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排入初沉池,進行大顆粒雜質沉降;將污水排入調節池,導入堿液,控制pH值為7.5~8.5;通過提升泵將污水導入稀釋罐,每100L污水加入10~20L自來水;將所得污水導入厭氧反應器,投入負載厭氧菌的填料,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100~200cm3,反應24~48小時;經過厭氧反應器處理的污水,表面液體通途好氧反應池,底部污泥通入污泥干化池壓泥后排出;好氧反應池的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300~500cm3,反應24~48小時;通過好氧反應池后的水體經檢測后排放。本發明與傳統技術相比,通過物化和生化方法的結合共同作用廢水,使之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并且達標后的水體可重復利用,進一步減少了污染因素。
【專利說明】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屬于化工環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3]廢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一般指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后不能再循環利用或者一級污染后制純處理難度達不到一定標準的水。混合污水的COD高,且含有難降解雜質,在處理過程中依靠單一的物化方法很難處理達標。
【發明內容】
[0004]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
[0005]技術方案: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具體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排入初沉池,進行大顆粒雜質沉降;
(2)將污水排入調節池,導入堿液,控制pH值為7.5-8.5;
(3)通過提升栗將污水導入稀釋罐,每100L污水加入10?20L自來水;
(4)將步驟(3)所得污水導入厭氧反應器,投入負載厭氧菌的填料,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100?200cm3,反應24?48小時;
(5)經過厭氧反應器處理的污水,表面液體通途好氧反應池,底部污泥通入污泥干化池壓泥后排出;
(6)好氧反應池的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300?500cm3,反應24?48小時;
(7)通過好氧反應池后的水體經檢測后排放。
[0006]其中,所述步驟(4)、步驟(5)中的填料載體為活性炭或沸石,經氫氧化鈉浸潤后在400?500 °C下烘烤12?24小時成型。
[0007]其中,所述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的COD為800?1200mg/L。
[0008]其中,所述步驟(2)中堿液為氫氧化鈉溶液。
[0009]其中,所述步驟(7)所得水體通入步驟(3)所述稀釋罐中,代替自來水。
[0010]有益效果:本發明與傳統技術相比,通過物化和生化方法的結合共同作用廢水,使之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并且達標后的水體可重復利用,進一步減少了污染因素。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實施例1:
將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排入初沉池,進行大顆粒雜質沉降;將污水排入調節池,導入堿液,控制PH值為7.5-8.5;通過提升栗將污水導入稀釋罐,每100L污水加入10?20L自來水;將所得污水導入厭氧反應器,投入負載厭氧菌的填料,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100?200cm3,反應24?48小時;經過厭氧反應器處理的污水,表面液體通途好氧反應池,底部污泥通入污泥干化池壓泥后排出;好氧反應池的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300?500cm3,反應24?48小時;通過好氧反應池后的水體經檢測后排放。其中,所述填料載體為活性炭或沸石,經氫氧化鈉浸潤后在400?500°C下烘烤12?24小時成型;所述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的COD為800?1200mg/L;所述堿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所述最后所得水體通入稀釋罐中,代替自來水。
【主權項】
1.一種廢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將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排入初沉池,進行大顆粒雜質沉降; (2 )將污水排入調節池,導入堿液,控制pH值為7.5-8.5; (3)通過提升栗將污水導入稀釋罐,每10L污水加入10?20L自來水; (4)將步驟(3)所得污水導入厭氧反應器,投入負載厭氧菌的填料,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100?200cm3,反應24?48小時; (5)經過厭氧反應器處理的污水,表面液體通途好氧反應池,底部污泥通入污泥干化池壓泥后排出; (6)好氧反應池的每L污水投入填料的表面積為300?500cm3,反應24?48小時; (7 )通過好氧反應池后的水體經檢測后排放。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步驟(5)中的填料載體為活性炭或沸石,經氫氧化鈉浸潤后在400?500°C下烘烤12?24小時成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活污水及車間污水的COD為800?1200mg/L。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堿液為氫氧化鈉溶液。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所得水體通入步驟(3)所述稀釋罐中,代替自來水。
【文檔編號】C02F9/14GK106007200SQ201610516101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4日
【發明人】王孝平, 吳榕飛, 周建峰, 王曉芬
【申請人】宜興市永加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