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氣除塵凈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復混肥尾氣凈 化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在團粒法復混肥生產過程中,造粒機內成粒后的物料在烘干、冷 卻過程中產生的含有大量粉塵的氣流進入二級除塵室除塵、洗滌后,尾氣 經煙囪排空。由于尾氣氣流中粉塵量較大,經過除塵室時粉塵逐步積沉在除塵室,大約每15天左右除塵室內積滿粉塵,除塵室粉塵積滿后,粉塵易 隨排空煙囪進入大氣,不但造成大氣污染,還造成資源浪費,成本升高, 影響正常生產。因此必須系統停車將全部粉塵清理后才能進入正常生產周 期;每次清理出的粉塵達60-70噸左右,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和勞動 強度。另外,清理出來的粉塵加入生產系統進行循環生產時,對系統內產 品養分的穩定性造成波動。 發明內容為解決除塵室積滿粉塵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 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一種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由烘干機、除塵器、 一級除塵室、烘干尾 氣風機、冷卻尾氣風機、二級除塵室、污水池和煙囪依次連接, 一級除塵 室還依次連接有另一除塵器、冷卻機。所述的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污水池和煙囪之間設有一級污水處理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清理除塵室內積滿粉塵的周期由15天延長至三個月,從而延長了系統正常生產周期,全年可減少停車時間約20天,減少了開停車頻次,節約了開停系統時所需熱能,提高了生產效率。尾氣 經二級洗滌增加上液量,洗滌效果得到較好改善,達到尾氣排放標準。
圖i為實施伊U i的裝置示意圖。圖中1烘干機,2冷卻機,3 —級除塵室,4烘干尾氣風機,5冷卻 尾氣風機,6 二級除塵室,7除塵器,8除塵器,9污水池,10煙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的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由烘干機1、除塵器7、 一級除塵 室3、烘干尾氣風機4、冷卻尾氣風機5、 二級除塵室6、污水池9和煙囪 IO依次連接, 一級除塵室3還依次連接有除塵器8和冷卻機2。復混肥生 產系統從造粒機造粒后產生的肥料顆粒、粉塵、氣體等混合物進入烘干機 1烘干, 一部分混合煙氣經除塵器7除塵后進入一級除塵室3, 一部分經冷 卻機2冷卻后經除塵器8除塵,然后進入一級除塵室3,肥料顆粒由冷卻機2出口進入下一生產工序。進入一級除塵室3的氣體、粉塵混合物,在 除塵室的沉降作用下將其中的粉塵積沉到除塵室內,從一級除塵室3出來 的含少量粉塵的氣體混合物分別經烘干尾氣風機4、冷卻尾氣風機5后進 入二級除塵室6除塵,再次吸塵后,含極少量粉塵的氣體混合物進入污水 池9洗滌,洗滌達標后,尾氣經煙囪10排空。為提高尾氣洗滌效果,使尾 氣中粉塵和有害成分降到最低,在一級洗滌的基礎上,增設一級污水沉降 裝置,同時增加循環水泵的上水量,尾氣經過洗滌達標后排放到大氣中。
權利要求1.一種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由烘干機(1)、除塵器(7)、一級除塵室(3)、烘干尾氣風機(4)、冷卻尾氣風機(5)、二級除塵室(6)、污水池(9)和煙囪(10)依次連接,一級除塵室(3)還依次連接有除塵器(8)、冷卻機(2)。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 池(9)和煙囪(10)之間設有一級污水沉降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氣凈化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復混肥尾氣凈化裝置,由烘干機、除塵器、一級除塵室、烘干尾氣風機、冷卻尾氣風機、二級除塵室、污水池和煙囪依次連接,一級除塵室還依次連接有另一除塵器和冷卻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延長了清理除塵室內積滿粉塵的周期,從而延長了系統正常生產周期,減少了開停車頻次,節約了開停系統時所需熱能,提高了生產效率。尾氣經二級洗滌增加上液量,洗滌效果得到較好改善,達到尾氣排放標準。
文檔編號B01D50/00GK201333369SQ200820172998
公開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15日
發明者昕 周, 張興華, 魏玉章 申請人:聊城魯西化工第五化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