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的單片式膜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的單片式膜框,屬滲透汽化膜分離技術領域。
板框式膜組件是滲透汽化膜分離過程的一種關鍵設備,它由蓋板、膜框、支撐板、膜和彈性墊片等部件組成。其中由一塊膜框和一組支撐板構成組件的單元,其間放置膜與墊片。整個組件由若干個,幾個到幾百個單元疊合,并在兩端用蓋板壓緊而成。因此,膜框是板框式膜組件的關鍵部件。
清華大學蔣維鈞等人發明的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專利申請號98100833.x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98201418.x)是一種結構簡單、料液流動阻力小、分布均勻、分離性能好的新膜組件,其結構如
圖1和圖2,
圖1是其二個組件單元的剖面圖,圖2是其膜框的結構示意圖。料液由膜框一側的料液主流道7送入,經進框流道8進入框內料液流道9,沿膜面2流至另一側,然后從出框流道流出;滲透物透過膜,經支撐板3上的孔道,穿過絲網6而排出。這種板框式膜組件中的膜框如圖2所示,它由二塊厚度相等、互呈對稱的框板10拼合而成,其四周用焊接進行密封。這種膜框的缺點是四周用焊接密封,容易使膜框翹曲變形,焊接后邊上需經磨光、磨平處理,加工費時,價格高,而且膜框厚度大,單位膜組件體積內裝的膜面積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可以大大降低膜組件的制造成本、改善組件的密封性、提高膜組件質量的單片式膜框。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的單片式膜框包括一個單片框,所述單片框的一對對應側邊的內側靠近兩端各設有對應的切口,在所述切口內緊密配合有進出框流道板,所述進出框流道板由平板條和齒板條疊合而成,所述齒板條上開有與板長垂直的通槽,構成進出框的流道。
其中,所述進出框流道板厚度與單片框相同。
所述單片框厚可為1.5~3mm。進出框流道板的平板條厚0.5-1mm,齒板條的厚度1-2mm,小槽寬2-3mm,深0.5-1mm,槽間距3-5mm。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片式膜框與已有膜框的不同點是1、膜框由單片框與進出框流道板組成,直接由薄板制成,不用焊接,因此框板平整不翹曲,加工容易,制造簡單;2、進出框流道由二塊窄板條組成,其中一塊為平板,一塊銑有小槽,制造容易,而已有膜框則由二塊厚度相等、形成進出框流道的二窄條上均銑有小槽的框板疊合而成,因此制造比較困難;3、單片式膜框厚度小,其所組成的膜組件緊湊,單位體積中的膜面積大。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片式膜框的上述這些特點,大大降低了膜組件的制造成本,改善了組件的密封性,提高了膜組件的質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內容。
圖1是已有板框式膜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已有板框式膜組件的膜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片式膜框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片式膜框進出框流道板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標號1是膜框,2是膜,3是支撐板,4、5是彈性墊片,6是絲網,7是料液主流道,8是進出框流道,9是框內料液流道,11是單片框,12是進出框流道板,13是平板條,14是齒板條,15是切口,16是通槽,圖中箭頭表示料液流向。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一種單片式膜框,其單片框的厚度2.5mm,進出框流道板的平板條厚1mm,齒板條的厚度1.5mm,小槽寬3mm,深0.6mm,槽間距5mm。其結構如圖3所示,包括一個單片框11,所述單片框的一對對應側邊的內側靠近兩端各設有對應的切口15,在所述切口內緊密配合有進出框流道板12,所述進出框流道板由平板條13和齒板條14疊合而成,所述齒板條上開有與板長垂直的通槽16,構成進出框的流道,所述進出框流道板厚度與單片框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的單片式膜框,其特征是包括一個單片框,所述單片框的一對對應側邊的內側靠近兩端處各設有對應的切口,在所述切口內緊密配合有進出框流道板,所述進出框流道板由平板條和齒板條疊合而成,所述齒板條上開有與板長垂直的通槽,構成進出框的流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片式膜框,其特征是所述進出框流道板厚度與單片框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片式膜框,其特征是所述單片框厚為1.5~3mm,進出框流道板的平板條厚0.5-1mm,齒板條的厚度1-2mm,小槽寬2-3mm,深0.5-1mm,槽間距3-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用于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中的單片式膜框。它包括一個單片框嵌入單片框內側切口的進出框流道板,所述進出框流道板由平板條和開有通槽的齒板條疊合而成。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單片式膜框具有框板平整不翹曲、加工容易、制造簡單、厚度小、膜組件緊湊、單位體積中的膜面積大等特點,大大降低了膜組件的制造成本,改善了組件的密封性,提高了膜組件的質量。
文檔編號B01D61/36GK2464437SQ0120006
公開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4日
發明者蔣維鈞 申請人:蔣維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