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脫毒容器,特別涉及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
背景技術:
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需要使用脫毒容器,但是目前使用的脫毒容器較為陳舊、很難適用于新型的脫毒工藝,主要缺陷體現在1、規模受限,無法進行大規模脫毒處理,效率有限;2、脫毒容器強度較小,使用壽命較短;3、沒有為罐內制品提供熱量和冷量的考慮,無法使用現代生產的要求;4、脫毒容器在反應過程中因粉塵、雜質等變臟,現多采用人工作業進行清掃,作業強度較大,作業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能提供大規模的脫毒系統,滿足大規模脫毒處理的需求,同時提高脫毒容器的強度,為罐內制品提供熱量和冷量,同時降低工人的作業強度,提高作業效率和反應效率。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它包括至少一個脫毒罐、與脫毒罐連接的溫控單元輸出管和溫控單元回水管;所述的脫毒罐包括內筒、與內筒通過法蘭連接的筒蓋以及位于內筒外的保溫筒, 內筒和保溫筒間有夾層,內筒內安裝有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筒蓋上設置有自動清洗裝置和進液口,保溫筒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內筒連通的取樣裝置、與夾層連通的進口和出口, 內筒的底部設置有放液口;所述的進口與溫控單元輸出管連接,出口與溫控單元回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筒蓋表面上沿筒蓋圓周方向還設置有呼吸器接口、燈孔、安全閥接口、壓力表口、壓力傳感器接口和備用口。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包括安裝在內筒內的攪拌器、位于內筒外的驅動電機以及連接攪拌器和驅動電機的連接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取樣裝置包括取樣閥、溫度傳感器以及連接的管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內筒上還設置有條形視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脫毒罐與溫控設備水管并聯,提供了大規模的脫毒系統,滿足大規模脫毒處理的需求;在內筒上設置的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和自動清洗裝置,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和反應效率;罐體至少為兩層結構,增加了罐體的強度;在夾層中加入冷媒、溫控水、壓縮空氣或者水蒸汽,為罐內制品提供熱量和冷量, 滿足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的工藝要求。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 為本實用新型脫毒罐的俯視圖圖中,1-內筒,2-筒蓋,3-保溫筒,4-夾層,5-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6-自動清洗裝置,7-取樣裝置,8-條形視窗,9-進液口,10-放液口,11-進口,12-出口,13-攪拌器,14-驅動電機,15-連接軸,16-燈孔,17-安全閥接口,18-壓力表口,19-壓力傳感器接口,20-備用口,21-溫度傳感器接口,22-取樣口,23-脫毒罐,24-溫控單元輸出管,25-溫控單元回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2,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它包括兩個脫毒罐23、與每個脫毒罐23連接的溫控單元輸出管24和溫控單元回水管25,兩個脫毒罐23并聯在溫控設備的輸出管24和回水管25上;脫毒罐23為壓力容器,滿足121°C濕熱蒸汽滅菌的要求,脫毒罐耐壓力> 0. 2MPa,所述的脫毒罐23包括內筒1、與內筒1通過法蘭連接的筒蓋2以及位于內筒1外的保溫筒3,內筒1和保溫筒3間有夾層4,內筒1內安裝有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5,筒蓋2上設置有自動清洗裝置6、呼吸器接口 5、進液口 9,保溫筒3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內筒1連通的取樣裝置7、與夾層4連通的進口 11和出口 12,進口 11與溫控單元輸出管24連接,出口 12與溫控單元回水管25連接;在夾層間加入冷媒、溫控水、壓縮空氣或者水蒸汽,為罐內制品提供熱量和冷量,內筒1 的底部設置有放液口 10。所述的筒蓋2表面上沿筒蓋2圓周方向還設置有呼吸器接口 5、燈孔16、安全閥接口 17、壓力表口 18、壓力傳感器接口 19和備用口 20,呼吸器接口 5連接呼吸器,安全閥接口 17上安裝安全閥,壓力表口 18上安裝壓力表,燈孔16上可安裝冷光源射燈,給反應過程提供光源。所述的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5包括安裝在內筒1內的攪拌器13、位于內筒1 外的驅動電機14以及連接攪拌器13和驅動電機14的連接軸15,攪拌速度在0-300r/min, 攪拌指令由控制系統發出。所述的取樣裝置7包括取樣閥、溫度傳感器以及連接的管路,取樣閥和管路要求在線蒸汽滅菌,取樣閥安裝在保溫筒3的取樣口 22中,溫度傳感器用316L不銹鋼密封,安裝在保溫筒3側壁上的溫度傳感器接口 21上并用不銹鋼快裝接口與罐體對接。所述的內筒1上還設置有條形視窗8,實時地對反應過程進行監控。所述的自動清洗裝置6能進行360°的全方面噴淋,對脫毒容器進行有效的清潔。保溫筒3以及法蘭均采用316L不銹鋼,其它部分采用304不銹鋼,增加了脫毒容器的整體強度。本實用新型每個脫毒罐23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通過進液口 9往內筒1中加入制品,連接呼吸器,起動驅動電機14,帶動攪拌器13旋轉,通過條形視窗8以及壓力表等觀察反應狀態,并通過取樣裝置7實時的取樣、觀察內筒1中的制品,待制品滿足要求后,通過放液口 10放出制品,在反應過程中,在夾層3中加入冷媒、溫控水、壓縮空氣或者水蒸汽,其中,加入冷媒、溫控水等液體介質時,通過進口 11加入,并從出口 12排出,形成自下而成的流徑,加入壓縮空氣或者水蒸汽等氣體介質時,與加入液體介質相反,通過出口 12加入,并從進口 11排出,形成自下而成的流徑。
權利要求1.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個脫毒罐(23)、與脫毒罐(23)連接的溫控單元輸出管(24)和溫控單元回水管(25);所述的脫毒罐(23)包括內筒(1)、與內筒(1)通過法蘭連接的筒蓋(2)以及位于內筒 (1)外的保溫筒(3),內筒(1)和保溫筒(3)間有夾層(4),內筒(1)內安裝有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5),筒蓋(2)上設置有自動清洗裝置(6)和進液口(9),保溫筒(3)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內筒(1)連通的取樣裝置(7)、與夾層(4)連通的進口(11)和出口(12),內筒(1)的底部設置有放液口(10);所述的進口(11)與溫控單元輸出管(24)連接,出口(12)與溫控單元回水管(25)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蓋(2)表面上沿筒蓋(2)圓周方向還設置有呼吸器接口(5)、燈孔(16)、安全閥接口(17)、壓力表口(18)、壓力傳感器接口(19)和備用口(2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封閉式上磁力攪拌系統(5)包括安裝在內筒(1)內的攪拌器(13)、位于內筒(1)外的驅動電機(14)以及連接攪拌器(13)和驅動電機(14)的連接軸(1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樣裝置(7 )包括取樣閥、溫度傳感器以及連接的管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筒(1)上還設置有條形視窗(8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脫毒單元,它包括至少一個脫毒罐(23)、與脫毒罐(23)連接的溫控單元輸出管(24)和溫控單元回水管(25);脫毒罐(23)包括內筒(1)、筒蓋(2)以及保溫筒(3),內筒(1)和保溫筒(3)間有夾層(4),保溫筒(3)的側壁上設置有取樣裝置(7)、進口(11)和出口(12),進口(11)與溫控單元輸出管(24)連接,出口(12)與溫控單元回水管(25)連接。本實用新型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可以滿足大規模施工要求,提高了脫毒效率,同時罐體至少為兩層結構,增加了罐體的強度,為罐內制品提供熱量和冷量,滿足吸附破傷疫苗后工藝的工藝要求。
文檔編號B01J3/04GK202105658SQ201120206060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8日
發明者張麗鶯, 李洪光, 羅力心, 陳克平 申請人:成都歐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