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污水處理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我國污 水來源主要有三個,及鄉鎮居民區分散式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區集中式生活污水、以及工業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利用沙土里對污水進行凈化是傳統污水處理方法,現有的這種污 水處理方法存在一些缺點,TN和TP的去除能力較低,還需要放置一些反硝化池等生化處理 池。
【發明內容】
[0003]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另一種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適合鄉鎮生 活污水處理。
[0004]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 在于:包括格柵池、調節池、砂濾池、砂濾池配水池、人工快滲池和回用水池;
[0005] 所述格柵池由前后并排設置的緩沖池和格柵池本體組成,其中格柵池本體位于后 側,所述緩沖池的下部設置進水管,所述緩沖池的上部設有溢流管,所述緩沖池和格柵池本 體的隔墻的下部設置手動閘閥,所述格柵池本體的下部設置縱向的格柵,所述格柵的側上 方的格柵池本體內設有檢修鋼梯;
[0006] 所述格柵池本體與調節池連通,所述調節池包括左右并排設置的初步沉淀池和勻 水池,所述初步沉淀池位于格柵池的右側,所述初步沉淀池的底部設有污泥栗,所述初步沉 淀池和勻水池之間的隔墻的前側設有水流通道,所述勻水池的底部設有抽水栗,所述污泥 栗靠近水流通道,所述抽水栗位于遠離水流通道的位置;
[0007] 所述抽水栗的出水口與砂濾池的進水口相連,所述砂濾池內的液體從下部出液口 排出到砂濾池配水池,所述砂濾池配水池的出水口與多個人工快滲池相接,所述人工快滲 池的出水排至回用水池。
[0008] 在上述方案中,格柵池主要用于污水管網接入污水處理廠之后對水中粗大雜物的 初步去除。調節池根據污水水量的實際情況,保證污水處理廠生產設施的正常穩定運行,起 到沉淀和勻質勻量的作用。
[0009] 具體:在格柵池前設置緩沖池,不同地方來的污水先在這里進行初步混合,然后流 經格柵,將大塊雜物攔截后,污水進入調節池的初步沉淀池,將初步沉淀池和勻水池分開, 并且通道設置在遠離格柵池的一側,這樣,使得污水在調節池內的流動時間變長,這樣一方 面使得污泥沉淀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使得不同污水的混合更好,使得污水中自帶的微生 物混合更均勻有利于后續的處理。同時將初步沉淀池和勻水池分開,減少進入下一步砂濾 池的污泥的量,降低砂濾池的處理壓力。
[0010]砂濾池主要功能是進一步去除微小雜物,保證快滲池的正常運行,砂濾池配水池 的主要功能是實現人工快滲池的均勻配水。回用水池主要用于反沖洗用水,同時兼做消毒 池用。
[0011]本發明的污水處理系統,進水水質如下:
[0016]上述兩個表對比可以看出,該系統結構簡單,布置容易,處理效果好。
[0017]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回用水池通過管道與砂濾池的反沖洗進水管道相連,所述砂 濾池的反沖洗出水管連接至反洗沉淀池。所述反洗沉淀池的污泥和調節池的污泥進入污泥 干化池。污泥進入污泥干化池自然干化,干化后的污泥外運處置。
[0018]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初步沉淀池和勻水池的底板的邊上均設有一個凹坑,所述污 泥栗和抽水栗位于凹坑中。便于污泥和水的抽出。
[0019]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布置容易,占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運行成本低,處 理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20]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0021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2] 圖3為調節池和格柵池組件的俯視放大圖。
[0023]圖4為格柵池的縱向結構視圖。
[0024] 圖5為圖3的A-A截面圖。
[0025] 圖6為圖3的B-B截面圖。
[0026]圖7為人工快滲池CRI-1型填料層、CRI-2型填料層和人工快滲礫石墊料層的截面 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8]本發明前后左右等方位詞僅代表圖中的相對位置,不表示產品的絕對位置。
[0029]實施例1,如圖1-7所示:本發明的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由格柵池1、調節池2、砂 濾池3、砂濾池配水池4、人工快滲池5、回用水池6、反洗沉淀池7、污泥干化池8、雨棚9等部件 組成。
[0030]格柵池1由前后并排設置的緩沖池la和格柵池本體lb組成,其中格柵池本體lb位 于后側,緩沖池la的下部設置進水管1c,緩沖池la的上部設有溢流管Id,緩沖池la和格柵池 本體lb的隔墻的下部設置手動閘閥le,格柵池本體lb的下部設置縱向的格柵If,格柵If的 側上方的格柵池本體1b內設有檢修鋼梯1g,方便格柵清渣和檢修。
[0031]格柵池本體lb與調節池2連通,調節池2包括左右并排設置的初步沉淀池2a和勻水 池2b,初步沉淀池2a位于格柵池的右側,初步沉淀池2a的底部設有污泥栗2c,初步沉淀池2a 和勻水池2b之間的隔墻的前側設有水流通道2d,勻水池2b的底部設有抽水栗2e,污泥栗2c 靠近水流通道2d(靠近前側),抽水栗2e位于遠離水流通道的位置(靠近后側)。優選初步沉 淀池2a和勻水池2b的底板的邊上均設有一個凹坑,污泥栗2c和抽水栗2e位于凹坑中。在格 柵池和調節池的的周圍設置有欄桿10。
[0032]抽水栗2e的出水管與砂濾池3的進水口相連,砂濾池3內的液體從下部出液口排出 到砂濾池配水池4,砂濾池配水池4的出水口與多個人工快滲池5相接,這里選擇四個。人工 快滲池5的出水排至回用水池6。回用水池6通過管道與砂濾池3的反沖洗進水管道3a相連, 砂濾池3的反沖洗出水管3b連接至反洗沉淀池7。反洗沉淀池7的污泥和調節池2的污泥進入 污泥干化池8,污泥干化池8上方設有雨棚9。
[0033]其中砂濾池3的中部設置有石英砂填料層3c,石英砂填料層3c的下方設置礫石墊 層3d,砂濾池的進水口位于石英砂填料3c的上方,其出水口位于礫石墊層3d的下方;
[0034]人工快滲池5內從上到下依次填充CRI-1型填料層5a、CRI-2型填料層5b和人工快 滲礫石墊料層5c,人工快滲池5的進水口位于CRI-1型填料層5a上方,其出水口位于人工快 滲礫石墊料層5c下方。
[0035]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 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總之,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 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 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 一種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柵池(1)、調節池(2)、砂濾池(3)、 砂濾池配水池(4)、人工快滲池(5)和回用水池(6); 所述格柵池(1)由前后并排設置的緩沖池(la)和格柵池本體(lb)組成,其中格柵池本 體(lb)位于后側,所述緩沖池(la)的下部設置進水管(lc),所述緩沖池(la)的上部設有溢 流管(Id),所述緩沖池(la)和格柵池本體(lb)的隔墻的下部設置手動閘閥(le),所述格柵 池本體(lb)的下部設置縱向的格柵(If),所述格柵(If)的側上方的格柵池本體(lb)內設有 檢修鋼梯(lg); 所述格柵池本體(lb)與調節池(2)連通,所述調節池(2)包括左右并排設置的初步沉淀 池(2a)和勻水池(2b),所述初步沉淀池(2a)位于格柵池的右側,所述初步沉淀池(2a)的底 部設有污泥栗(2c),所述初步沉淀池(2a)和勻水池(2b)之間的隔墻的前側設有水流通道 (2d),所述勻水池(2b)的底部設有抽水栗(2e),所述污泥栗(2c)靠近水流通道(2d),所述抽 水栗(2e)位于遠離水流通道的位置;所述格柵池(1)和調節池(2)上設有欄桿(10), 所述抽水栗(2e)的出水口與砂濾池(3)的進水口相連,所述砂濾池(3)內的液體從下部 出液口排出到砂濾池配水池(4 ),所述砂濾池配水池(4)的出水口與多個人工快滲池(5)相 接,所述人工快滲池(5)的出水排至回用水池(6)。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用水池(6)通過管 道與砂濾池(3)的反沖洗進水管道(3a)相連,所述砂濾池(3)的反沖洗出水管連接至反洗沉 淀池(7)。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沉淀池(7)的污 泥和調節池(2)的污泥進入污泥干化池(8)。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沉淀池(2a)和勻 水池(2b)的底板的邊上均設有一個凹坑,所述污泥栗(2c)和抽水栗(2e)位于凹坑中。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人工快滲污水處理系統,包括格柵池、調節池、砂濾池、砂濾池配水池、人工快滲池和回用水池;格柵池由前后并排設置的緩沖池和格柵池本體組成,其中格柵池本體位于后側,緩沖池的下部設置進水管,緩沖池的上部設有溢流管,緩沖池和格柵池本體的隔墻的下部設置手動閘閥,格柵池本體的下部設置縱向的格柵,格柵的側上方的格柵池本體內設有檢修鋼梯;格柵池本體與調節池連通,調節池包括左右并排設置的初步沉淀池和勻水池,初步沉淀池位于格柵池的右側,初步沉淀池的底部設有污泥泵,初步沉淀池和勻水池之間的隔墻的前側設有水流通道,勻水池的底部設有抽水泵。本發明占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好。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105417866
【申請號】CN201510879615
【發明人】甘華
【申請人】重慶甘泰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