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純凈水。
[0026]所述真空栗04,設于由所述第一水箱01、汽水分離器02、第二水箱03依次連接的管網上,用于抽取該管網內的空氣。本實施例中真空栗04連接于第二水箱03的上端部。
[0027]本實施例中,采用真空栗04降低管網內的氣壓以降低水的沸點,從而加熱低氣壓環境下第一水箱01內的水以獲取濕蒸汽,濕蒸汽經由汽水分離器分離,液態水回流至第一水箱01內,而蒸汽送入第二水箱03內進行冷卻,通過冷卻蒸汽獲得純凈水,所述方法能有效去除水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實現水的凈化。
[0028]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優化,請參見圖2,在由所述第一水箱01、汽水分離器02、第二水箱03、真空栗04連接的管網上設有壓力檢測裝置05,優選地,將壓力檢測裝置05連接在第一水箱01的上端部,用于檢測該管網中的氣壓。
[0029]在所述進水管06上安裝有過濾器11,該過濾器11位于所述閥門08的上游端或者下游端,用于對流體進入第一水箱01之前進行過濾,進一步提高水的凈化效果。
[0030]所述第一水箱01內設有第一水位檢測裝置09,所述第二水箱03內設有第二水位檢測裝置17和溫控器10。第一水位檢測裝置09用于檢測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第二水位檢測裝置17用于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溫控器10用于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溫。
[0031]作為本實施例的再進一步優化,凈水裝置還包括由壓縮機12、冷凝器13、節流器14、蒸發器15、四通轉向閥16連接組成的熱栗系統,將所述冷凝器13設于第一水箱01內以替代上述加熱器,用以加熱第一水箱01內的水;將所述蒸發器15設于第二水箱03內以替代上述冷卻器,用于冷卻第二水箱03內的蒸汽。如圖2示,所述四通轉向閥16連通冷凝器13、壓縮機12、蒸發器15,壓縮機12的出口端連通冷凝器13、壓縮機12的入口端連通蒸發器15,使制冷劑依壓縮機一冷凝器一節流器一蒸發器的方向流通;切換四通轉向閥16使得壓縮機12的出口端連通蒸發器15、壓縮機12的入口端連通冷凝器13,使制冷劑依壓縮機一蒸發器一節流器一冷凝器的方向流通。例如常用的具有D、S、C、E連接端口的四通轉向閥,將所述D端口與壓縮機12的出口端連接,將所述S端口與壓縮機12的入口端連接,C端口連通冷凝器13,E端口連通蒸發器15。四通轉向閥16的設置有利于切換熱栗系統中制冷劑的流通方向,當第二水箱03存儲了一定體積的純凈水,便于進一步的制冷或者加熱純凈水。
[0032]請參見圖3、圖4,本實施例中所述凈水裝置采用集成控制方式,即還包括集成控制器18,該集成控制器18設有純凈水供應模式181、冷純凈水供應模式182、熱純凈水供應模式183三中模式。集成控制器18與壓力檢測裝置05、真空栗04、第一水位檢測裝置09、閥門08、熱栗系統、第二水位檢測裝置17、溫控器10電連接。
[0033]若用戶需要純凈水,則通過選擇純凈水供應模式181實現,具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4]第一步:用戶選擇純凈水供應模式181。制冷劑依壓縮機一冷凝器一節流器一蒸發器的方向流通。
[0035]第二步:檢測氣壓與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0036]( 1)檢測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若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達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則關閉閥門08,同時啟動熱栗系統工作,冷凝器13開始加熱第一水箱內的水;若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低于第二預設定水位值,則開啟閥門08,且熱栗系統不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高于所述第二預設定水位值,例如所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一水箱容積的10%~25%中任一水體積所對應的水位值,所述第二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一水箱容積的60%~90%中任一水體積所對應的水位值;如此,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維持在第一預設定水位值和第二預設定水位值之間時,熱栗系統啟動。
[0037](2)檢測由所述第一水箱01、汽水分離器02、第二水箱03、真空栗04依次連接的管網中的氣壓:若管網中的氣壓高于第一預設氣壓值,則啟動真空栗04,以抽取管網內的空氣;若管網中的氣壓達到第二預設氣壓值,則真空栗04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氣壓值高于所述第二預設氣壓值,例如所述第一預設氣壓值為15kPa~45kPa (絕對壓力)中任一氣壓值,第二預設氣壓值為2kPa_10kPa (絕對壓力)中任一氣壓值;如此使得管網中的氣壓維持在第一預設氣壓值與第二預設氣壓值之間,在這種氣壓環境下,水的沸點低于常壓下水的沸點,此時加熱第一水箱01內的水以獲得蒸汽。
[0038](3)汽液分離:第一水箱01內產生的濕蒸汽經由汽水分離器02,使得蒸汽送入第二水箱內03,而液態水回流至第一水箱01內繼續加熱;本步驟中,通過將液體水汽化,以分離出水中有害物質。
[0039](4)形成純凈水并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由于熱栗系統已啟動,蒸發器15冷卻第二水箱03內的蒸汽,以形成純凈水,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若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未達到第三預設定水位值,例如所述第三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二水箱容積的60%~90%中任一水體積所對應的水位值,則熱栗系統繼續工作,以冷卻蒸汽;若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達到第三預設定水位值,則發出水位信號以關閉純凈水供應模式181。純凈水供應模式181的開啟需由用戶手動選擇。
[0040]第三步:純凈水供應模式181關閉后,從用水管07處獲得純凈水。
[0041]若用戶需要冷的純凈水,則通過選擇冷純凈水供應模式182實現,具體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2]第一步:選擇冷純凈水供應模式182,使熱栗系統中制冷劑依壓縮機一冷凝器一節流器一蒸發器方向循環流動。
[0043]第二步:檢測氣壓與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具體包括以下子步驟:
[0044]( 1)檢測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若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達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則關閉閥門08,同時啟動熱栗系統工作,冷凝器13開始加熱第一水箱內的水;若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值低于第二預設定水位值,則開啟閥門08,且熱栗系統不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高于所述第二預設定水位值,例如所述第一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一水箱容積的10%~25%中任一水體積所對應的水位值,所述第二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一水箱容積的60%~90%中任一水體積所對應的水位值;如此,第一水箱01內的水位維持在第一預設定水位值和第二預設定水位值之間時,熱栗系統啟動。
[0045](2)檢測由所述第一水箱01、汽水分離器02、第二水箱03、真空栗04依次連接的管網中的氣壓:若管網中的氣壓高于第一預設氣壓值,則啟動真空栗04,以抽取管網內的空氣;若管網中的氣壓達到第二預設氣壓值,則真空栗04停止工作;其中所述第一預設氣壓值高于所述第二預設氣壓值,例如所述第一預設氣壓值為15kPa~45kPa (絕對壓力)中任一氣壓值,第二預設氣壓值為2kPa_10kPa (絕對壓力)中任一氣壓值;如此使得管網中的氣壓維持在第一預設氣壓值與第二預設氣壓值之間,在這種氣壓環境下,水的沸點低于常壓下水的沸點,此時加熱第一水箱01內的水以獲得蒸汽。
[0046](3)汽液分離:第一水箱01內產生的濕蒸汽經由汽水分離器02,使得蒸汽送入第二水箱內03,而液態水回流至第一水箱01內繼續加熱;本步驟中,通過將液體水汽化,以分離出水中有害物質。
[0047](4)形成純凈水并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蒸發器15冷卻送入第二水箱03內的蒸汽,以形成純凈水;同時檢測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若第二水箱03內的水位值未達到第三預設定水位值,例如所述第三預設定水位值為占第二水箱容積的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