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包括殼體,電控箱與殼體上的電磁電極連接,殼體內部由一隔板將殼體分為過濾腔、分配腔上下兩部分,殼體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下部伸入至殼體內部并連接一反洗臂,反洗臂連接所述過濾系統,過濾系統位于過濾腔內,過濾系統包括一級濾網、過濾筒,一級濾網設于隔板上并與所述過濾筒的下部連接,排污口有兩個,排污口一設于殼體下部與分配腔連通,排污口二設于分配腔一側與待反沖洗的濾筒連接,且排污口二設有一排污閥。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系統設備的腐蝕、菌藻滋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實現了污水的連續過濾、自動反沖洗功能,從而有效降低了水的色度及濁度。
【專利說明】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器,具體涉及一種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采用單純的過濾器,功能單一,無法解決系統的腐蝕、菌藻滋生,結構等問題,沒有電暈場吸附功能,過濾和反洗不能同時進行,對粘泥、纖維狀物不能有效過濾,單腔過濾使得過濾效果不好,對不同狀態的物質過濾不充分,過濾單元密封性不好,致使部分水過濾不完全,排污水量大。并且在一般的過濾裝置中,隨著過濾過程的繼續,液體內的固體雜質會截留在過濾元件表面,引起壓力差增加,過濾阻力增大,進而影響過濾效率,這時一般需中斷過濾操作,更換過濾元件或取出清洗,既費時又費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系統設備的腐蝕、菌藻滋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實現了污水的連續過濾、自動反沖洗功能,從而有效降低了水的色度及濁度。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有如下技術方案:
[0005]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上的進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及殼體內的過濾系統,所述殼體外壁上設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與設于殼體上的電磁電極連接,所述殼體內部由一隔板將殼體分為過濾腔、分配腔上下兩部分,所述殼體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下部伸入至殼體內部并連接一反洗臂,所述反洗臂連接所述過濾系統,通過驅動電機的旋轉帶動反洗臂轉動進而帶動過濾系統的平面轉動,所述過濾系統位于過濾腔內,所述過濾系統包括一級濾網、過濾筒,所述一級濾網設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過濾筒的下部連接,所述排污口設有兩個,排污口一、排污口二,所述排污口 一設于殼體下部與分配腔連通,所述排污口 二設于分配腔一側與待反沖洗的濾筒連接,且排污口 二設有一排污閥,所述進水口與分配腔連通,所述出水口與過濾腔連通。
[0006]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筒至少有兩個。
[0007]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系統還包括若干個并聯的過濾單元板,所述過濾單元板設于過濾筒與出水口之間。
[0008]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筒包括兩層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縫隙為V型。
[0009]進一步地,所述電控箱連接設有一用于檢測進水口壓力變化的壓差開關。
[0010]進一步地,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均設有壓力表。
[0011]由于采取了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2]1、本實用新型設備主要解決系統的腐蝕、菌藻滋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設備內部形成高強度電暈場,鐵銹、雜質等帶極性顆粒狀微粒物質被吸附到過濾體表面,形成預敷濾膜,從而有效降低了水的色度及濁度。
[0013]2、本實用新型具有連續過濾、自動反沖洗分度排污、體積小結構緊湊、運轉平穩可靠、處理量大、運行費用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0014]3、本實用新型可以很好地控制水質濁度、色度、收集排放雜質,超凈過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正常過濾狀態);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反沖洗)。
[0017]圖中:1、驅動電機2、殼體3、過濾腔4、分配腔5、隔板6、進水口 7、排污口二 8、排污口一 9、出水口 10、過濾筒11、過濾單元板12、反洗臂13、電磁電極14、壓力表15、壓差開關16、一級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實施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9]參見圖1 一 2,本實用新型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包括殼體2,設于殼體上的進水口 6、出水口 9、排污口及殼體2內的過濾系統,所述殼體2外壁上設有電控箱(未示出),所述電控箱與設于殼體2上的電磁電極13連接,所述殼體2內部由一隔板5將殼體分為過濾腔3、分配腔4上下兩部分,所述殼體2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1,所述驅動電機I的下部伸入至殼體內部并連接一反洗臂12,所述反洗臂12連接所述過濾系統,所述過濾系統位于過濾腔3內,所述過濾系統包括一級濾網16、過濾筒10,所述一級濾網16設于所述隔板5上并與所述過濾筒10的下部連接,所述過濾筒10包括兩層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縫隙為V型,本實施例中,過濾筒10設有兩個,通過驅動電機I的旋轉帶動反洗臂12轉動進而帶動過濾系統的平面轉動,其中一個過濾筒10正常過濾工作,另一個過濾筒10進行反沖洗,之后,再通過反洗臂12的轉動,使兩個過濾筒10調換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系統還包括若干個并聯的過濾單元板11,所述過濾單元板11設于過濾筒10與出水口 9之間,通過多個過濾單元板11的超凈過濾的功能,將水中的懸浮物、雜質、部分微生物、腐殖質,進行濃縮后排污、能有效降低水質濁度及COD、BOD。
[0020]排污口設有兩個,排污口一 8、排污口二 7,所述排污口一 8設于殼體下部與分配腔4連通,所述排污口二 7設于分配腔4 一側與待反沖洗的過濾筒連接,且排污口二 7設有一排污閥(未示出),所述進水口 6與分配腔4連通,所述出水口 9與過濾腔3連通。
[0021]電控箱還連接設有一用于檢測進水口壓力變化的壓差開關15,設于進水口 6處。
[0022]進水口、出水口均設有壓力表14。
[0023]工作原理:
[0024]正常工作狀態:水由進水口進入機體,將大顆粒雜質截留在分配腔,通過過濾腔的不銹鋼楔形濾筒,不銹鋼楔形濾筒將顆粒性微粒阻擋下來,過濾后的的水質經出水口流出。
[0025]反沖洗排污狀態:待處理的水由進水口進入機體,水中的較大顆粒的雜質沉積在分配腔的底部,由排污口一進行定時排污。水中細小的顆粒性微粒沉積在不銹鋼濾筒內,由此產生壓差。通過壓差開關檢測進水水口壓力變化,當壓差達到設定值時,控制器給電機、電動排污閥信號,引起下列運動:排污口二的電動排污閥打開,濾筒內部腔體由于排污閥門的打開而接通大氣,使濾筒外側的濾后凈水變為反洗水,在大的壓差作用下,迅速由濾筒外側向內側沖刷,由于濾筒的縫隙是V型的,反洗水從濾芯外側進入內側時流速將大大的提高,進而對縫隙形成很大的沖刷清洗作用,電機帶動反洗臂旋轉,逐個對濾筒進行反洗。當清洗結束后,排污口二的排污閥關閉,電機停止轉動,系統進入初始狀態,開始進入下一過濾工序。也可以通過時間控制進行排污。
[0026]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列。
【權利要求】
1.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包括殼體,設于殼體上的進水口、出水口、排污口及殼體內的過濾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外壁上設有電控箱,所述電控箱與設于殼體上的電磁電極連接,所述殼體內部由一隔板將殼體分為過濾腔、分配腔上下兩部分,所述殼體的頂部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下部伸入至殼體內部并連接一反洗臂,所述反洗臂連接所述過濾系統,通過驅動電機的旋轉帶動反洗臂轉動進而帶動過濾系統的平面轉動,所述過濾系統位于過濾腔內,所述過濾系統包括一級濾網、過濾筒,所述一級濾網設于所述隔板上并與所述過濾筒的下部連接,所述排污口設有兩個,排污口一、排污口二,所述排污口 一設于殼體下部與分配腔連通,所述排污口 二設于分配腔一側與待反沖洗的濾筒連接,且排污口 二設有一排污閥,所述進水口與分配腔連通,所述出水口與過濾腔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至少有兩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系統還包括若干個并聯的過濾單元板,所述過濾單元板設于過濾筒與出水口之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包括兩層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縫隙為V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控箱連接設有一用于檢測進水口壓力變化的壓差開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濾筒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出水口均設有壓力表。
【文檔編號】B01D29/03GK203494253SQ201320629949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許昌相 申請人:北京禹濤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