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選礦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
背景技術:
磁選機是隨著近年來選礦工藝技術的進展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于提高精礦品位的磁選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借助磁力與機械力對礦粒的作用而實現對礦物的分選的,可分選的礦物種類包括各類鐵礦、錳礦、高嶺土和稀土等。目前,各選礦廠普遍采用的分選設備是一些磁重類設備,如脫泥槽或電磁淘洗磁選機等,這類設備的不足之處在于:一、體積大,結構復雜,安裝不方便;二、耗水量大;三、選礦指標不穩定,選礦過程中很難實現精礦品位和產率的同步提高;四、要求的入礦濃度為30%以下,導致設備臺時處理量低。現有設備的種種不足,嚴重的制約了選礦廠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此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臺時處理量高,分選出的精礦品位高,生產效率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包括由動力裝置驅動的永磁滾筒,所述永磁滾筒外部設有槽體,所述永磁滾筒的下半部位于所述槽體內,所述永磁滾筒內部設有相對于所述槽體固定的磁系;所述槽體上設有入礦口,所述槽體內對應所述入礦口的位置設有用于調節給礦濃度的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永磁滾筒的軸向方向一致,所述補水裝置上分布有若干噴水口。作為一種改進,相對于所述入礦口的槽體內壁上設有均礦板,所述均礦板上設有若干用于將礦物向所述永磁滾筒兩端分散的板條。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槽體底部設有尾礦收集槽,所述尾礦收集槽與所述槽體通過第一通道連通;所述槽體下部還設有溢流裝置,所述溢流裝置與所述尾礦收集槽通過第二通道連通,所述第二通道設置于所述尾礦收集槽與溢流裝置之間的槽壁上部;所述尾礦收集槽的底部設有節流閥。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節流閥為插板式節流閥。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槽體內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一通道上游的位置為分選區,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游的位置為精選區;所述磁系的包角為150° 170° ;對應于所述分選區位置上的所述磁系包括若干分選磁極,對應于所述精選區位置上的所述磁系包括若干精選磁極。作為進一步的改進, 所述分選磁極的寬為170 255mm ;所述精選磁極的寬為50 130mmo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磁系安裝在支撐軸上,所述支撐軸貫穿于所述永磁滾筒設置,所述支撐軸的一端設有用于調整所述磁系角度的磁系調整裝置。作為進一步的改進,位于所述精選區的槽體上安裝有至少兩道精礦漂洗裝置,精礦漂洗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永磁滾筒的軸向方向一致。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每道所述的精礦漂洗裝置的一端均設有電磁閥。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槽體上還設有卸礦口,所述卸礦口處安裝有刮板卸料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槽體上設有入礦口,槽體內對應入礦口的位置設有用于調節給礦濃度的補水裝置,補水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永磁滾筒的延伸方向一致,補水裝置上分布有若干噴水口。由于在對應礦物的入口處的槽體內設有補水裝置,可以實現在礦物進入分選區前對礦物進行濃度調整,與現有設備相比,放寬了設備對待選礦物濃度的要求,通過補水裝置對進入礦物的稀釋,可使得進入礦物的濃度高達60%以上,大大高于現有設備對進入礦物的濃度要求在30%左右的標準,從而大提高了設備臺時處理量;補水裝置還可以在礦物進入分選區之前對礦物進行淘洗脫泥,有利于提聞精礦的品位,提聞了設備的生廣效率。由于相對于入礦口的槽體內壁上設有均礦板,均礦板上設有若干用于將礦物向磁滾筒兩端分散的板條。均礦板可使得礦物在永磁滾筒的軸向上均勻分布,使得礦物均勻的布滿設備的分選區空間,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臺時處理量和分選效果,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由于槽體底部設有尾礦收集槽,尾礦收集槽與槽體通過第一通道連通;槽體下部還設有溢流裝置,溢流裝置與所述尾礦收集槽通過第二通道連通,第二通道設置于尾礦收集槽的槽壁上部;尾礦收集槽的底部設有節流閥。溢流裝置的設置可以保證槽體內時刻保持較高且恒定的礦漿液面,使得礦物分選得更充分,有效的提高了磁性礦物的回收率。由于分選磁極的寬為170 255mm ;精選磁極的寬為50 130mm。這種在分選區采用寬磁極,加強了分選區的磁場強度和作用深度,增加了礦粒在精選區的翻滾次數,有效的提聞礦物的回收率;精選區米用窄磁極的設計,提聞了精礦的品位。由于位于精選區的槽體上安裝有至少兩道精礦漂洗裝置。采用多道精礦漂洗裝置,可實現礦物在精選區的礦漿液面內的漂洗和脫離液面后的進一步清洗,對礦物在磁翻滾過程中進行多級漂洗,更進一步的提高了精礦的品位。由于每道精礦漂洗裝置的一端均設有電磁閥。電磁閥可以實現每道精礦漂洗裝置的單獨開關控制,可以根據礦物的品位選擇性的開啟各精礦漂洗裝置,能夠有效的減少設備的耗水量;且電磁閥的控制可以實現與動力裝置的集中控制,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使得操作更為簡便。由于槽體上還設有卸礦口,所述卸礦口處安裝有刮板卸料裝置。刮板卸料裝置可以實現精礦的無水卸料,提聞了精礦的濃度。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結構復雜,體積龐大,精礦品位低,生產效率低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結構緊湊,體積小巧,精礦的品位聞,設備的臺時處理量大,生廣效率聞,提聞了選礦廠的經濟效益。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結構示意圖;[0023]圖2是圖1的A-A線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槽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節流閥的插板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磁系斷面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磁滾筒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補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的均礦板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3的B部放大圖;圖中:1、動力裝置,2、機架,3、永磁滾筒,4、精礦箱,5、槽體,50、入礦口,51、卸礦口,52、溢流裝置,53、尾礦收集槽,54、第一通道,55、第二通道,6、磁系調整裝置,7、補水裝置,70、噴水口,8、均礦板,80、板條,9、磁系,90、分選區,91、精選區,92、分選磁極,93、精選磁極,10、節流閥,100、插板,11、刮板卸料裝置,12、精礦漂洗裝置,13、電磁閥,14、支撐軸,15、支撐座,16、齒輪,17、回轉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2、圖3、圖6和圖7共同所示,一種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包括機架2,機架2上安裝有動力裝置I和由動力裝置I驅動的永磁滾筒3,動力裝置I通過齒輪16和回轉軸承17驅動永磁滾筒3按圖2所示的箭頭方向旋轉,永磁滾筒3外部設有順流型槽體5,永磁滾筒3的下半部位于槽體5內,永磁滾筒3內部設有相對于槽體5固定的磁系9 ;槽體5上設有入礦口 50,槽體5內對應入礦口 50的位置設有用于調節給礦濃度的補水裝置7,補水裝置7的延伸方向與永磁滾筒3的軸向方向一致,補水裝置7上分布有若干噴水口 70。本實施例中補水裝置7采用管狀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噴水口 70均勻的分布在補水裝置7上,噴水口 70均為扇形的噴嘴,可呈扇面形式噴出水霧,有利于礦物的均勻稀釋和淘洗脫泥。由于在對應礦物的入口處的槽體5內設有補水裝置7,可以實現在礦物進入分選區90前對礦物進行濃度調整,與現有設備相比,放寬了設備對待選礦物濃度的要求,可使得進入礦物的濃度高達60%以上,大大高于現有設備對進入礦物的濃度要求在30%左右的標準,從而大提高了設備臺時處理量;補水裝置7還可以在礦物進入分選區90之前對礦物進行淘洗脫泥,有利于提聞精礦的品位,提聞了設備的生廣效率。如圖2、圖3和圖8共同所示,相對于入礦口 50的槽體5的內壁上設有均礦板8,均礦板8上設有若干用于將礦物向永磁滾筒3兩端分散的板條80。板條80由均礦板8的中間位置向兩端延伸傾斜的設置在均礦板8上,可將集中落下的礦物向永磁滾筒3的兩端分散,使得礦物在永磁滾筒3的軸向上均勻分布,使得礦物均勻的布滿設備的分選區90的空間,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臺時處理量和分選效果,進一步的提高了設備的生產效率。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9共同所示,槽體5底部設有尾礦收集槽53,尾礦收集槽53與槽體5通過第一通道54連通;槽體5下部還設有溢流裝置52,溢流裝置52與尾礦收集槽53通過第二通道55連通,第二通道55設置于尾礦收集槽53與溢流裝置52之間的槽壁上部;尾礦收集槽53的底部設有節流閥10。溢流裝置52的設置可以保證槽體5內時刻保持較高且恒定的礦漿液面,使得礦物分選得更充分,有效的提高了磁性礦物的回收率。節流閥10為插板式節流閥,可通過更換不同孔徑的插板100實現控制尾礦的排出量,實現槽體5內礦漿液面恒定,有利于礦物的分選,可進一步的增加磁性礦物的回收率。插板式節流閥結構簡單,相對于傳統的夾管閥等不易堵料,安裝占用空間小,維護費用低。如圖2、圖3和圖5共同所示,槽體5內位于第一通道54及第一通道54上游的位置為分選區90,位于第一通道54下游的位置為精選區91 ;磁系9的包角為150° 170° ;對應于分選區90位置上的磁系9包括若干分選磁極92,對應于精選區91位置上的磁系9包括若干精選磁極93。分選磁極92的寬為170 255mm,厚為140 180mm ;精選磁極93的寬為50 130mm,厚為120 170mm。這種在分選區90采用寬磁極,加強了分選區90的磁場強度和作用深度,增加了礦粒在精選區91的翻滾次數,有效的提高礦物的回收率;精選區91采用窄磁極的設計,提高了精礦的品位。如圖1和圖6共同所示,磁系9安裝在支撐軸14上,支撐軸14貫穿于永磁滾筒3設置,支撐軸14的兩端均通過支撐座15固定安裝在機架2上,支撐軸14遠離動力裝置I的一端設有用于調整磁系9角度的磁系調整裝置6,通過磁系調整裝置6來轉動支撐軸14,可以很方便的調整磁系9的偏轉角度。如圖1、圖2和圖3共同所示,位于精選區91的槽體5上安裝有五道精礦漂洗裝置12,精礦漂洗裝置12的延伸方向與永磁滾筒3的軸向方向一致。本實施例采用了五道精礦漂洗裝置為最優方案,其實精礦漂洗裝置的數量可根據設備的需要進行設置,但為了達到較好的漂洗效果和較高的精礦品位,精礦漂洗裝置至少應設有兩道。采用多道精礦漂洗裝置12,可實現礦物在精選區91的礦漿液面內的漂洗和脫離液面后的進一步清洗,對礦物在磁翻滾過程中進行多級漂洗,更進一步的提高了精礦的品位。每道精礦漂洗裝置12的一端均設有電磁閥13,電磁閥13可以實現每道精礦漂洗裝置12的單獨開關控制,可以根據礦物的品位選擇性的開啟各精礦漂洗裝置12,能夠有效的減少設備的耗水量;且電磁閥13的控制可以實現與動力裝置I的集中控制,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水平,使得操作更為簡便。如圖2所示,槽體5上還設有卸礦口 51,卸礦口 51處安裝有刮板卸料裝置11,刮板卸料裝置11的下部設有用于收集精礦的精礦箱4。刮板卸料裝置11可以實現精礦的無水卸料,提高了精礦的濃度。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包括由動力裝置驅動的永磁滾筒,所述永磁滾筒外部設有槽體,所述永磁滾筒的下半部位于所述槽體內,所述永磁滾筒內部設有相對于所述槽體固定的磁系;所述槽體上設有入礦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內對應所述入礦口的位置設有用于調節給礦濃度的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永磁滾筒的軸向方向一致,所述補水裝置上分布有若干噴水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相對于所述入礦口的槽體內壁上設有均礦板,所述均礦板上設有若干用于將礦物向所述永磁滾筒兩端分散的板條。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底部設有尾礦收集槽,所述尾礦收集槽與所述槽體通過第一通道連通;所述槽體下部還設有溢流裝置,所述溢流裝置與所述尾礦收集槽通過第二通道連通,所述第二通道設置于所述尾礦收集槽與溢流裝置之間的槽壁上部;所述尾礦收集槽的底部設有節流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節流閥為插板式節流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內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一通道上游的位置為分選區,位于所述第一通道下游的位置為精選區;所述磁系的包角為150° 170° ;對應于所述分選區位置上的所述磁系包括若干分選磁極,對應于所述精選區位置上的所述磁系包括若干精選磁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選磁極的寬為170 255mm ;所述精選磁極的寬為50 130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系安裝在支撐軸上,所述支撐軸貫穿于所述永磁滾筒設置,所述支撐軸的一端設有用于調整所述磁系角度的磁系調整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精選區的槽體上安裝有至少兩道精礦漂洗裝置,所述精礦漂洗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永磁滾筒的軸向方向一致。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的精礦漂洗裝置的一端均設有電磁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上還設有卸礦口,所述卸礦口處安裝有刮板卸料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涉及選礦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由動力裝置驅動的永磁滾筒,所述永磁滾筒外部設有槽體,所述永磁滾筒的下半部位于所述槽體內,所述永磁滾筒內部設有相對于所述槽體固定的磁系;所述槽體上設有入礦口,所述槽體內對應所述入礦口的位置設有用于調節給礦濃度的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永磁滾筒的軸向方向一致,所述補水裝置上分布有若干噴水口。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永磁脫泥濃縮精選機結構復雜,體積龐大,精礦品位低,生產效率低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體積小巧,精礦的品位高,設備的臺時處理量大,生產效率高,提高了選礦廠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B03C1/14GK202983881SQ20132000674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7日
發明者王兆連, 李玉永, 劉風亮, 張立珍, 王磊 申請人: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