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下水道污水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第一過濾機為螺旋分離機(3),第二過濾機為壓濾機(4),螺旋分離機傾斜安裝在水箱(5)內,水箱的下部通過管路與下水箱(6)連接,泵將水箱里的污水抽至壓濾機內進行二次過濾;所述螺旋分離機為具有螺旋葉片的可以將污水中的大顆粒物料篩分的過濾機構;壓濾機的下端具有接料車(7),所述螺旋分離機的出料口設有斜板(8),斜板伸至接料車內。本發明采用兩次過濾的方式對污水進行脫水處理,降低污水中的雜質含量,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運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下水道污水處理設備,具體涉及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口增加,家庭生活污水和廢水量也在持續累加,目前的下水道污水處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把下水道內污水打撈上來,就近攤鋪在地面上晾干,還有一種是把下水道內污水打撈上來后用污水罐車運輸到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前者,污水在晾曬過程中污染環境,對行人有一定的危害性;后者,在運輸污水過程中浪費大量的能源,還有可能在運輸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目前的下水道污水處理方式存在著效率低,污染環境,成本高等缺陷。
[0003]現有處理工業廢水的脫水設備,通常需要將凝結劑加入污水中,將污水改變為棉絮狀且將其分離成水和殘渣,然后通過脫水設備降低污泥殘渣中的含水量,最后污泥以團塊形式排出和處理。但是這種方法需要大量的凝結劑,經濟成本較高,同時對于污水的處理效果不明顯,處理后的污水雜質含量依然較高。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旨在降低脫水處理后的污水中的雜質含量;同時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和第二過濾機,二者由管路連通,污水經第一過濾機過濾后由泵抽至第二過濾機過濾,第一過濾機為螺旋分離機,第二過濾機為壓濾機,螺旋分離機傾斜安裝在水箱內,水箱的下部通過管路與下水箱連接,泵將水箱里的污水抽至壓濾機內進行二次過濾。
[000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螺旋分離機包括濾網、螺旋葉片、軸、電機,聯軸器、入料槽和出料口 ;螺旋葉片固定在軸上,電機通過聯軸器與軸連接并帶動螺旋葉片旋轉,圓筒形的濾網安裝在螺旋葉片外圍,入料槽設置在螺旋分離機下端的上側,出料口設置在螺旋分離機上端的下側。
[0007]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入料槽的上端面高于螺旋分離機的出料口,且低于螺旋分離機的聯軸器。既便于物料的分離,還能降低污水對螺旋分離機上部軸承的污染,滿足防水密封要求。
[0008]作為優選方案,螺旋分離機的傾斜安裝角度為20° -30°。螺旋式分離機的安裝角度在此區間時,過濾效率最高。
[0009]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壓濾機具有左壓濾腔室和右壓濾腔室,左壓濾腔室的左進料口和右壓濾腔室的右進料口與泵連接的管路上分別設有左控制閥和右控制閥。左右壓濾腔室可交替對污水進行脫水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污水處理時間。
[0010]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控制閥為液壓控制閥,并與液壓泵站的油路連通。電液聯動方式可以快速控制閥門的開啟,提高工作效率。
[0011]壓濾機的下端具有接料車,所述螺旋分離機的出料口設有斜板,斜板伸至接料車內。
[0012]螺旋分離機篩分出來的大顆粒物料沿著斜板輸送至接料車內,壓濾機將進一步篩分出來的小顆粒物料投入接料車內,接料車將篩分出來物料運送至回收站,回收的物料還可做二次利用。
[0013]本發明采用兩次過濾的方式對污水進行脫水處理,既可對含有大顆粒污水進行脫水處理,還可以對小顆粒污水進行脫水處理,不僅可以降低污水中的雜質含量,減少城市環境污染;同時本裝置可以就近封閉式安裝在下水道旁邊,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運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0015]圖2為圖1的A-A向示意圖;
[0016]圖3為圖1的B-B向示意圖。
[0017]圖中:1、管路;2、泵;3、螺旋分離機;31、濾網;32、螺旋葉片;33、軸;34、電機;35、聯軸器;36、入料槽;37、出料口 ;4、壓濾機;41、左壓濾腔室;42、右壓濾腔室;43、左進料口 ;44、右進料口 ;5、水箱;6、下水箱;7、接料車;8、斜板;9、控制閥門;91、左控制閥;92、右控制閥;10、液壓泵站。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和第二過濾機,二者由管路I連通,污水經第一過濾機過濾后由泵2抽至第二過濾機過濾,第一過濾機為螺旋分離機3,第二過濾機為壓濾機4,螺旋分離機3傾斜安裝在水箱5內,水箱5的下部通過管路I與下水箱6連接,泵2將水箱5里的污水抽至壓濾機4內進行二次過濾。
[0020]作為優選方案,如圖3所示,所述的螺旋分離機3包括濾網31、螺旋葉片32、軸33、電機34,聯軸器35、入料槽36和出料口 37 ;螺旋葉片32固定在軸33上,電機34通過聯軸器35與軸33連接并帶動螺旋葉片32旋轉,圓筒形的濾網31安裝在螺旋葉片32外圍,入料槽36設置在螺旋分離機3下端的上側,出料口 37設置在螺旋分離機3上端的下側。
[0021]當污水進入螺旋分離機3后,電機34通過帶動聯軸器35進而帶動安裝于軸33的螺旋葉片32旋轉,在螺旋推動力作用下,污水中的大顆粒物料沿著螺旋葉片32提升,進而離開污水液面,離開液面后,繼續上移一段距離后,大顆粒物料粒逐漸由出料口 37排出;含小顆粒物料的污水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由圓筒形的濾網31排出至水箱中。
[0022]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入料槽36的上端面高于螺旋分離機3的出料口 37,且低于螺旋分離機的聯軸器35。
[0023]即便于物料的分離,還能降低污水對螺旋分離機上部軸承的污染,滿足防水密封要求。
[0024]作為優選方案,螺旋分離機3的傾斜安裝角度為20° -30°。
[0025]作為進一步改進,如圖2所示,所述壓濾機4具有左壓濾腔室41和右壓濾腔室42,左壓濾腔室的左進料口 43和右壓濾腔室的右進料口 44與泵連接的管路上分別設有左控制閥91和右控制閥92。
[0026]含有小顆粒物料的污水則通過螺旋分離機3的濾網31流到水箱5內,水箱內小顆粒污水通過泵2、控制閥門9抽排到壓濾機4內進一步脫水;先打開左控制閥91,使小顆粒污水由泵2抽至左壓濾腔室41,左壓濾腔室41注滿后,關閉左控制閥91,左壓濾腔室41內開始對污水做進一步脫水處理;關閉左控制閥91后立即開啟右控制閥92,使小顆粒污水由泵2抽至右壓濾腔室42,右壓濾腔室41注滿后,關閉右控制閥92,右壓濾腔室42內開始對污水做進一步脫水處理;左右壓濾腔室可交替對污水進行脫水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了污水處理時間。
[0027]可以利用動力驅動管道閥門的開啟和關閉,閥門的驅動方式有手動、電動、液動、氣動、電液聯動、氣液聯動等驅動方式。
[0028]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控制閥為液壓控制閥,并與液壓泵站10的油路連通。
[0029]所述的控制閥門的控制由液壓泵站的電磁閥控制,根據需要可自動打開與關閉,當壓濾機左端需要進料時,液壓泵站電磁閥驅動左控制閥91打開,右控制閥92關閉,污水就可通過該閥門流入管道進入壓濾機左腔室;當壓濾機右端需要注料時,則控制閥開閉相反。電液聯動方式可以快速控制閥門的開啟,提高工作效率。
[0030]壓濾機4的下端具有接料車7,所述螺旋分離機3的出料口設有斜板8,斜板8伸至接料車7內。
[0031]螺旋分離機3篩分出來的大顆粒物料沿著斜板8輸送至接料車7內,壓濾機4將進一步篩分出來的小顆粒物料投入接料車7內,接料車將篩分出來物料運送至回收站,回收的物料還可做二次利用。
[0032]在工作時,首先把下水道污水注入入料槽36內,污水順著入料槽36進入螺旋分離機3,螺旋分離機3內裝有旋轉的螺旋葉片32把大顆粒物料帶到螺旋分離機3出料口 37排出,并順著斜板8滑動到壓濾機4底部的接料車7內;含有小顆粒物料的污水則通過螺旋分離機3的濾網31流到水箱5內;水箱內小顆粒污水通過泵2、控制閥門9抽排到壓濾機4內進一步脫水;壓濾機4將污水進一步脫水后,凈化后的水由壓濾機的排水管排入水道內,而留在壓濾機內的細物料則由下端自動落下裝入接料車7內。
[0033]本發明采用兩次過濾的方式對污水進行脫水處理,即可以對含有大顆粒污水進行脫水處理,還可以對小顆粒污水進行脫水處理,不僅可以降低污水中的雜質含量,減少城市環境污染;同時本裝置可以就近封閉式安裝在下水道旁邊,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減少運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包括第一過濾機和第二過濾機,二者由管路(I)連通,污水經第一過濾機過濾后由泵(2)抽至第二過濾機過濾,其特征在于:第一過濾機為螺旋分離機(3),第二過濾機為壓濾機(4),螺旋分離機(3)傾斜安裝在水箱(5)內,水箱(5)的下部通過管路(I)與下水箱(6)連接,泵(2)將水箱(5)里的污水抽至壓濾機(4)內進行二次過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分離機(3)包括濾網(31)、螺旋葉片(32)、軸(33)、電機(34),聯軸器(35)、入料槽(36)和出料口 (37);螺旋葉片(32)固定在軸(33)上,電機(34)通過聯軸器(35)與軸(33)連接并帶動螺旋葉片(32)旋轉,圓筒形的濾網(31)安裝在螺旋葉片(32)外圍,入料槽(36)設置在螺旋分離機(3)下端的上側,出料口(37)設置在螺旋分離機(3)上端的下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槽(36)的上端面高于螺旋分離機(3)的出料口(37),且低于螺旋分離機的聯軸器(35)。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螺旋分離機(3)的傾斜安裝角度為20° -30°。
5.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濾機(4)具有左壓濾腔室(41)和右壓濾腔室(42),左壓濾腔室的左進料口(43)和右壓濾腔室的右進料口(44)與泵連接的管路上分別設有左控制閥(91)和右控制閥(9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閥為液壓控制閥,并與液壓泵站(10)的油路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下水道污水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壓濾機(4)的下端具有接料車(7),所述螺旋分離機(3)的出料口設有斜板(8),斜板⑶伸至接料車(7)內。
【文檔編號】B01D36/02GK104162309SQ201410348982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汪田, 王興玲 申請人:徐州思凱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