高,密封性能更好,應用范圍廣,減少因繁瑣安裝部件而帶來部件不良率提升的隱患,便于后期維護更換;在安全性上,安全環保,不會對使用環境增加二次污染或有害物質殘留,安全性高;通過持續長期殺菌,解決家電等產品的細菌等微生物超標難題,使消費者在使用家電等產品的過程中更安全,更健康。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與待殺菌器件側壁的裝配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與待殺菌器件管壁的裝配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與待殺菌器件無螺紋孔的側壁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紫外殺菌裝置,包括外殼1、玻璃片2、紫外光源4、驅動控制板6和用于固定紫外光源的固定架5,所述外殼1外側壁上設有螺紋,其內側壁底部形成有向內凸起的定位部11;所述玻璃片2搭接在定位部11上,所述固定架5安裝于外殼1內,且位于玻璃片2上方;所述紫外光源4設置于固定架5的底部,所述驅動控制板6設置于固定架5內,且位于紫外光源4上方并與紫外光源4電連接;所述驅動控制板6與外部電源連接。
所述外殼的螺紋和待殺菌器件的螺紋可為錐螺紋。
便于對玻璃片與定位部的連接處進行密封,所述定位部11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放置玻璃片密封圈3的凹槽11-1。所述玻璃片可為石英玻璃片。
紫外光源驅動控制板固定固定架的預留固定部位上,紫外光源前端玻璃片做保護,玻璃片下端由玻璃片密封圈進一步為紫外光源和玻璃片做密封保護。
下面列舉幾種具體的紫外光源,所述紫外光源4采用深紫外LED燈、低壓水銀燈管或冷陰極管。
所述驅動控制板6上集成恒流驅動電路或啟輝器部件,散熱鋁基板、連接導線及接插端子等部件,根據實際應用場合,可選配增加單片機控制單元、探測反饋部件、通訊模塊等。
為了防止外殼與待殺菌器件連接處泄漏,還包括外殼密封膠圈7,所述外殼1外側壁上形成有軸肩12,所述外殼密封膠圈7設置于軸肩12與待殺菌器件8連接處。
為了便于該紫外殺菌裝置安裝于有孔無螺紋的待殺菌器件上,還包括用于固定外殼1的鎖緊螺母9。
如圖4所示,該紫外殺菌裝置與待殺菌器件側壁螺紋連接,只需將安裝好的紫外殺菌裝置的外殼與待殺菌器件側壁旋緊即可;利用螺紋密封,密封性及承壓性高;
如圖5所示,該紫外殺菌裝置與待殺菌器件管壁通過螺紋固定,利用密封膠圈密封,可滿足對承壓要求不高的密封應用場合;
如圖6所示,待殺菌器件側壁開設無螺紋通孔,該紫外殺菌裝置的外殼穿過通孔,并通過鎖緊螺母在待殺菌器件側壁的另一側對外殼旋緊固定,軸肩處通過外殼密封膠圈進行密封處理。
上述三種不同安裝方式可在不用應用場合視操作便利性進行選擇,可滿足各種不同應用場景,操作便捷,實用性強。按以上述方式完成安裝后,驅動控制板接通外部供電電源,按照不同應用場景及效果要求,設置不同的工作方式,紫外光源即按照驅動控制板預定的程序設置工作,持續高效殺菌,其可間歇式工作,既滿足效果要求,又實現節能以及延長裝置壽命的目的,增加產品的實效性。
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于本實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