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配制箱,具體涉及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
背景技術:
配置電解液樣品必須滿足為溫度低于負5度、氣氛好,以及干燥的條件。現有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只能滿足氣氛、干燥的條件,而溫度無法達到負5度以下,故現有電解液真空合成箱不適合用于配制電解液樣品。目前,配制電解液樣品不管配制大量樣品還是小量樣品都必須電解液樣品配制生產線來配制,電解液樣品配制生產線的能耗比較高,若配制10公斤以內電解液樣品,非常不經濟。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不僅適合配制小量電解液樣品、且能耗低的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包括箱體、配制杯、冷卻液輸入管、冷卻液輸出管,以及冷卻泵;配制杯放置在箱體內,冷卻液輸入管的一端設有迂回管,其另一端穿過箱體一側壁后與冷卻泵的輸出口相連,迂回管伸入到配制杯內并靠近配制杯的底部;冷卻液輸出管的一端伸入到配制杯內并與迂回管相連接,其另一端穿過箱體一側壁后與冷卻泵的輸入口相連;冷卻泵設置在箱體外。優選地,迂回管呈彈簧狀。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迂回管中的冷卻液可以通過迂回管的管壁與配制杯中的樣品進行熱量交換,以降低樣品溫度,以及通過冷卻液輸出管和冷卻泵能夠使得迂回管中的冷卻液進行循環,從而保證了樣品的冷卻效果;另外,箱體能夠滿足氣氛、干燥的條件,故其適合配制小量電解液樣品、且能耗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包括箱體1、配制杯4、冷卻液輸入管21、冷卻液輸出管22,以及冷卻泵2 ;配制杯4放置在箱體I內,冷卻液輸入管21的一端設有迂回管211,其另一端穿過箱體I 一側壁后與冷卻泵2的輸出口相連,迂回管211伸入到配制杯4內并靠近配制杯4的底部;冷卻液輸出管22的一端伸入到配制杯4內并與迂回管211相連接,其另一端穿過箱體I 一側壁后與冷卻泵2的輸入口相連;冷卻泵2設置在箱體I外。另外,迂回管211呈彈簧狀,其可以大大增加散熱面積,故能夠保證樣品的冷卻效
果O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能夠看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迂回管211中的冷卻液可以通過迂回管211的管壁與配制杯4中的樣品進行熱量交換,以降低樣品溫度,以及通過冷卻液輸出管22和冷卻泵2能夠使得迂回管211中的冷卻液進行循環,從而保證了樣品的冷卻效果;另外,箱體I能夠滿足氣氛、干燥的條件,故其適合配制小量電解液樣品、且能耗低。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其特征是,包括箱體、配制杯、冷卻液輸入管、冷卻液輸出管,以及冷卻泵;所述配制杯放置在所述箱體內,所述冷卻液輸入管的一端設有迂回管,其另一端穿過所述箱體一側壁后與所述冷卻泵的輸出口相連,所述迂回管伸入到所述配制杯內并靠近所述配制杯的底部;所述冷卻液輸出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配制杯內并與所述迂回管相連接,其另一端穿過所述箱體一側壁后與所述冷卻泵的輸入口相連;所述冷卻泵設置在所述箱體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迂回管呈彈 簧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配制電解液樣品用電解液真空合成箱,包括箱體、配制杯、冷卻液輸入管、冷卻液輸出管,以及冷卻泵;配制杯放置在箱體內,冷卻液輸入管的一端設有迂回管,其另一端穿過箱體一側壁后與冷卻泵的輸出口相連,迂回管伸入到配制杯內;冷卻液輸出管的一端伸入到配制杯內并與迂回管相連接,其另一端穿過箱體一側壁后與冷卻泵的輸入口相連;冷卻泵設置在箱體外。迂回管中的冷卻液可以通過管壁與樣品進行熱量交換,以降低樣品溫度,以及通過冷卻液輸入管、冷卻液輸出管,以及冷卻泵能夠使得迂回管中的冷卻液進行循環,從而保證了樣品的冷卻效果;另外,箱體能夠滿足氣氛、干燥的條件,故其適合配制小量電解液樣品、且能耗低。
文檔編號B01F15/00GK202909681SQ20122057877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6日
發明者肖兆亞, 陸少華 申請人:張家港華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