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032501閱讀:4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中常用的聚丙烯混料器采用螺帶或攪拌漿進行旋轉混合,其缺點是物料在運行過程中無法拋起,在徑向混合過程中軸線方向物料分布作用很弱,導致混合器殼體和攪拌軸物料粘塊,降低混合均勻度,增加傳動負荷,因而混合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在聚丙烯領域的混合設備密封性、混合的均勻度要求較高,由于常規混合設備殼體兩端采用填料密封,增加內壓時密封不可靠,出現大面積泄漏,而且設備內部也沒有對物料均勻度調節的機構,導致混合過程中出現物料變性或混合不均勻。從設備結構方面考慮,常規混合設備必須考慮軸端密封性和設備內部的料位可調機構以及物料的排放機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聚丙烯混料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同軸的犁式與螺旋式攪拌葉片相結合的料位可調式、兩端密封性能可靠的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可解決上述常規設備中出現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含有傳動裝置、軸端密封、殼體端板、進料口、殼體、犁式槳葉攪拌軸、出料口。混料器為臥式安裝,混料器殼體內的攪拌軸是犁式攪拌槳和槳葉攪拌槳組合而成,犁式槳葉攪拌軸一端穿過殼體端板與傳動裝置連接,另一端與殼體端板連接,混料器殼體靠近傳動裝置的一端上部依次設計有進料口和液體噴嘴,殼體靠近出料口的一端上方設有料位調節機構,殼體靠近出料口的一端下方設有排放調節系統,犁式槳葉攪拌軸兩端軸頭與殼體端板間設有軸端密封。
上述的犁式槳葉攪拌軸由中間軸管、犁式攪拌槳、槳葉攪拌槳、兩端軸頭構成,犁式槳葉攪拌軸靠近進料口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螺旋布置的犁式攪拌槳,相鄰的犁式攪拌槳之間投影夾角為0~90°,犁式槳葉攪拌軸靠近出料口的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螺旋布置的槳葉攪拌槳,相鄰的槳葉攪拌槳之間投影夾角為0~90°。
犁式槳葉攪拌軸可以是單螺旋,也可以是雙螺旋;混料器內犁式槳葉攪拌軸可以設置為單軸,也可以設置為雙軸。
犁式槳葉攪拌軸兩端軸頭與殼體端板之間的軸端密封是由陶瓷軸套、填料密封、緩沖倉和迷宮密封依次連接組成,密封可靠。
上述的液體噴嘴的構成是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相對設置在液體入口端,蒸汽入口與蒸汽腔連通,接蒸汽出口,蒸汽腔環繞物料通道,在物料通道出口端,依次設置開孔花板和流液彈簧和反彈銷釘。
上述的料位調節機構為氣缸活塞結構,活塞桿與調節氣缸連接,由拉桿機架支撐固定。
上述的排放調節系統是由旋轉橫桿在出料口內的一端連接橫向堵塊,另一端連接旋轉套筒連接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產生的有益效果是1、犁式攪拌槳與攪拌葉片相結合極大的增加了設備的處理能力,使筒內物料受犁刀強烈作用而拋起,一部分物料沿著筒壁做圓周運動,而另一部分物料被拋向筒體中心或沿犁壁法線方向飛散,進行浮游式的擴散混合。物料在犁式部位物料運動軌跡縱橫交錯,互相撞擊。進入下游,而下游物料在螺旋式攪拌葉片作用下,使物料上下翻動,同時兩螺旋式攪拌葉片使物料作彼此方向向反的軸向運動,其次由于兩螺旋式的攪拌葉片回轉位置不同,造成物料的攪動速度不一致,有利于物料在徑向分布均勻;攪拌作用愈強烈,使塊物料破碎產生分散效果愈好,從而混合均勻度高,混合時間短。
2、聚丙烯混料器設有液體噴嘴,此口也可用作添加劑,或按工藝要求的其它濕劑與物料的混合,具體的添加量由物料和添加劑的特性而定。
3、軸兩端密封,軸兩端密封是本設備的關鍵部位,本新型結構是在填料與氮氣反吹結合的基礎上,增加帶有螺旋式的填充聚四氟乙烯軸套,該軸套與聚丙烯粉末無任何副作用,而螺旋軸套的另一端安裝一件外表面鍍有陶瓷的不銹鋼圓形軸套,該陶瓷表面降低填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在兩軸套位置上設有緩沖倉,緩沖倉與陶瓷軸套外表面之間用填料密封,并用氮氣反吹,泄漏氣體在緩沖倉內收集起來并移走,軸端密封結構可靠、安全;4、料位內部調節機構可采用氣動或手動調節。當設備運行時,關閉并提高內部調節結構使物料在筒內形成一定的料位,提高混合效果;當需要最大限度排凈物料時可打開排放結構,使物料排放干凈。


圖1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結構示意圖圖2本實用新型攪拌軸結構示意圖圖3單軸單、雙螺旋A-A結構示意圖圖4雙軸單螺旋A-A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軸端密封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液體出口結構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料位調節結構示意圖圖8本實用新型排放調節系統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結合圖1、圖3所示的一種單軸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含有傳動裝置(1)、軸端密封2,2′、殼體端板3,3′、進料口4、液體噴嘴5、殼體6、犁式槳葉攪拌軸7、料位調節機構8、排放調節系統9、出料口10。混料器臥式安裝,混料器殼體6內的一根犁式槳葉攪拌軸7水平安裝。犁式槳葉攪拌軸7一端穿過殼體端板3與傳動裝置1連接,另一端與殼體端板3′連接;混料器殼體6靠近傳動裝置1的一端上部依次設計有進料口4和液體噴嘴5,靠近出料口10的一端上方設有料位調節機構8,靠近出料口10的一端下方設有排放調節系統9。犁式槳葉攪拌軸7靠近進料口4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12螺旋布置的犁式攪拌槳13,相鄰的犁式攪拌槳13之間投影夾角為0~90°靠近出料口10的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12螺旋布置的槳葉攪拌槳14,相鄰的槳葉攪拌槳14之間投影夾角為0~90°(參見圖2);兩端軸頭11,11′與殼體端板3,3′之間的軸端密封2,2′由陶瓷軸套15、填料密封16、緩沖倉17和迷宮密封18依次連接組成(見圖5)。液體噴嘴5的構成是蒸汽入口19和蒸汽出口19′相對設置在液體入口端,蒸汽入口19與蒸汽腔21連通,接蒸汽出口19′,蒸汽腔21環繞物料通道20。在物料通道20出口端,開孔花板22和流液彈簧23和反彈銷釘24依次設置(見圖6)。料位調節機構8為氣缸活塞結構,活塞桿25與調節氣缸26連接,由拉桿機架27支撐固定(見圖7)。排放調節系統9是由旋轉橫桿29在出料口10內的一端連接橫向堵塊28,另一端連接旋轉套筒30連接構成(見圖8)。
物料由進料口4加入,傳動裝置1驅動犁式槳葉攪拌軸7旋轉,殼體6內進料端的物料在犁式槳葉攪拌軸7上螺旋均布的犁式攪拌槳13的作用下,使筒內物料受犁刀強烈作用而拋起,一部分物料沿著筒壁做圓周運動,而另一部分物料被拋向筒體中心或沿犁壁法線方向飛散,進行浮游式的擴散混合。進入下游,在犁式槳葉攪拌軸7上槳葉攪拌槳14的作用下,物料上下翻動,在混合、破碎的過程中作軸向移動,最后物料達到出口端,通過出料口10卸出。在物料混合過程中,通過液體噴嘴5加入添加劑,。液體噴嘴5的物料通道采用蒸汽伴熱。料位內部調節機構8采用氣動或手動調節,當設備運行時,關閉料位調節結構使物料在筒內形成一定的料位,提高混合效果,開啟料位調節機構8降低料位,縮短停留時間;當需要最大限度排凈物料時打開排放調節機構9,使物料排放干凈。
實施例2.
結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只不過殼體6內設置兩根單螺旋犁式槳葉攪拌軸7。兩軸相向旋轉,可大大地增強了物料的推動和混合強度(見圖4)。
權利要求1.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含有傳動裝置(1)、軸端密封(2,2′)、殼體端板(3,3′)、進料口(4)、殼體(6)、犁式槳葉攪拌軸(7)、出料口(10),其特征是混料器臥式安裝,混料器殼體(6)內的攪拌軸(7)是犁式攪拌槳(13)和槳葉攪拌槳(14)組合而成,犁式槳葉攪拌軸(7)一端穿過殼體端板(3)與傳動裝置(1)連接,另一端與殼體端板(3′)連接,混料器殼體(6)靠近傳動裝置(1)的一端上部依次設計有進料口(4)和液體噴嘴(5),殼體(6)靠近出料口(10)的一端上方設有料位調節機構(8),殼體(6)靠近出料口(10)的一端下方設有排放調節系統(9),犁式槳葉攪拌軸(7)兩端軸頭(11,11′)與殼體端板(3,3′)間設有軸端密封(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犁式槳葉攪拌軸(7)由中間軸管(12)、犁式攪拌槳(13)、槳葉攪拌槳(14)、兩端軸頭(11,11′)構成,犁式槳葉攪拌軸(7)靠近進料口(4)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12)螺旋布置的犁式攪拌槳(13),相鄰的犁式攪拌槳(13)之間投影夾角為0~90°,犁式槳葉攪拌軸(7)靠近出料口(10)的部位設計有環繞中間軸管(12)螺旋布置的槳葉片攪拌槳(14),相鄰的槳葉攪拌槳(14)之間投影夾角為0~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犁式槳葉攪拌軸(7)可以是單螺旋,或是雙螺旋,可為單根軸,或為雙根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犁式槳葉攪拌軸(7)兩端軸頭(11,11′)與殼體端板(3,3′)之間的軸端密封(2,2′)由陶瓷軸套(15)、填料密封(16)、緩沖倉(17)和迷宮密封(18)依次連接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液體噴嘴(5)的構成是蒸汽入口(19)和蒸汽出口(19′)相對設置在液體入口端,蒸汽入口(19)與蒸汽腔(21)連通,接蒸汽出口(19′),蒸汽腔(21)環繞物料通道(20),在物料通道(20)出口端,依次設置開孔花板(22)和流液彈簧(23)和反彈銷釘(2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料位調節機構(8)為氣缸活塞結構,活塞桿(25)與調節氣缸(26)連接,由拉桿機架(27)支撐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其特征是排放調節系統(9)是由旋轉橫桿(29)在出料口(10)內的一端連接橫向堵塊(28),另一端連接旋轉套筒(30)連接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聚丙烯犁式連續混料器臥式安裝。混料器殼體內的犁式槳葉攪拌軸水平安裝,攪拌軸由傳動裝置驅動,攪拌軸靠近傳動裝置一端設有螺旋均布的犁式攪拌槳、另一端設有螺旋均布的槳葉攪拌槳;混料器殼體靠近傳動裝置的一端上部依次設計有進料口和液體噴嘴;殼體靠近出料口的一端上方設有料位調節機構,下方設有排放調節系統;犁式槳葉攪拌軸兩端軸頭與殼體端板間設有由陶瓷軸套、填料密封、緩沖倉和迷宮密封組合構成的軸端密封。本實用新型與常規螺帶或攪拌漿旋轉混合器相比,大幅度提高了設備的混合性能、密封性能和操作彈性。
文檔編號B01F7/02GK2925590SQ20062007922
公開日2007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毅, 張萬堯, 張旭, 王毅, 孫中心, 黃新平, 蔣宇, 李芳玲 申請人: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