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處理設備,尤其涉及一種中心傳動式刮泥機。
背景技術:
輻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的方式,配套傳統周邊 傳動刮泥機或中心傳動垂架式刮泥機,存在處理效率低、配水不均勻、 整機運行效率不高等問題。因此近來又發展了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輻 流式沉淀池以解決配水不均勻的問題,由于周邊進水周邊出水的輻流 式沉淀池在施工中要求極高,因此在使用上受到限制,而我國目前使 用的大型沉淀池大部分采用輻流式沉淀池,因此如何使刮泥機提高沉 淀的效率,使輻流式沉淀池能出水達標排放成為非常重要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加快污水處理速度,并且在這 樣的速度下,能實現均勻配水,從而能使所處理的污水滿足達標排放 的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設置在圓形沉淀池中的中心混凝土 支墩、中心轉動豎架、傳動裝置、刮泥桁架、刮泥板、工作橋,以及 設置于池底的污水進管、污泥出口,它還包括錐形的絮凝反應筒、設 于池底的進藥管、混合攪拌機,絮凝反應筒固定連接在工作橋上,混 合攪拌機設置在中心混凝土支墩上,混合攪拌機位于進藥管、污水進管上方,進口與進藥管、污水進管相連,混合攪拌機的.出水口朝向錐
形的絮凝反應筒的內錐面。
它還包括由環形水槽和輻條狀水槽構成的出水槽,環形水槽和輻
條狀水槽相通;環形水槽的內環與絮凝反應筒外表面固定相連,輻條
狀水槽與沉淀池池緣的集水槽相通。
所述的環形水槽和輻條狀水槽的槽口上設有鋸齒形堰板。 本發明的中心混凝土進水處設置了能混合污水與藥液的混合攪
拌機,污水與藥液通過攪拌機的快速混合后,進入沉淀池中。泥水混
合物在絮凝反應筒"劃分的水域"充分地混合、反應,形成較大顆粒
的絮體,從絮凝反應筒下部以很慢的速度向四周擴散,由于絮體顆粒
較大,因此沉降速度很快,使泥水很快分離,沉降的時間很短,使污 泥快速沉于池底。再經由刮泥板將污泥輸送出池底。
配水的均勻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出水的均勻性,因此出水的均 勻性是保證沉淀效率的重要措施,只有當整個池面的出水比較均勻 時,進水至各處的流速接近,才能保證配水的均勻性,從而提高處理 效率。因此本發明設置了能增加過水面積的出水槽,改變了以往從池 緣直接進入集水槽的出水模式。采用了由環形水槽和輻條狀水槽構成 的出水槽,大大增加了出水面積,使得本發明在出水方面能適應高效 絮凝技術的處理速度。
本發明通過采用快速混合、絮凝、反應、沉淀、刮泥等一系列的 工藝手段,從而有效地提高沉淀池的負荷及沉降效率,具有良好的處
理效果,并能使水質達標排放的同時,與傳統的單純^:淀池相比效率大大提高。本發明也能對老式的刮泥機進行改造,從而提高沉淀效果, 使沉淀池能處理更多的污水,這對一些發展較快而污水處理配套能力 跟不上的地區尤其具有實際意義。最后,由于處理效率的提高,從而 可以使沉淀池的設計池徑減小,節省投資成本及土地資源。
圖l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是反應攪拌機,2是工作橋,3是傳動裝置,4是中心轉動 豎架,5是刮泥桁架,6是刮泥板,7是絮凝反應筒,8是出水槽,9 是污泥出口, IO是集水槽,ll是進藥管,12是污水進管;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81是輻條狀水槽,82是環形水槽;
圖3是圖2中B向視圖
圖中83是鋸齒形堰板。
圖4是圖3中C-C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 2所示,本發明包括設置在圓形沉淀池中的中心混凝土 支墩、中心轉動豎架4、傳動裝置3、刮泥桁架5、刮泥板6、工作橋 2,以及設置于池底的污水進管12、污泥出口9,它還包括錐形的絮 凝反應筒7、設于池底的進藥管ll、反應攪拌機l,絮凝反應筒7固 定連接在工作橋2上,混合攪拌機1設置在中心混凝土支墩上,混合 攪拌機1位于進藥管11、污水進管12上方,混合攪拌機1的出水口 朝向錐形的絮凝反應筒7的內錐面。本發明還包括如圖3、 4所示的由環形水槽82和輻條狀水槽81 構成的出水槽8,環形水槽82和輻條狀水槽81相通;環形水槽82 的內環與絮凝反應筒7外表面固定相連,輻條狀水槽81與沉淀池池 緣的集水槽IO相通。
環形水槽82和輻條狀水槽81的槽口上設有鋸齒形堰板83。 絮凝反應筒7由鋼板或高強度玻璃鋼材料制成錐形筒結構,上小 下大,截面積約為池面積的1/4左右,高度一般為2 3m,絮凝反應 筒7通過支撐懸掛連接于工作橋2上固定。
出水槽8上輻條狀水槽81的一般設置6 12個,以池中心均勻輻射 狀設置,槽之間形成扇形的空間,出水槽8截面為"U"形,"U"形 設置鋸齒形出水堰板83,出水堰板83上的腰孔可以通過螺栓來調整 出水堰板的高低,從而使各個出水槽的出水在同一個水平面上,保證 出水的均勻性。出水槽8的一端固定于絮凝反應筒7上,另一端固定 于混凝土的集水槽10上,溢流出的水最終都匯集至集水槽10中流入 下一道處理構筑物中。
權利要求
1、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它包括設置在圓形沉淀池中的中心混凝土支墩、中心轉動豎架、傳動裝置、刮泥桁架、刮泥板、工作橋,以及設置于池底的污水進管、污泥出口,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錐形的絮凝反應筒、設于池底的進藥管、混合攪拌機,絮凝反應筒固定連接在工作橋上,混合攪拌機設置在中心混凝土支墩上,混合攪拌機位于進藥管、污水進管上方,進口與進藥管、污水進管相連,混合攪拌機的出水口朝向錐形的絮凝反應筒的內錐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其特征在于, 它還包括由環形水槽和輻條狀水槽構成的出水槽,環形水槽和輻條狀 水槽相通;環形水槽的內環與絮凝反應筒外表面固定相連,輻條狀水 槽與沉淀池池緣的集水槽相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環形水槽和輻條狀水槽的槽口上設有鋸齒形堰板。
全文摘要
絮凝式中心傳動刮泥機。涉及一種水處理設備。包括設置在圓形沉淀池中的中心混凝土支墩、中心轉動豎架、傳動裝置、刮泥桁架、刮泥板、工作橋,以及設置于池底的污水進管、污泥出口,它還包括錐形的絮凝反應筒、設于池底的進藥管、混合攪拌機,絮凝反應筒固定連接在工作橋上,混合攪拌機設置在中心混凝土支墩上,混合攪拌機位于進藥管、污水進管上方,進口與進藥管、污水進管相連,混合攪拌機的出水口朝向錐形的絮凝反應筒的內錐面。本發明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并能使水質達標排放的同時,與傳統的單純沉淀池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從而可以使沉淀池的設計池徑減小,節省投資成本及土地資源。
文檔編號B01D21/06GK101623566SQ200810124450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7日
發明者左中海, 戴家旗, 戴明發, 陸斗華 申請人:戴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