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空減壓濃縮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減壓濃縮系統,特別是一種用于青蒿素的植提濃縮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
背景技術:
真空減壓濃縮器適用于制藥、食品、化工等行業對料液的濃縮,并且可作為回收酒精和簡單的回流提取之用。現有的真空減壓濃縮器主要包括濃縮鍋、冷凝器、汽液分離器、 冷卻器、受液桶五部件,濃縮鍋為夾套結構,冷凝器為列管式,冷卻器為盤管式結構,其中, 冷凝器和冷卻器可以為多級,以增加溶劑蒸汽的冷凝回收效果,通常,與濃縮鍋相連的冷凝器上具有一用于連接濃縮鍋的連接管,汽液分離器通常為一捕集網,其設置在所述連接管內,進行濃縮時,蒸汽通過連接管進入冷凝器,在連接管位置,夾雜在蒸汽中的液沫在捕集網的作用下,返回到濃縮器中。然而,由于蒸汽溫度通常很高,而連接管的材質一般為不銹鋼材質,高溫蒸汽在通過連接管位置時,就會發生冷凝又轉為液體,重新回到濃縮鍋中,這樣大大降低了濃縮器的濃縮效率,增加了濃縮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真空減壓濃縮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包括濃縮鍋和依次連接的一級冷凝器、第一受液槽、二級冷凝器、第二受液槽,所述一級冷凝器包括具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的殼體、與殼體一體設置的連接管、位于殼體內的冷凝列管,連接管的一端部與濃縮鍋密封連接,所述冷凝列管包括多根并排設置的冷凝管,其中每根冷凝管的靠近連接管的一端具有蒸汽入口,而在另一端為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連接管外周的保溫層。優選地,所述的保溫層覆蓋連接管的全部外表面。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和優選方面,所述一級冷凝器包括串接的水平冷凝段和垂直冷凝段,各冷凝段分別包括有殼體和沿著殼體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多根冷凝列管,其中水平冷凝段的殼體上設有連接管和冷凝水出口,垂直冷凝段的殼體上設有冷凝水入口,第一受液槽與垂直冷凝段的冷凝列管的液相出口連通。優選地,在所述的殼體的靠近連接管的口部的內壁上設有用以防止冷凝液體流向連接管的擋板。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保溫層的設置可有效防止蒸汽在連接管位置發生冷凝而返回濃縮罐中,提高濃縮效率,降低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為本發明真空減壓濃縮系統的結構示意其中1、濃縮鍋;3、一級冷凝器;3a、水平冷凝段;3b、垂直冷凝段;31、連接管; 30ει,30b、殼體;32ει,32b、冷凝列管;300、冷凝水入口 ;301、冷凝水出口 ;320、蒸汽入口 ; 321、液相出口 ;4、擋板;5、第一受液槽;6、保溫層;7、二級冷凝器;8、第二受液槽。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包括依次連接的濃縮鍋1、一級冷凝器3、第一受液槽5、二級冷凝器7、第二受液槽8,更詳細的結構如下。一級冷凝器3包括串接的水平冷凝段3a和垂直冷凝段北,其中水平冷凝段3a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殼體30a、位于殼體30a內的冷凝列管32a、設置在殼體30a外且與殼體30a內連通的連接管31以及設置在殼體30a的靠近連接管31的口部的內壁上的擋板4, 擋板4距離近連接管31的口部約2至3cm,擋板4的高度為5cm。連接管31的一端部與濃縮鍋1密封連接。在殼體30a上還設有冷凝水出口 301 ;垂直冷凝段北包括沿豎直方向延伸的殼體30b、位于殼體30b內的冷凝列管32b以及設置在殼體32b上的冷凝水入口 300。 水平冷凝段3a內的冷凝列管32a和垂直冷凝段北的冷凝列管32b各自由多根并排設置且一端為蒸汽入口 320,另一端為液相出口 321的冷凝管組成,其中,水平冷凝段3a的冷凝列管32a的蒸汽入口 320與連接管31相通,垂直冷凝段北的冷凝列管32b的液相出口 321 與第一受液槽5相通。第一受液槽5的上側部通過管道與二級冷凝器7氣連通。本例中,在連接管31外特別設置有保溫層6,如此,可有效防止蒸汽在連接管31位置發生冷凝而返回濃縮罐1中,提高濃縮效率。此外,設置在水平冷凝段3a的殼體30a內壁上的擋板4,在確保不擋住蒸汽流向冷凝列管31的前提下,有效阻止了冷凝液體的返流,進一步提高了濃縮效率,降低了成本。以上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包括濃縮鍋(1)和依次連接的一級冷凝器(3)、第一受液槽(5)、二級冷凝器(7)、第二受液槽(8),所述一級冷凝器(3)包括具有冷凝水入口( 300) 和冷凝水出口(301)的殼體、與所述殼體一體設置的連接管(31)、位于所述殼體內的冷凝列管,所述連接管(31)的一端部與所述濃縮鍋(1)密封連接,所述冷凝列管包括多根并排設置的冷凝管,其中每根冷凝管的靠近所述連接管(31)的一端具有蒸汽入口(320),而在另一端為液相出口(3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連接管(31)外周的保溫層(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6)覆蓋所述連接管(31)的全部外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冷凝器(3)包括串接的水平冷凝段(3a)和垂直冷凝段(3b),各冷凝段(3 3b)分別包括有殼體(30a,30b) 和沿著殼體(30a,30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多根所述的冷凝列管(3 , 32b),其中水平冷凝段(3a)的殼體(3a)上設有所述連接管(31)和所述冷凝水出口(301),所述垂直冷凝段(3b) 的殼體(3b)上設有所述的冷凝水入口(300),所述的第一受液槽(5)與所述的垂直冷凝段 (3b)的冷凝列管(32b)的液相出口(321)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真空減壓濃縮系統,其包括濃縮鍋和依次連接的一級冷凝器、第一受液槽、二級冷凝器、第二受液槽,所述一級冷凝器包括具有冷凝水入口和冷凝水出口的殼體、與殼體一體設置的連接管、位于殼體內的冷凝列管,連接管的一端部與濃縮鍋密封連接,所述冷凝列管包括多根并排設置的冷凝管,其中每根冷凝管的靠近連接管的一端具有蒸汽入口,而在另一端為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減壓濃縮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連接管外周的保溫層。本發明保溫層的設置可有效防止蒸汽在連接管位置發生冷凝而返回濃縮罐中,提高濃縮效率,降低成本。
文檔編號B01D1/30GK102350063SQ20111025792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張梅, 彭學東, 楊學兵, 趙保國, 趙金全, 趙金召, 陳成 申請人:江蘇斯威森生物醫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