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氧催化除臭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分離式的光氧催化除臭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光氧催化廢氣處理的工藝流程為首先經過廢氣的預處理,然后經過光氧催化反應將廢氣中的高分子揮發性有機物轉變為二氧化碳和水 ,排放到空氣中。光氧催化反應的原理通過紫外光的照射將光氧催化廢氣中的高分子揮發性有機物降解為低分子有機物,同時,紫外光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臭氧,臭氧進一步將低分子有機物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放至大氣中。目前,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包括主箱體(I)、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在主箱體(I)的上部沿周向設有隔板(Ia),所述隔板(Ia)的上方的主箱體I內鋪設導線管道,隔板(Ia)下方的主箱體(I)內沿徑向設有豎直隔板,該豎直隔板將主箱體I位于隔板(Ia)下方的部分分為前后兩個腔室,豎直隔板前面的腔室內裝有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所述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包括支架和裝在支架內的紫外燈管(2a),豎直隔板后面的腔室內裝鎮流器和總控單元,總控單元通過導線與鎮流器連接,鎮流器則通過隔板上方的導線管道內的導線與紫外燈管(2a)的伸入隔板(Ia)上的接線頭連接。這樣將鎮流器和總控單元集成在主箱體內,可以大大節約空間,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我們發現,鎮流器在工作時,產生大量的熱,而現在的集成方式使得鎮流器散熱效果很差,一方面影響鎮流器自身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鎮流器散發的熱量直接作用在主箱體內,使得主箱體內的臭氧分解,不能達到進一步降解低分子有機物的目的,從而使得除臭效果降低。另一方面,在氧化分解過程中,廢氣是連續不斷的由廢氣進口進入主箱體,低分子有機物還沒來得及被臭氧完全降解、甚至都還沒來得及將高分子有機物降解為低分子有機物就被后來進來的廢氣帶出了主箱體外,又排放至大氣中,沒有達到徹底除臭的目的,其次未反應完全的臭氧也隨之排放到大氣中,依然對環境造成危害。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的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
>J-U ρ α裝直。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包括主箱體(I)、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在主箱體(I)的上部沿周向設有隔板(Ia),在隔板(Ia)下方的主箱體(I)內裝有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所述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
(2)包括支架和裝在支架內的紫外燈管(2a),所述主箱體(I)外設有附箱體(3),所述附箱體⑶內裝鎮流器⑷和總控單元(5),所述紫外燈管(2a)的接線頭穿過隔板(Ia)并通過鎮流器導線(7)與鎮流器(4)連接,所述鎮流器導線(7)位于主箱體(I)內的部分位于隔板(Ia)上方的主箱體(I)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鎮流器和總控單元從主箱體中分離出來,一方面鎮流器本身散熱效果較好,使用壽命長,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鎮流器產生的熱量對主箱體中的臭氧進行加熱,導致臭氧分解,不能達到除臭的目的。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主箱體(I)和附箱體(3)均采用304#不銹鋼制成。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主箱體(I)的左端設有廢氣進口(Ic),其右端設有潔凈氣出口(Ib),所述廢氣進口(Ic)和潔凈氣出口(Ib)均位于隔板(Ia)的下方,所述潔凈氣出口(Ib)后端與延時裝置相連,該延時裝置包括箱體¢),該箱體¢)的左端設有進氣口(6a),其右端設有出氣口(6b),所述箱體(6)的進氣口(6a)與潔凈氣出口(Ib)連通,所述箱體(6)內沿軸向分布有至少兩塊折流板(6c),所有折流板^c)的高度均小于箱體(6)的高度,所述折流板^c)之間有間距,并且相鄰折流板^c)錯位安裝在箱體(6)的頂板和底板上,形成氣流通道。這樣可以在延時裝置中延長臭氧與低分子有機物反應的時間,使得它們充分混合,達到徹底除臭的目的,并減小臭氧的排放。·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為了達到更好的延時反應效果,所述折流板^c)為五塊,從左到右其中第一塊、第三塊和第五塊折流板<;6c)安裝在箱體(;6)的頂板上,第二塊和第四塊折流板^c)安裝在箱體¢)的底板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鎮流器散熱效果好,使用壽命長,能避免鎮流器產生的熱量對主箱體里的臭氧產生影響在,增加延時裝置,讓臭氧與廢氣充分接觸,徹底反應,達到除臭和降低臭氧排放的目的。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主箱體I、鎮流器4、總控單元5、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延時裝置6、附箱體3等部件組成。在主箱體I的上部沿軸向設有隔板la,該隔板Ia將主箱體I隔成上下兩個部分,隔板I上方的部分里鋪設電路管道,在隔板Ia下方的主箱體I內裝有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所述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包括支架和裝在支架內的紫外燈管2a,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做贅述。關鍵在于所述主箱體I外設有附箱體3,所述附箱體3內裝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所述紫外燈管2a的接線頭穿過隔板Ia伸入隔板Ia的上方,并通過鎮流器導線7與鎮流器4連接,所述鎮流器導線7位于主箱體I內的部分位于隔板Ia上方的主箱體I內,所述主箱體I和附箱體3均采用304#不銹鋼制成。所述主箱體I的左端設有廢氣進口 lc,其右端設有潔凈氣出口 lb,所述廢氣進口Ic和潔凈氣出口 Ib均位于隔板Ia的下方,所述潔凈氣出口 Ib后端與延時裝置相連,該延時裝置包括箱體6,該箱體6的左端設有進氣口 6a,其右端設有出氣口 6b,所述箱體6的進氣口 6a與潔凈氣出口 Ib連通,所述箱體6內沿軸向分布有至少兩塊折流板6c,這里選擇5塊,所有折流板6c的高度均小于箱體6的高度,所述折流板6c之間有間距,并且相鄰折流板6c錯位安裝在箱體6的頂板和底板上,形成氣流通道。這里的五塊折流板6c從左到右其中第一塊、第三塊和第五塊安裝在箱體6的頂板上,第二塊和第四塊折流板6c安裝在箱體6的底板上。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宗旨下,折流板6c的塊數還可以是2塊、3塊等。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將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與主箱體I分離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包括主箱體(I)、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在主箱體(I)的上部沿周向設有隔板(Ia),在隔板(Ia)下方的主箱體(I)內裝有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所述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2)包括支架和裝在支架內的紫外燈管(2a),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體(I)外設有附箱體(3),所述附箱體(3)內裝鎮流器(4)和總控單元(5),所述紫外燈管(2a)的接線頭穿過隔板(Ia)并通過鎮流器導線(7)與鎮流器⑷連接,所述鎮流器導線(7)位于主箱體(I)內的部分位于隔板(Ia)上方的主箱體(I)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體(I)和附箱體(3)均采用304#不銹鋼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體(I)的左端設有廢氣進口(Ic),其右端設有潔凈氣出口(Ib),所述廢氣進口(Ic)和潔凈氣出口(Ib)均位于隔板(Ia)的下方,所述潔凈氣出口(Ib)后端與延時裝置相連,該延時裝置包括箱體(6),該箱體(6)的左端設有進氣口(6a),其右端設有出氣口(6b),所述箱體(6)的進氣口(6a)與潔凈氣出口(Ib)連通,所述箱體¢)內沿軸向分布有至少兩塊折流板(6c),所有折流板^c)的高度均小于箱體¢)的高度,所述折流板^c)之間有間距,并且相鄰折流板(6c)錯位安裝在箱體¢)的頂板和底板上,形成氣流通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c)為五塊,從左到右其中第一塊、第三塊和第五塊折流板^c)安裝在箱體(6)的頂板上,第二塊和第四塊折流板^c)安裝在箱體¢)的底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離式光氧催化除臭裝置,包括主箱體、鎮流器和總控單元,所述總控單元通過導線與鎮流器連接,在主箱體的上部沿周向設有隔板,在隔板下方的主箱體內裝有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所述紫外光化學反應模塊包括支架和裝在支架內的紫外燈管,所述主箱體外設有附箱體,所述附箱體內裝鎮流器和總控單元,所述紫外燈管的接線頭穿過隔板并通過導線與鎮流器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鎮流器和總控單元從主箱體中分離出來,一方面鎮流器本身散熱效果較好,另一方面,還可以避免鎮流器產生的熱量對主箱體中的臭氧進行加熱,導致臭氧分解,不能達到除臭的目的。
文檔編號B01D53/72GK202590624SQ201220250200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周本武, 金立偉 申請人:重慶坦普爾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