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處理廠的二沉池出水堰用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二次沉淀池是城市污水生物處理工藝中很重要的一個污水處理單元,其主要的作用是促進泥水、固液分離,同時提高回流污泥、剩余污泥濃度,它處于整個生化處理系統的末端,其設計和運行的效果對出水水質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一般認為TN>1.2mg/L、TP>0.11mg/L時,水體即開始富營養化,富營養水體中的各種藻類在合適的光照和溫度下,迅速生長,特別是每年的4月至12月,在污水廠二沉池的出水堰上長滿綠色的青苔,青苔本身并不影響出水水質,但它的危害一是掉落的青苔碎片可能造成出水混濁,若青苔碎片過多就會堵塞二沉池出水堰堰口,影響出水水質;二是大量的青苔留住了出水中的懸浮物和垃圾,影響二沉池的觀感,影響廠容廠貌,因此出水堰堰口需要定期清理防止青苔及其他污染物的附著和生長,但是目前來說,污水處理廠的二沉池出水堰存在清理不干凈、清潔死角的問題,且不能自動控制,需要人工清理,耗費人工的同時易存在清理不及時的情況發生,從而影響出水水質,因此二沉池出水堰清洗裝置需要改進,以保障污水廠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二沉池出水堰用清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二沉池出水堰用清洗裝置包括刮泥機臂,還包括固定單元、刷洗單元、沖洗單元和控制單元,固定單元為固定于刮泥機臂末端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延伸至出水堰底部中央的豎桿以及與豎桿一體成型的兩根水平橫桿,所述刷洗單元包括設置于出水堰上的平臺刷、側刷以及底刷,平臺刷、側刷分別與兩根水平橫桿的兩端連接,底刷則與豎桿底部連接,所述沖洗單元包括高壓水泵和多個噴頭,其中多個噴頭分別與平臺刷、側刷、底刷對應設置,高壓水泵則與控制單元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控制單元為設置于二沉池中央平臺上并與高壓水泵通過滑環連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PLC控制模塊、無線模塊、報警模塊,PLC控制模塊連接報警模塊,PLC控制模塊還通過無線模塊與遠程控制中心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高壓水泵為設置于二沉池上清液中的自吸式高壓潛水泵,高壓水泵連接出水主管,出水主管設置多根出水支管,出水支管末端上設置有噴頭,出水支管末端臨近平臺刷或側刷或底刷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高壓水泵底部設置有防止雜物進入葉輪的濾網,濾網為孔徑不大于3mm的不銹鋼濾網。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側刷為滾筒側刷,滾筒側刷通過軸承與對應的水平橫桿轉動連接,該水平橫桿上設置有便于滾筒側刷位置調節的U形卡槽。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架由不銹鋼304材質加工成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二沉池出水堰用清洗裝置,設計合理,能有效清除出水堰內部產生的綠苔以及污垢,同時實現遠程控制和自動清洗功能,減少人工成本,消除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便于污水廠的管理,達到出水水質穩定達標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滾筒側刷與水平橫桿連接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1、刮泥機臂;2、刷洗單元;21、平臺刷;22、側刷;221、軸承;222、U形卡槽;223、固定通孔;224、螺栓組件;23、底刷;3、固定單元;31、豎桿;32、上水平橫桿、33、下水平橫桿;4、出水堰;5、滑環;6、沖洗單元;61、高壓水泵;62、出水主管;63、出水支管;64、噴頭;7、控制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二沉池出水堰用清洗裝置的具體實施例,其包括刮泥機臂1,固定單元3、刷洗單元2、沖洗單元6和控制單元7,其中固定單元3為固定于刮泥機臂1末端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延伸至出水堰4底部中央的豎桿31以及與豎桿31一體成型的上水平橫桿32和下水平橫桿33,刷洗單元2包括設置于出水堰4頂部兩側的兩個平臺刷21、內部兩側的兩個側刷22以及底部的底刷23,兩個平臺刷21分別固定于上水平橫桿32兩端,兩個側刷22分別與下水平橫桿33兩端轉動連接,底刷23與豎桿31底部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沖洗單元6包括高壓水泵61和多個噴頭64,如圖1所示,噴頭64分別與平臺刷21或側刷22或底刷23對應設置,高壓水泵61則與控制單元7連接。
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7為設置于二沉池中央平臺上并與高壓水泵61通過滑環5連接的控制箱,控制箱包括PLC控制模塊、無線模塊、報警模塊,PLC控制模塊連接報警模塊,PLC控制模塊還通過無線模塊與遠程控制中心連接,因此本實施例可以遠程控制高壓水泵61的供水情況,從而調控更為方便,并且有工作異常時可通過報警模塊提醒工作人員及時處理,防止儀器損壞而工作人員疏于檢查導致出水堰4長期得不到清理的情況發生,本實施例中,高壓水泵61為設置于二沉池上清液中的自吸式高壓潛水泵,其距離上清液上表面距離為50cm左右,高壓水泵61連接出水主管62,出水主管62設置如圖1所示的多根出水支管63,出水支管63末端上均設置有噴頭64,出水支管63末端臨近平臺刷21或側刷22或底刷23設置,本實施例中,高壓水泵61底部設置有防止雜物進入葉輪的濾網,濾網為孔徑不大于3mm的不銹鋼濾網。
本實施例中,側刷22為滾筒側刷,滾筒側刷通過軸承221與對應的下水平橫桿33轉動連接,如圖2所示,下水平橫桿33兩端均開設有便于滾筒側刷位置調節的U形卡槽222,其中U形卡槽222對應的下水平橫桿33兩側開設有多個固定通孔223,而軸承221兩端設置有一體成型的延展側邊,延展側邊通過螺栓組件224固定于下水平橫桿33上,因此本實施例中,兩個滾筒側刷與出水堰4內壁的相對距離可調,以便毛刷損害嚴重時,可調節毛刷位置,減少毛刷的更換次數,本實施例中滾筒側刷的軸承221采用不銹鋼304材質,型號為305軸承,尺寸是內孔25mm、外徑62mm、厚17mm,通過軸承221克服滾輪側刷的滾動摩擦,保證滾輪側刷的正常運行。
本實施例中,平臺刷21或側刷22或底刷23均為耐磨實用的高強度pp塑料刷,其中平臺刷21和底刷23在刮泥機臂1的帶動下與相應接觸面發生相對運動,側刷22與出水堰4內壁摩擦并發生自轉,達到清除臟污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