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低壓洗氣除塵降溫設備中的自動排液裝置,尤 其是涉及一種自動排液的溢流液封裝置,屬于煤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低壓洗氣除塵降溫設備一般設置自動排液裝置,即溢流液封, 該液封為一個上部帶氣液進口的筒體,筒體內套有一底部開口、上部出 口設在筒體外的出液彎管,其原理是根據洗滌液比重的大小,選擇一合理 的排液高度,使出液管口排液形成的壓力大于裝置內的氣體壓力,排液管 內的液體就會始終充滿,隨氣液進入管進口處流量的大小波動,并保持 液體排出管出口的溢流。
進口流體是由洗滌設備的氣、液相界面引出,決定了進口流體的氣 液夾帶和裝置內的氣液共存,從而在液封裝置內形成新的液位界面。這
種溢流液封存在的缺陷是少量氣體隨下落的液體一起進入液位線以下, 在排液的夾帶下從液體排出管底部到達上部出口處排出,造成原料氣體 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溢流液封在排液中存在的以上問題, 提供一種改進的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在保證系統自動排液的情況下, 杜絕排液中的氣泡夾帶現象,減少生產原料氣損失,同時也防止了排出 的可燃氣對安全和環境的危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無氣泡夾帶的流液封包括一箱體,所述箱體內分別設有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所 述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均為下部開口,上端口位于箱體外的彎管, 在所述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之間,分別設有中間相隔一定距離的上 開口擋流堰和下開口擋流堰,所述兩擋流堰上部為氣相室,所述氣相室 的上部設有氣體回收出口 。
來自洗滌設備的氣液混合體進入到氣液進入管內,進入到液位線以 下夾帶氣泡的流體,在上開口擋流堰的作用下,使流體上流至擋流堰的 上部,大量氣泡會溢出液面以上。然后進入水平流動,至下開口擋流堰 的下部開口處,因密度的不一樣,剩余少量氣泡在流體水平流動過程中 從液面溢出,進入上部的氣相室中,去除氣泡的液體經過下開口擋流堰 的下開口進入液體排出管排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之間設置 了相隔一定距離的兩道擋流堰,氣液混合體在兩道擋流堰之間的流動過 程中,使氣體和液體進一步分離,氣體從流動的液面溢出到氣相室內, 再從氣體回收出口進行回收,被分離出氣泡的液體得從液體排出管排出, 防止了排液中的氣泡夾帶現象,減少生產原料氣損失。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背景技術溢流液封的示意圖
圖中1、箱體 2、氣液進入管 3、液體排出管 4、上開口 擋流堰 5、下開口擋流堰 6、氣相室 7、氣體回收出口 8、 液位線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該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包括一箱體1,箱體1內分
別設有氣液進入管2和液體排出管3,氣液進入管2和液體排出管3均為 下部開口,上端口位于箱體l外的彎管,在氣液進入管2和液體排出管3 之間,分別設有中間相隔一定距離的上開口擋流堰4和下開口擋流堰5, 兩擋流堰上部為氣相室6,氣相室6的上部設有氣體回收出口 7。來自洗 滌設備的氣液混合體進入到氣液進入管2內,進入到液位線8以下夾帶 氣泡的流體,在上開口擋流堰4的作用下,使流體上流至擋流堰的上部, 大量氣泡會溢出液面以上。然后進入水平流動,至下開口擋流堰5的下 部開口處,因密度的不一樣,剩余少量氣泡在流體水平流動過程中從液 面溢出,進入上部的氣相室6中,去除氣泡的液體經過下開口擋流堰5 的下開口進入液體排出管排出。
如圖2所示,箱體1的上部聯接氣液進入管2,底部開口的液體排 出管套入箱體1內,箱體1上部設有氣體回收出口 7。
權利要求1、一種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該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包括一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分別設有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所述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均為下部開口,上端口位于箱體外的彎管,在所述箱體內還分別設有中間相隔一定距離的上開口擋流堰和下開口擋流堰,所述兩擋流堰上部為氣相室,所述氣相室的上部設有氣體回收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該無氣泡夾帶的溢流液封包括一箱體,所述箱體內分別設有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在所述箱體內還分別設有中間相隔一定距離的上開口擋流堰和下開口擋流堰。由于在氣液進入管和液體排出管之間設置了相隔一定距離的兩道擋流堰,氣液混合體在兩道擋流堰之間的流動過程中,使氣體和液體進一步分離,氣體從流動的液面溢出到氣相室內,被分離出氣泡的液體得從液體排出管排出,防止了排液中的氣泡夾帶現象,減少生產原料氣損失。
文檔編號B01D19/00GK201308783SQ20082022732
公開日2009年9月16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30日
發明者曹際祥, 李東田, 王遠厚 申請人:李東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