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其特征在于,該催化劑由ZSM-5分子篩依次經金屬和非金屬化學改性得到,
所述金屬為鎂、鐵、鈷、鎳、銅、鋅、鎵或鉬;
所述金屬和ZSM-5分子篩的質量比為(0.1~10):100;
所述非金屬為磷或硼;
所述非金屬和ZSM-5分子篩的質量比為(0.5~20):100。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ZSM-5分子篩包括SiO2和Al2O3,SiO2和Al2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0~1000):1。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對ZSM-5分子篩依次進行第一焙燒、離子交換和第二焙燒,得到H型ZSM-5分子篩;
將所述H型ZSM-5分子篩在金屬硝酸鹽溶液中進行第一浸漬,然后對浸漬產物進行第三焙燒,得到金屬改性的ZSM-5分子篩;
將所述金屬改性的ZSM-5分子篩在非金屬源溶液中進行第二浸漬,然后對浸漬產物進行第四焙燒,得到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
所述金屬硝酸鹽溶液中的金屬為鎂、鐵、鈷、鎳、銅、鋅、鎵或鉬,所述金屬硝酸鹽溶液的濃度為0.05~5mol/L;
所述非金屬源為磷源或硼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為磷酸、三苯基膦或磷酸銨;
所述硼源為硼酸、三苯基硼或四硼酸鈉;
所述非金屬源溶液的濃度為0.05~5mol/L。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焙燒的溫度為450~600℃;
所述第一焙燒的時間為2~8小時;
所述第二焙燒的溫度為450~600℃;
所述第二焙燒的時間為2~8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用交換液為銨鹽溶液;
所述銨鹽溶液的濃度為0.2~2mol/L。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子交換的液固比為10~40mL/g;
所述離子交換的次數為1~4次;
所述離子交換的溫度為50~100℃;
所述離子交換的時間為2~12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漬的時間為6~24小時;
所述第三焙燒的溫度為450~600℃;
所述第三焙燒的時間為2~8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浸漬的時間為6~24小時;
所述第四焙燒的溫度為450~600℃;
所述第四焙燒的時間為2~8小時。
10.權利要求1或2所述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或者權利要求3~9任意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制備的金屬-非金屬改性催化劑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為催化甲醇轉化制備對二甲苯。