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煤炭資源利用量大,自然煤中含有的三大主要有機顯微組分也就自然成為了人們所研究的重點。這三大主要有機顯微組分按照密度由小到大排列分別是殼質組、鏡質組和惰質組,且其密度均小于2. 0 g/cm3,其中殼質組的含量高低對煤種優劣的影響很大。殼質組主要由高等植物的繁殖器官、保護組織及其分泌代謝產物、菌藻類、微生物降解物等物質所形成的顯微組分,為氫含量較高的顯微組分,對煤的發熱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并對研究成煤古環境、古地理提供重要的依據。然而,我國目前對殼質組的分離多采用實驗室化學工藝技術,主要指浮沉法,即通過煤中三大主要有機顯微組分的密度不同分離殼質組,這種分離方法操作麻煩、效率低、分離效果差,既成本昂貴又不能批量提 取,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該專用分層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提純效率高;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層裝置由分層管、閥門、密封蓋和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組成,閥門安裝在分層管的內腔中部位置,密封蓋通過其內螺紋擰裝在分層管的上端口處,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裝于密封蓋上;所述的閥門由閥門板、閥門軸、閥門軸固定端、閥門軸螺母和閥門手柄構成,閥門軸固定在閥門板的中部,閥門板通過閥門軸和裝于閥門軸上的閥門軸固定端安裝在分層管的內腔中部位置,并通過擰裝在閥門軸上的閥門軸螺母定位,閥門軸的右端設有閥門手柄,且位于分層管的外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該專用分層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提純效率高;是一種理想的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
圖I是分層裝置的主視局部剖視圖;圖2是分層裝置的閥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順序進行的以下工藝步驟(A)將在自然狀態下干燥的自然煤塊粉碎、磨成煤粉,過200目篩,然后保存于干禮內備用;(B)配置重液先將ZnCl2固體放入容量為2500ml的燒杯內加水煮溶,然后冷卻至室溫,再經真空過濾濾出雜質,將濾液回收,并加水配置成密度為2. 0 g/cm3的重液;注意配置重液時,用玻璃棒輕輕攪動重液,并緩慢加水,然后將部分配置好的重液倒入容量為500ml的量筒內,并放入密度計測量所配置重液的密度值,如果測量出的密度值不是所需配置的重液密度值,則按上述程序反復配置,直至所測重液的密度值為2. 0 g/cm3為止;(C)將步驟(A)中磨好的煤粉和步驟(B)中配置好的密度為2. Og/cm3的ZnCl2溶液按照體積比為1:4的比例混合,配制煤粉混合樣;然后將已經配好的煤粉混合樣倒入離心機的離心管內,倒入煤粉混合樣的量為離心機離心管容積的2/3,再將離心管放進離心機內進ィ丁尚;し、,尚;し、機轉速為2200r/min,尚;し、時間為25min ;尚;し、結束后,從尚;し、機內取出尚心管,并將離心管放置于管架上靜置2h ;靜置2h后離心完畢,煤粉混合樣被分為三層,中間ー層為ZnCl2溶液,漂在ZnCl2溶液上部的一層浮物是煤中的有機組分,沉于ZnCl2溶液底部的一層下沉物是煤中的無機組分和部分雜質,此時從管架上取下離心管,先用玻璃棒沿離心管撥動ー下漂在ZnCl2溶液上部的浮物表面,然后仔細而又迅速地將浮物倒入燒杯中,并用裝有40 50°C熱水的洗瓶倒出少量熱水,迅速沖洗離心管管壁上粘著的浮物,以保證所有的浮物都被沖洗到燒杯中,然后加蒸餾水調節浮物的密度為I. I g/cm3,即得到有機組分混合液;(D)首先,打開分層裝置的密封蓋3及位于分層管I內腔中部的閥門2 ;然后將步驟(C)中得到的密度為I. I g/cm3的有機組分混合液倒入分層裝置的分層管I內,倒入有機組分混合液的量為分層管I容積的2/3,并將密封蓋3裝在分層管I上端ロ處擰緊;最后從裝于密封蓋3上的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4處向分層管I內緩慢充氣加壓,注意加壓過程壓力的上限值為6個標準大氣壓,即0. 6MPa,加壓的同時用藍光或紫外光束照射分層管1,觀察到閥門2上部的混合液中出現明顯的熒光光路吋,即表明煤中的殼質組有機組分已上升到閥門2以上,此時停止加壓,殼質組分離完成;(E)如果在(D)步驟中,加壓過程壓カ達到上限值后,仍然未能通過藍光或紫外光束觀察到煤中的殼質組分離,說明煤中的殼質組和其他有機組分密度比較接近,或者是殼質組的密度比較大,此時需要調大步驟(C)所得到的有機組分混合液密度值,使用密度為I. 2或者I. 3 g/cm3的有機組分混合液,重復上述(D)步驟,直到通過藍光或紫外光束觀察到煤中的殼質組已分離;(F)殼質組分離完成后,將分層裝置靜置15分鐘,然后關閉分層裝置的閥門2,再將留于閥門2上部的混合液倒出,則此混合液中含有的有機顯微組分絕大多數為殼質組有機組分;(G)將步驟(F)所得到的混合液加溫至105°C,蒸干水分,即得到殼質組固體;(H)取少量步驟(G)所得到的殼質組固體制備顯微鏡光片,然后將光片放到熒光顯微鏡下檢測,判斷所提純殼質組的純度。如圖1、2所示,ー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層裝置由分層管I、閥門2、密封蓋3和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4組成,閥門2安裝在分層管I的內腔中部位置,密封蓋3通過其內螺紋擰裝在分層管I的上端ロ處,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4裝于密封蓋3上;所述的閥門2由閥門板8、閥門軸5、閥門軸固定端9、閥門軸螺母7和閥門手柄6構成,閥門軸5固定在閥門板8的中部,閥門板8通過閥門軸5和裝于 閥門軸5上的閥門軸固定端9安裝在分層管I的內腔中部位置,并通過擰裝在閥門軸5上的閥門軸螺母7定位,閥門軸5的右端設有閥門手柄6,且位于分層管I的外面。
權利要求2.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層裝置由分層管(I)、閥門(2)、密封蓋(3)和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4)組成,閥門(2)安裝在分層管(I)的內腔中部位置,密封蓋(3)通過其內螺紋擰裝在分層管(I)的上端口處,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4)裝于密封蓋(3)上;所述的閥門(2)由閥門板(8)、閥門軸(5)、閥門軸固定端(9)、閥門軸螺母(7)和閥門手柄(6)構成,閥門軸(5)固定在閥門板(8)的中部,閥門板(8)通過閥門軸(5)和裝于閥門軸(5)上的閥門軸固定端(9)安裝在分層管(I)的內腔中部位置,并通過擰裝在閥門軸(5)上的閥門軸螺母(7)定位,閥門軸(5)的右端設有閥門手柄(6),且位于分層管(I)的外面。
專利摘要一種從自然煤中提純殼質組的方法的專用分層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層裝置由分層管、閥門、密封蓋和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組成,閥門安裝在分層管的內腔中部位置,密封蓋通過其內螺紋擰裝在分層管的上端口處,帶有氣門針的充氣嘴裝于密封蓋上;所述的閥門由閥門板、閥門軸、閥門軸固定端、閥門軸螺母和閥門手柄構成,閥門軸固定在閥門板的中部,閥門板通過閥門軸和裝于閥門軸上的閥門軸固定端安裝在分層管的內腔中部位置,并通過擰裝在閥門軸上的閥門軸螺母定位,閥門軸的右端設有閥門手柄,且位于分層管的外面。其優點為,該分層裝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提純效率高。
文檔編號B01D17/02GK202558835SQ20122021147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1日
發明者孫玉壯, 楚英軍, 王金喜, 金瞰昆, 孟志強 申請人:河北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