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塔板,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
脈沖萃取塔是在塔的底部設置脈沖發生器,將脈沖輸入塔內,使輕重液體在塔內流動的同時疊加著上下脈動的運動,以產生較大的傳質面積,并進行表面更新,從而改善塔內的傳質狀況,是一種具有較高傳質效率的萃取塔,在化學工業及其他相關行業中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
對通常的脈沖篩板塔,由于在塔下部受到脈沖的直接沖擊,故較易發生液泛,尤其當流體中含有較多的固體漂浮物時更是如此,此外脈沖萃取塔的阻力損失也較大,導致外加能量消耗較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它包括筒體,筒體內裝有篩板,塔下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大于塔上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為2~5mm;塔下部篩板間距大于塔上部篩板間距,篩板間距為30~100mm;篩板邊緣區域的孔徑比中心區域的孔徑大,邊緣區域的孔徑為6~2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通常的篩板塔,為取得較高的傳質效率及加工方便,全塔篩板的孔徑為均勻分布,全塔篩板的板間距相同。但可能導致的一個不利后果是在較低的處理量下在塔下部發生液泛。為改變此缺點,本文對不同位置的塔段,其中心區域的孔徑分布不同塔下部塔段孔徑較大,塔上部塔段孔徑較小,變化范圍為5~2mm;對不同位置的塔段,其板間距可不一樣,變化范圍為30~100mm。這樣,塔下部由于孔徑較大、板間距較大,液體可順利通過,增大了通量,不易發生液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塔的阻力,使脈沖能量的消耗也降低;而塔上部塔段由于孔徑較小,傳質效率就較高。
2)通常的篩板塔,就某一塔板而言,孔徑分布全板一致。從而當處理的液體含有固體漂浮物時,由于塔壁附近的流體流動速度較小,使得固體漂浮物在塔壁附近積累,降低傳質效率,而且塔操作時間一長,還會破壞塔的正常操作。為克服此缺點,對含較多固體漂浮物的流體,本文采取篩板孔徑的不均勻分布。即靠近篩板邊緣區域的孔徑比中心區域的孔徑大,孔徑變化范圍為6~2mm,且較大孔徑的區域面積與固體漂浮物的含量有關,固體漂浮物的含量越高,較大孔徑的區域面積也越大。這樣,因為塔壁附近孔徑較大,盡管流動速度較小,固體漂浮物仍能順利通過篩板而不會積累,從而保證了塔的正常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a)是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的結構示意圖;
圖1(b)是篩板結構示意圖。
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它包括筒體1,筒體內裝有篩板2,下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大于塔上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為2~5mm;塔下部篩板間距大于塔上部篩板間距,篩板間距為30~100mm。篩板邊緣區域的孔徑大于中心區域的孔徑,篩板邊緣區域孔徑為2~6mm。
板間距塔下部段(2m)為70mm;塔中部段(2m)、塔上部段(2m)均為50mm。
篩板邊緣區孔徑為4mm,孔分布按正三角形排列,孔間距為8mm,共2圈,孔中心分布在正六邊形的邊及頂點上,靠近板中心區域的一圈其孔間距分別為塔下部段為7.5mm;塔中部段為7mm;塔上部段為6.5mm。
采用上述脈沖篩板塔,可使固體焦化物順利地通過篩板而不會積累,并使己內酰胺濃度從5~10%降到0.6~1.0%,且全塔阻力較小,廢水處理量約4000噸/年。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它包括筒體[1],筒體內裝有篩板[2],其特征在于塔下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大于塔上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篩板中心區域孔徑為2~5mm;塔下部篩板間距大于塔上部篩板間距,篩板間距為30~10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篩板的邊緣區域的孔徑大于中心區域的孔徑,篩板邊緣區域的孔徑為2~6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脈沖萃取的篩板塔。它包括筒體,筒體內裝有篩板,塔下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大于上部篩板中心區域的孔徑,中心區域孔徑為2~5mm;塔下部篩板間距大于上部篩板間距,篩板間距為30~100mm;篩板邊緣的孔徑大于中心區域孔徑。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塔下部孔徑、板間距較大,不易發生液泛;塔上部孔徑較小,傳質效率較高。2)篩板邊緣區域孔徑較大,固體漂浮物能順利通過篩板而不會積累,保證塔的正常操作。
文檔編號B01D11/04GK2477247SQ01221108
公開日2002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12日
發明者何潮洪, 劉建青, 朱明喬, 謝方友, 戎建軍 申請人:浙江大學, 巨化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